首页 理论教育 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

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 ——动画电影文化内涵研究李 钢前 言2008年暑期,四川大地震余波未平,一只腆着肚子、笨手笨脚的大熊猫迅速走进人们的视野,一时间蹿红大江南北。由此可见,《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在中国的不同遭遇与其所选择的题材本身在中国的接受度有极大的关系。

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 ——动画电影文化内涵研究

李 钢

前 言

2008年暑期,四川大地震余波未平,一只腆着肚子、笨手笨脚的大熊猫迅速走进人们的视野,一时间蹿红大江南北。这只憨态可掬的熊猫就是今年呼声最高的好莱坞三维动画大片《功夫熊猫》的主角。《功夫熊猫》的热映又一次引发了大众对于国产动画的大讨论。其实,这样的讨论早在十年前迪士尼的《花木兰》上映时就已存在,在当时的中国,《花木兰》的出现,既带给我们获得承认、重视的欣喜,也带来了国人对原文化被篡改、被歪曲的担心。“人们都同意对种族差异的承认与探索代表了一种可喜的突破,是对西方至上以及其他霸权体制的挑战。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种深深的担忧,文化的、民族的和种族的差异不断被商业化,不过是为西方的宴席增添一道新鲜菜肴而已——文化的他者最终会被吞噬、被消费、被遗忘。”(1)面对这样的担忧,中国的动画电影应该何去何从?

从1998年的《花木兰》到2008年《功夫熊猫》的十年间,我们在看到好莱坞动画电影不断进步的同时,也不无失望地发现中国动画电影长期处于低迷状态。有影响力的动画电影寥寥无几,票房号召力更是不值一提。尽管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大力发展动画产业的重要性,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但中国动画的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中国动画要求得长足发展,盲目跟风是不行的,提高自身的文化内涵才是正途。在这一点上,《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在文化内涵挖掘上的成败得失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花木兰》——“黑眼睛的美国女孩”

《功夫熊猫》的热映让我们很自然地想起另一部同样以中国元素为卖点的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Mulan)。该片是好莱坞首部以华人为主角的动画长片,这部在美国本土和其他地区颇受欢迎的电影,在中国却惨遭冷遇,票房失利的同时却引发了一场关于民族文化与好莱坞电影的热烈讨论。2006年上映的“花木兰2”更是遭受众多中国观众的质疑。为什么回家省亲的“花木兰”无法获得中国观众的认同?这与影片本身所体现出的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不足有着直接的关系。

“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集中体现在中国北朝民歌《木兰辞》中。这首不足四百字的民歌,生动地叙述了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九死一生,建立功勋,不受封赏,最终荣归故里的传奇女性的故事。木兰身上集中体现了儒家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忠”与“孝”。与《木兰辞》一同收入《文苑英华》的另一首《木兰诗》便点出了木兰故事在后世传播得如此广泛并深受喜爱的原因:“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这种对儒家社会伦理的认同和归化是《木兰辞》所体现出的核心价值观

而好莱坞版本的《花木兰》为了迎合欧美观众的口味,将原有忠孝的核心转换成了对爱与自我实现的期待上。在《花木兰》中,木兰替父从军的动机更多地体现在为了家族荣耀和父女之情上。片中木兰与父亲在落英缤纷的木兰花树下对话的段落,着力渲染了父女情深。父亲对因相亲失败而苦恼的木兰说:“那朵最晚开放的花,或许才是最美的。”这既是对父女感情的深化,又是对木兰实现自我价值的鼓励。在中国原版故事中,父女间的感情是含蓄、简单的,而木兰之所以从军,是完全出于“孝道”和忠君报国的思想。在古代中国,父女之间如此亲密的促膝交谈是极少发生的。显然,好莱坞的这一转变是以人性与爱这样的为现代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价值观为标准的。

除了人性标准,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宣扬也是好莱坞电影的一贯风格。在电影中,编导虚构了木兰不顾上司命令,孤身制敌,后来又在皇宫里拯救皇帝等情节,这些都体现出好莱坞对个人英雄主义的推崇。此外,木兰与李翔的爱情也是好莱坞对《木兰辞》的全新改造,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英雄人物的爱情往往作含蓄、淡化的处理也大相径庭。实际上,《木兰辞》的原文里根本没有对木兰爱情的任何描写。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个人的幸福往往让位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所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才是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这与美国式的英雄观也是很不相同的。

从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从根本上来说迪士尼的《花木兰》已经背离了中国版木兰故事的核心内容,它只不过是披着中国外壳的美国故事。这种改造对于对中国文化了解不深的外国观众而言影响不大,对他们来说,以怎样的包装讲故事并不重要,只要故事本身足够精彩就行。而对中国观众而言,文化认同的问题便立刻凸显出来。

《功夫熊猫》——“一份写给中国的情书

《功夫熊猫》之所以受到大多数中国观众的喜爱,与主创人员巧妙选择“熊猫”和“功夫”这两个中国元素有着极大的关系。“功夫”和“熊猫”这两个元素是中国的代表,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同度都很高,提到它们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中国。但同时,这两个元素本身在中国并没有相应的被普遍接受的故事,它们只是两个抽象的符号,可以添加进任何故事情节里,因而给创作者留下充分的发挥空间。同时,由于缺乏明确的参照系,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更容易接受虚构的情节,而不会总是与脑子里原有的故事去做比较。实际上,这也正好与解释学中所说的前理解理论相吻合。前理解是解释学中的重要术语,主要是指在理解活动发生之前主体就已经具有的对理解有着导向、制约作用的语言、历史、文化、经验、情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对于对象的预期等等因素的综合。姚斯在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基础上提出“期待视阈”的概念,也向我们展示出主体本身已有的经验对于理解的重要意义。总之,理解不是简单的接受,而是现实与主体所负载的可能性的统一。显然,当前理解的影响较少时,主体就更容易接受虚构的故事。

反观《花木兰》,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已在中国民间流传了上千年,可谓人尽皆知,并且有不少资料和文艺作品传世。这就使得中国观众在观看前就已形成了比较明确的心理期待,一旦故事变化过大,就会形成期待受挫,影响了接受效果。由此可见,《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在中国的不同遭遇与其所选择的题材本身在中国的接受度有极大的关系。观众的期待视阈直接造成了接受效果的巨大差异。

从对题材的深入开掘上来看,《功夫熊猫》的创作者对中国文化本身的理解更深入一些,这就使得该片并未停留在简单地利用中国元素的层面上,无论情节还是画面效果,许多地方都体现出浓厚的中国韵味。例如:以虎、鹤、猴、蛇、螳螂五种中国形意拳为基础的五大高手,乌龟大师在花瓣雨中的圆寂,师徒二人拼筷子抢包子的情节,最后秘籍上的空无一字等等都深得中国文化的精髓。影片中的精彩打斗,几乎都能找到香港功夫片的影子。甚至片中的称呼也直接使用了汉语发音的“shifu”。影片的台词也处处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影响。例如,乌龟大师经常说的:“一切早已注定。(There are no accidents.)”“人总是在躲避的途中遭遇命运。(One meets its destiny on the road he takes to avoid it.)”其他如片中的中国式背景、建筑、音乐、龙图腾、鞭炮面条、包子等元素更是随处可见,运用得也恰到好处。

当然,这并不是说《功夫熊猫》就是完美的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的代表,影片中仍然随处可见美国文化的痕迹。就其思想核心来看,并未跳出典型的好莱坞动画大片的窠臼。如果说《花木兰》是中国外壳、美国灵魂,那么《功夫熊猫》就是中国外壳、一半的中国灵魂。尽管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功夫熊猫》对中国文化深入开拓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也正是因为选题得当以及这种在影片文化内涵上的努力挖掘,使得《功夫熊猫》赢得了东西方观众的普遍认同。

内涵式发展——中国动画之路

《功夫熊猫》上映后,引发了又一轮大众对于中国电影特别是动画电影的关注。不论欢呼也好,抵制也好,除却其中的炒作和政治因素,人们的讨论大都集中在了文化层面上。更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塑造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动画形象已经不仅仅涉及一个动画产业的问题,而是具备了一种文化上的战略意义。保护和发展本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仅仅在于经济层面,更牵涉文化传承、国家信息安全等问题。

中国动画电影要想发展起来,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最根本的就是要把立足点放在提高自身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上来,要在坚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找到自己的灵魂。回顾历史,中国动画曾经有过辉煌的成绩。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国动画创作了一部又一部优秀作品,在国际上影响巨大,频频获奖,被国际动画界称为“中国学派”。80年代后的中国动画之所以萎靡不振,正是因为失掉了当年的锐意创新和独具特色,盲目跟风的结果是邯郸学步——竟然连自己的路也不会走了。

坚持民族特色并不是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而是在充分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在此问题上,著名导演李安的成功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李安所有的作品都体现出一种中西文化不分高低、平等对话的倾向。在李安的电影里,文化间的冲突不是通过激烈的争斗解决的,而是以一种相互妥协的方式达到一种平衡。但是,妥协不是单方面的让步和单方面利益的损失,双方都可在妥协当中保护和获取自己的利益。不同文化因而能够和平共存,互相协助,共同发展。所以,妥协是现代智慧的表现,是具有现代意义的行为。

在文化交流中的妥协原则恰好与中国自古就有的“和而不同”的思想相契合。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们由此引申出对待当今世界多元文化交流的准则:充分尊重文化多样性,提倡不同文化间的互补互利,求同存异,从而达到世界的整体和谐。可见,李安的妥协是中国文化与现代智慧的结合。中国动画要走向国际,也需要把握好“和而不同”的原则。

结 语

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在不断深入。好莱坞中国风的流行,《功夫熊猫》的成功,即是中国文化影响力日渐强大的表现,也让我们看到中国动画电影存在创新能力不足、对本国文化发掘不深的问题。花木兰、孙悟空、熊猫、功夫都是中国独有的文化,但在全球一体化的市场中,技术与想象力领先的一方,往往可以充分利用其他文化,然后进行重组,最终获取利益。导致这种看自己的东西,为别人埋单,“捧着金饭碗讨饭吃”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动画还没能很好地解决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民族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问题。我们只有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可以利用的素材很多。好莱坞取其一点就可以成就《功夫熊猫》,中国动画更应大有作为。

【注释】

(1)卢燕:《隔洋观景:好莱坞镜像纵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