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百科全书是不是辞书

百科全书是不是辞书

时间:2022-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百科全书是不是辞书?该书将其释为“字典、辞典、百科全书、专科辞典的统称”。这句话说得很明确:百科全书归属于辞书,百科全书学归属于辞书学。金著第65页引证了《辞海》以“辞书”为“字典、辞典、百科全书、专科辞典的统称”的解释后说:“这不是定义,不是辞书的内涵,只是它的不完全的外延。”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也只能有两个答案:“百科全书是辞书”或者“百科全书不是辞书”。

百科全书是不是辞书?

这篇文章的标题,本来是金常政著《百科全书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出版,以下简称“金著”)中的一个标题(第67页)。鉴于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又鉴于金著对此的论述颇有可商之处,因此不揣冒昧,提些粗浅意见,以就教于金常政同志和其他专家。

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百科全书,什么是辞书。对于百科全书,没有什么争议,可以不去说它。关键在于什么是辞书。

根据手头的资料,在我国,最早解释“辞书”的是1965年出版的《辞海》(未定稿)。该书将其释为“字典、辞典、百科全书、专科辞典的统称”。这个解释大体上可以成立,缺点是仅从外延上解释,未从内涵上解释,而且把专科辞典与辞典并列也欠妥,因为专科辞典是辞典的一种,正如该书“专科辞典”条所说,它是“汇集、解释某一门类科学名辞的一种辞典”(其中“某一门类科学名辞”的提法不甚确切)。

后来有一些辞书对“辞书”的解释与此大同小异,有的则改正了把“专科辞典”与“辞典”并列的缺点。例如:

《汉语大词典》释为:“字典、词典、百科全书、专科辞典等工具书的统称。”

《出版词典》释为:“字典、词典和百科全书的统称。”

1990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开始从内涵上解释“辞书”。该书“辞书”条释为:“汇集词语、概念或独立的知识主题,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并按不同要求逐一提供必需的信息,供人寻检查阅的工具书……在中国,辞书是字典、辞典和百科全书的总称,或辞典和百科全书的总称(因字典是语文辞典的一种类型,可归入辞典)。”

199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辞书编纂基本术语第一部分》(GB/T15238.1—94)对“辞书”给出了另一个定义。该文件将“辞书”释为:“以字条、词条、条目为单元,按一定的方式编排和检索的工具书。是字典、词典和百科全书的统称。”

《辞海》(1999年版)吸收了这一成果,但认为字条、词条也可以称为条目,用条目概括即可,故将“辞书”条改为:“以条目为单元,按一定方式编排和检索的工具书。是字典、词典和百科全书的统称。”这一个定义似未能尽如人意,问题在于没有说明“以条目为单元”干什么。如能加上“提供必需的信息”,也许较好。

金著问道:“为什么‘辞书’这一类成立,而迄今尚无一个质的界定呢?”(第65页)这个问题不能成立,因为如上所述,对“辞书”的“质的界定”早就有了。

金著还说:“到目前为止,对‘辞书’的严格定义还未有所见。”(第65页)由上文可知,对“辞书”的定义早有所见,而且不止一个。至于是否称得上“严格”,在我们看来,上述那些定义大体上是说得过去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中国,对多数有关人士来说,“辞书”的内涵和外延都是清楚的,尤其是外延,几乎众口一词。金著断言“其内涵和外延都不甚明确”(第64页),不知何所据而云然。

金著否定了上述见解,给“辞书”另外下了一个定义:“辞书是汇集各种语文单元(字、词、句、语),将其按一定次序排列并加以释义的语文工具书。”(第65—66页)这个定义不能成立。

词语的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并不以任何人的看法和说法为转移。本文第一部分所述各种辞书和文件的解释,反映了“辞书”的约定俗成的含义。再来看看在实际生活中,“辞书”一词的含义究竟如何。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办的《文献和研究》1987年第2期发表了《胡乔木关于辞书重要人物不用颂扬性评价语问题给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信》(1986年10月18日)。胡乔木此信是由解决《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的,不仅标题中有“辞书”,而且信中也有“百科全书或其他辞书”等提法,这就十分清楚地表明了胡乔木所说的辞书包括百科全书在内,而不仅仅是“语文工具书”。还可以问问,中国辞书学会,是否只研究“语文工具书”?该学会中不是有专科词典专业委员会,还有百科全书专业委员会吗?《辞书研究》这本刊物,是否只发表关于“语文工具书”的文章?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金著对“辞书”的定义,和书中的另外一些说法互相矛盾。

自相矛盾之一。金著第4页说:“工具书类中的词典和百科全书又形成辞书一个分类,研究辞书的学问称为辞书学。那么,百科全书学上面就有了两个‘婆婆’(引者按:另一个‘婆婆’指此句上文所说的文化传播学)。一个管它的社会文化功用,一个管它的编纂方法。”这句话说得很明确:百科全书归属于辞书,百科全书学归属于辞书学。这就和本文第一部分所述的见解相符,而和金著给“辞书”所下的定义相悖。

自相矛盾之二。金著第65页引证了《辞海》以“辞书”为“字典、辞典、百科全书、专科辞典的统称”的解释后说:“这不是定义,不是辞书的内涵,只是它的不完全的外延。”既然称之为“不完全的外延”,那就意味着,百科全书在辞书的外延之内。这就和本文第一部分所述的见解相符,而和金著给“辞书”所下的定义相悖。另外应该指出,对于辞书的外延,除了《辞海》所说的以外,不可能有什么补充,使之“完全”了。

自相矛盾之三。金著第182页说:“词典的词条和百科全书条目的释文,都有严格的规范化要求,可以说是辞书所共有的体例要求。词条和条目释文都采取浓集的、严谨的辞书文体……”这句话用了两个“辞书”,其含义都和本文第一部分所述的见解相符,而和金著给“辞书”所下的定义相悖。

这些自相矛盾表明,尽管金著给“辞书”下了与众不同的定义,但是金著并不能摆脱“辞书”的约定俗成的含义,因为它已经深深植根于实际生活之中。

研究了什么是“辞书”之后,就可以来回答本文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了。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也只能有两个答案:“百科全书是辞书”或者“百科全书不是辞书”。非此即彼,二者必居其一。作出判断的前提,是确定“辞书”的含义。按照本文第一部分所说的“辞书”,那就应该说“百科全书是辞书”;按照金著给“辞书”所下的定义,那就应该说“百科全书不是辞书”。此理甚明,显而易见。

但是金著却把这个问题弄得莫测高深。其言曰:“对此,很难作出二值逻辑即绝对的‘是’或‘非’的判断。”(第67页)事实上,恰恰相反,在这个问题上只适用二值逻辑,只有“是”或“非”两种可能。多值逻辑适用的情况与此完全不同。建立多值逻辑的波兰逻辑学家卢卡西维茨举过一个例子:“明年12月31日正午我将在华沙”这个判断,在作出判断的当时,它既不真,也不假,而是可能。但是“百科全书是辞书”也好,“百科全书不是辞书”也好,都不是这类判断,它们都只有二值:或真或假。

按照金著对“辞书”所下的定义,理应作出判断:“百科全书不是辞书。”但是金著认为“很难作出”这样的判断,理由是:尽管百科全书和辞书是两种书,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叉关系,如果说百科全书不是辞书,就会“否认它们之间的复杂交叉关系”。这里所说的不成其为理由,因为它所涉及的是不相干的两回事。说百科全书不是辞书,只是否定它们具有相同的性质,并未涉及、更谈不上否认“它们之间的复杂交叉关系”。打个比方,“语文词典不是专科词典”无疑是一个可以成立的判断,但这样说何尝否定了语文词典和专科词典的“复杂交叉关系”?金著实际上断定百科全书不是辞书(既然辞书只是“语文工具书”,那么百科全书就不可能是辞书),却又宣称“很难作出”这样的判断,何以如此,我们无法理解。

按照本文第一部分所介绍的“辞书”含义,我们当然断定“百科全书是辞书”,认为辞书完全包含了百科全书。这却被金著认定为:“不仅在理论上陷于逻辑混乱,而且对于两种书的编纂实践也不是有利的。”(第67页)由上文所述可以看出,所谓“逻辑混乱”,其实并不在这种意见一方,而是在这种意见的反对者一方。至于说到对编纂实践的利弊,那么很明显,确认百科全书是辞书的一种,认为它既具有辞书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的个性,从而把辞书编纂的普遍规律和百科全书编纂的特殊规律结合起来,对百科全书的编纂是十分有利的;另一方面,把编纂百科全书的经验充实、概括到整个辞书编纂的理论中去,对于辞书编纂的实践也是十分有利的。相反地,割裂辞书和百科全书之间的共性和个性、普遍和特殊的关系,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