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同爱好日中美食家的

不同爱好日中美食家的

时间:2022-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把“グルメ”一词用地道的日语来说的话,应该是“品尝家”或“美食家”。中国的饮食以肉类为主,它不像日本饮食以鱼为主要食材,具有鲜明的季节感。鱼在日本人的饮食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随着西洋饮食文化的渗透,战后日本的饮食文化也发生了变化,金枪鱼的肚腩受欢迎的程度甚至超越了瘦红肉。

把“グルメ”一词用地道的日语来说的话,应该是“品尝家”或“美食家”。

喜欢使用的词典当中有一本日本三省堂出版的《袖珍外来语词典》。只不过这是1979年发行的第三版,内容有些陈旧,虽想过再买一本新的,但是迟迟没有买,时至今日还在使用着。随着电子词典时代的来临,这本《袖珍外来语词典》也就没有必要再买新的版本了。不过那本旧词典还好好保存着,是因为我知道有时旧词典更好用。

比如我在查阅这本第三版《袖珍外来语词典》时,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グルメ”一词在该词典中标为“グールメ”,和现在日本人所使用的不一样。对于这一发现我兴奋不已,马上查阅了1991年版的《广辞苑》,里面则规规矩矩地标记为“グルメ”。于是,我问了问事务所的秘书:“你们知道外来语‘美食家’的写法吗?”她们担心中了我的圈套,小心翼翼地考虑之后才回答我说应该写作“グルメ”。

美食热是随着泡沫经济的兴起而盛行起来的,同时这个词汇也在那段时节获得了市民权利。

我接着查阅了一下,其词源为法语“gourmet”,按照日语吸收外来语时的标记规则,“グールメ”这一标记才是正确的。但是语言这东西一般是少数服从多数,如果大多数人都选择“グルメ”的话,本来结构更加正确的“グールメ”就兵败滑铁卢,走下舞台了。语言这一领域也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

稍微换个角度思考的话,有时就会有新的发现。为什么第三版《袖珍外来语词典》将“グルメ”一词标为“グールメ”呢?现在想一想大概是由于编纂这本词典之时,日本尚未兴起美食热,这个词汇还没有固定下来。顺便提一下,在1991年出版的该词典的第四版中,已经将“グールメ”改为“グルメ”。我深深地体会到美食热是随着泡沫经济的兴起而盛行起来的,同时这个词汇也在那一时期获得了市民权利。

写得太偏离主题了,再次回到正题,谈一谈我为什么会对美食感兴趣。

时维秋日,食欲大开。我家餐桌上的菜比平时还要丰盛。我感恩大自然给予的恩赐。对比一下侨居日本之后的饮食生活和在国内时的饮食生活,两者之间的差异让我每一天都过得既惊讶又喜悦,并且一直享受着这些新的发现和乐趣。

中国的饮食以肉类为主,它不像日本饮食以鱼为主要食材,具有鲜明的季节感。本来,畜牧业就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安定下来才发展起来的产业,如果随着季节的变迁,肉食的供给量、种类、品质发生大幅度变化的话,就违背了畜牧业发展的初衷。

但是自从移居日本之后,鱼成为我家餐桌上的主角,四季的变迁送来不同季节的时令菜,让我得以在饮食中享受大自然的变迁。

前些日子,《中国可以说不》(日译本由日本经济新闻社出版)的作者之一张藏藏来到了日本。

我带他到东京神田的一家小酒馆用餐。我点了一道秋季美味——秋刀鱼,他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地说:“好久没吃这么新鲜的秋刀鱼了。”

话说秋天的代表性鱼类,除了秋刀鱼之外还有青花鱼。秋季的青花鱼富含脂肪,味道肥美,秋天是青花鱼最好吃的时候。

在日本生活久了,不知不觉就喜欢上了日本料理。因工作关系,经常受人宴请,每当被问到“你喜欢吃什么菜”时,我几乎不大点中国菜而是主点日本菜。一方面是替对方考虑,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我的确喜欢寿司、生鱼片等日本料理。在这种饮食习惯中,我逐渐喜欢上了略带苦味的秋刀鱼的鱼肚,也喜欢上了外表发白、中间发红的大阪的“生鮨”(关东地区叫醋腌青花鱼)。

听说醋腌青花鱼的做法还相当繁琐。先把青花鱼横切成三片,加入大把的粗盐放在冰箱中冷藏一晚,第二天用50%稀释的醋洗掉盐。然后在生醋中浸泡两三个小时,再往鱼身之间加入海带,稍加点酒激发出味道,最后用手撕掉鱼的表皮。

日本人喜欢新鲜货,有一本叫做《吉原杂话》的书,写成于正德·享保年间(1711-1736)。书中有这么一段轶事:一位名叫回方十兵卫的人筹措到一批当季的新鲜鲣鱼,纪伊国屋文左卫门赏赐他黄金五十两。

鳕鱼是一种冷水鱼,有1米多长。因生命力顽强,不会轻易死去,倍受武士阶层青睐,江户幕府时期,进献新捕获的时令鳕鱼便成为惯例。

鱼在日本人的饮食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是日本人喜爱的鱼的排名顺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日本人餐桌上经常吃的鱼实际上也分三六九等,有的便宜货,身份高贵的人是不会吃的。我们来看一看金枪鱼吧。

现在寿司店中用来制作寿司的材料——金枪鱼可以说是价格不菲,可是在过去却因价格低廉,只有瘦红肉才受欢迎。随着西洋饮食文化的渗透,战后日本的饮食文化也发生了变化,金枪鱼的肚腩受欢迎的程度甚至超越了瘦红肉。有意思的是,金枪鱼肚腩在香港也很有人气。

在古代,金枪鱼被称为“シビ”,这一词汇在关西一带仍在使用。主要指黑金枪鱼(关东地区称之为本金枪鱼)。据说在日本中世时期,因为这种鱼味道不佳,“シビ”一词也不洁净,所以京城上层社会的人都不吃。

受到此种京城贵族文化的影响,直到近代金枪鱼还被普通阶层民众视作低级鱼。即便进入江户时代,金枪鱼的地位也仅仅停留在普通老百姓家常菜的层次,餐厅是绝不会拿出来招待客人的。

受到京城贵族文化的影响,直到近代金枪鱼还被普通阶层民众视作低级鱼。

《江户风俗志》中有以下记载:一直到延享年间(17441748),金枪鱼、甘薯、南瓜等皆为下等菜,即便是商人,如果住在临街的店铺,也以吃此类东西为耻辱。

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再加之捕获数量的变化,人们的爱好发生了变化。写成于江户幕府末期的《守贞漫稿》中有记载说:“江户时期大礼之时用鲷鱼,平日主要使用金枪鱼。”

曾经被认为是下等菜的金枪鱼,如今摇身一变以生鱼片等形式被摆上餐桌,逐渐成为上等鱼。后来,在冬天的时候,把鲷鱼、比目鱼等白色鱼肉和红色金枪鱼肉摆放在一起,做成喜庆时候的红白拼盘,这样的做法越来越普遍。

沙丁鱼的待遇也是一样。过去身份高的人不吃沙丁鱼。因为捕获量大,不是稀有货,吃了之后不容易消化,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把沙丁鱼晒干当作肥料来使用。而且“いわし”(沙丁鱼的日语发音为IWASHI)和“いやし(IYASHI)”(卑贱)的发音相似,越是身居高位者越看不起沙丁鱼。

比如紫式部有一次吃了沙丁鱼,她的丈夫宣孝甚至责备道:“作为贵族,我们却去吃沙丁鱼,这成何体统!”

看一看日语当中的谚语,也可以得知沙丁鱼很被人看不起。比如“鰯で精進落ち(用沙丁鱼来开荤戒)”,意思指的是“用沙丁鱼这样的下等鱼来应付吃斋后的第一餐,真的是让人大失所望”,主要用来比喻因为一件小事情而导致前功尽弃。还有一句谚语是“鰯の頭も信心から(沙丁鱼头,信则灵)”,指的是“即便像沙丁鱼头这样不值钱的东西,对于那些信奉者来说也是可以抵挡万金的”。严格来说“鰯の網で鯨をとる(用沙丁鱼渔网来捕鲸鱼)”也属于这一类比喻。

“用沙丁鱼来开荤戒”,意思指的是“用沙丁鱼这样的下等鱼来应付吃斋后的第一餐真的是让人大失所望”,主要用来比喻因为一件小事情而导致前功尽弃。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饮食内容自然也会发生变化。过去日本有句谚语叫做“正月に搗かず盆に鯖食わず(新年不打糕,盆节不吃鲭)”,关于这句谚语的意义,可能现在日本的年轻人不太容易理解。意思是即便是逢年过节也吃不到这个节日该吃的东西,用来指生活贫困。“新年不打糕”自不待言,指的是做年糕一事,“盆节不吃鲭(即鲐鱼)”想必难以理解。在昔日的日本,把盂兰盆节时吃的鱼叫做“盆鱼”,在一些内陆地区很难弄到新鲜的鱼,则盛行把盐腌的鲐鱼用于盂兰盆节的习俗。

但是现在盂兰盆节主要吃素斋,许多人也感到吃鱼有点奇怪。所以他们完全不知道为何“盆节不吃鲭”是让人遗憾和脸上无光的。

根据地区的不同,对同一种鱼也是毁誉参半。方头鱼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因其肉质酥软,在关东地区对其评价不高,而在关西地区,特别是京都,则认为腌制后的方头鱼,鱼肉紧致,味道鲜美,评价很高。

前面所提到的金枪鱼也是如此。过去在关西地区,把鱼肚腩肉也不当一回事,认为金枪鱼不过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家常菜。

中国也有和日本“新年不打糕,盆节不吃鲭”这一谚语相类似的说法。只不过比喻的对象变成了肉,这一说法是“豚肩不掩豆”。

春秋时期,齐国雄霸山东一带。齐国有一位名臣叫晏婴,人们敬称其为“晏子”。《史记》作者司马迁对其推崇至极,甘心当他的马前卒。

宫城谷昌光的三部作品《晏子》(新潮社)描写了晏子和他父亲晏弱的生平,晏婴因为极其节俭而知名。《晏子春秋》是记录其言行的历史典籍,书中详细描写了他的节俭行为。《礼记》这部典籍用“豚肩不掩豆”这一成语来形容其节俭程度。祭祀先祖,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对中国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仪式。可是,晏子祭祀先祖时摆放在供台上的豚肩肉居然没有摆满小小的“豆器”,节俭到了这种程度。

猪的肩部肉也即猪里脊,被视作猪肉中的上等好肉。豆器是一种高脚器皿,上有盖子。过去吃肉时使用,不妨把它理解为高脚盘子。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明白,中国人对肉的划分非常重视。在前一章节《你能分别叫出猪肉和鱼肉各个部分的名字吗?》当中,我对家畜肉各个部分的名称作了详细说明。重新参考一下,可能更容易理解。

《礼记》这部典籍用“豚肩不掩豆”这一成语来形容其节俭程度。

中国人把美味佳肴叫做“膏粱”。意思很简单,指的是肥肉和细粮,并且认为能吃得上这些东西的人是有钱人,所以“膏粱”又用来指美食、财主和富豪。

“膏”指动物的脂肪,此处指家畜的脂肪。肥油多的家畜不用说肥肉也多。和“羊大为美”的设想一样,这个“膏”字也多用在好的方面。请看看下面的例子:

膏血:第一,脂肪和血液;第二,用血汗换来的财富

膏泽:恩泽、恩惠。

从“膏”的这几个意思当中可以窥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

形容广为人知、受别人喜爱的事情时,中国人使用“脍炙人口”这一成语。“脍”字指切碎的肉,“炙”指炙烤后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喜欢吃的美食,所以逐渐引申出现在的意思。

以上所谈论的都是家畜肉。中国的美食家和日本的美食家的目标自然是不同的,不用说这是文化背景使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