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用文的源流

应用文的源流

时间:2022-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应用文的源流应用文的出现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共同活动与劳动的需要,人民孕育了语言,创造了文字,萌芽了应用文。“文籍生焉”可认为是指应用文的产生。这些文字是按 照实物的形状描绘出来的,所以称为象形字。这例符画说明,图画记事不仅带有明显的应用性质,而且已能起到较为复杂的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作用。这种记事方法对人类文明社会文字的产生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四节 应用文的源流

应用文的出现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文字未诞生前,人类在劳动中获取了智慧,有了简便的记事方式和记录的活动,但只不过是一种原始形态,或口头传记,或实物记号,或图画记事。随着共同活动与劳动的需要,人民孕育了语言,创造了文字,萌芽了应用文。随着文字创造越来越丰富,书写材料与工具的不断改进,统治阶级与人民群众的需要日益增长,应用文也越来越丰富,逐步走向成熟,至如今发展趋势强劲,人们不得不青睐它、研究它。

一、应用文诞生前的原始形态

1.口头语言

人类的祖先依靠集体力量,共同奋斗,向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就需要相互沟通,但我们祖先连话也不会说的,怎么办?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中提出“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抗育抗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

有了口头语言就可以明确表达意图,就黎民百姓而言生活中有什么往来口头交代,就氏族首领在管理中有什么意图就可以口头发布。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约公元前22世纪)摄行天子之政时,“五岁一巡狩,群后四朝。徧告以言,明度以功,车服以庸”。《史记正义》注:“徧音遍。遍告天子治理之言也。”可以说这是口头的“公告”、“通告”。

2.结绳记事

口头传记总不能留下依据,更何况人的记忆是有限的。所以,在劳动、生活过程中,人们创造了结绳记事的方法。根据《尚书·序》中记载:“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书契即文字,这里可以看出,文字诞生前人们是以结绳作记录。“文籍生焉”可认为是指应用文的产生。

关于“结绳记事”,《老子》中有“使民结绳而用之”。《庄子·胠箧》:“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犠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说文解字·叙》中有“神农氏结绳而治,而统其事”。郑玄的《周易注》中也有“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从这些古典文献中可以发现,统治者借助结绳来进行管理,而且结绳能够记载不同的内容,用这种简单的方法帮助记忆、达到应用的目的。这种记事方法可能是人类先民们共有的一种方法,古代印加人用结绳记事叫做“奇普”,用来计数或者记录历史,它是由许多颜色的绳结编成的,这种结绳记事方法已经失传,目前还没有人能够了解其全部含义。民族学资料表明,近现代有些少数民族仍在采用结绳的方式来记录客观活动,如广西瑶族以打结记账;独龙族用结绳计算时间;西藏珞巴族人相约亲友赴宴,先分送打结的绳子,亲友每过一天割去一结,用这种简单方法来帮助记忆,达到应用的目的。

中国人对“结绳”情有独钟,“中国结”其实是“结绳”的延续,它记载着中国人许多往事,隐含着许多情感因素,用“结”这种无声的语言来寄寓吉祥。在表达情爱方面,“结”义不容辞地充当了男女相思相恋的信物,梁武帝诗有“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宋代诗人林逋有“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的诗句。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绳结早已超越了原有的实用功能,并伴随着中华民族繁衍繁壮大,生活空间的拓展,生命意义的增加和社会文化体系的发展而世代相传。

3.刻画记事

结绳记事目前没有遗物,原因很简单,绳易腐烂。所以,刻画记事是先民更为先进的记事方法,易保留,也为后来文字的诞生起到催生作用。刻画应为两种行为:一是用坚硬的石器作为刻画的工具,用在石片、骨片等载体上,或者是在树木或木板上刻出痕迹,达到记事目的,一是用图画的方式记事。

从1954年秋至1957年夏,中国考古工作者多次发掘了半坡遗址(今西安市东郊半坡村北),发现了早在6000余年前半坡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具有文字性质的刻画符号和绘画、雕塑、装饰品等艺术作品。半坡人的刻画符号多保留在彩陶上,这可以看做是原始的中国文字。

近年来,在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一处遗址里发现了一批墓葬(距今已有4500多年),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在一些陶尊上各刻有一个图像文字,共发现了10多个单字。这些文字是按 照实物的形状描绘出来的,所以称为象形字。字体的结构与甲骨文上的象形字十分相似,但比甲骨文要早1000多年。因此,“象形字”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它已具有文字的特征。

在竹、木等实物上面刻画出一定的记号来,达到记事的目的。如《魏书·帝纪契》中有“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隋书·突厥传》中也有“无文字,刻木为契”。《礼记·曲礼上》也有记录:如“献粟者执右契。”孔颖达疏:“契谓两书一札,同而别之。”这些刻画主要用于计量、标方位或及其简单的约定等。

随着文明不断推进,简单记事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出现了图画记事的形式。图画记事即借助形象的符号来表达实物记事无法说明的抽象事情,可用来说明较为复杂的内容。据记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慰问团在云南福贡收集到傈傈族木刻传信,正面刻四组符画:表示三个代表,代表月亮,代表相会,表示三位头目。全意是:你们派来三个代表,在月圆时和我们相会,送三包礼物送给三个代表。这例符画说明,图画记事不仅带有明显的应用性质,而且已能起到较为复杂的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作用。在黄帝大战蚩尤的神话传说中也有图画记事的记载:“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止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

这种记事方法对人类文明社会文字的产生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图画记事曾广泛流行于全世界,特别是在美拉尼西亚人、北美印第安人和西伯利亚诸部落中最为流行。它被刻画在树皮、岩石、骨头或皮革上,写实地或示意地表现物体、事件、动作或个别场面,如事件发生的年代、地点等。半坡遗址的陶器刻画符号发表后,郭沫若就曾指出:半坡彩陶上的刻画,其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彩陶上的那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6)刘宝才认为:“大量见于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各有一定的含义和相对固定的形状,具备了文字的部分因素,但刻画符号没有读音,还不能算作文字。它的进一步发展才是最初的中国文字。”(7)

二、应用文的萌芽与幼年时期

上面论述的应用文的原始形态,严格意义上讲不属于“应用文”,随着文字的产生而萌芽了应用文。

我国最早的应用文当推甲骨文书。这种甲骨文书产生于3000余年前的殷商时期。所谓“甲骨”,乃是“卜用甲骨”的简称。这些出土的带有文字的甲骨记载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殷商王室的公务文书。它是殷商代王室占卜时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简短记录,故称为《卜辞》。这些卜辞记录了当时占卜的内容和结果,多用来卜问国家大事和君王的疑难,也是巫祝借助鬼神发言,指导国君发布命令、进行统治的工具。它们虽然在形式上简单,文字古朴,多则不过百余字,少则只有几个字,尚处在应用文的原始阶段,但其内容已涉及政治、军事、天文、地理、历法、农业、牧业、手工业、宗教、狩猎等方面,已经开始显示出应用文特别是公文在管理国家事务中的作用。

继“甲骨文书”之后,在商朝还出现了一种应用文,叫“金文文书”,它是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称“钟鼎文”。金文的内容多属于祀典、赐命、征伐、契约等有关的记事。在商朝后期还出现了以竹片和木板为书写材料的文件。写在竹片上的叫“简策”,用木片做的叫“版牍”。晋人杜预在《春秋三传序》中所说的“大事书于策,小事简牍而已”便是指这种书写在竹片、木板上的文书。自然,这些所谓应用文,也无疑是很简短、粗糙的。

我国最早的一部应用文专集是孔子将上古时代的历史文件汇编而成的《尚书》。“尚书”是我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献,它所收录的最主要的六种文体——典、谟、训、诰、誓、命,代表了殷商时期公文的基本形式,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公文种类的雏形。但这些文字初步形成了篇章,有比较完整的结构,但仍文辞简约,多系口语记录,语法结构与后世差别也较大,读起来古奥艰涩,但毕竟比甲骨文书、金文文书等有了一定的进步。有的则形成了内容丰富,结构较为完整的应用文书。如《尚书》中的《汤誓》,是商汤讨伐夏桀时的誓师词,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应用文体式之一斑。

春秋战国时期,较为盛行的应用文有四种——书、檄文、辞令、盟书。“书”通常用以阐明政治主张;“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召,有时也用于晓谕;“辞令”用于外交;“盟书”用于诸侯问的盟约。春秋战国时期,学说流派纷呈,百家争鸣精彩,演绎出一个文化传奇时代,形成了应用写作的特有繁荣局面。在《战国策》、《左传》、《国语》等先秦典籍中有许多应用文读来脍炙人口。在人类写作萌芽时期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最原始的写作是基于实用这一社会迫切需求的。

三、应用文的发展与成熟时期

秦汉时期我国的应用文发生了一系列革命性演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治王朝,也第一次以国家行政命令的形式对当时的公文格式、文种和引文规范加以确定。秦始皇改“命”为“制”,改“令”为“诏”,改“上书”为“奏”,建立了谏议制度。

汉承秦制,基本上沿用了秦朝的一些公文制度,也有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例如,对皇帝,百官称为“陛下”,史官记事则称皇帝为“上”等,但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东汉末年,大学问家蔡邕著有总结汉代公文文体的著作《独断》,该书对汉代宫廷公文的分类、功用、作法、格式等,作了详尽的论述。汉代由于人才辈出,形成了“两汉鸿文”的全盛局面,出现了贾谊、晁错、司马相如、杨雄、司马迁等大批运用文字的写作高手。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动荡的时期,却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较为自觉、发达的阶段。魏文帝曹丕把文章提到了“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地位。他说:“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把属于应用范围的一些文体看得与文学创作一样重要。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昭明文选》对中国古代文化影响极大,选文按文体分类,共划39类,其中35类可看作是应用文范畴。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文学理论巨著,其中对应用文体的分类和阐述也是相当周详而深入的。这个时代我们可以读到蜀汉诸葛亮写下的前后《出师表》,都是标准、规范的公务文书。人们津津乐道的李密的《陈情表》、陶渊明的《与子俨等书》、《自祭文》、《五柳先生传》,细究起来均属应用写作的佳作。

到了隋唐宋时期,我国应用文走向成熟,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看,都达到了历史高峰,应用文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公文的语言、格式有了较为固定的规矩,而且不同的公文都有了细致的区别。由北宋姚铉编辑的《唐文粹》,分文体为22类316小类,其中绝大多数属应用文体。比如“碑类”,其中又按内容分为祠庙类、圣帝类、先圣类、大儒类、神异类、高世类、义士类、忠烈类、忠臣类、纯臣类、烈女类、古迹类、土风类、遗爱类、贞义类、奸雄类、英杰类、公主类、宰辅类、纪功类、太庙类、释道类等。南宋吕祖谦编辑的《宋文鉴》,将文体分为61类,有150卷之多,其中大多数也是应用文体。如诏、敕、敕文、批答、御札、奏疏、制策、策问、对问、移文、书判、题跋、谥议、行状、露布等等。

唐宋的“古文运动”,对应用文写作的内容、技法及文风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其旗手韩愈写的应用文就相当可观:《答李翊书》、《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志铭》,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状》,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等不胜枚举。李白、白居易等文学大家均有数量多、质量好的应用写作。宋代文坛主帅欧阳修大力倡导应用写作,在《辞副枢密与两府书》中云,嘉祐五年十一月奉制命授枢密副使,“学为应用之文”。这里的应用文是指公文文体。他在同一年的《免进五代史状》中自述得功名后,“不忍忘其素习,时有妄作,皆应用文字”。“文字”即文章。这里的应用文指实用文章。可见,欧阳修是从文体形式、实用性质两方面来明确应用文概念的,他已把应用文当作独立的文章体裁。

元、明、清时期,应用写作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应用文的格式更趋完善,公文制度也更加完备。总体来说,其文体类别与体式是沿用唐宋时期的做法,而略有变化。比如官府行移文书也分上行、下行、平行三类。上行文书主要有咨呈、呈状、申状、牒呈、牒上折等;下行文书主要有制书、命、诏书、诰敕、诰命、批答、黄牒、照令、扎付、下贴等;平行文有咨文、平关、平牒、札子、解牒、移会等。这个时期尤其是科技应用文写作空前繁荣,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清末,随着国门被打开,国书、护照、全权证书等新文种出现,后来,又出现了电旨、电奏、电信等电报类应用文。

四、应用文的变革与改造时期

辛亥革命至现代,这是应用文的变革与改造时期。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时期,应用文变革突出表现在:一方面,应用文表达上发生了重大变化,白话文逐步替代文言文成为应用文章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就是应用文的体裁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许多封建时代所使用的应用文名目被废止,如公文中历代使用的制、诏、诰、敕、奏、议、疏等均予废止,体裁变得相当简要。对封建文书的改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定了新的公文种类,废除了旧的公文名称。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公文程式条例,规定了新的文种,如:“令”(下行公文,公布法令、任免时用)、“咨”(平行公文,同级宫署交往时用)、“呈”(上行公文,向上级陈情报告时用)、“状”(上行公文,百姓向官署陈述时用)等。1934年,国民党政府曾颁布过公文程式条例,将公文规定为9类,即:令、训令、指令、布告、任命状(包括特任、简任、荐任、委任)、呈、咨、公函、批。这虽是对封建文书的改革,但在体式上逐渐形成了一套烦琐的死板公式,从内容到形式依然建立在“上下尊卑”的封建礼法的基础上,矫揉造作,繁文缛节。

我党自1921年建立后,从组建自己的工作机关起,就有了自己的公文。第一批公文就是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所产生的决议、纲领和宣言。1931年周恩来同志亲自组织,瞿秋白代表中央起草了《文件处理办法》。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对公文写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从建立解放区起就非常重视公文工作。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颁发了《华北人民政府公文处理暂行办法》等,为新中国成立后文书工作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公文制度不断完善,历经1951年、1981年、1987年、1993年、2000年的五次修订,各种公文体裁的用途或使用范围日益规范化。随着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与变迁,出现了众多的经济文书,如商品说明书、广告、经济合同、鉴定书、市场调查、公关策划书、招标书、投标书等;还有法律文书,如起诉状、上诉状、答辩状等,这些类别都是为了适应人们的种种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演进。

五、应用文的未来趋势

当今世界的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异常,人类的社会生活内容日益丰富多彩,信息交流的手段与渠道不断地发生着极为深刻的变化,应用文就成了人们生活、学习与工作中的一部分。应用文写作也就成了人们必备的一项技能。有人说当今就业要有三张通行证,即计算机、英语和应用写作。美国著名未来学专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法》一书中指出:“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中,有五件最重要的事情应当记住,而其中的一条就是:在这个文字密集的社会里,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具备最基本的读写技能。”这里所说的“读写技能”,首先是以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写作能力,也就应用文的写作能力。

1.大众化:应用文的扩展趋势

应用文是人们处理公私事务的文体,本身就表明使用范围广的功能。从应用文历史演变来看,应用文使用范围由窄到宽,过去应用文写作者少,阅读者少。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新的领域不断出现,应用文扩展必然趋势;随着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频繁,自主保护意识加强,使用应用文人数会继续扩大。可以说,应用文扩展的大众化,就成了全民化。全民化是因为经济发展影响到任何组织与任何成员,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其中能起到纽带作用的是应用文,人们凭借此工具加强交流与写作。生活与工作需要,更多的人要会写应用文;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同样会成为应用文的读者。所以,更多大众置身于信息的发布——接受——反馈这一系统中。

2.专业化:应用文的内容趋势

应用文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内部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分门别类的应用文越来越多。现代应用文是新时代信息传播中多种知识交织的产物,内容的专业化、知识化是其特点。有了专业就有了应用,有应用就有知识文本,文本中现代图表、数字的运用越来越多,新的术语也层出不穷,形成内容专业化。

内容专业化就必然要求写作主体具有专业化水平,俗话说“各行如隔山”,在应用文领域非本行人是难以诠释清楚特点与运行规律。即使是同行,由于内部的岗位分工,每一环节都有自身的知识与技术要求,需要“专才”掌握应用。

3.国际化:应用文的规范趋势

今天,世界正逐步缩小为一个“地球村”,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推动国际化趋势。应用文“国际化”不会自然实现和迅速实现,它是一项艰巨的“文化工程”,需要在文化认知的前提下,寻找共同的合作与交流的载体。应用文体的国际化、标准化,是为适应以国际市场为主铀的各经济区域、国家、集团、企业间不断扩大交往的形势。例如,订购合同,中国内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差别不大;中、美、英、日、德、法的广告文案制作法也基本相同;进出口单证,各种条例、申请、邀请书、信用证、保险书章程等应用文体在世界范围内也日趋通用化。如今在世界各地不断形成许多贸易区域,如欧洲共同市场、北美共同市场、环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东南亚联盟、地中海沿岸自由贸易区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等等。在组织内部必须形成共同遵守的法则,可以通用的应用文范本,经过不断的总结、交流、沟通,逐渐形成一套既是国际的,又是民族的现代应用文规范体。

国际化是一种发展趋势,任何一个民族不可能再封闭,应用文必然要走向世界。反之,世界多个国家、多个组织要善于合作,求同存异,力求内容规范,减少摩擦。目前,应用文在格式上形成一些国际化蓝本,如在国际贸易、物流配送、合作声明等等都有统一规范。

4.双语化:应用文的表达趋势

所谓双语化,主要指中文和英语并用。双语化现象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欧美、港台传入中国内地的。传统的应用文,用的仅仅是中文。随着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应用文的双语化特征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应用文除了采用中文外,还采用英文书写,开始双语并用。以产品说明为例,在出口产品与进口产品中双语说明越来越多,不少城市都有双语导图、双语须知、双语解说词,连个人有不少双语名片等等。随着中国制造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以双语形式走向世界,在我看来,这种表达不仅仅是一个产品内容的问题,也是汉语朝着国际化迈进的一种策略。在第三届现代应用文国际研讨会学术讨论中,台湾李寿林教授认为:“汉字将成为国际相互交往的重要工具。”他援引两位著名语言学家的话说:“再有一个世纪,各国人士都会以会说中国话、会写中国字为荣”;“21世纪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应用文的双语化有利于树立国际形象,把握全球商机。应用文的双语化,解决了语言交流的障碍问题,既方便了中国人,也方便了外国人。双语化是应用文与国际接轨的语言标志,它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

5.网络化:应用文的运行趋势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应用文的运行提供极大的便利,最大的功劳就是网络。应用文的运行从创作到发布,从接收到反馈,越来越依赖网络。创作阶段的阅读参考需要网络,书写成稿需要电脑,更多的是通过网络的电子信箱将稿件传给批阅者,或将成稿发送到目的地。目前,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发展势头已经形成,会愈演愈热。许多单位或个人都会通过网络接收各种文件和需要阅览的应用文,逐步形成无纸化办公。

网络为初学应用文写作提供了方便,从中学会读写结合。有意识的读者,会在网络中建立自己的博客,或写一写,或议一议。所以,网络化改变了应用文运行的方式,人们改变传统的写作手段与交流形态,现代应用文的格式将日趋标准化、统一化,其传播和阅读方式都将发生重大变革,写作主体与写作受体的思维方式也会随之变化。遍布全球的互联网络的建立,大大缩短了人际间交往、沟通的空间、时间,真可谓咫尺天涯。网络时代应用文充满活力,对应用文运行会不断有新的认识、改变和超越,我们要做到“合度”使用知识,正如王充在《论衡·白纪篇》中说过:“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

6.快速化:应用文的功能趋势

现代社会呈现生活节奏快,信息流速快,突发事件多等特征,就决定应用文也需快速反应生活,快速制作发布,也促成写作受体作快速反应。现代机关、企事业单位在管理、生产与经营中,要成为高效的组织,就必须在处理公事时雷厉风行,不宜反应迟钝。政府要对政治事态、经济运行、民生状况洞察秋毫,让下级和民众随时听到上级组织的声音。新闻机构对各方动态要争得第一时间、第一手材料,体现新闻的时效性。就写作主体反应要快,对于公文制作过程也要快,否则贻误时机。现代公文在快速传递中有些会使用电传,有不少重要精神用视屏传达,更多的公文在第一时间发布在各自的网站上。人民大众对政府施政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会参与评议,对身边有价值新闻的提供,对各种报道的反应,都体现快速化的显著特征。

7.课程化:应用文的教学趋势

应用文随着社会的文明进一步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日显强大的功能。国民素质中需要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公私事务处理需要更多的人学会写应用文,所以,应用文的写作培训与应用文课程教学就成为一种趋势。21世纪,竞争将越来越激烈,竞争的核心是信息竞争与技术竞争,这些竞争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空前紧密的联系和错综复杂的交往、联络磋商、交流合作甚至诉讼。为了保证竞争自由、公正、有序的进行,社会必然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种种手段规定竞争准则,规范竞争秩序,使一切经济行为按照规范化、契约化、资料化的要求有序开展,这一切都离不开应用写作。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大学生必须会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扎实又通顺不可。”作为上海市写作学会会长、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在为《题型写作教程》一书所写的序言中说:“从更深一层的意义上看,写作实际上是构成一个现代人人格素质的重要部分,没有足够的写作能力就很难算作一个真正的现代人。在一个已经可以用电脑写作的时代,写作的真正含义不应该继续停留在它的原始字面上,它不再是一种被称之为‘摇笔杆子’的差事,而是一种个人与外部世界进行文化沟通的素质。如果大家都能获得这样的共识,那么高等院校里写作课的重要性和前途都是无可估量的了。”许多学者所言,“应用写作能力成为文化人象征,应用文也因之而成为人们自由生存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工具”。国外专家把“阅读与写作”作为人类进步的第一文化,就是把它作为人类工作与获取知识的基础。

目前,全国不少普通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和部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应用写作相关课程。近些年,美国高校应用写作教学伴随经济、科技等国际竞争的需要,发展迅速,成就斐然。全美各综合大学与理工农林医类院校,不仅普遍开设课程,建立写作中心,也设硕士、博士学位,学科地位相当高。不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文职人员写作培训,也希望通过他们写作质量树立单位良好形象。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应用文课程开设已成必然态势。

【注释】

(1)胡乔木文集,第3卷,怎样写好文章,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叶康《应用文美论》,中国人事出版社,转引自林可夫《现代写作学:开拓与耕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9页。

(3)引自米·贝京《艺术与科学》,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81页。

(4)《陈望道语文论集·作文法讲义》,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5)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版,第221页。

(6)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7)《先秦文化散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