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采撷大海一朵浪花

采撷大海一朵浪花

时间:2022-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采撷大海一朵浪花——我的新闻生涯随想王树良我们的时代,就像大海,潮起潮涌,波澜壮阔,气象万千,奔腾向前!蔡教授还携带这一成果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4月2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开始对印度尼西亚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印关系史上的大事。

采撷大海一朵浪花——我的新闻生涯随想

王树良

我们的时代,就像大海,潮起潮涌,波澜壮阔,气象万千,奔腾向前!很荣幸,在这样的时代,我当了一名记者,去采撷时代的浪花,献给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欣欣向荣的祖国,献给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的人民。

共和国诞生后的第二年,我生于上海的一个小桥流水之乡。镇小如磐,现存古桥21座,是上海保留古桥最多的镇,建于公元1267年即南宋咸淳三年的普济桥,为上海地区最古老的石拱桥。“金色童年,芙蓉泽国,老少清平度”,我早年的一首诗曾经这样写道。老者,我外婆也。我从小读书较努力,从小学到中学,多年评为三好学生。15岁那年,离开家乡赴异地求学,直到去农村插队。

在广阔天地的几年中,人生角色常转换。除了在大田干过各种农活外,当过小学教师、淡水养殖场保卫干部、公社写作组成员、“土记者”等等。那时,我曾梦想考音乐学院,当歌唱家,田头陌上,常引吭高歌。然而真正萌发读新闻专业的念头,最终当上记者的,还缘自我在公社时采写的一篇通讯《南庄的新生》。此文记述的,是一个深受血吸虫病之害的自然村,获得新生的真实故事。报道一经县广播站在全县播出,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我当时想:新闻报道还有这样的魔力啊!

一、脉搏随时代一起跳动

20世纪70年代,那真是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运动苦难的祖国,百废待兴。人民群众建设“四化”的热情像火山般迸发出来。刚刚踏入新闻单位大门的我,身背草绿色的书包,带着异常的兴奋与冲动,穿梭于上海的各条战线。

为了迎接科学春天的到来,及时反映广大科技工作者崭新的精神风貌,按报社领导的要求,我写下了一系列专访和通讯。我来到了我的母校复旦大学,来到电光源实验室,采访了刚刚晋升为教授的著名电光源专家蔡祖泉。他当时采用最新技术研制开发的一种荧光灯,不用电极和灯丝,寿命长、光效高、节电效果好,如果在上海市居民中推广每年可节约电力一亿度。蔡教授还携带这一成果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于是,我写了一篇专访《无极新灯放光华》,刊登在本报头版“在新长征路上”专栏里。

我登上了上海佘山天文台。夜晚的山顶,万籁无声,我边仰望星空,边和天文专家们促膝长谈。他们告诉我,我国开展的人造卫星激光测距研究目前已经有了重大进展,一台新型的激光测距仪口径更大、射程更远,光束可以打到离地球38万公里远的月球上,而精度可以从1—2米提高到10厘米左右。这一成果对我国的天文学、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学、地震预报及国防等都有重大意义。于是,我在报纸头版发了专访《巡天遥看一千河》。

我登上了我国第一艘出口万吨货轮“绍兴号”,出海试航。站在船头,迎着海风,凭栏远眺,我心潮澎湃:积贫积弱的祖国呀,只有在今天您的造船工业才真的翻了身!海上回来,我马上赶写了题为《花鸟山畔经风浪——我国第一艘出口万吨轮试航记》。

接着,一发而不可收,我又写了《科马内奇与音频电疗》、《战斗在万里长江源头》、《太阳能利用要跑步前进》、《科普园里迎春花》、《老教授访美归来话美国》、《发展工业必需保护环境》、《万里归来同此心》、《友谊的航程》、《扬起生命的风帆》、《边疆的召唤》等一系列通讯、特写、专访,短短两三年中达到上百篇。

1988年,上海进入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城市建设、改造的前夜。“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振兴大上海的宏伟蓝图正在展开。抓住契机,我借着和市规划局规划设计院工程师们的良好关系,连续抢发了浦江两岸越江交通、上海的新外滩建造、上海的南北高架等12篇新闻报道,引起了社会较大反响。当时的电台、电视台晚间新闻、《解放日报》、《文汇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纷纷对新闻作了转播转载。

在以后的岁月里,在党和组织的培养、支持下,我的工作激情一直未减,新闻采访、写作的水平也有了长足的提高。我的新闻作品《焦化厂二号焦炉维系上海17万户居民煤气》(消息)、《只待新雷第一声》(通讯)、《长宁效应产生长宁效益》(消息)、《李振道博士最近指出:当代物理学有四大问题待攻克》(消息)、《假冒伪劣商品为何屡禁不绝(1—6篇)》(调查报告)、《煤炭该洗一洗了》(通讯)等先后获上海市好新闻奖、上海市科技好新闻奖、全国科技报优秀作品二等奖、上海市质量新闻金奖等10多个奖项。1998年,获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家称号。

实践告诉我,记者的脉搏应随时代一起跳动,要有和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使命感。有了这种使命感,你才会有采访的激情,写作的悟性,进取的冲动。

二、在雅加达的不眠之夜

2005年3月,我应邀赴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为这里的华文媒体《国际日报》指导工作。主要任务有二:一是为该报的采编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给他们上新闻采访写作和编辑业务课;二是为迎接我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印尼、建立中印战略伙伴关系,做好新闻报道工作。

《国际日报》董事长熊德龙先生,虽然没有中国血统,但自幼由一对好心的华人夫妻抚育长大,对我国人民一直怀有特殊的感情。他曾为我国的抗震救灾、捐资助学和各种慈善事业作出了很多贡献。他精心经营的《国际日报》长期和《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文汇报》及内地省级报纸合作,为宣传和扩大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起到了许多海外华文媒体无法企及的作用。

熊董事长对我的工作肯定有加,报社员工对我也十分尊重。但我时时提醒自己,这是在外国的土地上工作,又是面对第三、第四代华人后裔,你必须冷静、理性地处理好相互关系。由于历史的原因,印尼长期以来对华人华侨采取的是排挤政策,华人华侨无法得到应有的华文教育,使当地华人的华文水平普通比较低下。在这些华人面前,你在业务方面可能是老师,但他们在你面前是报业的主体,是所在国的主人,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4月2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开始对印度尼西亚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印关系史上的大事。当天下午,雅加达市中心豪华的莫利亚大酒店张灯结彩,鼓乐齐鸣。印尼政府在这里为胡锦涛举行了隆重、盛大的千人国宴。苏希洛总统致词以后,胡主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我作为在现场的新闻记者和目击者,和所有华人华侨一样,为胡主席声情并茂的讲话深受感动,热烈的掌声久久不能平息。

回到报社已是晚间8点。直觉告诉我,我们应该抓住胡主席首次访问印尼、双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这一难得机遇,出版报纸“号外”。创意一经提出,马上得到了董事长的首肯。然而面临的困难也是很严峻的,一是时间十分紧迫,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号外”必须在天亮前和日报同步印刷出版;二是人手少,从收集资料、编撰稿件到排版等全部人马只有3人。

最为棘手的是没有头条。因为白天中印两国领导人签署战略伙伴关系的内容,和晚间胡主席讲话的官方文稿,我们都不可能及时拿到。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如果缺了这样的头条,“号外”就失去了灵魂,就失去了存在的分量和价值!

有同仁提出,我们有胡主席讲话的详细记录,把它整理成文发头条不是很好吗?我一听,坚决反对。胡主席的讲话代表了中国政府,事关两国关系大局,由我们自己编发消息,将犯原则性的大错误。外交无小事,这样的新闻我们绝对不能抢。

时间在分分秒秒地流过。“号外”所有的图片、文字、版面都已具备,就差头条“东风”。我们心急如焚,但我们只能焦急等待,等待国内中央新闻机构有什么可充当头条的消息。终于,我们在凌晨时分等来了中新社的一条重要消息,马上编辑,配上图片,火速将版面传至印刷厂。我一看表,已是凌晨4点,好险!

油墨飘香的彩版“号外”,第一时间出现在中国驻印尼大使馆的办公桌上时,使馆同志啧啧称赞“号外”出得及时,出得好。当“号外”送上雅加达街头,华人华侨们更是兴高采烈,争相传阅。

记者,人称“无冕之王”,上至高官达人,下至平民百姓,似乎都可以采访,都可以报道。其实,这是旁人对记者的误读。好的记者,必须是一位自律性很强的人,会用理性思考的人。这种自律和理性,源于个人综合素质的修养,来自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牢记和理解。

三、用笔墨谱写时代精英

这些年来,我采访、报道过大量的人和事。然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教益最多的,还是那些可以称得上精英的人物。他们的高尚品格、杰出成就和超人奉献,不断地创造着历史,引导着未来。关注并报道他们,就是抓住了社会主流中的新闻,新闻中的主流,可以给全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教育效果。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政府开展了科技精英的评选活动。为了向社会宣传这些英模人物,我接到了采访科技精英奖获得者、中国运载火箭控制系统专家申屠新林的任务。那时,我夫人正好在国外留学,自己身边还带着在读小学的女儿,工作和生活压力都比较大。为了写好这个人物,我一次次从市中心赶往他远在田林地区的厂里、家里,时间不够,休息天也一起用上。科学家往往比较严谨,惯于行动,不尚言谈,要挖掘他们身上的生动故事比较难。申屠新林也如此,整个采访,他没有说一句豪言壮语。但他夫人唐维华的一席话,倒道出了他可贵的敬业精神。她对丈夫说:“你是‘神’,我是人。但我一直要陪着你做‘神’。你的心中只有工作。只有到我们都退休了,再来过人的日子吧。”这话现在想起来,都有些令人鼻子发酸。后来,我用上万字的篇幅写成了报告文学《太空射箭手》。

《声音天使》,这是我写的另一篇报告文学。写的是代表着我国耳显微外科、颅底显微外科和头颈再造外科达到国际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上海眼耳鼻喉科医院王正敏教授。80年代,他通过国家统一考试,赴瑞士苏黎世大学附属医院,师从费熙教授,进修博士学位。学成归国后,他和他的团队拿出了一系列令中国乃至国际医学界瞩目的科学成就,并为大量的国内外高难病患者解除了痛苦。我又接着写出的多篇报告文学,如写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计算机化学的拓荒者、学科带头人郑崇直研究员的《执著的拓荒者》,写上海染料化工九厂高级工程师张正富的《生命“三基色”》,写大中华橡胶厂厂长周立才的《因为他爱》等,都分别收入了上海科技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上海骄子》、《改革之星》、《大中华风采》等书籍。

90年代末以来,我调至《上海侨报》工作,采访、接触的海内外华人知名人物的机会也较多。2000年9月9日这一天,上海市侨联主席杨玉环,在华侨大厦会见美国著名华裔社会活动家陈香梅女士,我参与了会见活动并作采访。

当杨主席赠与陈女士纪念品水晶球时,她说:“水晶球意味着有求必应。球也表示着财的意思。”陈女士虽年事已高,但反应敏捷地说:“是的,既聚财富,也聚人才,聚智慧。”并说,“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为社会多献爱心将是我一生为人的基本准则。”当我提出请她为《上海侨报》题词时,她欣然允诺,当场写下了“祝福上海侨报越办越精深,为侨胞服务,也为祖国宣扬,用智慧创造更好明天。”写毕,她笑着对我说:“你年轻,我的图章请你帮我盖上去吧。”

王明伟是一位上海出去的留美生物医学博士。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曾获英国免疫学会授予的首届罗伯·怀特纪念奖、美国ACDS国际非人类高等动物避孕研究奖等奖项和荣誉。90年代末,他回国后在徐汇区田林路创办高新医学生物企业时,工程建设受到施工方百般刁难。我接到他的求助信息后,马上赶赴现场展开调查,并在本报头版头条加以披露。在调查附记的后面,我还配写了《一把锁锁住了什么?》的评论。我在评论中写道:“邓小平同志早在九十年代初就指出,‘我们还有几千万爱国同胞在海外,他们希望中国兴旺发达,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我们衷心希望有关单位很好领会小平同志这段话的深刻含意……”。

令人欣喜的是,报道引起了当时的徐匡迪市长的关注,并亲笔批示,事件后来很快被解决。报道也获得了当年上海市科技好新闻提名奖。

(王树良系《上海侨报》原采编部主任、执行总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