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人学者对美国汉学的影响与贡献

华人学者对美国汉学的影响与贡献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20世纪40年代赴美华裔汉学者为例,他们出于各种原因相继赴美,到美后虽失去了在中国社会中的支援系统,但得到美国的研究环境,得以潜心于中国文史研究。基于现实社会所需,美国汉学出现由注重传统中国转向注重现当代中国的趋向。
华人学者对美国汉学的影响与贡献_以世纪年代赴美华人学者为例_北美中国学的历史与现状

吴原元[1]

20世纪以来,不断有从事中国文史研究的华裔汉学者赴美留学任教,这些华裔汉学者对美国汉学发挥着重要影响。以20世纪40年代赴美华裔汉学者为例,他们出于各种原因相继赴美,到美后虽失去了在中国社会中的支援系统,但得到美国的研究环境,得以潜心于中国文史研究。20世纪40年代赴美的这一代华裔学者,可称之为协力培育和造就美国汉学的先驱者,他们对美国汉学有基础性贡献和推进作用,具体表现在:协力培育美国汉学的基础、矫正美国汉学发展中的流弊、开拓美国汉学研究的新领域。正是得益于这些华裔汉学者,美国对于中国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为深刻的认识。

Since the 20th Century,A number of Chinese scholars engaged in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study had been to the United States for study or teaching.These Chinese scholars ha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sin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For example,A number of Chinese scholars had been to the United States for various reasons in the 1940s.After that,they lost support systems in China.However,They obtained the research enviro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and thus could concentrate on the study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This generation of Chinese scholars may be regarded as pioneers,who worked together to nurture sin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They made fundamental contribution and played promotive role in Sin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Which can be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working together to cultivate the basis of Sin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correcting the flaw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inology,and opening up new areas for Chinese Studies.It was due to these Chinese scholars that American scholars had more knowledge and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about Chinese cultural and history.

美国汉学开始于19世纪中期来华的传教士,到20世纪40年代已有近百年历史。经过百年发展,美国汉学无论在研究队伍还是研究规模上都取得一定进展。虽然如此,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汉学仍处于发展成形时期。以研究队伍为例,1928年,美国哈佛大学文理研究生院院长蔡斯(George Henry Chase)曾致函燕京大学洪煨莲,由于“柯立芝(A.C.Coolidge)教授的逝世和将去华盛顿国务院的亨培克(Stanley K.Hornbeck)博士的退出,使我们实际上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地胜任指导远东历史研究的工作”〔1〕。作为美国中国研究重镇的哈佛大学尚且如此,其他美国高校亦可想而知。傅路德1930年在天津妇女同乡会上作题为《美国的中国研究》的演讲,曾诙谐地指出“合格教师(指从事中国研究和教学)的数量我们用两只手就可以计算过来”[3];费正清于1936年调查后发现,以远东为专业的专职者大概不到50人。[4]又如研究模式,由于20世纪初以来劳费、夏德、伯希和等一批欧洲汉学大师相继赴美,在欧洲汉学家影响下美国汉学注重应用实证方法研究传统中国的历史、语言、思想和文化。二战爆发后,无论美国政府还是普通民众都迫切需要了解远东历史文化和社会现状。基于现实社会所需,美国汉学出现由注重传统中国转向注重现当代中国的趋向。

正是在美国汉学亟待加强基础建设并摆脱欧洲汉学模式之时,一批在国内接受过系统学术训练的从事中国文史研究的华裔汉学者,出于各种原因相继赴美留学任教,如杨联陞、刘广京、瞿同祖、何炳棣、刘子健、邓嗣禹、张仲礼、萧公权、袁同礼、钱存训等〔4〕。这些赴美华裔汉学者对美国汉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影

〔1〕程焕文,《裘开明年谱》,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4。

〔4〕杨联陞于1940年赴美,后在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自1947年开始执教于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刘广京于1941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后任职于哈佛东亚研究中心;瞿同祖于1945年春应魏特夫之邀,赴美任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历史研究室研究员;何炳棣于1945年赴美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任教;刘子健(转下页)(接上页1〕于1946年赴匹兹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50年任教于匹兹堡大学;邓嗣禹于1947年再度赴美,任芝加哥大学中国历史及语言助理教授;张仲礼于1947年赴美,获博士学位后在华盛顿大学任教;萧公权于1949年应华盛顿大学远东研究所之邀赴美就任客座教授;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袁同礼1949年到美后,就任斯坦福大学研究院编纂主任并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钱存训于1949年被聘任为芝加哥大学远东图书馆馆长,兼任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衔讲师。响和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