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研究对象说明

研究对象说明

时间:2022-03-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②南唐立国金陵,为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期。明南京集金陵历代城池之大成,并奠定了600年来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随后,晚清在南京办工厂、修马路、通铁路,拉开了城市近代化的进程。由高度计划领导的带有封闭性中心城市转向面向市场经济的具有开放性格局的中心城市的转变,使南京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研究对象说明_城市居住分化现象研究:对南京城市居住社区的社会学分析

1.3.2 研究对象说明

在本项研究中,笔者选择南京市作为样本城市。南京市是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地处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2000年,南京全市人口总数为612.6万人,在主城区243km2的范围内人口已经达到212.4万人、76.5万户的规模[69]。选择南京作为本书实证研究的个案,是因为南京市具有中国当代大城市的普遍特征:从历史角度看,南京市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是中国社会发展史上重要的城市之一;从城市规模看,南京市是中国特大城市;从城市地位看,南京市是江苏省省会,其城市实力居于中国十大城市之列;从地域区位上看,南京市位于长江中下游,是长江三角洲的主要城市;从人文环境看,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南京是帝王将相热衷占据的权力象征,依江建城、地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南京的风土人情还凝聚成了“金陵文化”;从城市扩张看,具有如此悠久历史的南京表现出来的只是一种渐进型的空间发展,一城三区的空间发展;从城市产业结构看,南京市有电子、汽车、IT等产业;从居住类型看,南京城市居住社区是中国大城市居住社区的缩影,传统的、现代的、高档的、低档的,类型多样。

南京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史料记载,“南京猿人”[70]有距今约30万年的历史;现在的鼓楼岗西北侧的北阴阳营,以及玄武湖畔和长江岸边,在距今6000多年前,已有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村落;市区范围内沿江河地带在距今3000多年前,已经相当密集地分布着青铜时代的居民聚落,现已发现200多处遗址。至于建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2500余年的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楚国棠邑与吴国濑渚。主城区建城始于战国初期,即越王勾践在长干里所筑的“越城”。继孙吴之后,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国以及“中华民国”,先后建都于南京,成为十个朝代的国都。

纵观城市空间形态和扩展规模,南京城市大致可分为四个显著阶段:①六朝都城建康,是南京城市的第一个高峰时期。从孙吴草创江左到东晋、宋、齐、梁、陈营建六朝都城,是南京城市历史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②南唐立国金陵,为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期。其间经济因素成为影响城市社会空间布局的重大推力。③明初定都南京,此为南京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的高峰。明南京集金陵历代城池之大成,并奠定了600年来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随后,晚清在南京办工厂、修马路、通铁路,拉开了城市近代化的进程。④改革开放20年来,南京城市现代化进程出现质的飞跃。由高度计划领导的带有封闭性中心城市转向面向市场经济的具有开放性格局的中心城市的转变,使南京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明南京一度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最初人口为9.5万,其后人口规模不断增大。公元1371年应天府有27159户,公元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南京城人口47.32万人,洪武末年南京总人口为70万。明初时期是南京古代历史上的第三次建设高潮。1595年,意大利人利玛窦游历南京时有关城市生活和空间的描述为我们留下了可以进行“想象”的文本[71]。“东尽钟山之南岗,北据山控湖,西阻石头,南临聚宝,贯秦淮于内”[72]的明南京城的领地比前朝向外扩张了许多。京城分布着宫城、官署、兵营、工商、民居、学府等,城墙依山就势,城内道路灵活多变呈不规则状。城市空间在承袭之前旧城的基础上,向东、向北发展:向东,建设了皇宫和官署,“宫殿和最高衙署为一区,以显示君权神授、官贵民贱的本质”[73];向北形成以国子监用地为主。皇宫区位于城区的东部,手工业和商业区集中在南唐至宋元以来的金陵旧城的范围;秦淮河畔是功臣宿将群聚之区;成贤街一带是国子监太学生积聚之区;城的西北一片多是空旷之地,用于仓储。所以不难看到,城区内有了明显的功能区划:城东,为政治区,有皇城和各衙署;城北,为军事区,有军营,屯兵20万;城南,手工业区,其范围东起大中桥,西至三山门(今水西门),南达聚宝门(今中华门),北抵北门桥(今珠江路北)[74]。这里不仅有织锦坊、鞍髻坊、弓匠坊、箭匠坊、铁管坊等各式作坊18家,而且居住着10余万手工业者,这里也是贫民住宅区;城中,贵族居住区在今城中偏南或偏东一带,如明代开国大将军徐达的府第就在今城中偏南的瞻园路上,城中偏东的常府街为明初大将军常遇春的宅第,邓府巷为明代大功臣邓愈之宅;教育区与祠庙在城东偏北的鸡笼山麓。

南京的近代化时期虽然时间短暂,但是仍然给城市留下了可以识别的记忆:李鸿章建造近代工业、建码头[75]张之洞修铁路[76],国民政府的《首都计划》[77]。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称:“其位置乃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中,诚难觅此佳境也。而又恰居长江下游两岸最丰富区域之中心,虽现在已残破荒凉,人口仍有一百万之四分之一以上。且曾为多种工业之原产地……当夫长江流域东区富源得有正当开发之时,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78]当时南京的城市人口从1927年南京建都后,由36万人增至1928年的49.7万人,一年之中就增加十余万人,1931年又增加到63.3万人,1937年城市人口达101.9万,城市人口的规模在急速上升。结合南京市的人口状况,参照国外城市的人口规模,《首都计划·南京今后百年人口之推测》的推论是“经一百年即达二百万之数”[79],并设计72.4万人居住于城内、127.6万人分布在城外的分布格局。

1949—1957年,是南京在建国后城市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南京“从一个臃肿庞大、畸形发展的官僚消费城市,初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型城市”[80],其间的江苏省人民政府迁入、大专院校的调整、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南京发展迅速:高等院校由解放初的11个增加到1954年的56个;工业企业解放初为58个、用地59hm2,到1957年企业总数增加了2.2倍、用地增加了7.3倍[81];工人人数增加到25.33万人,占南京市区人口的20%。

在1958—1960年的“大跃进”阶段,随着工业建设急剧扩展,南京城镇人口从1957年的115万增加至1960年的142万。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57年的54km2增加至1960年的82km2,城市工业大发展导致了城市用地紧张,一些较大的企业开始向市区边缘和近郊区发展。该阶段的工业化速度高出城市化速度,城市住宅及公用事业滞后于工业。为了摆脱“大跃进”过热带来的困境,1961年以后的几年中,城市发展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进行。“压缩城市人口,严格空间城市土地,支持农业建设”的决定,使得一些工业企业、学校等向城外迁移。压缩城市人口的政策使得城市用地的矛盾稍有缓和,并表现为主要向北郊扩展。但同时,工业散乱的布局使城市的环境质量下降。1966—1976年间的城市市区面积比第二阶段增加34.2倍,其中1970—1976年增加了400hm2工业用地,城市空间在工业的带动下快速扩张,但是这一时期的城市建设投资欠缺,城市空间发展因此失衡[82]

1985—1992年,南京城市空间的目标是建设具有古都特色、开放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港口城市。自1993年起,南京城市空间的目标向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发展。这种空间目标的调整体现了城市空间的地方性、区域性和全球性关系。

本书之所以选择南京作为中国城市居住分化研究的样本城市,是因为南京具有三大特征:第一,在一般意义上说,它继承且发扬了中国城市文明中的传统与形式;第二,从历史的价值上说,它是重要性和传统性的统一;第三,从现实意义上说,它是一个正处于欣欣向荣建设中的大城市。尽管过去的历史遗迹并非完整,但如果将南京城市历史的刻度“0”值定在南京正式建城的公元前472年(东周元王四年)[83],从那时开始算起、以年为计算单位,到现在已经有2479个单位值了[84]。南京城从一个江南一隅的军事要镇起步,扮演过中华帝国的都城、近代时期的国都;在当代,南京城市仍然演绎着华东地区、长江下游的重要中心城市的角色,位居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中国十强城市之列,是一个区域性中心的现代化的特大城市。换句话说,南京城市的变迁是中国城市社会变迁的缩影,南京城市的居住生态具有相当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