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 偏离义动结式的补语小句的性质
经过以上分析,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解释:
第一,如果我们坚持认为其深层结构是[V [SC]],而这个补语小句又不是一个结果补语小句,那它是什么?
第二,为什么此处只允许出现开放等级形容词?如果主动词和其后的形容词补语小句没有密切的关系,为什么这个位置不能出现其他类型的形容词,如“盖漂亮”、“织红”为什么不行?
要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们需要考虑在本章第二节末尾提到的事实,即偏离义动结式表示一个静态的情状。因此,从结构上说,可以和下面这些句子作比较。
(36) a 父母坐在屋里。 b 书放在桌子上。 c 衣服挂在外边。
这些句子都表示状态。根据Hoekstra& Mulder(1990)和Sybesma(1992),对这类例子最佳的分析是其包含了一个主要动词和一个小句补语,比如(36)a的结构如(37)所示。
(37) 坐[SC 父母 在屋里]
在该底层结构中,把小句的主语移到主句主语的位置,就可以得到表层的句子(36)a。
该结构和结果结构的不同在于动词的性质。如果动词表示一个开放的活动事件,则补语小句表示这个事件的终结点状态,即活动的结果状态;如果动词表示一个静止的状态,就没有一个动态过程导致结果小句表示的状态,因此,补语小句也不能被解释为任何活动的结果。(37)中的结构基本上是英语系动词句子的结构,如(38)所示。
(38) a John is tall. a' is [SC John tall]
b John is in the garden. b' is [SC John in the garden]
回到偏离义的动结式,我们认为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分析。
(39) a 房子盖小了。 a' 盖[SC 房子小了]
b 衣服买贵了。 b' 买[SC 衣服贵了]
换句话说,对于偏离义动结式来说,主要动词((39)中的“盖”和“买”)在结构上也是一个系动词。
要回答第二个问题“如果主动词和其后的形容词补语小句没有密切的关系,为什么这个位置不能出现其他类型的形容词?”必须考虑动词的性质。从结构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小句在句法上仍然是动词的补足语。因此,和(36)a中的动词“坐”选择一个表示地点的补足语一样,(39)中的动词也只选择语义上相关的形容词作为补足语。因为这些动词是制作类动词,与这个语义相关的是制作物体的尺寸或数量等属性:房子或者毛衣是大还是小,坑是深还是浅,饺子是大还是小(或者多还是少),买的东西是贵还是便宜等。恰好这些表示尺寸和数量的形容词都是分等级的,与这些属性无关的形容词都不会被制作类动词所选择。
总之,偏离义动结式包含一个非状态变化的补语小句,并且因为主句动词是制作类动词,所以该补语小句的语义内容不可能融合到主句动词所述的事件中去。按照该分析,不但可以很容易解释偏离义动结式为什么保留了独立形容词谓语句的语义内容,而且可以解释为什么偏离义的动结式没有及物性表达方式,因为系动词结构都是不及物的(9)。另外偏离义动结式结构和系动词结构都不是表达一个状态变化的事件(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