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讲求诚信,兑现承诺

讲求诚信,兑现承诺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讲求诚信,兑现承诺标语口号既然是宣传政策的,领导者就必须对人民讲信诚、开诚心、持公道。丧失了人民群众的信任,我们将一事无成,即便再好的标语口号也会一钱不值,甚至引起群众的反感和厌恶。因此,标语口号内在地包含着“言”与“行”的统一。他认为,所谓“敏于行”,就是做事敏捷、雷厉风行;所谓“讷于言”,就是深思熟虑、出言谨慎。

三、讲求诚信,兑现承诺

标语口号既然是宣传政策的,领导者(即制作者)就必须对人民讲信诚、开诚心、持公道。只有取信于民,使人民感觉到政府是说到做到的,是可以信赖的,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贯彻落实好政策,做好各项工作。中国古代有的统治者可谓深谙此理。商鞅在变法之先,特用“徒木赏金”来表明他言出必信、令出必行的决心,以树立变法的威信。相比之下,今天我们有些领导者却不大懂得这个道理。在他们看来,标语口号只是写在墙上给人看看,喊在嘴上让人听听的东西,或者应付上级,或者装点门面,或者糊弄群众,或者兼而有之,而不是一种还要认真去实行的东西。据报道,有这样一幅由县委、县政府制作的标语:“一年消灭荒山,两年绿化我县。”但雷声大、雨点小,实际上只是在供上级检查的几处做了点表面文章,敷衍了事,欺上瞒下。结果十年过去了,该县荒山依旧,绿化没影。然而想当年,这条标语却是上了大小简报,算作领导工作业绩。如果说掺水分的统计数字是腐败,那么自欺欺人、失去信诚的标语口号理所当然地同样是一种腐败。长此以往,欺世盔名,势必失信于民。“祸莫大于无信。”丧失了人民群众的信任,我们将一事无成,即便再好的标语口号也会一钱不值,甚至引起群众的反感和厌恶。(32)

标语口号作为一种宣传政策、制造舆论和鼓动民心的工具,要长久、有效地发挥应有作用,其宣传内容必须切合客观实际。标语口号违背诚信要不得,但即使出于真心实意,倘若偏离实际、违反事物发展规律,则同样也是不可取的。以往我们在经济建设提出了一时做不到的标语口号,结果虽然在一个短时间里造成了壮志凌云、干劲冲天、轰轰烈烈的浩大声势,但终因违背客观规律,受到自然法则的惩罚,导致国民经济大波动,并严重地挫伤了亿万人民群众极其宝贵的积极性。现在仍然有些领导同志片面追求高指标、高速度,表现在标语口号上,就是用异常响亮动听的话语刺激人们的期望心理,借以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热情的高涨。这样的短期行为尽管可以收效于一时,但却难以长久,且负效应极大。

标语口号是一种以简短文字形式表达出来的行动宣言,离开了行动,标语口号就无存在的必要。标语口号的功能和价值,在于它与行动紧密相关。因此,标语口号内在地包含着“言”与“行”的统一。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在为政者的言行关系问题上提出了“敏于行而讷于言”的重要观点。他认为,所谓“敏于行”,就是做事敏捷、雷厉风行;所谓“讷于言”,就是深思熟虑、出言谨慎。标语口号作为党和政府向人民群众、向全社会发出的“言”,必须“言”顾及“行”,言行一致。一方面是要“行”,即说了就要去做,言出行随,把标语口号的精神落到实处,而不是说归说,做归做,说而不做,言而不行,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另一方面又是“可行”的,标语口号所宣传的政策、提出的任务,不是超越发展阶段、违背客观规律,而是立足现实、尊重规律、知其可为而为之。不但要考虑当前的“可行”,而且应该考虑今后各方面条件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的“可行”,科学论证,反复权衡,留有余地。(33)

领导者坚持实事求是地提出标语口号,是党性纯洁和政治成熟的表现,也是对党、对人民、对自己高度负责任的表现。与那些相反的情形比较起来,切合实际的标语口号也许听上去调子不那么高,气魄不那么大,但是,由于它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因而必将对人民群众产生持久的号召力和积极的激励作用,并转化为具体工作中的巨大物质力量,有力地推动事业发展。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全党大力提倡解放思想的形势下,领导者们尤其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保持清醒头脑,防止和避免违背实事求是的“敢冒风险”、“开拓进取”,将目标建立在实际的、扎实的、稳固的基础之上,使之在实践过程中真正切实可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