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苦难与虚无

苦难与虚无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生的苦难可以分成重与轻两种。维特根斯坦在《文化与价值》中写道:我认为当前人类教育的目标在于减少忍受苦难的能力。维特根斯坦曾经写道:整个地球也不能具有比一个灵魂更大的苦难。维特根斯坦的思想面向的就是这些渴望不朽,但是只能感觉到虚无的灵魂,他的思想为自己也为这些灵魂找到生活的意义,他的思想显示了在人生和世界的最深处并不只是一片虚无。

人生的苦难可以分成重与轻两种。从世界的角度来说,有着《1984》那样沉重的世界,也有着《美丽新世界》那样轻浮舒适的未来;而从人生的视角,有着《死屋手记》里苦役犯的沉重经历,也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那种不能承受的轻。重之苦难是明显而令人畏惧的,贫穷、疾病、被欺辱、被轻视、痛失所爱。因为畏惧,所以想要逃避,现代人生活的重心就变得越来越倾向于这种逃避。维特根斯坦在《文化与价值》中写道:

我认为当前人类教育的目标在于减少忍受苦难的能力。现在如果让孩子们有一段好时光,那么这个学校就是好的。在之前这不是衡量学校好坏的尺度。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他们自己的样子(甚至更好),但他们给予孩子与自己完全不同的一种教育。——忍受苦难的能力不被高度地评价,因为不应该有任何人受苦,它们真的过时了。

(《文化与价值》,1948年5月30日)

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让人类逃避苦难的能力越来越强,同时,忍受苦难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弱。这让人们经常忽略苦难的不可逃避性。一方面世界独立于我们的意志,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没有人可以免于重之苦难发生的可能。另一方面,即使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可以预知未来,我们因为不知道什么是不空虚的生活,每个人都无法逃避轻之苦难,我们可以选择的似乎只是清醒地面对空虚,或者把头埋入消遣享乐的沙土中,让自己不去面对。但是那些躲避在消遣享乐中的人们,他们其实也在经受着一种不同的苦难:

生活的根本不安全性。你的视线中苦难无处不在。真的,愚人们微笑的脸可能让我们认为他们没有真正受苦;其实他们也在受苦的,只是受苦之处和更聪明的人不在同一个地方。像一个人可能会说的,他们没有头痛,但和其他人同样的悲惨。毕竟不是所有的悲惨都会唤起相同的面部表情。一个高贵的人受苦时看起来会与我完全不同。

(《文化与价值》,1946年11月12日)

很多人就像《伊凡·伊里奇之死》里那个普通的俄国官僚,他一直没有意识到自己经受的苦难,只是安然甚至满意地过着和他人都一样的生活,直到有一天面临死亡,伊凡·伊里奇才开始觉醒。每个人都在苦难之中,不能察觉自己的苦难,让一个人离真正的解脱更加遥远。不要惧怕痛苦、烦恼、无聊、无力感和无意义;如果恐惧是难以避免的人性的一部分,至少我们试着不要让这份恐惧影响你生活中的选择。我们也不要被舒适、消遣和他人的羡慕迷惑,而忽视了自己生活中的苦难。察觉苦难、承受苦难是得到解决的第一步,就好像维特根斯坦曾经徘徊在自杀的边缘,但是最终他有了“一个美好的生活”。要通向真正美好的生活,必须从深渊之旁走过,因为畏惧而绕开深渊,只会让人沉沦于虚无。

轻的苦难其实并不比重的苦难更小,它们是等同的,因为它们都源于虚无感,而虚无感的根源在于生活的无意义性,或者更确切地说,在于我们相信生活是无意义的。如果我们能确认自己生活的意义,那么任何苦难都会变得可以被忍受。任何苦难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生活本身是有意义的,那么苦难也必然是有意义的,在有意义的生活中忍受苦难是高贵的。而在一个无意义的虚无的生活中,最小的苦难与虚无相比也会变得无限庞大。这种虚无的苦难可以是无限的痛苦,因此需要无限的帮助。维特根斯坦曾经写道:

整个地球也不能具有比一个灵魂更大的苦难。

再没有任何苦难可以比一个人可能遭受的更大。因此,一个人可以在无限的苦难中,需要无限的帮助。


与一个人可以感觉到的相比,再没有更大的苦难。因为如果有人感觉他失去了自我,那就是终极的苦难。

(《文化与价值》,约1944年)

维特根斯坦的思想面向的就是这些渴望不朽,但是只能感觉到虚无的灵魂,他的思想为自己也为这些灵魂找到生活的意义,他的思想显示了在人生和世界的最深处并不只是一片虚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