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我调节功能

自我调节功能

时间:2022-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2.2 自我调节功能语言调节是指在交际需求和语言内部平衡趋势的制约和协调下,对语言现象和语言系统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作出某种程度的调整,使语言适应和满足动态功能的要求,充分发挥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的作用。按照这种类推的方式,很多潜词得以显现,用以指称新事物或现象,使很多词语空缺得以补充,使汉语词汇系统自身得到调节,趋向于平衡和丰富。

3.2.2 自我调节功能

语言调节是指在交际需求和语言内部平衡趋势的制约和协调下,对语言现象和语言系统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作出某种程度的调整,使语言适应和满足动态功能的要求,充分发挥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的作用。自我调节是指语言系统内部要素与结构的自发变化与自身协调而导致的语言现象、语言要素及其关系的调整和变化,目的是使语言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使用者的要求。简言之,即语言如何适应或表现人类的社会交际需要和社会心理。

在语言体系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有序中蕴含无序的现象,会出现缺位和不平衡情况,语言体系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弥补这些空位,力求达到一种平衡。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通过潜性语言和显性语言的互动。“显词”就是语言中已经存在的词;所谓“潜词”,指的是“符合一种语言的构词规律,潜藏在语言词汇的底层,尚未变成言语事实的词”(王希杰,1990)。“显”指现在态,即现实存在的状态;“潜”指过去态、未来态,即潜藏的状态。语言世界就是由潜性的语言世界和显性的语言世界组成。显性语言就是到目前为止人们正在使用的部分,而潜性语言是符合语言规则的一切可能的语言形式的总和,但是它们还没有被人们利用和开发。潜性语言就是一个巨大的语言资源后备系统,它所储备的语言在语言发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随时都有可能转变为显性语言,为人们的交际服务。

潜词要“符合一种语言的构词规律”,最简便的方式就是根据已有的词语结构进行类推仿造,形成一组结构形式相同、意义相对或相关的词语,这种方式成为新词语形成的一个快捷而有效的途径。比如博导-硕导、并轨-接轨-转轨、出台—出笼—出炉、智商-情商-财商-意商-健商、药托儿-医托儿-饭托儿-婚托儿-房托儿-贿托儿、面的-板的-货的-轿的-马的-摩的-残的……按照这种类推的方式,很多潜词得以显现,用以指称新事物或现象,使很多词语空缺得以补充,使汉语词汇系统自身得到调节,趋向于平衡和丰富。

新词语在出现之际是新的,但是组成新词语的构词词素是早已存在于语言体系内部的,语言体系已经为它的语音、语义、语法、语素的组合等提供了可能性,它的产生只是潜在语言显性化的过程。正是由于语言体系内部存在着大量的潜在资源,在社会交际需要这些词语时,词语才能以新词语的面貌及时出现,满足社会交际和心理的需要。显性语言潜性化和潜性语言显性化是语言发展的最基本形式,潜性语言的大量存在,为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提供了可能,为语言成分不间断的运动提供资源保障。现实的语言现象在出现之前也是存在着的,但是是潜在地存在,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后,变为显性的存在。条件消失后,又会变成潜性的存在。因此,任何语言现象都是过渡状态,都处在循环和转化过程之中。“语言的要素、成分在交际中潜-显-潜的轨迹,形成了语言结构相对静态和相对动态结合的层次”(于根元,1996:217)。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语言的自我调节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具有能产性,能够不断地自我增殖,产生新的要素;二是在变动的过程中总能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