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短信写作小技巧
王大剑 王士雄
现代通信时代的短信息服务,占据通信业务的半壁江山。短信写作方兴未艾,飞入寻常百姓家,走进各行各业中。早在20年前,作者与上海电话局共同策划全国首家上海电话信息服务台,这一突破和创新,在通信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短信在给人们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正在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应用文体。在此,罗列手机短信写作(其他通信短信也可参考)的几点小技巧和小体会。
一、手机短信的基本特点
手机短信写作传播,自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开通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以“短小、生动、快捷、面广”等优势,迅速形成了大众化、平民化、普及化的特点,成为千家万户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日常生活大众化
手机的价廉、简单、易学的通信写作,不仅迅速普及,而且满足了现代信息时代大众之间的信息传播、沟通交流需要。
手机短信传播写作,以及丰富多彩的内容,喜闻乐见的形式,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最佳选择,同时,代行了一般书信、电话、便条等日常应用文书的功能。应该说,手机短信的应用,范围十分广阔,涉及各行各业、方方面面,主要有私用和商务两大范畴。私用短信常用的种类有:
A.短信家信。主要包含给长辈、晚辈、丈夫、妻子、子女等家庭的短信;往来短信、相思两地、友情信使,包含问候老师、学友、远方朋友、病人、求助等短信。
B.短信庆贺。主要包含庆贺升学、工作、参军、毕业、结婚、开业、拜寿、生日祝贺等贺喜短信。
值得一提,逢年过节,短信问候和祝福,犹如天文大潮,一浪高一浪,和谐的文字,吉祥的音符,虔诚、关爱、贴心的短信写作,在亲朋好友之间,传递着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祝福,给节日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C.便条留言。亦称短信便条或短信留言。主要包含请假条、托事条、意见条、回条、约会条、留言条等一般便条。
D.应酬短信。主要有邀请和应酬两类:邀请短信包含出生请柬、乔迁请柬、开业请柬、婚丧请柬、生日请柬、会议请柬、展览请柬、招待请柬等各类邀请短信;应酬短信包含道歉信、介绍信、致歉信、表扬信、批评信、拒绝信等。
E.短信情书。情人之间的情感往来,主要包含求爱短信、发烧情语、求爱宝典、初恋短信、热恋短信、求婚情书等。
总之,这种高效便捷的传播形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交流、情感交流等,收到传情达意的效果,也改变着信息时代的新生活理念和方式。
2.行业发展专业化
手机短信广泛的公众面和受众面,提供了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商机,同时,丰富和拓展了短信写作的内涵和外延,成为以专业特殊需要为主的手机传播写作。常见的种类有:
A.行业信息短信。作为快捷的沟通方式,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等通信运营商,近水楼台,抢得先机,利用通信服务平台的特殊功能,不断挖掘商机,拓展信息短信业务,相继发展了一系列信息短信,如焦点新闻、体育新闻、每日英语、天气预报、点歌寄语等等。
B.专业需求短信。行业短信服务功能,通信行业专业服务的需要,捷足先登。与此同时,其他行业也直接触发了专业特殊需求的短信传播写作,因地制宜,编写开拓了专业化的需求短信,如房产资讯、旅游资讯、对折机票、礼仪短信等,名目繁多、内容广泛。银行建立的短信平台,向客户告知账户变动,贷款催收等。证券公司推出群发功能,发布新股配售、行情动态等事项,使券商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又多了一条便民的通道。
C.特色服务短信。在学习、休闲、娱乐等众多领域中,手机短信,让企业有了用武之地,并走向了行业特色服务的专用传播写作,呈现社会化、特色化的服务要求。如大众信息服务、温馨提示、生活常识短信、短信抽奖、极品笑话等,成为大众普遍接受,新的特色信息传播方式。广告信息(如美食通、指路行等)、娱乐信息(如手机铃声、笑话图片、爆笑网文、顺口溜等),形式多样的特色服务资讯,在给受众人文关怀的同时,也对企业自身进行了广告宣传,有些还拓展了自身业务的发展。
D.社交文书短信。手机的快速普及,无疑也促进短信传播写作,渗入工作事务的应用。凭借手机短信的乐趣和快感,在企事业单位中,广泛应用于社交文书。针对某种特定场合,如喜报、捷报、倡议、建议、挑战、应战、感谢、节日慰问、安慰慰问、事后祝贺等短信,与此同时,针对某种特种事务或特殊需要的社交文书,起到信息传播,沟通交流的作用。如工作文书要点商榷,法律文书要点沟通,合同文书要点守则等等,当然,这类重要文书,短信仅是起到重要内容沟通而已。
3.应用需求多元化
手机短信传播写作,作为独有的传递迅速、准确可靠的优势,其应用的领域之广,参与者之众,受众之多,是任何其他类型写作无法比拟的,受到一些政府部门的重视。同时非应用文体的短信写作,日渐崛起,多元化,多功能的手机短信,得以迅猛发展。在实践应用中,这种新技术和新载体走进了寻常百姓之中,演绎了一个新的时代。
充分利用短信传播,处理政府机关事务,传达政策、规范行为、办理公务、传达信息等,成为一种新特点。如四川省南充市曾下发《关于充分利用防灾减灾信息平台,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的通知》,就是明确短信服务在防灾中快速反应的作用,要求将政府的重要决策,防灾部署,安全知识等公益信息编写成短信,向各级领导发送最新预警信息,减少损失。
还有一些政府用短信评议干部政绩,发送廉政短信,接受短信举报等,都深受群众的好评。
此外,多元化的非应用文体,成为手机短信传播写作的新时尚,新亮点。各地先后出现手机电视、手机网络、手机小说、手机报等,并且出现了由纯短信传播,融合了图片、声音、文字三位一体的多媒体形式传播。
二、手机短信的写作要求
伴随着手机普及化,短信大众化,短信写作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传播写作现象。写什么、怎么写,谋篇布局,短信主题炼意、结构思路、语言艺术、体裁、功能等,不仅具有应用文领域的特征,而且正在向非应用文写作方向演变,成为一个全新概念的写作文体。当然,万变不离其宗,手机短信的写作要求,突出呈现在短小精悍,以及文采和深度。
1.言简意赅
手机短信,运用语言要追求简练二字。以尽可能少的字、词、句,准确地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做到言简意赅。作者一甲子生日,收到不少短信,这里摘录二篇:“不出家门逛五洲,世博礼票传真情。祝士雄生日快乐!×××”另一篇:“短信是封信,字字抵千金;短信是片情,句句凝友情。短信到,祝福到,贺生日,快乐到。×××”
这些短信,朋友惜墨如金,节约用字,言简意明,将深深祝福送到,读来亲切感人。总之,短信的语言,要删繁就简、精心提炼、反复推敲,做到言简意深、达意为准。
2.诗情画意
抒发情感是短信写作的一大亮点。人们在写作短信时,运用想象、夸张、比喻等,托物寓意,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愫,强化了短信的感染力。如:“秋风袭,秋叶起,秋日思念你;秋雨滴,秋风洗,秋情多惬意;秋气凉,秋日忙,问候挂心肠;秋天收获果实满筐,也承载着希望,愿你一切如愿以偿!”
3.意境深邃
短信写作中的意境,是利用文艺作品中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多层面、多角度地挖掘,营造深邃的意境,融合于作者的思想感情中,这种创作手法,使读者感受到短信的魅力,仿佛置身那散文般的艺术境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思想感情上,获得感染,产生共鸣,在美的享受,美的启迪中,收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如,作者江苏宜兴的一位好友,发来的手机短信:“09年09月09日09点09分09秒,即将到来,这是一个千年难遇的完美瞬间,六九连珠,吉祥如意,幸福长久,一壶好茶,一份真诚,随信敬送。×××”
又如:“天仪再始,岁律更新,百兽之王肖虎临。甲子元年向您及全家祈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4.人文关怀
新闻传播的发展,离不开对人的关注,人文关怀精神,也是手机短信深层次的需要。
人文意识体现在短信应用写作中,不仅是人际间日常信息和感情交流,而且要牢固树立人文关怀精神的观念。无论是日常问讯,还是服务信息,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视角,那种友情的、深情的提示和关爱,给人以温馨的感觉,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宽慰。
如:“欢迎您来到人文荟萃的江苏,机票、酒店预订,请拨打电话导航116114,中国联通祝您旅途愉快。”
5.幽默生动
幽默是一种在短信作品中常见的表现手法,通过讽喻、烘托、比拟、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示生活。富有哲理、调侃有趣的情节,巧妙地融入手机短信中,准确地把握作者的真实思想和意图,在引人发笑中给人以深刻的教育。这种于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雅趣,含笑玩味,调侃世俗的表现手法,增强了短信说理议论的力量,使你会心之余,深长思之,领悟其中的主题奥秘,同时,也体现出读者独特的睿智。
如,作者收到的一条短信:“祝福不是鞭炮,响过就完了;祝福不是炉灶,火过就冷了;祝福不是时髦,过时就淡了;祝福是牵挂的凝聚:天冷了,保重身体!”
三、短信写作的表现方式
短信作为一种精短的应用文新文体,篇幅堪称“微型”或“袖珍”,在写作技巧上,不仅体现在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方式和形式上,也体现在语法和修辞上,特别是一些叙事抒情、写景状物,恰当使用修辞手法,乃是短信写作出精品的奥妙所在。这里介绍几种表现方式:
1.片言式。用片言只语或寥寥数语来表述。
2.散文式。用散文抒情的文学形式来表述。
3.诗词式。用诗或词这种文学形式来表述。
4.楹联式。用平仄协调的对偶形式来表述。
5.借用式。用名谚、名歌、名言等来表述。
6.比喻式。用熟知的事物作类比来表述。
7.夸张式。用事物形体或含意,故意夸大或缩小来表述。
8.拟人式。用一种事物当作人来表述。
9.象征式。用两种事物的相似之处来表述。
此外,相关的还有排比式、引用式、对比式、双关式等,表述方式可以说五彩缤纷、百花齐放。
四、短信写作的注意事项
短信作为技术和艺术高度融合的媒体写作,迅速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成为国人追求的一种文化时尚,在广泛参与的写作实践中,同样,也出现一些形形色色的问题,在此,谈几点注意事项:
1.切忌没头没脑
短信类似题眼,就是一篇文章的重心所在。在写作上,同样要突出三点:一是视觉点;二是动情点;三是症结点。内容既要有板有眼,又要五脏俱全,地点、人物、内容等都应交代清楚,让人一目了然。经常收到一些短信,没头没脑,如地址不详,或时间不清,看后一头雾水。又如节假日,一天收到几十条、甚至上百条短信,有些转发短信,不署名,又转发他人,殊不知,11位数的手机号码,怎么能都记得住,也弄不清谁发来的,十分狼狈。
短信写作勿忘抬头称呼和落款签名,给每个发送对象加上尊称,更具有人情味和亲切感。短信中落款签名,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应该说短信的落款更重要。
如,“请柬:宁国××抵沪,今晚6点同君福大酒店(曹安路1500号),恭候大驾。×××”。
这条短信,内容、时间、地点、人物都交代得十分清楚,文字简洁,写了落款,关系深交,完全不必再写称呼,多此一举。
2.切忌又俗又长
好的短信,要“不落俗套”,因避免低级庸俗、言辞粗鄙,要树立人文关怀的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视角。垃圾短信令人生厌,都应避而远之。特别指出,幽默应避免出现歧视、冷漠;调侃应避免讽刺、挖苦。要做到感情健康,真挚自然,抒发美好情感,引人向上。
好的短信,要“惜墨如金”,冗长的论述是绝对无意义的,短信往往以一句话或一段文字,“立片言而居要”。能引起阅读兴趣,强化内容价值。上文提及的一位同事,一次鸿运高照,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三件好事。我于是发给他一条短信祝贺:“好事连三,三喜临门”。又如,新华社江西分社副社长翁××,给作者的短信:“吟一曲明月几时有,唱一首古词将进酒。祝您中秋快乐!老翁”。短信太长会带来诸多不便,有位朋友告诉我,收到一条短信,翻了足足几十页,还没讲完,前看后忘,怎么搞得清楚内容呢!所以说,手机短信,特点是“短”,要做到以一顶十、以少胜多。
3.切忌照搬照抄
短信中的群发、连发现象十分突出。是否可以转发,回答是肯定的,但应该要有针对性,要善于进行修改,照搬照抄,收到雷同的短信,让人感到千篇一律,要注意防止张冠李戴、客套连篇。如:“祖国长安泰,人民长安康,月圆长安明,亲朋长安乐,恭祝领导双节快乐!”长安保险是中国首家责任保险企业,作为一名参与者,收到这条短信就感到十分亲切。自编自写,标新立异,追求创意,这才是短信的属性和魅力所在。
此外,要因地制宜,不落俗套,根据不同时间、不同人物、不同对象、不同场合,将收到的短信修改出充分体现个性的短信。如,牛年春节前,收到一条2009国际天文年,天象大年奇观多的短信,于是作者结合当时面临的全球经济危机等实际,编写“零九天象奇观年,恰逢金牛气冲天,金融海啸何所惧……”又如,鼠年春节,大雪纷飞,祝福中增加“瑞雪兆丰年,金鼠啃春忙……”这些短信,尽管没有群发的顺口溜精彩,但有自己的特性。
短信,要消化、理解、改良。然后,根据各种特点,编写短信。如虎年是作者的本命年,编发:“牛年深耕播种,虎年一声长啸。属虎的我,给您全家拜年,心诚更灵,恭贺身体健康,心想事成,虎虎生威。”又如,“春节春增色,虎年虎作威……”
总之,短信写作,要善于择取人和事的特点,要给对方留下鲜明的印记。众所周知,张乐平画三毛,那几根头上的长发突出深刻;《红楼梦》里的宝玉,一见林黛玉,就认定这位多愁善感人物的特点——眉尖若蹙,一个“蹙”字,就活脱脱地勾画出林妹妹的形象。文约而事丰,体现了短信写作的要求:确切、简明、生动、形象。
(王大剑系中共四川省南充市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