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裕固族乐器跟维吾尔族乐器

裕固族乐器跟维吾尔族乐器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节 民间歌舞艺术裕固族是一个善歌的民族,裕固人不但喜欢唱本民族的民歌,也爱唱邻近其他民族的民歌。民歌是裕固族音乐的主要形式。裕固族民歌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裕固族民歌可能较多地保留了古代因素。《魏书》说,敕勒的语言“略与匈奴同,而时有小异”,所以,裕固族西部民歌和匈牙利民歌之间的共同因素,应当是匈奴民歌和裕固族先民丁零、敕勒、回鹘民歌之间的共同因素。
民间歌舞艺术_中国裕固族

第七节 民间歌舞艺术

裕固族是一个善歌的民族,裕固人不但喜欢唱本民族的民歌,也爱唱邻近其他民族(如汉族、藏族、蒙古族等)的民歌。在裕固族人的心目中,哪些是裕固族民歌,哪些是其他民族的民歌很清楚。歌手们会告诉你:“这首歌的说头(指歌词)是汉语,但音(曲调)是我们裕固族的。”或“这是一个藏(指藏族)曲,我们把它改了”,所以,裕固族民歌应包括两方面:其一是裕固族人民世世代代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下来的本民族传统民歌;其二是原型来自其他民族,但裕固族人民用自己的审美观念加以改造,经过历史考验并得到本民族群众认可的民歌。

一、音乐

裕固族音乐分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两部分。民间音乐有民歌、器乐等品种;宗教音乐包括佛教音乐和萨满教音乐。

民歌是裕固族音乐的主要形式。裕固族民歌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语言和居住地区不同,裕固族民歌又分为东部民歌和西部民歌,前者以康乐乡为代表,后者以明花乡、大河乡为代表。一般说来,东部民歌较多具有粗犷、奔放的气质,音调接近蒙古族民歌;西部民歌则较平和、深沉,更多地继承了古代回鹘民歌的传统。

东部、西部裕固族民歌的共同特点是:第一,都采用五声音阶,以羽、徵、商三个调式最为常见。第二,由于歌词大多为两句一节,所以曲调大多是由两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单句体也占一定的比例。第三,常用二拍、三拍和四拍,而整首作品中节拍从头至尾不变的情况较少,多数情况下将有规律的节拍打破,成为不规律的混合节拍。

西部民族大都有曲首,曲首一般都包含有全曲较高、时值较长的音。最简单的曲首只是一个高亢的长音,曲首的种种复杂形式都是由这种长音发展变化而来的。曲首往往是一首民歌的核心音调,也概括了这首民歌的调式、调性特点。用重复、模进等手法使曲首音调不断出现,以曲首音调贯串全曲,是裕固族西部民歌常用的手法。

东部民歌大多采用与四度至五度骨架不但音程构成不同、支柱音的位置也不一样的骨架。它是中支点音负担支柱音的功能,上、下两个支点音则是半支柱音,构成了一种五度至四度骨架。东部民歌常常每段曲调唱两句词,所以多采用抛物线型旋律线条。旋律从下支点音开始,逐渐上升到上支点音,在半支柱音上形成高潮。

裕固族民歌结构简单,大都和劳动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放牧、擀毡、奶幼畜、垛草等)及风俗习惯有关。它的歌词格律,分别与古代文献中记载的突厥语民歌和蒙古族民歌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裕固族民歌可能较多地保留了古代因素。

在遥远的东欧,有一个民族的民歌和裕固族西部民歌有着相近的歌词结构、基本相同的音乐特点,甚至个别曲调能“吻合”起来,像是一首歌曲的不同变奏,这个民族就是居住在多瑙河畔的匈牙利族。匈牙利古典摇篮曲中的专用衬词“beli”和裕固族催眠歌的专用衬词发音完全一样。

据史书记载,46年匈奴遭旱蝗灾害,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过半。乌桓乘虚而入,匈奴大败,分为南北两部。后来南匈奴臣服于汉,南匈奴人也逐渐融合到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中了。北匈奴则于91年离开中国的北方草原,走上了漫长的西迁之路。据历史学家考证,北匈奴经过长途跋涉最后终于到达匈牙利平原,并打败东、西哥特和其他日耳曼部落,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匈奴帝国。453年,当匈奴帝国国王阿提拉(Attila)正筹划进攻东罗马时暴卒,不久匈奴帝国就瓦解了。一部分匈奴人跑到伏尔加河流域,一部分匈奴人便定居在匈牙利。

魏书》卷一百三《高车传》说:敕勒“其先,匈奴之甥也”。《新唐书》卷二百十七上《回鹘传》说:“回纥,其先匈奴也”。这两种说法虽有不同,但都说明操突厥语的裕固人先民敕勒和回鹘与匈奴有密切关系。《魏书》说,敕勒的语言“略与匈奴同,而时有小异”,所以,裕固族西部民歌和匈牙利民歌之间的共同因素,应当是匈奴民歌和裕固族先民丁零、敕勒、回鹘民歌之间的共同因素。一方面,被匈奴人带到遥远的东欧保存下来了,另一方面被裕固人保存下来了。这些特点也是阿尔泰语系诸民族民歌的共同因素。因此,裕固族西部民歌在某种意义上和西部裕固语一样古老。

裕固族东部民歌中采用的五度至四度调式骨架,在东乡族、保安族和土族民歌中也运用。根据语言学家研究,这三个民族的语言和东部裕固语一样是从中古西蒙古语中分化出来的,在这四个民族的民歌中,东部民歌和蒙古族民歌的风格最接近。因此,东部民歌保存了中古时期蒙古族民歌的形态,它是研究土族、东乡族、保安族和蒙古族民歌发展史及音乐史不可缺少的材料。

过去裕固族还信奉“罕点格尔”,敬奉“罕点格尔”仪式由专门的神职人员担任,裕固语叫“也赫哲”,当地汉人称“师公子”。敬神活动一般每年举行两次,一次在正月,一次在秋后。“也赫哲”敬神时,有一整套歌曲,这些歌曲无论在裕固族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都用西部裕固语演唱。“也赫哲”唱“敬神曲”和其他宗教歌曲时没有乐器伴奏,也没有舞蹈动作。

二、民间乐器

1.天鹅琴

在器乐方面,裕固族人喜欢用笛子、二胡演奏民歌曲调。相传裕固族古代有一种叫“天鹅琴”的本民族弹弦乐器,音箱为木制,形状像蒙古族的“火不思”,六弦,琴杆顶端刻有天鹅头的形象。尽管这一乐器早已失传,但裕固族民间广泛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古时候,裕固族没有伴奏乐器,只会唱歌。有个小伙子,整天为部落头人放牧,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但小伙子有一副非常好听的歌喉,每天放羊时他都要唱歌,人们一听到他的歌声,就忘记了痛苦,更奇怪的是,他每次唱歌的时候都有许多天鹅来听,别的天鹅听完就飞走了,唯有一只白天鹅却整天伴着他。当小伙子唱到高兴时,白天鹅便拍着翅膀跳舞;当小伙子唱到悲伤时,白天鹅竟为他流泪。天长日久,小伙子和白天鹅形影不离,非常亲密。有一天早晨,小伙子来到海子边又唱起歌,却不见白天鹅飞来。他走进芦苇丛中,却惊起一群黄尖子鸟。他上前一看,白天鹅已经被这群毒鸟吃得只剩下骨架和肠肚,小伙子扑上去抱住骨架失声痛哭,从早晨一直哭到晚上,哭累了,也睡着了。第二天早晨小伙子醒来时,发现天鹅的骨架变成了一把美丽的天鹅琴。他仔细一看,琴上装有六根弦,都是天鹅肠做的,琴头和天鹅头一模一样,眼睛还在闪亮。小伙子惊奇地拨动第一根弦,天鹅琴发出了美妙的声音,琴声未落,晴天下起了大雨;他拨动第二根弦,雨住了,云散了;他拨动第三根弦,天边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他拨动第四根弦,传来一阵动听的歌声;小伙子拨动第五根弦时,一匹骏马向他走来。他骑上马,奔向歌声传来的地方,可是到了那儿,什么都没有。小伙子想起还有一根弦没有拨动,当他拨动第六根弦时,一位美丽的姑娘从云彩里飞下来,小伙子赶忙把姑娘扶上马,两个人弹着天鹅琴,唱着歌,走遍了裕固人的草原。原来,那姑娘是天鹅仙女,她同情小伙子,遂下凡和他成了亲。从此,裕固族有了自己心爱的乐器——天鹅琴。

天鹅琴失传后,1980年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文艺工作队根据民间传说进行仿制,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功。进入21世纪后,裕固族文艺工作者全英春邀请著名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家杨月明先生根据天鹅琴的传说设计研发裕固族的天鹅琴。杨先生曾制作过多种乐器,对民间乐器有着深厚的研究,他用多年时间研发了失传的南诏古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用创新的办法解决了中国民乐没有低音乐器的问题,成功用低音民族乐器取代了大提琴在民乐中的使用。杨先生本着尊重历史文化、吸收民间养分、大胆创新的原则,以力争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得到重生并且焕发出现代的风采为指导思想,以民间传说为依据,初步把天鹅琴设计为拉弦和弹拨两大类,设计出六弦竖琴、十二弦竖琴、二弦拉琴、六弦弹拨琴、三弦弹拨琴、四弦弹拨琴等,每种琴又根据音域分为高、中、低三种。目前,这套乐器正处于搬上舞台实践的过程当中。

img93

法器

2.寺院法器

裕固族藏传佛教寺院中,有咏经、作法、跳神的音乐,寺院里的各种乐器(寺院称法器)除了传经执法外,也给每年的四次寺院大会增添不少节日气氛。寺院乐器多由西藏和青海地区的寺院传来,都是比较原始的皮鼓、响铜之类的打击乐器和单音吹管乐器。常用的有:

盾:也叫法螺、海螺,形状与海边的螺基本相同。每天在开第一趟经之前吹一遍,喇嘛集中后再吹一遍,表示全体喇嘛入大经堂听经。它主要用于寺院内掌握时间。盾声呜呜作响,穿透力很强,数里之外都可以听见。海螺的大小决定其音的高低,越小音越高。螺尾钻眼,系之以红、黄、绿三色绢。

法锣:也叫大锣。直径约66厘米,厚约0.6厘米,黄铜质。锣锤长45厘米左右,头缠以黄绢。挂于寺院高堂之外,嗡音(共鸣)极强,近听沉滞,远听浑如闷雷。

手铃:响铜制成,饰以图案,铃柄镂有佛像,专供经头讲经之用,以便掌握时辰、机缘。其声叮叮当当,清脆悦耳。

巴郎鼓:用两颗人头骨壳磨制镶嵌而成,面蒙人皮,二鼓背对背连在一起,中腰系绢,用来持鼓。两根丝绳各缀一小铜球,附于左右,以击鼓面。诵经时摇珠击鼓,为经文节奏。用完存放在特制的兽皮袋之内。

img94

巴郎鼓

骨质甘令:用人腿骨制成,器身钻眼儿嵌哨以便吹奏,孔眼儿周围镶金裹腿。其声呜呜咽咽、凄凄切切,借此吓魑魅魍魉,又驱灾星祸根,迎来欢乐与顺利。

巴郎鼓与骨质甘令的来源:一是遵喇嘛之遗嘱而得;二是取之于亡人、罪囚之身。

铜质甘令:长约27厘米左右,成双吹奏,循环运气,使声音延续不断。

毕练:铜制的长筒号。全长2.5米左右,喇叭口直径为20厘米,号嘴呈酒杯状。吹起来很费力,只发一个筒音m。一般使用不少于2支。轮流换气吹奏,不使号声中断。

大镲:也叫磬,草帽状。外直径40厘米左右,镲碗系黄绢。黄铜质。镲有阴阳之分,相击而发声,其音明亮而悦耳。康隆寺曾有一副大镲,系清政府所赠,质为金和银合炼而锻成。现存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

img95

大鼓

大鼓:直径60厘米,厚20多厘米,鼓柄长约70厘米;鼓槌呈钩状,藤柄木头,缠黄绢。其声咚咚,成双使用。

小喇叭:如民间唢呐,喇叭口直径14厘米,全长50厘米,七孔出音成调,配对使用,声音近似唢呐。

念经时吹奏上述乐器,不仅能加强经文的音乐性,还能减少枯燥感。寺院大会时,铜锣齐鸣,鼓乐升平,更有一番节日景象。

三、舞蹈

1.传统舞蹈

裕固族流传下来的传统舞蹈不多,从传说和民间搜集的零星舞蹈片段看,有集体舞、双人舞、男女独舞等。

(1)欢庆舞

欢庆舞属群舞形式,流行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康乐、大河等地。主要以鼓乐、歌曲伴奏,男女老幼列队或迂回绕圈作舞。中央置以篝火及猎获物。快、慢、轻多重动作,节奏性很强,并辅以“啦”“唠”“耶”“哟”等呼语。其中转圈由左向右,脚下以点步为主,略似藏族踢踏舞。手部动作较错落,有持“摆来格”(似哈达的一块方布)的,有手拉手的,有背牛角鼓的,多于欢庆丰收、喜度节日时举行。

(2)转转舞

转转舞属男女双人舞形式,流行于肃南县明花、康乐、大河等地。主要表现劳动生活及习俗等内容,如割草、挤奶、行猎、婚礼等场面。动作按向右旋转速度的快慢,女的以点步、旋转步为主,男的以点步、腾跳为主。高潮时旋转如风,颇近“胡旋舞”,故当地裕固族老人称“转转舞”。舞者头饰上的珠翠疾如流星转瞬即逝,彩虹般的丝巾似闪电划破长空,使观者难辨舞者身前身后;而延缓时舞者动之以情,在观众歌声配合下又别有天地。

(3)酒兴舞

酒兴舞属男女独舞,流行于肃南县明花、康乐、大河等地。表演前舞者面对观众跪蹲施礼,并用裕固族赞词致敬,然后起舞。以腾跳见长。舞中有时蹲下,两手自身后反手叉腰,以矮步往后急退;有时则连续向空中单脚腾跳,像鸟儿一样敏捷。据说跳此舞时,舞者先饮酒助兴,舞中表现出东倾西倒的醉态。由于力度大,很激烈,舞者总是汗涔涔的。(1958年裕固族地区职业者跳护法或跳施公子舞中动作基本上还保留着裕固族古老的腾跳形式。在敦煌壁画和新疆的拜城克孜尔千佛洞中也保留着与裕固族古代舞蹈形式相似的内容。)

(4)护法舞

护法舞属于裕固族宗教舞蹈,1958年前在肃南县各寺院均流行。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六月初六,在寺院举行祭祀神鬼的仪式上跳。表演者20余人,头戴牛、马、鹿、乌鸦、喜鹊、鹰、骷髅等20种鬼怪面具,手持法器,各跳不同动作。牛、马是主神,动作庄重缓慢;鹿、鹰动作激烈,技巧较高;骷髅的动作小巧玲珑,小的跳跃较多。伴奏乐器有鼓、钹、海螺、唢呐等。

2.裕固族舞蹈特点

裕固族世代生活在大草原上,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在生活和劳动中创造了裕固族民间舞蹈,还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如服饰、婚礼、禁忌等,这也就形成了民族的舞蹈特色,以及自己独有的动律。综观裕固族的舞蹈作品,会发现它们有一个最典型的动作:身体直立,挺胸立腰,上体是右手在上的顺分旗位,或女右手掌心向下,中指稍向里收,好像中指按着帽顶,左手掌心向前(裕固族妇女的帽子形如喇叭,顶尖,上束红缨穗,舞蹈的时候需要按住帽子,避免其掉下来)。

裕固族舞蹈在动作时要求上体附随着下肢做平稳的上下摆动。预备拍以左腿为重心,稍屈膝,右腿原位小吸起,右肩下压,左肩上抬。第一拍右前脚掌着地,左肩向上抬、右肩下压,右脚原位抬起。在一二拍时膝关节伸直,要求膝关节松弛,并且富有弹性和韧性。在做动作时,膝关节连续不断,小而快,重拍向上屈伸,这就是裕固族舞蹈的基本动律。随着音乐的节奏可快可慢,在慢板中可走着做,在快板中可做成吸跳步。在观察裕固族舞蹈中发现,它的动律始终贯穿在整个作品中,而且好多动作都是以动律动作作为基础,进行演变发展而来的。裕固族舞蹈的动律,就是随着膝关节的上下屈伸,上体做平稳的上下摆动。把它作为裕固族舞蹈的动律是因为:其一,它是最常见、出现频率最多的动作;其二,它是裕固族舞蹈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的动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