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文写作那些事肖世茂

公文写作那些事肖世茂

时间:2022-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文写作那些事肖世茂王士雄光阴似箭。肖世茂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的近三十年间,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公文,这里学友合作,回顾归纳一下公文的写作技巧体会,探索公文写作那些事或许对读者有一些参考作用。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狭义的公文,专指国家党政机关规定使用的公文。

公文写作那些事肖世茂

王士雄

光阴似箭。肖世茂大学毕业分配到新华社贵州分社、西藏分社从事新闻工作,1980年11月一个偶然的机会,被调到北京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担任原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民委主任杨静仁同志的秘书,现在又在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工作。肖世茂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的近三十年间,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公文,这里学友合作,回顾归纳一下公文的写作技巧体会,探索公文写作那些事或许对读者有一些参考作用。

一、公文的概况

公文属应用文写作的一类。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公文写作的社会需求日益迫切,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作用归纳为:指导作用、法规作用、教育作用、凭证作用、知照作用。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其分类依据《国务院公文处理办法》和国务院办公厅重新对公文处理办法的修订,把我国的现行公文分为12类13种,12类是:1.命令(令);2.议案;3.决定;4.指示;5.公告、通告;6.通知;7.通报;8.报告;9.请示;10.批复;11.函;12.会议纪要。

公文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公文,专指国家党政机关规定使用的公文。肩负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指导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等重要职能,是治理国家政令畅通的重要手段。

从广义上说,公文范围包罗万象,包含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甚至个人,在处理公务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文字材料,上情下达,下情上知,左右沟通,协调一致的管理政务的重要工具。

二、公文的特点

公文有别于新闻,也不同于散文,是按一定程式制定的,体现政策的凭证性的文字工具。现代公文,主要呈现三个基本特点:

1.以人为本政治理念

公文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决定了制定公文鲜明的政治理念。在我国党和政府,突出“以人为本”、“三个代表”、“科学发展”等政治原则,公文的履行与制定使命,凝结着与党的事业休戚与共、与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一方面,旗帜鲜明地担负着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层层传达,深入人心,达到有效管理国家的功能;另一方面,面对世界的风雨历程,祖国的沧桑巨变,从中透视出每一项公文的制定,与人民血脉相连,激励士气,凝聚共识,检验和见证了党和政府的心血与智慧,回眸和记载了祖国和人民的光荣与梦想。可以说,公文制定的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智慧的体现。

2.有法可依的权威工具

公文是党和国家机关的指挥武器,代表法定机关发言的喉舌,它不同于署名文章,阐发的不是个人观点,而是公文办事,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行政的约束力。一方面,公文是通过法律给予保证的,是由权威的、法定机关决定(或批准)的,所以,有法可依,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具体体现。另一方面,在要求组织或个人贯彻执行公文的各项规定和政策中,在我国出现和谐执法的新特点,把公开、公平、公正的权威工具,同重视人权、和谐执法相结合,其宗旨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和谐世界。

3.与日俱增的实用指南

整个国家机器,上自中央,下至基层,部门之间,做到上通下达、左右沟通、运转自如,都离不开公文。每个时期,不同任务,都突出不同的公文,公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一方面,公文写作必须紧跟时代的脉搏,抓住急待解决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制定出正确而切合实际的公文,指导当前工作。

另一方面,公文是眼前或一个时期的现实效用的指南,为此,随着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那些不适应时代的公文,也在与日俱增,需要及时修订,以变应变。当然,公文的补充和更改,是要符合相关规定程序的。

三、公文的写作

公文的写作,首先区别于一般的文章,在结构上,依据不同的分类,坚持格式化。严格按照公文的种类、用法、格式及行文关系,处理程序、书写编排等内容,使公文规范化、程式化、制度化,是提高公文质量的重要条件。

其次,明确公文应用的目的,即公文的实际内容:基本要求简明平实、符合逻辑,结构严谨,条理清楚,把问题讲清楚,说明白。考虑到公文的务实性,针对性,这里浅谈几点写作技巧体会:

1.客观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公文写作的基础,公文的内容,包括观点、论据、情况、说明、措施等都要求事实、客观、真实,判断正确无误,同时,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和精神保持一致。此外,在依据真实的材料后,还应该讲究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办法,制定出计划和任务,这些公文内容,敢于锐意进取,不能墨守成规;尊重民众意愿,不搞主观愿望;坚持合乎实际,决不弄虚作假。只有这样,结论经得起推敲,公文经得起考验。

2.结构的格式性

公文的结构,要求严谨、完整、统一。结构布局做到行文规范、纲目清楚、突出重点、严谨自然、逻辑性强。在写作上体现两句话:深谋远虑、深入浅出。同时,把握两个重点:

一是行文规范格式。公文具有特定的格式,《国务院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行文提出规范化的要求:A.文种要规范。每个文种都有特定的性质和使用范围,应选用相应的格式;B.体式要规范。每个部分都有特定的位置和作用;C.用字要规范。引用公文时的结构层次、序数、名称、表格、百分比、专用术语等都有统一要求。

二是行文结构合理。公文的结构是指内部构造,包括开头、内容、结尾的布局,段落的划分、论点主次的排列、材料详略的处理等等,确定结构的原则表现在: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能适应民众的思想认识规律、能服从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逻辑严密。

3.语言的实用性

公文,作为文章,与一般文章有相同的语言规律,但作为传递政令为内容,政策实用为目的,于是便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特色。语言讲究鲜明、平实、简洁、稳重、准确、得体,最忌讳华而不实、冗长繁杂。总体而言,围绕“实用”、“实践”、“实际”,做到文质相称,语无旁溢。主要归纳几点:

(1)准确性。公文的内容,关系到政策性和规范性,语言的准确性是第一要务。要求用词准确、规范得体、语义确定、格式完整,决不能含糊不清,生搬硬套、夸张歧义。

(2)简洁性。公文的制定,目的讲时效性和针对性,语言力求简洁性,要求言简意赅、惜墨如金、通俗易懂、开门见山,运用删繁就简的提炼和归纳,语言不深奥,不花哨。让广大老百姓都能看得懂、用得上。

(3)庄重性。公文的语言,体现在权威性和强制性,语言具有庄严稳重,要求鲜明庄重、钩深致远、语法规范、条理清晰,文章杜绝虚浮之词、抒情描写、口语方言等,贴切郑重的语言,更能发挥出法定的亲信力和约束力。

总之,公文的写作,语言表达还需努力掌握适当分寸,把握严密逻辑,审慎行文生动,惯用语言程式等。做到立意清楚、观点鲜明、言之有据。

(肖世茂曾担任国家民委党组办公室主任、《民族团结》杂志社副社长兼副总编、全国人大民委调研室主任,现任全国人大民委办公室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