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消费社会的来临与生活方式的转型

消费社会的来临与生活方式的转型

时间:2022-03-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同消费社会中极大丰富的物质产品一样,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系统中的居住区位、居住用地、住房等等,在中国城市社会中扮演着消费角色,并以其福利型转向消费型以及高额消费的特征,成为消费社会中的一面镜子。
消费社会的来临与生活方式的转型_城市居住分化现象研究:对南京城市居住社区的社会学分析

2.2.2 消费社会的来临与生活方式的转型

1)消费社会的来临

“先生产、后生活,重积累、轻消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直至改革开放之前的基本国策,轻消费成为集体无意识的消费行为。但改革改变了传统经济体制下的这种政策取向,使经济的增长与消费增长同步,促使了近20余年中城市经济增长与居住消费之间的联系。

早在两三百年前,苏格兰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就洞察了“消费是所有生产的唯一的终点和目的”,消费社会是一种世界性历史现象。美国历史经济学家斯托(W.W.Rostow)于1960年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发展进化序列模型,他将世界经济发展分为五个序列发展阶段:传统社会、起飞前提条件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大众高消费阶段[23]。安东尼·吉登斯在研究阶级地位时,指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与消费相关的[24]

科技水平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和社会的富裕提供了保障,使得消费社会的来临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由于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享乐主义者必然专注于物质享受的追求,追求舒适和安逸,追求炫耀性、奢侈性和新奇性的消费,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以此作为个人的自我满足和自由,作为生活的目的和人生价值。自1978年以来,消费社会的云朵不在局限于西方社会的天空之上,已经开始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上空弥漫。

同消费社会中极大丰富的物质产品一样,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系统中的居住区位、居住用地、住房等等,在中国城市社会中扮演着消费角色,并以其福利型转向消费型以及高额消费的特征,成为消费社会中的一面镜子。人们的居住消费意识被逐渐地训练出来,居住空间结构中的区位消费、环境消费以及住房内部结构消费成为主要的消费内容,消费方式也出现了消费社会可识别的特征,由生存型转向享受型、享乐型、奢侈型兼有的多种形态。

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开发开放,越来越多的富裕家庭不断出现,他们对住宅的需求不是仅停留在物质上的,而是从精神上追求“个人价值”,无论是租房还是买房,他们对住宅的档次、私密化和个性化都极为关注。有金钱做后盾,富裕阶层群体在消费上永远感到饥饿,他们生活的唯一目的是拥有更多、更好、更新的东西。弗洛姆对城市社会的这种现象作过透彻的分析,他说:“现代社会不仅造出了物,也造出了对物的需求。我的意思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对于物的需求永无餍足,总是在追求吃、喝和更舒适的住宅……无节制的消费会造就出一种以商品为宗教信仰的人。他对于天堂的解释大概就是一个硕大的、应有尽有的百货商店,并且他有足够的钱去买下不仅是他想要的,而且是要比他的邻人稍多一些的东西。他对自己价值的理解就在于占有的多少,而他如果想成为最好的,就不得不成为占有最多的。”

2)生活方式的转型

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的提高,正改变着传统的生活方式进而推进居住空间的分化。《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对“生活方式”作了如下定义:“不同的个人、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或者,指日常生活领域,如物质消费、闲暇和精神文化生活、家庭生活活动,即把生活方式简单地认为是“衣、食、住、行”;再者可以把它看成个人情趣、爱好、嗜好、价值取向决定的生活行为的独特表现形式和特殊的生活习惯、风度、气质等。”[25]

不论从哪种角度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学者将变化概括为“七个转化”:①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②从自给型向商品型转化;③从物质型向文化型转化;④从标准型向多样性转化;⑤从耐久型向更新型转化;⑥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⑦从室内型向室外型转化[26]。也有学者提出,中国传统社会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型为:①由依附型向自主型转变;②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③由僵固不变的单一型向不断变动的丰富多彩型转变;④由贫困的生活方式向富裕的生活方式转变;⑤由愚昧的生活方式向科学的生活方式转变[27],并进一步提出,自主型是人的现代化程度的一个指示器,人的生活方式是自我取向、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调解的创造性、个性化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离不开一定数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条件的规定性,同时又离不开对生活资源利用性质和满足主体生活需要价值大小的质的方面的规定性,体现为质与量的规定性的同一[28]。吉登斯也认为“住房是一种强有力的象征,它标志着地位,它提供安全感,它与总体生活状况的提高紧密相连”[29]。换句话说,兼有质与量二重性的居住状况成为生活方式的“窗口”。居住状况可以理解为居住方式以及为居住服务的配套设施共同构成的一个生存环境。居住方式根据住宅的建造形式、住宅的档次、居住人口密度进行考虑;配套设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不同阶层的生活质量。

美国心理学家A.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中提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一是生理的要求——饥、渴;二是安全的要求——安全、秩序、脱离威胁,三是友爱的需求——爱、柔情、友谊;四是尊重的需求——自尊、名誉、威信(来自他人的尊敬);五是自我实现的需求——人的自我满足。其中住宅是满足安全需求的重要保证,也是满足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重要空间。人的需求是由低到高的,同层次的需求可能在同一时间共同作用,但依据具体情况总有某一层次的需求在其中发挥主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对居住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住宅不仅是一种生存资料,而且逐步被当做一种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住房,就像粮食、蔬菜、日用百货、家用电器、服装等众多商品一样,形成社会性的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状况。但住房有一个区别于一般性商品的重要特征,不能放在橱窗里面进行买卖或者摆放在商店柜台上进行交易,而是通过实地的考察或是查看产品介绍、设计图纸等,通过房地产市场进行。住房作为商品,供给个人、家庭消费,所以,住房的消费主体应该尊重个人与家庭的特点,住房本身就是异质化的产品,具有区位的独占性,需要开发者营造的是住宅建筑本身和住区环境独创性。

我们还要看到,生活方式的变化也体现在自我营造意念的消失与世居观念的淡化。这是因为“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集权化”[30]是我们所处时代的典型写照。作为现代的城市人,恐怕我们再也不会像先人们或者村民们那样自己动手修建房屋了,我们居住但不一定建造,即便是建造未必是为自己,建造房屋是专属房地产业与建筑业的事情。伴随着自我营造意念的消失,我们不会经历几世同堂或有“祖屋”的概念。“家”对于我们来说,不再是世代定居繁衍生息的地方,只是一个家庭或一个人在城市中划出一个狭小的、自我的、排他的空间。在城市中生活的居民的一生里,很难出现没有搬过一次家的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