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们了解老百姓吗

我们了解老百姓吗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了解老百姓吗?———浅谈对民生新闻的看法陈东惠近两年,民生新闻异军突起,成为我国电视新闻领域的一道靓丽风景。因此我们在采制民生新闻的时候,首先便是要抛弃传统意义上的“价值决定论”,不是最有价值的新闻就最好看,就最具传播效果和传播影响力。这才是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它完全区别于价值决定论。

我们了解老百姓吗?———浅谈对民生新闻的看法

陈东惠

近两年,民生新闻异军突起,成为我国电视新闻领域的一道靓丽风景。然而,在当下众多地方台争相创办民生新闻栏目时,应静下心来,先扪心自问:我们了解老百姓吗?

民生新闻实际是社会新闻在新时代“三贴近”语境下的一种演绎,其主要特征在于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民生取向,以平民的视角和态度记录百姓的生活实态。

无论做什么新闻,选择题材时,我们往往第一个想到的是新闻价值,然而,民生新闻单从传播效果来说,如果过分强调“价值论”,可能会导致新闻的可看性和受众接受性的减弱。比如说,“某科学家研制出影响人类某学科领域发展的新成果”和“肉蛋奶供应充足,价格平稳”这两条新闻,在民生新闻中的传播效果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衣食住行的资讯和社会发展的大事对老百姓的吸引力显然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在采制民生新闻的时候,首先便是要抛弃传统意义上的“价值决定论”,不是最有价值的新闻就最好看,就最具传播效果和传播影响力。

做民生新闻,记者、编导每天都在为选题犯愁,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没有人知道在哪一时刻会发生怎样的新闻。而老百姓每天都想通过电视新闻获悉很多事情,但是老百姓到底想知道什么?这才是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它完全区别于价值决定论。它考验新闻工作者是否了解大众的生存状况、语言交流习惯和信息需求,考验我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度,以及我们的反应能力。所以我们的敏感度越高,反应越快,受众的信任度和忠实程度便会水涨船高,栏目的知名度和收视率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编导每天都在找选题。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在事件性的信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非事件性的选题就被“逼”出来了。但在一些非事件性的报道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似曾相识的印迹:体裁重复、事件相似、人物雷同;解说笼统空泛,局限在数据———经验———成就———意义的呆板模式之中。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主题先行”思想在作怪。采访中为主观意识找例证、做注脚,对表达这个主观意识有作用的细节,就重点拍摄重点介绍,对不能表现主观意识,但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细节就视而不见。比如,为了说明和强调一个菜场卫生很差,就猛拍人家菜场的某个不卫生的角落。这种事例在我们的新闻采制过程中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这样说,篡改被采访者的意图,甚至摆拍新闻现场画面的情况都或多或少地发生过。

这个问题同样和题目有关。我们了解老百姓吗?我们事先就想好了的要表达的东西,老百姓一定接受吗?为自己的主观意识找例证的做法,老百姓是否认可呢?我们不能把观众想得太幼稚,以为我们说什么,人家就会信什么。其实不是这样的。很多老百姓看完一条新闻之后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你只有让他信任,他才会接受你。

同一个民生新闻事件,100个记者到现场写的稿子肯定有100种不同的表达,谁好谁差则完全取决于新闻语态。白岩松说过一句话:“抛弃一切形容词。”他认为电视语态中的形容词会严重影响记者对客观事实的描述,这话不无道理。一场火灾发生后,记者蜂拥而至,报道出来的新闻其宣传效果却不尽相同。用“熊熊燃烧的大火”、“市民惊恐万分”这样的话语,还不如告诉观众,大火是怎样在熊熊燃烧,是火苗有三四米高那样的熊熊燃烧,还是5分钟从一楼烧到二楼那种熊熊燃烧;人们心有余悸是表现在穿着睡衣就跑出来了的人很多,还是孩子至今仍在哭喊。两者之间的区别不言自明。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语态呢?民生新闻的语态就是要彻底抛弃官方叙述的口吻,讲老百姓能够听得懂的话,说老百姓听得津津有味的话。民生新闻听得懂,才有传播力,这是最基本的道理。在一则煤气中毒的新闻事件中,记者想告诉观众“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这样的表达如果更改成“煤气中毒就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而最要命的是,它不但没有颜色,还没有任何气味,也就是说,它既看不见也闻不到”。两者之间的传播效果肯定是不相同的。

现在的新闻很少有独家可言,但是叙述方式是可以创造独家的,稿子自己读一遍,再想想每一句话在老百姓面前会不会别扭,你就能知道,你的稿子,老百姓是否能够接受。要是你拿腔拿调上场,即使是人们感兴趣的事情,那个味儿也变了。至于我们的解说是否生动幽默,表达是否充满智慧,那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

所以,问一句:我们了解老百姓吗?了解了再去做民生新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