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爱心洒满就业路

爱心洒满就业路

时间:2023-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郭丽离开后,邵晓霞立即召开了保障站全体工作人员会议,连夜制定了帮扶计划,要求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努力、用心地去寻找空岗信息,必须用爱心架起残疾女大学生的就业桥梁。开业那天,马文华和秦皇岛市就业服务局的领导及正在参加创业培训的学员一同前往祝贺。全省就业工作者一定会把政策执行好,让惠民政策更惠民!
爱心洒满就业路_惠泽民生人社情

——“河北省就业服务明星”情系百姓

(省人社厅)田振岳

“就业是民生之本,涉及千家万户,是件天大的事。”人社部部长尹蔚民的话,是对就业工作的生动诠释。全省就业工作者努力做好这件“天大的事”,付出心血,更收获感动。

2010年,全省就业服务战线评选表彰了一批“就业服务明星”。他们积极推进就业服务工作,认真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在推进就业服务上有思路、有办法、有实绩,在改进就业服务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心系群众,始终保持一颗无私奉献的平常心,讲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讲服务不追求功名利禄,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深受群众欢迎。

让我们走近这些身在基层的“明星”,倾听他们“立足岗位讲奉献、倾情民生谱和谐”的生动事例,感受他们的付出与收获。

邵晓霞:用爱心托起希望

现任承德市桥东区劳动保障事务站站长的邵晓霞,怎么也不会忘记女大学生郭丽向她求助时的那份心酸。

24岁的郭丽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学院,学的是自动化专业,花样的年纪和优异的成绩,却给她换不来一份工作。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郭丽在很小的时候因家里煤气罐爆炸烧伤了面部,右眼失明,右面颊有明显的烧伤疤痕。现在是用人单位一看档案和资料都抢着要,但是一到面试这一关就被淘汰了。即使这样,郭丽也没有气馁,继续寻找着就业的机会。现在,郭丽和她的母亲找到邵晓霞所在的劳动保障事务站,又把这份希望寄托在邵晓霞和她的同事们身上。

郭丽离开后,邵晓霞立即召开了保障站全体工作人员会议,连夜制定了帮扶计划,要求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努力、用心地去寻找空岗信息,必须用爱心架起残疾女大学生的就业桥梁。经多方努力,邵晓霞为郭丽联系到在双环轴承有限公司做技术员的工作,经过和用人单位多次沟通,郭丽终于上岗了,享受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等政策,工资待遇还不错。郭丽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郭丽的母亲逢人便说:感谢就业援助的好政策,让我的女儿找到了如意的工作。不久,郭丽和她的母亲给事务站送来了一面写有“排忧解难、人民公仆”八个大字的锦旗。

真心的付出,浇灌出一家人的希望,邵晓霞更觉重任在肩。

马文华:困境中“贷”来希望

创业培训是自主创业的“启动器”、小老板的“孵化器”。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的马文华,从2003年起一直从事创业培训工作,已在秦皇岛市培训创业学员近3000人。作为国家级创业培训讲师,他还经常被邀请到外省讲学。马文华爱岗敬业、善教乐教,探求教学改革,改进培训模式,增强了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在创业培训过程中,马文华将工作触角从课堂延伸到学员创办和管理企业中,不仅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山海关百货大楼的下岗女工李晓兰,参加创业培训后,在山海关火车站附近开办了“老车夫宾馆”。开业那天,马文华和秦皇岛市就业服务局的领导及正在参加创业培训的学员一同前往祝贺。听说尚有部分资金没有到位时,马文华积极协调,多方筹措,连口水也顾不上喝,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帮她解决了资金问题。山海关距马文华家有20多公里路程,李晓兰执意要打车送他回家。马文华婉言谢绝,自己打车回家了。过了一段时间,马文华又协调相关部门,利用现有政策帮助李晓兰申请了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李晓兰利用这笔钱又逐步更新了宾馆设备,宾馆的品味提高了、规模扩大了,生意越来越好了。李晓兰感激地说:是劳动就业部门给她“贷”来了新希望。

李晓兰在为马文华送来的锦旗上题到:“冬里暖阳,雪中送炭。”正是无数个马文华一样的就业工作者,温暖着创业者的冬天,陪他们一起迎接创业成功的春天。

潘晓磊:开发岗位送去希望

自2003年担任石家庄市沿东社区居委会主任兼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站长以来,潘晓磊始终把自己比作“拓荒牛”,用脚踏实地的精神和奋力向前的韧劲为辖区居民耕耘出一方“乐业安居”的沃土。他“深挖广聚”就业岗位,实现了“社无遗岗、民无遗闲”,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社区戴上了“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的桂冠。

说起帮扶就业,最困难的人群要数“4050”人员了,47岁的岳建军正属于这一群体。他是一个尿毒症患者,常年病魔缠身,无固定职业,其妻张月英也没有稳定收入,两个孩子上学,除要支付高额的学杂费外,每月医药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家里债台高筑,家庭生活靠朋友接济才得以维系。

潘晓磊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千方百计要帮他找一份有经济来源且稳定的工作。经过反复协商、多方协调,潘晓磊最后在小区市场内给岳建军安排了一个摊位,利用他的擀面手艺,帮他开了一家面餐馆,每月净收入3000多元,岳建军的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

还有老窦、老赵、老杨……潘晓磊把他们的困难放在自己心上,千方百计帮他们安排岗位。岗位有了,家庭和睦了,社区和谐了,那就是潘晓磊最开心的事儿。

邵晓霞、马文华、潘晓磊,他们只是我省千千万万就业服务战线工作人员的缩影,他们仅仅是全省“就业服务明星”的部分代表,他们做的也只是庞杂工作中普通的一部分。但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一个鹅卵石可以彰显大海的温柔,平凡的小事,常使人有所感悟,最让老百姓铭记于心。就业扶持政策,给百姓带来了真正的实惠。全省就业工作者一定会把政策执行好,让惠民政策更惠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