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话说大同人主食_黄(米)糕_煤佛缘

话说大同人主食_黄(米)糕_煤佛缘

时间:2022-06-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话说大同人主食_黄(米)糕_煤佛缘话说大同人主食——黄(米)糕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现在虽然交通货运极为方便,南北粮食调配平凡,然而历史形成的地域饮食习惯还一时难以改变,所以,大同人的主食现在仍然是黄(米)糕。大同人原先种植的黍子有白色、黄色或褐色。黄米磨成面粉即可蒸成糕,大同人叫黄糕或素糕。说起大同的黄米糕,大同人还有一个引以为自豪的美丽传说。

话说大同人主食_黄(米)糕_煤佛缘

话说大同人主食——黄(米)糕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大同人爱吃糕,已成为习惯,比如江南人爱吃大米;东北地区的人爱吃高粱米;青藏高原的人爱吃青稞;内蒙古人爱吃莜面一样,庄稼人种啥吃啥。现在虽然交通货运极为方便,南北粮食调配平凡,然而历史形成的地域饮食习惯还一时难以改变,所以,大同人的主食现在仍然是黄(米)糕。

在大同的各个农村你可随处看到,正常年景,每户种植黍子的面积几乎占到粮食作物的1/3。若遇旱年,降雨迟,尤其是夏至以后才下了雨,种植黍子的面积会更大。大同人为什么多种植黍子呢?这和大同的土地、气候、降水等条件密不可分。

大同地处塞上,全境大部分属山地或丘陵,土地贫瘠,素有“十年九旱”之称,风劲而降水少。农谚有“春雨贵如油”之说。境内水源奇缺,无霜期短。由于降雨迟,水浇地又少,误了生长期长的作物,故大同地区形成了广种黍子的习惯。

黍子这种农作物喜温暖,不耐霜,生长期短,抗旱能力极强。大同人原先种植的黍子有白色、黄色或褐色。由于白、褐二色的黍子产量低,被淘汰了。现只保留种植黄色的黍子。黍子生长期80天左右,最短的只需60天即可成熟收割。况且黍子种植省墒、省肥料、省工,宜于管理,病虫害又少,所以大同的农民都喜欢种植它。(www.guayunfan.com)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实行土地承包制,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黍子的产量也大幅度上升,由原来亩产100公斤左右,提高到现在的亩产千斤以上,新型农民生活不断提高,如今几乎没有人吃带皮的黍子糕了。现在吃的都是剥了皮的黄米糕,偶尔为了尝个鲜,在都市的农家饭店还可以见到黍子糕的踪影。黍子的出米率很高,一般不会低于80%,黍糠又可喂猪饲鸡。

黍子剥皮后,因其米粒金黄故而叫做黄米。黄米磨成面粉即可蒸成糕,大同人叫黄糕或素糕。它色泽金黄,柔软筋道,甘甜可口,解饥耐饿,做法简便,吃时快捷,是大同人最普遍、最爱吃的家常便饭。大同民间谚语有“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十里荞面饿断腰”,意思是说,吃完一顿莜面饭后可走30里路,而吃完一顿黄米糕后可以走40里路,吃完一顿荞面后仅走10里路就已饿的走不动了。可见黄米糕的耐饥能力,还有谚语“砍柴要刀,吃饭要糕”。凡逢年过节,待宾客,嫁娶宴请之日,大同人必吃油炸糕,取“步步升高”,“高生旺长”之意。油炸糕,就是将黄米糕蒸熟后包上各种馅料,然后用油炸,油炸糕黄灿灿,色香味美,端上餐桌,定会令你垂涎三尺,香不释箸的。

说起大同的黄米糕,大同人还有一个引以为自豪的美丽传说。话说明朝末年在大同城东的曹夫楼村,从山西的洪洞县搬来一户名叫王三聘的人家。王家每年都要种上几亩当地人不知名的农作物,遇上逢年过节,王妻就用这种粮做出一种黄灿灿,软溜溜的叫做“糕”的食品,这糕入口绵甜且耐饥。王家夫妇始终不外泄这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一天,王家来了贵客,王妻蒸好糕后,又忙于炒菜。这时,王家饲养的一条大黄狗闻到了糕的香味,跑进门从盆中叼起一块糕便往外跑去,等王妻转过身来,狗已叼着糕跑到了大门口,而留在盆里的糕却像拉皮筋似的,被狗拉着不断延长,王妻情急之下,用刀在门槛上把糕剁开,瞬时,糕的一半到了狗嘴里,另一半又回到了盆中,从此曹夫楼的糕筋软便传开了。后来,直到王三聘夫妇去世了,他们的儿子败尽家业,另走他乡时,才把黍子的种植方法传给了别人。从此,曹夫楼村附近的村民便开始种植起黍子来,黄米糕也成了人们的家常便饭。

带着对黄米糕传说的神秘向往,7月初,笔者专门去曹夫楼村进行了采风,村中老农讲,传说总归传说,曹夫楼村的黄米糕好吃确实是名不虚传。他们认真地说,曹夫楼村的糕之所以好,主要是在种植技术上。最好是头年栽过葱的地,次年种黍子,以人粪尿作底肥,锄田要不误时令,还要在雨季追肥,而且要选择优良品种。当然,当地水土好也是产出好黍子的一个重要条件。

此外,黄米不仅仅能吃糕,它还能酿造出最好的黄酒,黄酒色黄、味香,甘甜醇厚,营养丰富,老少皆宜。黄酒不仅是客席上的佳酿,也是烹调各种美味佳肴的作料。同时中医还用它来做药用的引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