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情况下需要判断新闻

什么情况下需要判断新闻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1.2 什么情况下需要判断新闻一、两类新闻编辑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般有两类新闻,编辑都要敏锐地确定它们的新闻性。在某个热点新闻事件发生之后,紧随它进行深度调查报道,通常也属于事件性新闻。另外,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编辑还要根据情况的变化继续进行新闻判断:事件这样发展下去,还会是新闻吗?

5.1.2 什么情况下需要判断新闻

一、两类新闻

编辑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般有两类新闻,编辑都要敏锐地确定它们的新闻性。

一是事件性新闻。围绕一起具体的、有强烈动态性的事件展开的报道,多是突然而至的选题。报刊上最大量的是这一类新闻。比如,政治的变动、军事的冲突、股市的升跌、案件的发生、疫情的暴发,等等。在某个热点新闻事件发生之后,紧随它进行深度调查报道,通常也属于事件性新闻。比如,《中国新闻周刊》发表的封面文章《“王小石案”调查》。

二是话题性新闻。围绕一个动态性不强的话题或现象展开的报道,多是事先主动策划出来的选题。比如,2006年1月14日,新华网转载《人民日报》文章《高强回应天价医药费:公立医院要公益不应逐利》,以记者与卫生部部长高强对话的形式就“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进行分析和政策解读。2006年第3期《财经》杂志的封面文章《中国2006反思之年》也是话题性新闻。

二、需要编辑准确做出新闻判断的几种情况

(1)对记者和通讯员手中的选题进行新闻判断。

常常可以看到,记者和通讯员报上了不是新闻的选题,编辑却安排重兵前去采访,最后,一场辛苦拿回一堆无用的材料。另外,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编辑还要根据情况的变化继续进行新闻判断:事件这样发展下去,还会是新闻吗?新闻价值是否起了变化?要不要调整报道思路?最后,还要对记者和通讯员交上的成品稿或半成品稿做出新闻判断,看它究竟是不是新闻,决定是枪毙,还是修改。

(2)编辑直接面对各种事件、现象和问题,做出新闻判断,组织报道。

比如,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编辑要立即做出新闻判断。它的新闻价值大到什么程度?用通讯社稿件就行了,还是需要派自己的记者到现场采访?派谁去,派多少人,重点在哪?2004年底印度洋海啸时,国内不少报刊的编辑可能是缺乏海啸的相关知识,没有及时嗅出此事的重大新闻价值,有的编辑部在事发十天之后,才决定派记者出国到现场采访,已是错过了最佳竞争期。

(3)对通讯社电讯稿进行新闻判断。

通讯社是报刊依仗的重要新闻来源。编辑要有能力从通讯社每天发布的大量电讯稿中筛选出最重要的新闻,同时,要警觉地识别出通讯社电讯稿中相当一部分不具备新闻价值的“新闻”,不要让它们出现在版面上。

(4)对社会来稿进行新闻判断。

报刊要处理大量外来稿件。有的投稿者本人便是企事业单位的宣传干部,有的人是新闻爱好者,他们生活在基层,往往比本报本刊记者有更多机会目击新闻现场。编辑不要错过他们提供的有价值的、但可能还显得粗糙的稿件,同时,要注意,一些自由撰稿人有可能编造新闻。

(5)对各种渠道获得的原始材料进行新闻判断。

比如,上级机关或有关部门有时会发来一些文章,要求报刊刊登。编辑要知道如何从中突出新闻性。兄弟媒体的报道也有可能成为本报本刊的新闻素材,甚至一则广告或讣闻,里面都有可能藏着新闻线索。是否值得转载?是否值得改写?要不要做补充采访?要不要做后续报道?编辑要相当敏锐。大量的内部材料,包括内参、党和政府的文件、企业的内部资料等,常常也提供了新闻线索,编辑要相机拓展。另外,政府、公司等在其网站上发布的信息,也是编辑寻找新闻的地方。

(6)对群众举报线索进行新闻判断。

不少报刊开辟了新闻热线。如何从大量举报线索中,判定哪些新闻价值大,哪些新闻价值小,哪些可能是谎报军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编辑不可能把所有的记者都派到现场去核实每一条线索,这时,新闻敏感往往会发挥很大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