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能给我看一下吗

能给我看一下吗

时间:2022-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能给我看一下吗?摄像机准确地记录下标价为“480元”的门票。一段问答加一个镜头,足以诠释四个字——眼见为实。记者一句“能给我看一下吗”不仅突出了主题,让观众最直观地看到鲜明的对比。

【案例97】 能给我看一下吗?——采访中的“眼见为实”

2012年6月,歌舞剧《木兰诗篇》在重庆上演,重庆《新财经》频道《重庆经济新闻》栏目组记者前往报道,不经意间发现多数观众都是持赠票入场,少数花钱买票的观众也是通过极低的价格购得,于是在演出开始前,记者王凤英在场外对观众进行了采访。

【记者】演出票是你自个掏钱买的吗?

【观众A】不是,是朋友送的。

【记者】你是自己花钱买的票吗?

【观众B】朋友给我说有几张歌剧票,让我来看看。

【记者】是自个掏钱买的票吗?

【观众C】是的。

【记者】多少钱了?

【观众C】5块。

【记者】票面价格是多少了?

【观众C】480元。

【记者】能给我看一下吗?

摄像机准确地记录下标价为“480元”的门票。一段问答加一个镜头,足以诠释四个字——眼见为实。记者一句“能给我看一下吗”不仅突出了主题,让观众最直观地看到鲜明的对比。试想,如果记者当时没有要求对方展示票面,新闻依然可以根据被访者的口述制作播出,但可视度、可信度将大打折扣。

在街头随机采访的时候,往往得到的回答都是干巴巴、走过场式的,虽然这并不影响新闻的进程,依然是有效的传播,但在表现力上会失色不少。当摄像机或照相机拍摄下关键画面,观众就更容易理解报道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并最大限度地调动观众的视觉兴趣,起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表现效果大增。

案例来源:

编著者粟栗原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