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山两河绕隆城

三山两河绕隆城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山两河绕隆城清末隆德县城图隆德县在六盘山西10公里处。庆历三年正月十三以笼竿城建德顺军。金升德顺军为州并倚设陇干县,州治仍在笼竿城。县人民政府建立后,规划城市,拓宽路面,增辟街道,铺沥青油路。民国末年,县城公房建筑面积4870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房1154平方米,文化教育设施1335平方米,工业用房100平方米,其他用房2281平方米。
三山两河绕隆城_文化隆德

三山两河绕隆城

img63

清末隆德县城图

隆德县在六盘山西10公里处。北纬35°36'~35°38',东径106°06'~106°08'。陇干川(大清河)、底堡川(清凉河)两河环绕,势如二龙抢珠;北象山、南凤山、东龟山3山拱卫,形同金鼎玉立。清同治年间,左宗棠修官道沿北关路出西门,民国间西兰公路从南城环西城沿底堡河西向,今312国道从北象山辟路夹河西去,是玉带缀珠之象。

宋景德元年(1004年)泾原路请筑笼竿城,天禧元年(1017年)城壕掘成功毕。《宋史》卷八《真宗三》载,泾原路请筑笼竿城为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庆历三年(1043年)正月十三以笼竿城建德顺军。崇宁时户口29269户,人口126241人。金升德顺军为州并倚设陇干县,州治仍在笼竿城。元大德八年(1304年)并陇干县入德顺州,治所依旧,后省德顺州,“原有城廓可居,事甚便宜”(《甘青宁史略》卷九),遂将隆德县治所从今火家集(老隆德城)迁原德顺州治所笼竿城。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修隆德城,“周九里三分,高三丈,池深二丈五尺”。成化十九年(1483年)“削南城三里三分”,崇祯八年(1635年),“再削西北三里许”(民国《隆德县志》)。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七月修隆德县城,东门为“六盘耸翠”,南门为“美高屏峙”,北门(在西北角,习惯称西门)为“象凤环襟”。同治年间,回民义军多次破城,不断修葺,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略为完备。民国9年(1920年)冬,突遭震灾,城垣及门楼倒塌,女墙砖垛全部脱落。民国16年(1927年),知县蔡则沈和张维岳、何文英等集资补修,民国18年(1929年),知县桑丹桂继修北城缺陷、东西二门和城垛女墙,初具规模。城墙高12米,基宽12.5米,顶宽6米,女墙高1.5米,垛0.4米。城壕5米,可引大清、底堡水入壕。东门“拥翠”,西门“登丰”,南门“挹青”,北门“迎恩”。门砖砌拱形,城楼双层飞檐斗拱。红军攻破隆德县城东去,县府饬民团塞东门、北门,留小东门。1951年,城门拆除,城墙逐年挖掘填壕建宅,明代所削南城墙依然存在。

从近年基建挖掘地基状况看,宋金时期主要街道有两条。入西门稍东斜通南门一条为主街,约今解放路偏西;入东门通主街一条,约今汽车路偏北。明代削南城墙,此条街北移,略约今观泉路。清辟北关路,即入小东门出西门街道。民国初年,县城有中山、兴隆两条主街。民国30年(1941年),中山路称盘山路,新辟盘兴街。街道泥土路面,宽3米。县人民政府建立后,规划城市,拓宽路面,增辟街道,铺沥青油路。1990年有人民路、解放路、文化路、观泉路、北关路、康复路,计长8.5公里,沥青路面7.7公里,宽12米。

1993年县城3路、4街、16巷。

3路:北关路(2001年改长乐街)、南环路、西环路。

4街:人民街、观泉街、文化街、解放街。

16巷:如意巷、西海巷、康复巷、仓崖巷、沱巷、集贤巷、农友巷、吉祥巷、夹城巷、骆驼巷、广济巷、新村巷、西城巷、南河巷、大官泉巷、小官泉巷。

1994年建北象山下新开发区0.2平方公里,建大清河桥、北河桥、友谊桥、盘龙桥、西门桥5桥相通。

历代公共建筑除署廨衙门外,主要为坛祠庙寺。德顺军州衙在南城偏东,东为厢兵营,民国初沿称厢兵坊。城北山下建有神霄宫院。金陇干县衙在城西北,即今商业大楼址,略西有铸造作坊。广济禅寺在南城墙下。明洪武二年(1369年)建县衙南阜高地,崇祯八年(1635年)重修,顺治六年(1649年)修葺,民国初移城北新址,即今县政府地。社稷坛,在西门外。山川风云雷雨坛,在南门外。城隍庙,在县衙南,洪武六年(1373年)建,北向,嘉靖四年(1525年)改西向。大察院,在西街,东向,嘉靖十四年(1535年)建,顺治十六年(1659年)重修。儒学,在县衙北,洪武二年(1369年)建,永乐六年(1408年)、隆庆二年(1568年)、万历八年(1580年)重修。武庙在儒学右。文庙旧建城北隅,明万历间迁城外东南隅,遭焚重建旧址,顺治十六年(1659年)重修。

民国末年,县城公房建筑面积4870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房1154平方米,文化教育设施1335平方米,工业用房100平方米,其他用房2281平方米。1953年统计,公房建筑面积23897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房3396平方米,文教设施5016平方米,卫生设施653平方米,工业用房2122平方米,商贸用房7543平方米,住宅及其他5167平方米。1985年全国第一次房屋普查,全县50年代建房790平方米,60年代建房22253平方米,70年代建房65370平方米。1980年至1985年建房99321平方米。至1985年县城公房204160平方米。按结构分,土木结构46556平方米,混合结构9155l平方米,砖木结构66053平方米;按层次分,平房134103平方米,2至3层楼房48689平方米,4层以上21368平方米。1990年公共建筑面积25.87万平方米,县城79个行政事业单位,商业、饮食服务、工厂27家共建办公营业大楼88幢,总面积7.16万平方米。非建房公共设施有人民广场、西海子农贸市场、南门商贸市场。

2003年,县城71个行政事业单位,商店、旅社、工厂36家分布在街道两侧,以解放街、人民街较为繁华。

沿人民街从西向东,北边依次为民运站住宅楼、商业局住宅楼、税务局办公大楼、财政局办公大楼、农副公司、供销大楼、民族服装厂、县政府办公大楼、招待所、县人民武装部农业局(新县委楼)、乡镇企业局、邮政大楼、进修学校、工商局、中关村、隆德中学;南边依次为建设局、县医院、劳动服务公司(社保局)、计划生育局、商业大楼、电信局、教体局、文化局、文化馆(广播电视局)、电影院、五金公司、广场。沿解放街从南向北,东边依次为运输公司、农机公司、隆湖运输公司、电视机厂、木器厂、公安局(检察院)、立信印刷公司、妇幼保健站、卫生局、卫生局住宅楼、建设银行、税务所、药材公司、人民商场、新华书店、电信局(十字)、民族服装厂、信用联社、商业车队、市场、汽车站;西边依次为水泥厂、安装公司、物资局、汽车南站、民政福利公司大楼、法院、粮食局水利局、农行、民贸公司、商业大楼(十字)、供销大楼(十字)。职业中学、城关二小在北观西路路北,农建办、幼儿园在路南。城关一小、淀粉厂在观泉东路路南。中医院、气象局在西环路路西,种籽公司、机砖厂、林业局、供电局在南环路路南。交通局、交警队、养路征稽站、民运站、光缆传输局在北象山下312国道边。石油总公司设县城南清流河桥,秦隆公路东,建东门、西门、南门3个加油站。

img64

隆德县城图

2004年,县城重新规划,由原来6.05平方公里扩大到8.06平方公里。在老城区以东修建环城大道,将堡子山休闲旅游区及周围高科技农业示范区2.01平方公里扩进县城范围。围绕县城功能布局,重新调整。以老城为主商贸区、行政办公区,以三山一水(北象山、南凤山、东龟山、三里店水库)为主要休闲旅游区,以县城西南为主要工业区,县城中、东、西、南为居民住宅区。改造5大专业市场,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其中有以新世纪商城为中心的小百货批发市场,以人民商场为中心的蔬菜副食品市场,以供销商城为中心的农贸药材市场,以长乐街、解放街为中心的建材市场,以县城人民广场为中心的文化市场。

2007年,县城人口2.9万人,暂住人0.05万人,人口密度3660人/平方公里,绿地0.97平方公里。供水综合生产能力0.86万立方米/日,供水管道长54.68公里,供水总量115万立方米,用水户数6473户,用水人口2.89万人。集中供热能力90兆瓦,供热管道长度16公里,供热面积54.3万平方米。运营出租车38辆。街道长20公里,面积35万平方米,安装路灯道路长13公里。污水排放是52万立方米,排水管道21公里。城市绿化覆盖面积91公顷。垃圾清运量0.76万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