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

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道路曲折、艰辛而多彩。这是中国最早一批电视台,它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得到了当时“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大力促进和积极帮助。中国最初的电视技术骨干留学东欧。1973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面向首都观众的彩色电视正式试播。8月1日,上海电视台试播彩色电视。至此全国省级电视台全部成立。

二、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

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道路曲折、艰辛而多彩。它诞生于“大跃进”年代,受挫于“文化大革命”中,恢复于改革开放的春天,如花绽放于灿烂多彩的21世纪。

1.艰苦创业时期(1958—1966)

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这就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身。10月1日,中国第二座电视台——上海电视台问世。12月20日,哈尔滨电视台也赶在新年前与观众见面了。这是中国最早一批电视台,它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得到了当时“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大力促进和积极帮助。中国最初的电视技术骨干留学东欧。中国电视工作者按照苏联、东欧的模式塑造了中国电视节目的面貌。北京电视台创办之初,虽然覆盖面积只有北京一地,却担负着全国性的宣传任务。中国电视注重思想教育。“宣传政治”、“传播知识”、“充实群众文化生活”是其宗旨,“寓教于乐”是对所有节目的要求。

1958年电视尚处于蹒跚起步期。但是没有多久,电视就被视为“大跃进的产物”,各地为响应号召,纷纷仿效,“土法上马”,至1960年,全国电视台、试验台、转播台已达29座,1963年是36座。然而,由于众多电视台“土法上马”,技术条件落后,经济基础薄弱,所以在20世纪60年代初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电视事业也受到了很大的挫折。

1961年,国家开始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初步扭转了“大跃进”的方向。1963年,广播事业局为北京电视台制定了“立足北京,面向世界”的宣传方针,并于1963年4月在广州召开了首次全国电视台对外宣传会议。随着国民经济形势好转,到1965年原来基础较好的电视台陆续恢复试验或转为正式播出。

2.曲折发展时期(1966—1978)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荡年代,电视事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挫折。

1968年前后,被迫停播的省级电视台在新成立的革命委员会的指令下陆续恢复。到1971年,全国的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总计已达80座。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的访问,不仅打开了中美交流的大门,也打开了中国电视界的视野。尼克松的到来,特别是跟随他的美国三大广播公司庞大采访队伍及卫星通讯设备的到来,给中国彩电研制动摇不定的天平加上了决定性的砝码:中国放弃了自创制式的努力,转而从国外引进技术设备。1973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面向首都观众的彩色电视正式试播。8月1日,上海电视台试播彩色电视。到1975年初,北京电视台向外地传送的节目已由彩色、黑白交替播出改为全部彩色播出。

“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北京电视台的制作条件已经大为改善,可以播出配好解说及声音效果的合成片了。早在1964年5月,用微波在城市之间传送电视的实验便已成功。1966年初,北京电视台已开始使用电视录像设备。“文革”中,彩色电视取代了黑白电视,初步建立了全国性的电视节目传送网。但是,在“文革”阶段,事业建设和业务改进的问题并不具有重要意义,政治才是压倒一切的中心。这个时期,电视完全沦为了阶级斗争的工具。新闻节目表现的都是各种政治运动及“抓革命促生产”等内容,“假、大、空”,“高、大、全”是电视新闻主流。在出现重大政治活动和发生重大政治事件时,电视台往往中断正常节目播出。除新闻外,“文化大革命”前的许多电视栏目和节目形式都被取消了。

1976年是中国政治转折的一年。周恩来的逝世激起了人民愤怒的情绪,导致发生抗议“四人帮”的“天安门事件”。接着,毛泽东逝世,“四人帮”被粉碎。这些重大新闻一次次通过国际通讯卫星向世界播发。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结束了,其后的社会舞台为电视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978年元旦,《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简称《新闻联播》)正式成立。1978年7月,已有上海、广州、河北、南京、武汉、湖南、河南、成都8个电视台可以向北京回传节目,一个全国性的电视广播网逐步形成。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改称“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台合称“中央三台”。同一天,西藏电视台试验播出。一年后,北京市开办了电视台。至此全国省级电视台全部成立。

3.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8—1992)

1978年,中共中央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中国的改革总方针,广播电视事业在总方针的指导下开始谋求独立发展,寻求创新之路。

电视以“海纳百川”的气概“汇天下之精华”,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事。在1979年,电视面临着断粮绝炊的危险,因为此时的电视台不仅播出时间短,而且尚未根本改变“缩型影剧院”的状况。节目以电影为主,稍加一些新闻影片和演播室专栏节目。1978年8月,文化部改革电影发行放映管理体制,实行自负盈亏、利润分成。电影失去了过去完全依赖“皇粮”的特权,而此时的电视也不再是与世无争的婴儿。没有了依赖,电视界下决心披荆斩棘走自己的路,从长期等待外援“要饭吃”走向独立自主办节目。从此,全国电视台开始向电视剧集体进军;同时放眼海外,进口影视片,以解燃眉之急。

商业广告的出现推动了电视的进一步发展。1979年1月28日农历正月初一,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中国电视历史上第一条商品广告——1.5分钟的《参桂补酒》;3月15日晚,又播出了第一条外商广告——1分钟的《瑞士雷达表》。

1979年11月,有关部门批准新闻单位承办广告。广告为电视提供了经费,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电视节目的丰富和娱乐的繁荣。

1980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国际新闻的两个主要来源——维斯新闻社和合众国际电视新闻社——同时改航寄影片和录像带为通过卫星从伦敦和纽约分别向北京的中央电视台传送新闻图像,从而使国际新闻的时效大大提高。几年中,埃及总统萨达特、印度总理甘地先后遇刺,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失事等国际重大事件,电视观众都是先于报纸读者获知,并且看到了栩栩如生的现场画面。1980年5月,《国际新闻》并入《新闻联播》。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开办了第一个新闻评论性的专栏节目《观察与思考》。

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了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来推动整个广播电视宣传改革的方针,最引人注目的是“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政策。“四级办电视”的政策释放出一股蓄积已久的能量,市、县电视台热火朝天,纷纷上马,由1982年的不足20个非正式电视台一举增加到1985年的172个市、县级电视台。

1988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现代化的彩色电视中心正式启用,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几年之间,中央电视台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迈出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步伐。1978年底,中央电视台开始使用电子新闻采访设备(ENG),1981年,添置了电子现场节目制作设备(EFP)。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实现了节目播出录像化。1982年,中央电视台开始使用电脑自动控制系统,改善电视播出手段。1984年7月,采用日本的电视播出程序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节目播出自动化。1985年,中央电视台租用卫星传送第一套节目,初步形成天上卫星、地上微波、地下线缆互相结合的立体传播网络。到1990年,中国电视覆盖面已达78%。

4.广播电视的转型时期(1992年至今)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指出改革的步子要进一步加快,从此掀起了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新一轮高潮。广播电视在这次新的经济浪潮中找到了新的机会。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电视理念和运作机制进行着深刻的变革与转型,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特别是电视事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992年9月,中央电视台成立经营开发部。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开播了。《东方时空》重视节目的形态,形成了电视栏目化的大生产方式,以及时现场报道、热点报道为主体,改变了受众早晨不看电视的习惯。

1994年中央电视台创办了《焦点访谈》,使晚间的黄金时段新闻板块成为品牌节目,聚焦在深度报道,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舆论监督节目。

1995年创办了《新闻30分》,《新闻30分》以新闻价值为标准编排新闻,开辟了午间电视新闻的黄金时段。1996年新闻节目从录播到直播,重要的新闻插播,形成了新闻编排的动态、优化编排机制。

1995年创办了《实话实说》。《实话实说》节目很快成为谈话类节目的品牌节目。

200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试播。2003年7月1日,新闻频道正式开播。央视新闻频道的开播,填补了中国电视新闻的空白,为直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真正做到了“新闻实现同步报道,重大事件随时插播”。央视新闻频道全天候24小时滚动播出,使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即时报道、同步报道与连续报道成为电视新闻报道的“常规武器”,在第一时间满足受众对社会环境重大变动的认知欲和知情权,大大增强了央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权威性、信息量与可信度。

随着国内卫星投入使用,广播电视采用卫星直播的方式日益普遍。1997年为电视的直播年,党的十五大、香港回归、小浪底截流、三峡截流等大时段的电视直播,对预知性新闻事件将现场直播和背景性的直播相结合,大大扩展了电视新闻报道空间。此后,卫星直播成为常见的报道方式,内容也大为扩展。2003年3月20日19点36分,伊拉克战争爆发,中央电视台一套中断了正在播出的文艺节目,晚间10点37分推出了《伊拉克战争直播报道》,央视第一套对举世瞩目的战争进行直播,央视四套、九套也开通了战事直播报道,四套是20小时直播,新闻收视率比平时上升了28倍。直播可以切出CNN巴格达的现场画面,同时有深度分析访谈、飞字幕、同期声翻译,将电视多元方式传递新闻信息的优势开发到了接近极致。

随着现场直播的常规化,报道方法从被动参与到主动策划,经历了“就事说事”、“借事说事”和“没事找事”的几个阶段,表现手法也越发丰富。

1997年以后,中国省级电视台陆续上星,到1999年,30家省级电视台全部登上了全国舞台。卫星频道的增加促进了广播电视节目市场的繁荣。

2000年年底,中国第一家广播影视集团湖南电广传媒集团诞生了。2001年12月6日,在中国正式加入WTO前夕,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及其所管理的全部媒介和产业的基础上诞生。此后,中国许多省市成立了广播电视集团,在管理体制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与调整。

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电视行业迅速发展,至2005年全国共设立电视台302家、广播电视台1 932家、教育电视台50家。全国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5.81%,有线电视用户1.26亿户。新增有线电视用户开始从城市向农村延伸,东部地区有线电视县乡联网、乡村联网成为有线电视发展的新趋势。数字电视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国家文化发展纲要,并作为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加以推动。有线电视数字化被纳入了国务院2004年工作要点。许多城市已经把有线电视数字化作为民心工程,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亲自挂帅来推动。2005年全国数字电视用户413万户,较2004年增长325%。全国付费数字电视用户139万户,较2004年增长275%。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电视已经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深度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