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保安族的农作技术发展

保安族的农作技术发展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农作技术保安族农业生产从定居青海同仁至今,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农作技术、作物品种、数量、规模,和其他民族一道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与发展。保安族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男女分工较明确。保安族聚居区和全县一道大规模开展了农田基本建设,发展水利灌溉,改革耕作制度,加强田间管理,引进先进技术,推广使用化肥,不断引进优良品种。据统计,保安族地区自农业合作化以来,推广种植的农作
农作技术_保安文化概要

第一节 农作技术

保安族农业生产从定居青海同仁至今,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农作技术、作物品种、数量、规模,和其他民族一道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与发展。按照时代及居住地,保安族农业可大致分为青海同仁时期、定居大河家至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至今三个时期。

一、青海同仁时期

早期保安族人的农业生产曾经历过拓荒、亦兵亦农的过程。开庆元年(1259年)忽必烈蒙古军队和“探马赤军”中信仰伊斯兰教的士兵就地驻扎屯兵,亦兵亦农,屯垦戍边,随之形成了四屯,即吴屯(包括铁匠庄)、脱屯(包括保安堡、撒尔塔大庄、下庄)、季屯(年都乎)、李屯(上李屯郭麻日,下李屯尕撤尔)。

随着土地逐步扩大,人口不断增长,保安族先民同当地兄弟民族一道,从隆务河上游野雀峡开凿渠道,引水灌溉,提高农作产量。

清乾隆《循化志》载:“保安堡渠道,引保安大河之水。按:旧册以为野雀峡山渠一道,自野雀峡脑起至吴、季、李、脫四屯,流入黄河,浇地一千三百五十段。考之,当即保安大河也。四屯分别河东西,则非独一道之渠也。”由此可知在清初(1644年)时,在隆务河两岸台地上已经有水浇地1350段(一段等于7.6亩),合10260亩水地。乾隆时同仁地区水浇地4468段(33956.8亩),其中“四寨子共五庄水地1350段,合10260亩”,灌溉技术的广泛推广使保安地方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在保安撒尔塔大庄、尕撤尔的色目人,培育出只适宜在撒尔塔大庄和尕撒尔栽培的黄果树优良品种,是保安族人对本地区园艺业的一项创造性贡献。[1]

保安族在青海同仁地区时,生产以农业为主,畜牧业辅之。由早期的保安人每户每年缴纳土地税“响卡”和官府缴纳银饷、牲口草料“卡里”等可知。[2]此时期的保安族所耕田地大多是沿隆务河两岸的川水地、山脚下的少量旱地。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小麦、豌豆、胡麻等。农具等多从外地购进。农作技术方面,山区旱地以“轮歇制”耕作。农业生产男女分工不同,女性为农作主要劳动力,担负着挖粪土、送肥料、下种、灌水浇地、收麦等;男子仅承担犁地、收割、碾场、运粮等。[3]因当时生产工具粗陋简单,生产水平十分低下。在明清之际,耕作粗放,浅耕撒播,施肥甚少,收获甚微。加之自然灾害频繁,种植的青稞、大麦、小麦等产量很低。多采用相互帮工的“夥种”方式弥补劳力和耕畜的不足。[4]

具体看保安族早期的农业活动,曾经历了阶段性的披荆斩棘、开拓荒地以增加耕地的过程,但生产工具与技术较为落后。木制和石质农具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般生产工具有杠子犁、木锨、耙、叉、石磨、碌碡、对窝(捣制粉碎器)等;铁质工具有小尖铧、铲、镰等;富户的耕畜有牛、马、驴、骡,贫户多靠人力。[5]

农作方式早先曾使用木棒、小土铲、镢头挖坑点种下种,以后发展为挖沟点种或条播。随着“二牛抬杠”、“人拉犁”的出现,保安族人也引进新式农作工具、技术进行“撒播、条播”耕作生产。

水地从下种到收割大多浇灌一次,有“轮歇”俗称“歇地”的方式恢复“地气、地力”求得增产。农作物每年只种一轮,品种单一,主要是青稞、大麦和少量的小麦、豆类,后来增加了洋芋、菜籽等作物。[6]

二、定居大河家至新中国成立

保安族迁徙到甘肃河州西乡大河家等地后,由于耕地少,旱地没有轮歇耕作的余地,保安族就借鉴当地农民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不断学习先进的生产经验,在生产工具、耕作方法和农作物种类上都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改进。

随着历史发展,农作技术有了较大改变与提高,表现在农作技术、农具、作物种类方面,掌握了作物倒茬、曾施肥料、拌种选种等方法和技术。作物品种在原来青稞、大麦基础上增加了白麦、蓝麦、佛手麦、荞麦、蚕豆、豌豆、胡麻、洋芋、糜子、大黄芥等,同时在适宜地种植蔬菜、瓜果。[7]蔬菜有白菜、青菜、莲花菜、菠菜、菜瓜、辣子、韭菜、刀豆角等;水果有冬果梨、杏子、李子;干果调料有核桃、花椒,自用为主。[8]保安族民众在改良生产工具方面,把粗大笨重的直木“杠子”犁改换为小了四尺曲木犁,犁头由“小尖铧”替换为轻巧省力、易松土、入土面积大、增加耕深达五寸左右的“阶州铧”、“百草铧”;使用曲柄形铁铲和锄头代替直柄长方形铁铲除草等,碌碡由无棱渐改为凿有八至十二楞。在耕作技术方面,用豆类与洋芋倒茬法代替同块地单一种植的做法;重视选种,学会了拌种,如用清油拌制麦种、炕灰肥拌制洋芋种,引进产量较高的“深眼窝”、“牛头”、红洋芋等新品种,加强用肥,每亩施用农家肥料五十驮左右,重视农田灌溉。

保安族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男女分工较明确。男子担任犁地、抓犁杠、浇灌、送肥、运送等,女性则担负积肥、施肥、撒种、除草、收割、打碾等。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保安族的农业生产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仍较落后,耕作仍为广种薄收,粗放经营,一般粮食亩产100多斤。[9]

到20世纪40年代末,主要农作物有白麦、蓝麦、佛手麦、大麦、大荞麦、豆子、胡麻、“深眼窝”洋芋、糜子、大黄芥。粮食产量方面,“大白麦的垧产量:好年景4.5斗(每斗50斤);平常年景3.7斗;坏年景3斗或2.8斗。豌豆产量:好年景是4.5斗;坏年景是2.5斗”。有水的村庄种植蔬菜,培育了冬果李、红晓李、核桃、杏子,一般中等富裕人家都有果园。农业生产进一步得到提高发展。[10]

三、新中国成立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保安族农业发展突飞猛进,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成就。保安族聚居区和全县一道大规模开展了农田基本建设,发展水利灌溉,改革耕作制度,加强田间管理,引进先进技术,推广使用化肥,不断引进优良品种。农田水利建设方面,保安族民众有开发水利的传统,从1954年起,先后修建了千亩以上的自流水渠,为大墩渠、三庄渠、团结渠、刘李渠四条,使得水浇地发展到7100多亩。1958年时,大墩村民投入劳动量两万多人,修建了大墩渠,使得附近的数千亩旱地变为水浇地。同时平田整地,治理荒山荒滩,扩大种植面积,学习推广使用五寸、七寸、山地步犁和双轮双铧犁,进行深耕条播,改变传统浅耕撒播方法,洋芋采用沟垄种植法。从根本上解决农作物大片连作病虫害发生严重的问题。

据统计,保安族地区自农业合作化以来,推广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有117种之多,其中春小麦品种48个,豆类14个,玉米11个,洋芋12个,青禾8个,油料作物11个,米谷3个。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保安族地区的农业获得长足的发展,使得保安族农业由早前的粗放经营转变为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如今更致力于良性高效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在科教兴国、科学发展的指导下科学兴农,保安族民众自觉认真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技术,实行科技种田,积极采用优良品种,使得良种化率达到90%以上,大面积采用综合防治、地膜覆盖、大棚种植、机械耕作、药剂拌种、药剂除草、配方施肥等现代科技农作技术,“吨良田”、“双千田”等高产丰收工程在保安族地区广泛实施,成效显著,该地区农业已成为现代化科学发展的农业。[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