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效应分析

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效应分析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对现有货币政策绩效研究文献进行综述。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探讨,关注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变量和物价指数的作用效果,属于第一层面的货币政策绩效研究。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绩效研究的文献中,对货币政策在增进社会公众福利、维护宏观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上应有的贡献和绩效方面研究尚存不足。
本章小结_中国货币政策绩效研究:基于社会福利角度的考察

本章对现有货币政策绩效研究文献进行综述。通过梳理我们发现,现有对货币政策绩效展开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探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以及货币政策框架具体内容的优化研究。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探讨,关注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变量和物价指数的作用效果,属于第一层面的货币政策绩效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关注货币政策通过哪些作用机制、传导渠道对实体经济(实际经济变量和通货膨胀)产生作用效果,属于第二层面的货币政策绩效研究。货币政策框架具体内容的优化研究,关注货币当局政策的具体操作层面,囊括了货币当局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所有具体环节,包括货币政策目标、中介目标、指示器、工具的选择,以及货币政策操作该采用怎样的规则还是相机抉择等,研究内容更加微观,也往往更具可操作性和政策参考意义,属于第三个层面的货币政策绩效研究。

基于前两个层面的货币政策绩效研究中,多元线性回归、S-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是最常用的研究工具,但是基于这一研究方法展开的研究,普遍存在以下三点不足:第一,缺少最优化的思想以及货币政策绩效度量的基准;第二,实证研究的结论经常与经验理论所揭示的内容相悖,研究结论作为现实货币政策操作的参考意义有限;第三,更注重对货币政策在短期内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作用效果研究,而忽略了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长期可持续性上应起的作用。

基于第三层面的货币政策绩效研究中,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是常用的研究工具,其理论推演过程蕴含着全局最优的思想,并且考虑到了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多元线性回归、S-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也经常会被用于货币政策绩效第三个层面的实证研究。通常情况下,研究者首先通过理论推导得到最优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然后构建实证模型并利用历史数据进行拟合,将拟合得到的最优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中每期货币政策操作作为最优状态下的货币政策操作,实际货币政策操作与最优状态下的货币政策操作偏差越小,则认为货币政策在该段时期的绩效越强,偏差越大则说明货币政策操作的绩效越差。亦有文献借用了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理论研究中的思路和方法,将实现了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货币政策操作定义为最优的货币政策操作,并将社会福利的改善分解出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导致经济体自身抵御与消化冲击的能力增强和由于合理、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导致的福利增进,进而对现实货币政策操作的绩效进行评价。

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绩效研究的关注点,开始逐步由宏观调控意义上的短期作用效果,转变为加大对微观层面作用机制的考察,所借用的研究工具也越来越科学,研究思路也越加完善。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绩效研究的文献中,对货币政策在增进社会公众福利、维护宏观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上应有的贡献和绩效方面研究尚存不足。

【注释】

[1]本章内容已整理成文,发表在《上海金融》2010年第3期,论文题目为《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最新文献述评》。在未公开发表之前,该论文曾入选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等。

[2]坎蒂隆在1755年出版的《商业性质概论》中,从货币发行和配给的时间和空间上等角度进行分析,提出货币量的增加将导致不同商品和要素价格上涨速度不一样,因此货币对经济的作用是不确定的,取决于货币供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配结构。

[3]早期学者对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问题有过较多的讨论,也形成了很多精彩的理论,但由于与本书拟展开的研究关联不是非常密切,故本书所参考及述评的文献主要偏重于Friedman和Meiselman(1963)之后的相关研究。

[4]由于货币发行中并没有把发行货币的收益由发行者向原持有者转移,随着货币持有成本的增大,居民会寻求金融资产作为替代。所以,真实需求平衡状态下的货币量不仅受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货币与金融资产之间的替代作用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5]支出转换效应体现在发行方式不同下,支出的转换模式是不同的。

[6]该文的基本逻辑在于,随着经济体对外开放程度的提升,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会增强,货币将更趋于中性。例如一国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时,会导致汇率贬值(预期贬值),由于贬值后工人工资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因此工人会要求更高的工资回报,并由此促发更加扩张的货币政策(内生性的),此时货币冲击更多的作用效果将反映在价格层面而不是产出层面。

[7]该文中分别采用了更加一般的滞后结构、分段数据处理、调换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位置、以名义利率替代实际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变量的描述等处理方法,证实了其结论的稳健性。

[8]部分文献将刻画上述宏观经济变量的几个不同指标同时纳入模型,以考察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具体运行机制,如Kim(2001)等。

[9]刘金全和郑挺国(2006)将货币供给方程的残差项作为货币冲击。其中,货币供给方程的构建参考了Weise(1999)等,认为名义货币供给量(以M1的对数进行描绘)是基期名义货币供给量、当期及滞后期名义GDP的对数、当期与滞后期通货膨胀率、滞后期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对数的函数。

[10]Taylor(1995)指出,学者们虽然发现了信贷渠道的重要地位,但是尚未从总量意义上找到一个信贷额与GDP或者通胀率之间稳定的结构关系。

[11]字母所代表的经济含义依次为:M为货币供给;i为利率;I为投资;Y为产出水平;e为汇率;Ps为股票价格;Pe为金融资产收益;Q为托宾-Q值,Q=市值/重置成本;Inc为收入;C为消费;Liq为银行流动性,Lpan为贷款额。

[12]以产出波动的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在早期的研究中较为常见,如Poole(1970)等,其研究思路在本书第六章中会有阐述,此处不作赘述。

[13]正如Svensson(2003)所论述的,对于一个开放度不是很高的国家而言,最重要的宏观变量莫过于实际产出与通货膨胀,此时导致社会福利损失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莫过于产出缺口与通胀距离公众所期望的通胀水平的偏差,因此以最小化产出缺口和通胀偏差的二次损失函数形式来描绘封闭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目标具有较强的合理性。

[14]基于前述两种视角展开的研究在采用VAR模型对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研究时,也必然会遇到这一问题,即模型中所涵盖的信息量可能远小于货币当局所需要考虑的信息量,Bernanke et al.(2005)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15]更合理的产业结构、更完善的政府职能、制度创新、技术进步等将导致宏观经济自身抵御与消化冲击的能力增强。

[16]合理、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能够降低或避免各种冲击可能对社会福利以及宏观经济稳定造成的负面影响。

[17]沿此思路进一步思考,事实上我们可以将货币政策非有效的部分占最优状态下的社会福利损失的比例,作为度量货币政策有效性程度的另外一个指标。

[18]黄佳、朱建武(2007)指出,金融不稳定有两种状态:一是金融膨胀状态,即金融部门的服务或交易普遍出现超越常态的、过快的数量增长和价格膨胀;二是金融衰退状态,即金融各部门的服务或交易出现严重的数量收缩和价格下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