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怎样采制录音特写

怎样采制录音特写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怎样采制录音特写广播特写离不开丰富而独特的音响。但无论这个讲述怎样精彩,也不是“第一手”的——转述肯定不如亲自录到这个新闻事件本身来得震撼。想办法录到新闻的“原生态”,这就是我们对广播特写第一手音响资料的要求。这是一段实况音响是非常难得的“第一手”音响,非常真实,而且令人有些“紧张”。

第四节 怎样采制录音特写

广播特写离不开丰富而独特的音响。那么,怎样采制广播特写?这里,我们简单谈两个问题。

一、广播特写的一般录音技巧

我们都知道,录音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它有一套科学的理论,大专院校有专门的录音专业。就专门从事录音专业的人(录音师)而言,他必须具备许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例如:声学、电学、电脑,甚至是音乐、戏剧、曲艺和电影等方面的知识。

录音效果的好坏,离不开三大因素:一是录音设备,二是录音环境,三是录音者。

一般讲,现在的录音设备不成问题,各个电台起码都给记者配备了MD,其录音效果已经很好,有的电台甚至配备了全数字录音设备。那么剩下的就是录音环境和录音人两种因素了。录音人,说到底就是是否具备录音知识,是录音技术问题。当然,我们这里所讲的录音技术,不是要求一定要具备专业录音师那样的水准,而是要求具备起码的录音常识,能够胜任广播特写(当然也包括其他音响报道)的采录任务即可。

那么,录音中的一般常识都有哪些呢?

我们都知道,话筒的灵敏度有高低之分,指向也有强弱之分。一般来讲,如果通过话筒采录一个声音(主声源)的话,这个声源具有“近大”、“远小”的特点,即话筒离“主声源”越近,声音越大;离“主声源”越远,声音越小。

与此相关联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话筒距离主声源越近,它对主声源周围环境音响的感应就会越低;相反,如果话筒距离主声源越远,它对主声源周围环境的音响感应就会越强。所以,如果我们了解了话筒的这一特性,那么就会更好地利用它。如果需要主声源清晰一些,那么就要尽可能离主声源近一些(如果是录人声,要以“不喷话筒”为度);如果需要主声源和次声源兼顾,那么话筒离主声源的距离就要适当远一些。明白了这个基本常识之后,对我们的音响采集会有很大帮助。

另外,我们做采访录音,环境不外乎有两种:一个是在室内,一个是在室外(野外)。那么,如何在室内或室外录出有良好效果的音响呢?

1.室内录音

记者采集音响,很少能够在专门的录音间里进行,而绝大部分要走出电台,到社会上去。这样,我们遇到的大部分都是隔音或吸音效果非常差的普通房间。一般讲,这样的房间内声音混响时间较长,吸声条件差,产生的反射声和回声会破坏语言的清晰度。所以,要想在普通房间里录制出效果比较好的讲话声音,就要进行测试。

(1)拍手法。用拍手法来测试混响时间,找出最佳的录音位置。具体方法是,拍完手,掌声很快减弱,但又不是太快,没有变钝和变哑,没有回声跟在后面颤动,这样的地方就比较适合录音。一般在房间的角落里能够找到。

(2)改变录音环境法。比如拉上窗帘,或者靠近有窗帘的地方,这样可以增加墙上吸音的面积。如果外界噪声不大,也可以打开窗户,或打开门,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录音效果。有条件的还可以采用多节钓鱼竿式话筒架,把话筒尽可能靠近被访者嘴巴,减少反射声的拾取,也能获得满意的声音。一般讲,用手拿话筒,手的微小颤动或挪动也会产生一些小的杂音,对高质量的录音音响是有影响的。

2.室外录音

室外录音,因为环境条件更为复杂,所以记者要关注的因素就更多,简单讲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所有的采声话筒都要加装泡沫防风罩。而且,录音时,话筒一定要背对风源——除非需要刮风的效果。因为室外即使是很微弱的风声对着话筒吹,都能造成打雷一样的轰轰声。

(2)复杂的环境可以采用多话筒、多位置的录音方法。如录制一场体育比赛的音响,为了能真实还原赛场气氛,感受赛场氛围,就要设置多个话筒——在赛场的看台上设置话筒,采集观众的呐喊声;在赛场边上(如广告牌下)设置指向性强的话筒,采集运动员的喊声;如果需要,在裁判的座位下还要设置话筒。这样,合成之后,才会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3)要想办法寻找到最佳的采录位置。有记者曾经录过黄河水奔流的声音,但事后仔细一听,发现其中除了水声,还混入了街道上嘈杂的车流声、鸣笛声和人声(该记者是在兰州市内的黄河边采录的),所以,如果要想录到纯粹的河水音响,就要选择人迹罕至的地点。再有,有的时候声源是移动的,因此,要想录到这样的声音,就要想办法。比如,北京台记者苏京平就介绍说,他为了录制鸽子从起飞到降落的过程,曾经想过把话筒绑在鸽子的腿上。虽然后来因为技术原因未能实现,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要想获得满意的音响,有时候真的是要动一番脑筋。

二、广播特写的录音要求

广播特写的录音有什么要求?或者说,怎样的音响最符合广播特写的要求?

当然,第一是真实。这是什么时候都必须特别强调的。

那么第二呢?在前面的“录音新闻”以及“录音专稿”等章节中,我们曾经反复强调过一个词:典型音响——不可替代的音响。应该说,这个要求在这里仍然适用。但是,这里我们还要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即一定要想办法录到第一手的录音资料。

什么是第一手的录音资料?

假如某人是一个重要新闻事件的目击者,那么,找到他,对他进行采访,这显然是必须的,他讲述的事实也是无可替代的,是典型的。但无论这个讲述怎样精彩,也不是“第一手”的——转述肯定不如亲自录到这个新闻事件本身来得震撼。

想办法录到新闻的“原生态”,这就是我们对广播特写第一手音响资料的要求。

《用爱心编织谎言》中有这样一段音响:儿子田世国在医院对母亲编织的“第二个谎言”:

播音:由于怕母亲在做手术时见不到儿子起疑心,田世国专门来到母亲病房,为母亲编织起第二个谎言。他说,有个案子需要出庭辩护,明天一大早就动身。

【音响】

田世国对母亲:7点50的火车,6点多就赶过去了。

母亲:是吗?明天早晨?

田世国:早晨。我看我工作安排好了,就……

母亲:行行,让你弟弟勤给你通点消息。

这是一段实况音响是非常难得的“第一手”音响,非常真实,而且令人有些“紧张”。因为,能录到这段录音是有一点风险的——田妈妈并不知情,有记者在旁边,很容易引起她的怀疑——说明记者伪装得不错(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记者让田世国把采访机带在身上,然后一个人进去进行“偷录”)。不管是采取哪一种方法,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这篇报道记者不是在事后才开始采访的,而是“跟”了相当一段时间,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告诉我们,作为记者,如果能够抓到第一手的音响资料,那么,离成功就近了一大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广播剧导演胡培奋曾经说过:“广播特写对素材的要求比文字特写更为苛刻,因为它必须由真实的录音片段组成。”谈到广播特写中音响的真实性和重要性问题,胡培奋可以说是深有体会。

胡培奋是广播特写《一场特殊的音乐会》的作者之一。1993年,该节目获得第30届亚广联信息节目奖。评委会主席哈里在颁奖仪式上说:“这个节目良好地运用了新闻性广播特写这一形式,反映了中国音乐教师范大雷教授对音乐和学生的挚爱。无论是扣人心弦的介绍为先导的具有戏剧性的开头,还是范教授临终前的实况录音,都使得这一优秀节目十分感人。具有同情心的解说,对实况音乐和室外录音的得当运用,使得这个节目具有吸引力。”

其中,哈里谈到的“范教授临终前的实况录音”一事,胡培奋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关键在于要想办法获得第一手的录音资料。记者汪永晨(作者之一)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两次赴沪跟踪采访,录到了范大雷及其同事、朋友、亲属、观众、新闻界几十人次的讲话录音,特别是范大雷临终前的几天,汪永晨夜以继日地奔波在医院、剧场、电台之间,录下了像《献给敬爱的范大雷老师》那样催人泪下的音乐会实况。还有,范大雷弥留之际的呻吟声和对音乐的呼唤:“带子,录音带,我要听CD,CD……哼……哼……”令人非常震撼。这些感人的场面,是任何一个当事者在事后都难以用语言准确表达的。可以说,这就是第一手材料真实的力量。这些真实的细节,是任何虚拟、模拟的音响所不能企及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