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经写作基本功

财经写作基本功

时间:2022-03-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财经写作基本功财经写作也是一种有目的的思维创新活动,通过对具体财经现象的形象思维、理性认识、逻辑分析和科学抽象,揭示财经事物的本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为财经活动服务。这种财经写作,也是财经工作者的一种“立言”,也将对社会和他人产生影响,因此,必须认真对待。拟稿人接受财经文书写作任务后,动笔前要认真搜集素材。第一次写作就成功,可以引发写

第三节 财经写作基本功

财经写作也是一种有目的的思维创新活动,通过对具体财经现象的形象思维、理性认识、逻辑分析和科学抽象,揭示财经事物的本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为财经活动服务。但是,如果没有必要的知识积累和写作基本功,即使给你一定的内容,也很难写出合乎规范,适用的经济合同、验资证明、国际招标书等。对于财经及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将来基本都要从事或涉及财经工作,经常要使用财经文书,程度不同的要涉及财经文书的写作,因此,更应该培养财经写作能力,打好基本功,将来用到时才能得心应手。

古人云:“功夫在诗外。”讲的就是平时要积累深厚的“功夫”,到写作时才能厚积薄发的道理。学习财经写作也需要锻炼“在诗外”的“功夫”。怎样锻炼财经写作的基本功呢?根据实践经验,我们总结了“二十四字”口诀,即“严肃认真,多读好书,坚持调研,善于积累,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掌握要领,努力实践,定能成为财经写作的行家里手。

一、严肃认真——着眼于“用”

古今成功人士在强调“立德、立功”的同时,还把“立言”作为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即通过“著书立说”,使自己的思想、理论、意识、观念等得以传承,以影响社会和他人。经济工作的发展和改革的实践,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广阔的外延,为财经写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财经写作既要从内涵着手,写财政、经济的具体工作,又要着眼于外延,写与财政、经济有关的科学研究,具体包括基础、应用、发展等三个层次。这种财经写作,也是财经工作者的一种“立言”,也将对社会和他人产生影响,因此,必须认真对待。

财经写作最基本的目的,是通过具体的文书形式影响财经活动的有关方面,实现财经活动的具体目标。如拟制一份经济合同,基本目的就是为了约束甲乙双方的行为,保证各方的合法权益。财经写作还应着眼于更重要、更长远的目标——促进事业的发展、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富强或真理的追求。总之,就具体财经写作而言,把握好基本目的,使写出来的财经文书有的放矢,保证文书的实用性;财经写作若同时着眼于更高、更长远的目标,写出来的作品才能达到更高的意境,产生更大的效益,留下更深的影响和更长的效应,在时间与空间的高度产生更大更具有广泛性的使用价值。

写作是有明确目的的脑力劳动,只有目的明确才可以走上成功之路。为何而写,既是整个财经写作活动的永恒主题,又是每一次具体写作时必须深思熟虑的写作动机。在学习财经写作过程中,目的明确就会产生无穷的动力,帮助你知难而进,勇攀高峰。在具体写作实践中,目的明确,才能写出符合财经活动的具体要求和具有时代气息的作品,实现其使用价值。同时财经写作又是一种思维对接活动,要求写作人员的思维应该符合逻辑思维规律,还要与受文者的思维习惯(或定式)对接,或者说相通连,这样的文书所表达的内容才能容易被正确理解和接受。为了实现这样的效果,财经写作活动需要认真的态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首任院长、曾担任毛泽东秘书25年之久的胡乔木同志曾经指出:“好的文章和文件”要合乎“三个要求”:一要引人看,要有吸引人的力量;二要深入浅出,使人看得懂;三要能说服人、打动人。”(见胡乔木《怎样写好文件》载《胡乔木文集》)财政部财务与会计》杂志首任总编左春台也推崇把高深的道理通俗易懂地写出来,他强调:如果写出来的非常专业的文章外行人都能看懂、看明白,说明你有水平,说明你的文章能宣传群众,甚至掌握群众,这才是写文章的高手。上述关于“三个要求”和“通俗易懂”的论述,应该是搞好财经写作的标准。要达到这样的标准,没有认真的态度是办不到的。

财经写作怎样做到“认真”?实践证明,主要是在每次撰写实践中,都要在处理素材、考虑细节、构思提纲、修改审核、总结经验等五个方面认真处理,慎重从事。

一是认真处理素材。拟稿人接受财经文书写作任务后,动笔前要认真搜集素材。首先是提取手中现有资料,如果不够用则通过开调查会、征询当事人、查阅文件和档案资料、网上查找等方式广泛搜集可用资料,并对可用资料认真进行核对、核实,不可马虎从事。素材不充分不要动笔写,未经核实的材料决不能“凑合着用”;

二是要仔细考虑细节。如何构思,前面已经讲过,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动笔前要对一些细节问题认真考虑周全,不但要保证布局谋篇及语言表达符合一般写作规律,同时还要仔细考虑到可能对文书的应用产生影响的细节问题,包括法定作者的水平资历、身份地位、语言风格、表达习惯等。还要考虑受文者的接受能力、场合、时空条件等因素。要仔细推敲每一个细节,不可粗枝大叶。对这些细节问题考虑不周,也会使文书的使用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反复推敲提纲。写作提纲是文章的“骨筋”或“蓝图”,是写作进行的“路径”。编写提纲(或“打腹稿”),是整个写作活动的“前期工程”,主要包括确定主旨、写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及如何联系、小标题的排列顺序及为什么这样安排?等等,都要仔细推敲,不可忽视。否则信马游缰,可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遗落重要内容,妨害文书质量。以前写材料,很注重“锤路子”,就是指提炼观点,推敲提纲。写财经短文、短论,也要养成“打腹稿”的习惯,善于“打腹稿”,往往写起来一挥而就,写出的文稿也很有逻辑。总之,凡事“预则立”,写作要少走弯路,就要在动笔前认真推敲提纲或打好“腹稿”;

四是要认真修改、审核。我们常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就是强调认真修改的重要性。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共产党宣言》1848年问世,从1872~1893年的21年间,马克思、恩格斯为《宣言》多次再版写过七个“序言”,在完全肯定《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的同时,对某些具体问题作了重要补充,这实际上就是修改,可见革命导师写作之认真。虽然在文书写作实践中不乏“一挥而就”之作,但一般情况下,“第一稿”完成后都要坚持认真修改,从主旨、结构到句段字词都要认真推敲校正,尽量使文章臻于完美。修改、审核要达到的最高标准:一是内容正确无误;二是读者(受众)容易接受;

五是善于总结写作经验。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第一次写作”的经验或教训,对后来的写作影响很大。第一次写作就成功,可以引发写作兴趣,对后来的写作产生积极的推动。同时也说明摸着了写作的规律,“上道了”,这对后来的写作实践中把握正确的思路起到引领作用。以后每一次写作实践也情同此理。反之,第一次或某次写作不合格,若能认真对照标准文书找出差距,总结教训,迎头赶上,也会推动写作水平不断提升。

二、多读好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Книги по лестнице человеческого прогресса)。牛顿说得更具体:“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If I have been able to see further,it was only because I stood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两位哲人的名言都和读书有关:高尔基揭示了书的本质,好书承载知识,传承文明,在人类发展史上发挥着“阶梯”的功用;牛顿则形象的告诉人们利用前人智慧的方法,获得前人智慧的一般途径也是“读书”。经验证明,要成为财经写作“行家里手”,也需要“读书”的功夫。多读好书,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胸中知识广,手中钥匙多”,写作中才会“下笔如有神”。

学习财经写作要读那些书呢?要读“文、史、哲、专”。史,即历史书,中外通史、财政经济史都要读,借以了解人类历史和财政经济活动中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事情,把握历史的轨迹和走向;文,即语言文学书,汉语知识、文学经典、财经应用文代表性作品,都要尽量选读,借以丰富语汇,把握写作规律;哲,即哲学书,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政治经济学、矛盾论实践论等方面的书也要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用逻辑思维方式对待具体的财政经济问题;专,即财经专业书,财政、财务、会计、工商、税务、经济管理、乃至财经法规等书籍更要读,熟悉专业知识,把握财经规律。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书籍都读完,要有选择的读书。一般的书可以浏览,重点要读名著,读经典著作,读有权威性的书,读这些有分量的书才能真正提高自己。读书还要优化结构,“博”(览)与“专”(攻)结合、“宽(相关)”与“窄”(直接)结合、“深”(精读)与“浅”(浏览)结合。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读书,读好书。在学校或学习班里可以系统的读书,将来在工作实践中也要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多读书,日积月累,持之以恒,你就会成为知识的“富有者”。马克思在写《资本论》时,读了一千余册的自藏书,还到大英博物馆查阅了三间房子的资料,甚至脚底都把地板蹭出一道沟痕(马克思读书时有用脚蹭地板的习惯)。一代伟人毛泽东更是读书的典范,他在心脏停止跳动前一天还在看书看文件。多读好书,知识广搏,语言丰富,从前人(或他人)的智慧中汲取营养来丰富自己,到具体写作时才能居高临下,作品才会有独到之处。

三、坚持调研——“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调查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也是一项基本工作方法。重视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1930年5月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首先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名言,后来又进一步指出:“我们的口号是: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见1931年《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1941年延安时期,毛泽东又提出:实际工作者必须去了解随时变化的情况,片面简单地看问题是没有办法革命的。(见《〈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载《毛泽东选集》第三卷)。1961年初,毛泽东又在多次会议的讲话中要求:请同志们回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毛泽东的倡导下,调查研究在我国已经形成一种工作制度。各级领导干部在作出决策、制定文件之前,都先经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形成思路,拿出提纲或要点后再交秘书撰拟谋篇。(参见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现在中外企业界也非常注重调查研究,甚至在招聘相关业务人员时,都把调研能力作为必备的条件。

财经写作要反映正确的思想和实践,其中注意调查研究,就是真知灼见形成、发展和飞跃的基本途径。重视调查研究,才能真正了解国情民意,以及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弥补经验不足、模式不新、知识不够等缺陷。因此,财经写作也应该把“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作为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当前,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财政经济工作面临许多复杂的情况和问题,财经写作就是为了不断探索和解决这些问题,如果不进行调查研究,情况不明确,则没有“发言权”。盲目操笔,闭门杜撰,所写出的文章也很难发挥其使用价值。

调查研究的方法是“眼睛要向下”,向社会实际作调查,获得真实的材料。怎样才能使调查所得的材料真实正确呢?毛泽东指出:一是对调查工作要有深刻的认识;二是有认真、积极的工作态度;三是对调查要点有深刻细致的了解。(见《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这是调查研究的原则,也是具体方法。调查离不开研究,重在“研究”,难在分析。毛泽东强调,调查研究要带着哲学头脑下去,“分析好”,才能“大有益”。调查不会自动产生科学结论,重要的是剖析矛盾,找到规律,寻求方法,这就需要研究、辨析。调查是掌握第一手材料,研究是分析事物的性质,即“实事求是”,掌握规律。当前财政经济的发展,经济类型转换、经营模式更新、人才高地构建、产业结构调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等,都有许多新的情况、新的矛盾,它们互相依存、错综交织、相互转化。通过在调查基础上的深刻研究,分析解剖矛盾,产生对策和科学设计,真正找到突破口,化解矛盾,促进发展。这样写出的财经文章才能真正“有发言权”,解决具体问题,助推财经工作的科学发展。

财经写作一定要贴近财经工作的实际。调查研究能否深入下去,能否了解到、抓得住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这是能否写出有分量、切合实际的文章的关键。有些情况下,尽管你“下去”了,但要听到真话、掌握实情,也并非一帆风顺。这又需要财经调研要有认真、耐心、细致的态度,还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财经写作的调查研究,主要有平时调研和写作前调研两种情形。平时调研,是指结合工作实际,随时或定期开展调研活动,跟踪财经工作的进程,掌握第一手资料;写作前的专题调研,是指受领写作任务后,结合文章的构思进行调研,尽可能获得写作需要的真实情况或研究具体问题,做到把写作目标弄清、弄懂、弄通,心中有数,思路清晰。

四、积累资料——“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资料,是人类工作、生产、科研的经验和成果,是物化的智力资源。实践证明,一篇好的财经文章的写作过程,在时间分配上,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一般都要占总时间的六成或更多。纯粹提笔写稿子,一般只占四成或更少。若平时善于积累写作资料,临到写作实战,由于资料充分,不但可以保证文章质量,还会缩短写作总时间,提前交稿。

1.写作资料的种类和内容

财经写作资料的种类:一是文献资料——从相关文献中摘取的资料;二是调查资料——在调研活动中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三是报表资料——相关部门报送的报表、凭证等;四是信息资料——相关财经信息;五是档案资料——会计档案中有关资料目录或索引

财经写作资料的具体内容:一是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这类内容是起草财经文书时必须遵照的原则。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党和政府有时会根据发展需要对具体方针策略进行调整,对调整后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要及时收集归类,以备利用;二是主管上级和有关部门的指示、规划、计划等;三是本机关、本单位及下属单位、部门的财务情况。这类内容分静态情况和动态情况两种:静态情况是指各类基础情况及有关统计数据;动态情况是指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的新情况或新问题;四是平行单位的财务情况,包括基本状况和数据、工作经验和动态等;五是与本单位有关的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等历史、现状及发展情况。这类内容对于提升本单位的核心竞争力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六是相关财经文章内容摘要或编目,以备写作时参考或引用。

2.写作资料的积累要丰富和有所选择

写作资料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习写作要积累资料,写作实践中还要不断积累资料,犹如艺人练功、书法家练字,要随时随地,持之以恒。如何积累写作资料,要根据具体写作的需要以及作者个人习惯来考虑。

选择资料的要求:一是围绕财经中心工作收集资料;二是广泛收集资料,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涉及的领域要全面;三是有针对性的收集资料,针对本机关、单位财经工作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收集资料,做到你收集的资料就是将来写作时所需要的,这样可以使你的收集工作转化为有效劳动;四是及时准确的搜集资料;五是要有预见性。资料收集要有前瞻性,要注意研究本单位、本部门财经工作的一般规律及外部环境发展变化趋势,要根据发展变化的需要,有预见性的收集资料,使资料的使用价值具有超前性。

资料收集的途径和方法,有社会收集和网络收集两大类。具体方式,包括一般积累和专题积累两种。一般积累,指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遇到有用的资料,随时记录下来,留待日后使用;专题积累,指在确定了具体的写作项目或研究题目之后,根据写作需要定向集中搜集资料。专题收集的资料用完以后,有些内容也要保存起来,转为“一般积累”。

3.写作资料的整理要分门别类

一篇好的财经文章,要求材料丰富、数据准确。因此,为写作而积累资料,要做到准确、丰富、科学分类、便于选用。

(1)文字资料的整理。文字资料,也称定性资料,由于来源上存在差异,所以其整理方法也不同,通常情况下要经过审查、分类和汇编三个程序。审查,主要解决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问题;分类,就是将资料分门别类,使得繁杂的资料条理化、系统化,为找出规律性的联系提供依据;汇编,主要是根据提供利用的实际要求,对分类完成之后的资料进行汇总、编辑,使之成为能反映客观情况的系统、完整的材料,并制成资料卡片。

【资料卡片制作程序表】

img15

【常用卡片格式举例】

img16

img17

(2)数据资料的整理。数据资料,也叫定量资料,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无误,需要对数据资料进行检验确认、分组、汇总和制作统计表(或图)等进一步的处理。

【数据资料整理程序表】

img18

(3)网络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步骤:准备工作→收集整理→清查筛选。

4.写作资料的应用

写作中运用资料的目标主要是三种情况:一是引用原文,论说观点;二是分析研究,认清事实;三是整理归纳,形成构想。在写作实践中要针对不同的目标,采取有效的方法,对资料进行调配和使用。资料应用方法有很多,如,日本学者川喜田二郎(Kawaki Tajiro)提出的创造性问题解决的“KJ技法”,就曾在很多企业、团体和大学中广泛使用。

“KJ技法”,就是在一张卡片上记一个“数据”,从多张卡片中发现共同点和差异点,借以进行科学创新、促发新的构想。“KJ法”是一种管理方法,也是一种调配和使用资料的方法,有些财经写作也可以采用此法以形成构想或思路。

【“KJ技法”具体步骤表】

img19

写作前使用“KJ技法”调配运用资料,是由小到大地对资料进行逐级分类,在排列、图解的基础上,对资料内容加以“文章化”,资料所承载的事物间的联系会在划分与排列中展现,“文章”的观点和结构在划分与排列中形成。财经写作中采用“KJ技法”整理、使用资料,有利于保证思路的客观性,有利于发挥创造性思维。

总之,资料的积累、整理和运用,实际上也是一个写作知识的积累和升华过程。占有资料丰富,知识积累和升华,学问就深厚扎实,进行写作活动才会文思泉涌,如鱼得水。

五、熟能生巧——从必然到自由

写文章是一种价值取向诞生并进行表达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磨砺、修身、升华的过程。而财经写作又多为“应命写作”,或受领导指派,或受他人之托,或工作需要,或有感而发,都有一个有形或无形的“命令”在约束你,要求撰稿人必须按照规定或约定的形式、指定或约定的时限,保质保量的交出“合格的答卷”,这其实是一个“苦差事”。写好一篇财经文书,即使对于“高手”、“大笔杆子”来说,也需要艰辛的脑力付出和一定的体力投入。

大家都知道,王国维有个“治学三境界”(见《人间词话》),其中,“第一境”语出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晏殊的《蝶恋花》,王国维借题发挥,借喻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必须有专注的精神,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了解事物的概貌,明确目标与方向;“第二境”是引用北宋柳永《蝶恋花》词的最后两句,王国维以此说明成就大事业、做大学问,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得到的,还要有反复追寻,百折不挠的毅力,坚定不移,孜孜以求,纵然“人瘦三圈”,仍锲而不舍;“第三境”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揭示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的最高境界——经过反复追寻、探究,下足功夫,终究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苦尽甘来,豁然开朗。

锻炼财经写作基本功和进行具体的写作活动,也需要“三境界”:

第一境,锁定目标。以实现目标为动力,引领学习和写作活动不懈努力,放宽眼界,高屋建瓴,高定位,高境界。学习写作,目标应锁定做“大手笔”,成为“行家里手”。每次具体写作,应定位精品,无可挑剔的“合格品”。所写出的文书要对具体的财经工作“适用”,而且要考虑对国家财经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第二境,辛勤笔耕。“宝剑锋从磨砺出”,学习写作,也要孜孜以求,锲而不舍,“活到老学到老”,不可写了几篇好文章就固步自封。即使成为某单位的“一支笔”、“大笔杆子”了,也需要继续学习新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不及时“充电”,与时俱进,人就会落伍的;对于具体文书的写作,则要求精益求精,不能浅尝则止,应付了事。只要时间允许就要在构思、选材、谋篇、炼句上反复推敲,调动起全部智慧,尽心竭力。大型写作或写作任务较重时,可能会“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李贺《长歌续短歌》)甚至熬得“掉头发、撒黄尿、减体重”,也要持之以恒,“不抛弃,不放弃”;

第三境,举一反三。孔子曾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篇第七》)直译:“交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后来,人们把《论语》中的这段话归纳成一句成语,即“举一反三”,指学习要善于灵活思考,能够由此及彼,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财经写作也要注意“举一反三”,推而广之,把握一般规律,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每写作一种文体,都要注意“举一反三”。写作不能满足于完成任务“交差”了事,要结合具体文书(如《章程》)的写作,搜集这一文书的多种样本进行比对分析,总结写作经验教训,探求该文书的写作规律,如格式规范、内容范围、常见体式及变化、语言习惯、注意事项等,都要熟记于心,在下次写作实践中可以“循规蹈矩”,并有所创造(创新)的加以运用。每次应用后再进行总结,每次都有所提高。这样多次反复,“熟能生巧”,日后再写这一类文书(如《章程》)时,则胸有成竹,操作起来就会顺风顺水。每次实战都照此办理,逐个文种进行探究,逐步掌握各种常用文种的写作规律。

对于内容或形式相关联的文书写作,也要注意“举一反三”。一般人的写作实践都是从写作一个具体文书开始的。第一次写作实战,有人是一则通讯,有人是一个讲话稿,有人是写一个财务分析报告,等等,由于这个契机,从此开始介入专职或业余应用写作领域。比如,本书作者就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受命为一个生产队会计撰写在“全县经营管理现场会”上的典型经验文稿,从此介入应用写作领域的。第一次写作实践印象深刻,兴致高,肯吃苦,要很好地总结这个“处女作”的经验(或教训),用以指导后来的写作实践。

同一题材也可以“举一反三”,改写成不同的文体。比如,经过社会调查得到某企业上半年财务工作的有关数据和工作情况,并据此写成一则财务工作总结。如果需要,也可以利用这些材料,变换角度,写成调查报告、财务分析、述职报告、典型经验、情况反映等关联文种。如果调查前确定了写作目标,调查材料应有所侧重。如果利用原有文书中的材料改写成其它文种,材料不足时,可以根据文书特点和需要进行再收集加以补充。这样做既可以实现材料的充分利用,又能发现相关文体的区别和联系。

总之,只要勤奋练习,善于动脑思考,举一反三,与时俱进,“功夫不负有心人”,写作水平一定会不断提升。当你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之时,就会发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达到财经写作的最高境界。

本章小结

◆财经文书真实性、实用性、时效性突出,格式稳定。学习财经写作,要了解和识记概念、基础知识,注意文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重点是怎样锻炼基本功;

◆文书的主旨要鲜明,构思要新颖,思路清晰,使用典型材料,语言要平易朴实,表达上多用叙述、说明、议论手法,使用修辞格要慎重——“引人看、看得懂、打动人”;

◆财经写作要有认真的态度,不放过每一个细节问题;读书、调研、积累、实战,是锻炼真功夫的有效路径;辛勤笔耕,举一反三,掌握规律,历练升华,是提高财经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实践与练习题

1.举例说明财经文书的特点和作用?

2.选材应该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财经文书语言运用原则?

4.财经写作要有认真的态度。怎样做到认真写作?试谈:举一反三,把握财经写作规律。

5.财经写作资料的种类和内容?积累写作材料的途径?

6.财经文书写作常用的修辞格?一般不能使用的是修辞格?

7.搜集3则财经文书,并指出其所属类型。就其中一篇,提炼内容提纲和格式模板。

8.利用“KJ技法”形成一篇财经文章的写作提纲。

↘扩展阅读书目

1.[法]司汤达.财经写作新概念.李友志,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