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模仿宗法制度的游民组织

模仿宗法制度的游民组织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模仿宗法制度的游民组织——安清帮安清帮本名安庆帮,又称庆帮,讹为清帮,近世改称青帮。大约在康熙末雍正初,安庆粮帮在原有组织之外独立地成立了一个秘密结社,名安庆道友会,又称安庆帮,安清帮。但事与愿违,水手的秘密组织在摆脱了秘密宗教的影响后,结合其他卫所的一些秘密组织,建成了一个带有宗法色彩的秘密帮会。这个帮会以运河为纽带,有一百二十八个帮半,每个帮中的组织都是模仿宗法制度的家长制建立起来的。
模仿宗法制度的游民组织_安清帮_中国游民

(四)模仿宗法制度的游民组织——安清帮

安清帮本名安庆帮,又称庆帮,讹为清帮,近世改称青帮。安清帮最早是在粮帮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其间又受到秘密宗教——罗教的影响。所谓粮帮,乃是漕运过程中官府为了保障粮米的运输安全所建立的基层组织。在它之上还有卫、所、联,每卫之下统属若干帮。

清代统治中心在北京,而粮食则要仰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一带供给。每年这些地方都要把上贡清廷的皇粮由运河运至北京,人们把在运河中运输皇粮的过程称之为漕运。

漕运量是很大的,每年要运数百万石的粮食,运粮船有一万二千余艘,依靠漕运吃饭的水手有二三十万。他们都是失去土地的农民或失去了职业的手工业者,是一无所有的“赤贫穷汉”。他们经常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生活极为困苦,因常年来往于运河线上,见多识广,富于阅历,不甘心默默地逆来顺受,于是他们在原来带有地域与行业特点的粮帮基础上秘密地组织起来,互相救助,以求得生存。这种秘密结社最初始于安徽的安庆。大约在康熙末雍正初,安庆粮帮在原有组织之外独立地成立了一个秘密结社,名安庆道友会,又称安庆帮,安清帮。原来粮帮的头头也被改为具有浓厚宗法色彩的称呼,如当家的、师父、老头子、前人之类。

与安庆帮建立时代相近,在杭州武林门外有翁岩(字福亭,号德慧,江苏常熟人)、钱坚(字福斋,号德正,江苏武进人)、潘清(字清宇,号德林,浙江杭州人)建立了三座罗教庵堂。罗教本来是流传于北方的秘密宗教,为明代中叶罗清所创。他糅合佛、道两教教义,提出独具特色的“真空”、“无生”境界,把人生的灾难与佛教所说的人生的轮回之苦概括为“真空家乡,无生父母”八字偈劝人,并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这八字偈说:

这里死,那里生;那里死,这里生;叫做流浪家乡,生死受苦不尽。既得高登本分家乡,永无生死。(《巍巍不动,泰山根深造果宝卷》)

这些宣扬人生无常的宗教观念,必然打动那些过着流浪飘泊生活的游民,他们最向往的就是安定的人生归宿。翁、钱、潘三人所建的罗教庵堂建于运河之畔,自然成为水手们常来常往之地。漕运水手作业又是季节性的,半年辛苦半年闲。直隶、山东、河南以及江淮一带水手,空船至杭,无处可去,就寄居于此。乾隆中叶浙江巡抚永德奏折中,曾指出罗教徒建立的庵堂“为粮船水手回空居住之所,因粮船水手俱系山东、北直各处人氏,回空之时,无处住歇;疾病身死,亦无处掩埋,故创设各庵,生者可以托足,死者有地掩埋”(见《史料旬刊》第十二期“罗教案”)。翁、钱、潘三人通过收容大量水手、传播罗教教义和拜师收徒等形式,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宗教团体。

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因为各地水手常发生械斗,清统治者平毁了苏杭两地的三十三座庵堂,企图彻底割断罗教与水手之间的关系。但事与愿违,水手的秘密组织在摆脱了秘密宗教的影响后,结合其他卫所的一些秘密组织(如安清道友会),建成了一个带有宗法色彩的秘密帮会。这个帮会以运河为纽带,有一百二十八个帮半,每个帮中的组织都是模仿宗法制度的家长制建立起来的。他们按照辈分组织起来,师徒相传,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辈分。他们以翁、钱、潘三人为“后三祖”,又拉来明代大学士金幼孜、罗教开创者罗清和翁、钱、潘三人的师傅陆达为“前三祖”。他们强调师徒关系的严格,认为“拜师如父,收徒若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清道光以后漕运衰落,水手大批失业,安清帮却由此发达起来。帮中的成员已不局限于漕运水手,社会上的不法之徒和大量的游民都涌入帮中,特别是在江淮东南一带,安清帮成为与红帮相抗衡的秘密会社。

安清帮建立和发展的经过大略如上所述,可是在安清帮中,也流传着与通俗小说相类似的传说。这些传说堂而皇之地记载于帮会中人自己撰写的秘籍之中(民国之间公开印行的有《清门考源》、《青帮通漕汇海》、《安清仪规》等),这里谈到的是《清门考源》所记安清帮建立和发展的传说,以供比较。

书叙翁岩乃秀才出身,后弃文习武,从河南少林寺僧学习武技,喜与绿林交往,加入天地会。钱坚为人精明勇敢,从父经商,父母去世后无心继承父业乃习拳术,入天地会与翁同隶张岳部下。潘清幼年读书,兼学武艺,好交游,有“小孟尝”之别号。翁、钱奉张岳之命访潘,三人一见非常投合,结为异姓手足。三人见天地会务不振,相约到各地访道,遂拜在杭州传道的陆达为师,陆命三人各回原籍,戒口三年,然后在五台山相会。三年后翁、钱、潘三人到五台山,几度寻找,在台北寺院找到师傅。陆达要他们参拜罗祖和达摩祖师,并在山中修炼道法。

雍正继位后,陆达对翁等说:“你们现在清福已满,大运将到,清廷现对漕运苦无办法。你们下山,投效清廷,趁机可将旧有的粮米帮联合组织一个大团体,表面上使清廷运粮无弊,实际可解决许多人们的生活,借此可树立复国基础。尔三人下山之后,务要将道义精神,灌入帮中子弟脑内,至要至要。近世道德,有真有假,现在你们要用权术去应付,不可意气用事。俟势力充足,再谋恢复山河不难矣。设逆流倒使,妄动干戈,必致招祸惹殃,遗恨千年。”三人下山后到河南组成了道友会。雍正二年朝廷下诏各省挂榜招贤办理漕运,翁、钱、潘三人到抚署揭了黄榜。当时河南巡抚田文镜是杭州人,与潘清是同乡,非常赏识翁、钱、潘三人的意见,便上奏皇帝。皇帝饬翁等由漕督张大有节制,即命三人监造粮船,准许他们开帮收徒,以便统一粮务。翁等联络旧有的粮米帮,教他们统行归附。翁等又开始建造船厂,动工添造粮船,规定大小尺寸,绘成图样,择工兴日。翁三人亲自监督工场,不满数月已告完工,共造新船九千九百九十九只半(所谓无半不成帮,半只乃是指脚划子)。船既造成,再办浚河工程。布置完善后乃大开香堂,广收徒弟。翁收徒八人(按八仙之数),钱收徒二十八人(按二十八宿之数),潘收徒三十六人(按三十六天罡之数),三家祖师共七十二人(按七十二地煞之数)。徒弟又收徒弟,乃成帮派。翁三人又向陆达请教,陆为翁等制定二十四字家谱,翁等又议定了“十大帮规”、“香堂仪式”、“孝祖规则”、“五戒十条”、“家法礼节”等规矩,令后人依遵。后来翁、钱二人要到口外哪王庙敬香拜佛,顺便到五台山访师,二人一去无归,帮务全由潘清一人掌管。两年后潘清亲自到口外哪王庙寻访,并往五台山询问师傅陆逵、陆云,二人皆成正果。后潘清在雍正十三年,风大折桅,死于黄河枫林闸下,帮务遂由其大弟子王德降主持。

这个传说显然经过后世文人的润饰。从安清帮的传说来看神话色彩不浓,有些甚至能与史实相印证(如罗清的事迹),但从其传说的发展脉络(如先有安清,后有漕运)、其中重要的情节(如挂榜招贤、揭黄榜等)以及人物之间的语言(如陆祖对翁、钱、潘三人的临别嘱语),都脱离不了小说的窠臼。这说明安清帮传说的原始作者也是帮会中文化层次很低的人物,后虽经过近世文人的润饰,但仍然不能完全脱离其本色。

① 天地会内部流传的文献包括:一,《清史资料丛刊·天地会》刊登的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所发现的姚大羔《会簿》(简称《会簿》)。二,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广西贵县修志局所发现的天地会文件(简称“贵县修志局”本)。三,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所发现的天地会文件(简称“守先阁本”)。四,1932年萧一山在伦敦所发现的天地会文件辑为《近代秘密社会史料》一书(简称《史料》)。

② 这些档案资料已被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和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成《清史资料丛刊·天地会》五册,后简称《天地会》。

③ 这个故事见《喻世明言》第七卷《羊角哀舍命全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