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代的美国政治

年代的美国政治

时间:2022-03-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90年代的美国政治李道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的政治局势发生了重要变化,其中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是保守主义思潮的卷土重来。克林顿的胜利结束了共和党12年的统治。选举的结果是民主党赢得了总统宝座,又控制了国会参、众两院。共和党执政12年,美国的经济问题十分严重。联邦预算赤字,1992财政年度高达2904亿美元,为1980年度的3.9倍。对比之下,布什失察于民情,在竞选中犯了战略性严重错误。
年代的美国政治_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美国研究所卷

90年代的美国政治

李道揆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的政治局势发生了重要变化,其中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是保守主义思潮的卷土重来。在这期间,美国举行了3次全国性选举——两次大选和一次中期选举。这3次选举反映了保守主义的受挫和重新得势。保守主义的这次重新得势,来势凶猛,对政府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加快、加深了从自由主义向保守主义方向的转变,并且对美国政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结合3次选举探讨保守主义的得势,得势的原因,得势对联邦政府政策、政党政治、种族关系等的影响,以求了解美国政局近几年的变化和近期的走向。

一、自由主义的衰落和保守主义的初次得势

自从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1933年推行新政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近半个世纪里,自由主义在联邦政府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中,一直居于支配地位。自由主义同保守主义是对立的。就两大政党的主流派而言,民主党是奉行自由主义的,共和党是奉行保守主义的。民主党的自由主义,主张扩大政府职能,在经济问题上,虽然崇尚市场经济,但主张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在社会问题上,认为政府应对社会福利负起责任,通过税收和社会福利政策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扶持工会,支持社会弱势群体(少数民族和妇女)取得平等地位;在个人自由上,主张扩大个人自由,认为人应自由生活,应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方式,政府不应干预个人生活。共和党的保守主义,反对扩大政府职能,在经济问题上,奉行自由放任主义,主张由市场调节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应限制在最小限度;在社会问题上,坚持传统的价值观伦理道德,重视传统意义上的教会和家庭;在个人自由上,虽然也崇尚个人自由,但却主张政府应干预个人生活。

50年代后期,“新右派”(The New Right)在共和党内兴起,他们是共和党的极右派。1960年理查德·尼克松竞选总统失败后,新右派决定用自己的形象来改造共和党。他们在1964年成功地把著名的保守派巴里·戈德华特推选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戈氏因其竞选纲领过右竞选总统失败,保守主义受到挫折。民主党人林登·约翰逊当选总统,推行“伟大社会”计划,把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政策推向顶峰,建立起“社会安全网”。进入70年代,自由主义因不能解决经济滞胀问题而走下坡路。1980年大选,保守主义的另一代表人物共和党人罗纳德·里根竞选总统成功,而且共和党自1954年以来,第一次重新控制了国会参议院。这次大选是保守主义和共和党的重大胜利,是联邦政府经济和社会政策从自由主义转向保守主义的漫长历史性转变的转折点,“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里根总统执政8年,这里需要说明的有两点。其一,里根执政之初坚持不干预经济的政策,但数年后财政赤字失控,外贸赤字庞大,他因此受到指责后,不得不对经济进行干预。这说明,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种混合经济,完全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是行不通的。其二,里根执政造成的庞大的财政赤字和外贸赤字,在1992年成为乔治·布什竞选总统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1992年大选:民主党获胜,保守主义受挫

1992年大选,继承里根衣钵的在职总统乔治·布什竞选连任,败于名不见经传的年仅46岁的阿肯色州州长民主党人比尔·克林顿。克林顿的胜利结束了共和党12年的统治。克林顿以370张对168张选举人票的巨大优势当选总统,却只得到43%的选民票,乔治·布什和罗斯·佩罗得选民票的百分率分别是37.4%和18.9%。民主党在国会众议院失去9个议席,但是仍旧以较大优势继续控制参、众两院(参议院,57~43席;众议院,258~176席)。民主党又赢得两个州的州长,使该党在30个州执政,共和党人州长为18人,无党派州长2人。选举的结果是民主党赢得了总统宝座,又控制了国会参、众两院。这是民主党的全面胜利,共和党和保守主义的一次失败。

克林顿能够击败赢得海湾战争的在职总统布什,有以下原因。

1.克林顿顺应舆情,在竞选中始终把经济问题放在首位。1992年大选是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和美国经济衰退后复苏乏力的形势下举行的。冷战结束,美国失去主要敌人,因冷战而积累下来的众多国内问题便突出起来,经济问题尤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共和党执政12年,美国的经济问题十分严重。1992年,国债高达4万亿美元,为1980年的4倍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国债利息达到1994亿美元,占当年联邦总支出的14.4%。联邦预算赤字,1992财政年度高达2904亿美元,为1980年度的3.9倍。对外商品贸易赤字为845亿美元,为1981年的3倍。1992年,美国经济实力,实际工资和生活水平下降到70年代初期的水平。1992年10月,有910万人失业,失业率达到7.6%。广大选民对这种经济情况感到焦虑、失望和愤怒,企望变革和振兴经济。

克林顿在竞选中,顺应舆情,提出“把人民放在第一位”的口号,高举变革的旗帜,把经济放在首位。他提出一套自称为既不同于民主党自由主义,又不同于共和党保守主义的“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体系。他提出了以增税节支、减少联邦赤字、增加公私投资、创造就业机会为主要内容的振兴美国经济的计划。克林顿又抓住经济问题,对布什和共和党展开猛烈攻击。对比之下,布什失察于民情,在竞选中犯了战略性严重错误。他非但未把经济问题放在首位,反而为美国经济辩护,强调外交问题,大讲他在这方面的成就(赢得冷战、打赢海湾战争,等等),但是选民对这些已无多大兴趣。《国会季刊周报》曾就此评论说:布什在竞选中强调外交政策问题,把它放在经济问题之上,这与选民对各种问题优先次序的看法正好相反,他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2.克林顿努力为自己塑造走中间道路的形象。他以南方一州的改革派州长的姿态出现,在一些社会问题上采取同舆论的主流距离不太远的立场。例如,与杜卡斯基不同,他不反对死刑;与蒙代尔不同,在福利问题上他准备采取强硬立场;与大多数民主党国会议员不同,他不明确反对美国参加“沙漠风暴”行动,但也不很赞成该行动;同任何民主党候选人一样,他支持妇女堕胎的权利。他同他的竞选伙伴出现在中、西部和南方的小城市,避免显示出他们同民主党的传统支持者,如工会领袖和大城市的黑人有着过于亲密的关系。他的这种竞选策略为他赢得了选票。

3.民主党的团结。前6届总统选举,民主党5败1胜,在野多年,殷切期望在这次选举夺回总统宝座。民主党内各派力量,虽然在预选期间争夺总统候选人提名很是激烈,但在7月全国代表大会上却异乎寻常,表现得非常团结。大会以压倒多数票提名克林顿为总统候选人,随后提名44岁的田纳西州的艾尔·戈尔(AlGore)国会参议员为副总统候选人,通过了反映温和主流派思想的竞选纲领。大会表现的团结精神,增加了民主党人的信心。

4.布什在竞选策略上的错误,帮了克林顿的忙。例如,布什在1992年年初就过早地决定放弃纽约、伊利诺伊和加利福尼亚3大州(加伊两州是共和党的堡垒),结果丧失109张选举人票。又如,他不注意小州,以6556张选票失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只在1964年大选中支持过民主党的新罕布什尔州。又如,布什在竞选中大搞消极竞选,攻击对手,而不是提出自己的主张。分析家们对这次选举的历史意义作出的评论,将在下文讨论。

三、1994年中期选举:保守主义重新得势

1994年11月8日的中期选举是20世纪晚期最重要的一次选举。共和党大获全胜,40年来第一次夺得国会参众两院的控制权,并且赢得多数州长的职位。选举的结果如此出人意料,令人震惊,被人称为共和党“地震”。

在众议院,共和党的席位从178席增加到230席,猛增52席,民主党的席位由256席下降到204席。在参议院,共和党的席位增加8席,由44席增至52席。选举的次日,亚拉巴马州的理查德·谢尔比参议员退出民主党加入共和党,使共和党的席位在104届国会第一期会议开始时增加到53席,民主党的席位减到47席。这次选举还有以下特点:竞选连任的共和党在职参众议员全部当选;落选的35名众议员全是民主党人,其中,包括在职的众议院议长托马斯·弗利,他是1862年以来第一个落选的众议院议长;共和党赢得众议院52个开放议席(无在职议员竞选连任的议席)中的35个,使该党进入104届国会众议院的新人达到74人,形成一支强大的保守力量。州长、州议会选举的结果是:民主党人州长从29人减到19人,共和党人州长从19人增加到30人,无党派州长从2人减为1人。共和党控制的州议院无一丢失,还增加了17个,总共控制25个州参议院和25个州众议院,民主党控制24个州参议院和23个州众议院。

这是一次一边倒的选举,是共和党的巨大胜利,更是保守主义的非凡胜利。共和党人称这次选举是“转折点”。纽特·金里奇得意地宣称这次选举是“一次美国革命”,标志着“60年代式的联邦主义的死亡”,是对林登·约翰逊任总统以来成为民主党标志的自由派政策的最终摒弃。

1992年大选,民主党人夺得总统宝座,结束了共和党人在白宫的12年统治,并继续控制国会参、众两院;1994年中期选举,共和党人却一举夺得国会两院的控制权。两年之内何以会发生如此戏剧性变化?1994年选举是在经济上升、国家无战争的和平环境中举行的,这通常是对执政党有利的。何以这次选举一面倒,共和党大获全胜,民主党全面败北?这些使人们和分析家们感到困惑,难以解释。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释原因。

1.选民的不满。1994年被称为“选民愤怒之年”,选民比1992年更愤怒。选民的不满和愤怒首先是经济方面的。两年来经济增长强劲,但多数人未感到生活改善,1/4的人声称生活水平下降。就业人口有所增加,但工作多为低工资的临时工或半日工工作。企业为增强竞争能力而进行结构性改革或兼并,大量裁员,使普通美国人失去“稳定安全感”,为前途忧虑和失去信心。中等的中产阶级家庭(主要是白人)的实际年收入,自70年代以来即未增加。中上阶层白人,尤其是男子,不满意政府增加税收,不满意政府社会福利开支增加,加重他们的赋税负担。他们还不满民主党政府对黑人的容忍和照顾。这些人中包括传统上支持民主党的蓝领工人,他们转而支持共和党。其次,在政治方面,选民认为他们在华盛顿的代表受特别利益集团的控制,对他们的需要漠不关心。选民还越来越怀疑政府能够解决问题、超越党派争吵和兑现其承诺。选民对政府的信任下降到最低点。1976年的一次全国调查,有76%的人说他们相信: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华盛顿的政府是在做正确的事”,1992年这样说的人只有29%。再就是选民对犯罪猖狂、毒品泛滥、道德崩溃、家庭破裂感到焦虑,他们把这些问题归咎于政府,尤其指责控制国会40年的民主党。

2.选民对克林顿和民主党控制的国会不满。克林顿就职总统之后,昔日的绯闻和丑闻仍难摆脱,他在处理国事时摇摆不定、优柔寡断,直接损害他的形象。更使选民不满的是他不兑现竞选诺言。克林顿在1992年竞选时承诺,执政后将改变高税收、高支出的传统民主党政策,将彻底改革福利制度,将减轻中产阶级赋税负担。但他上台后,却不减税反而增税;迟迟不向国会提出福利制度改革计划,反而提出了为3700万穷人提供医疗保险的保健制度改革方针,这使大批白人失望。选民们也对103届国会不满,指责他们同总统争吵,不支持总统的立法建议,许诺的对游说和竞选开支的改革未能兑现。《纽约时报》在竞选前一个月的一篇社论中把第103届国会描写为人们记忆中成果最少和最难驾驭的国会。选民对国会的信任降到最低点。民意测验表明,只有不到20%的人相信国会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选民对国会的不满指向了控制国会两院的民主党。

3.国会选区的重划对共和党有利,不利于民主党。1990年进行人口普查的结果,要求在各州重划国会选区。重划选区在1992年改变了许多选区的边界,导致接近破纪录的在职参、众议员退休(参议员9人,众议员48人)。许多人都在南方,在南方克林顿总统和民主党是很不受欢迎的。另外,这次划国会选区,有的由民主党人控制的州议会,为了保证黑人当选众议员,划出了一两个黑人占优势的选区。这样一来,在州内另外更多的选区里黑人很少,民主党候选人因为得不到足够的黑人选票而落选,共和党人当选。

4.共和党候选人质量高于民主党的候选人。两党的老练观察家都注意到,同过去相比,共和党在1994年推出了更富有经验和吸引力的候选人。而民主党的许多有影响有威望的议员或退休或不竞选连任,这是不利于民主党的。

5.保守主义在社会上发展。就1992年大选结果,保守主义受到挫折。但是,在社会上保守主义思潮却继续发展,这是共和党在中期选举取胜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基督教右派的发展。它的成员是“再生的基督徒”,有时被称为原教旨主义者。70年代他们在政治上活跃起来。他们反对堕胎、离婚、同性恋和妇女权利。他们是帕特·罗伯逊在1988年竞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主要支持力量。罗伯逊竞选提名失败后,建立了基督教联盟,会员120万人。联盟在90年代初迅速发展壮大,到1995年会员达到170万人,成为共和党中最强大的组织。联盟拥有学校、报纸、杂志、电台和电视台、成千的政治上动员起来的教堂。它力图自下而上地取得共和党的控制权,到1992年已在20个州党中取得了主导地位或优势。联盟的网络在1992年和1994年大力从事竞选活动。在1994年国会选举前夕,联盟通过教堂散发3000万份该盟的“选民指南”。联盟声称它支持的候选人有60%或更多的人当选。基督教联盟的迅速发展和蒸蒸日上的影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保守主义思潮在社会上的发展。

探讨1994年选举,有必要讲一讲《同美国的契约》(亦译《美利坚契约》,以下简称《契约》)。1994年9月27日,共和党的360多名众议员候选人在国会大厦西侧集会,共有367名候选人在《契约》上签名。这《契约》是他们的竞选纲领,在选举之后成为共和党“当选众议员同美国人民的协议和契约”,众议院新当选的多数党共和党的“行动蓝图”。《契约》是由纽特·金里奇和迪克·阿米等人起草的包括10项内容的纲领。《契约》承诺,反映此10项内容的议案将在新国会的头100天之内提交众议院表决。这10项议案是:①平衡联邦预算的宪法修正案及授予总统单项否决权的议案。②严惩犯罪。③改革福利。④巩固家庭。⑤给中产阶级减税。⑥严禁美国军队在联合国指挥下服务。增加军费。⑦废除1993年提高的那部分社会保障退休金个人所得税。⑧削减资本利得税。⑨败诉者支付诉讼费。⑩限制国会议员任期的宪法修正案。

《契约》作为竞选纲领,对选举结果起了多大作用是有争议的。有的学者说,《契约》是共和党“大获全胜的基石”。但是,当时即将担任参议院议长的鲍勃·多尔却说,民意测验并未显示出选民们是由于受到金里奇的《契约》的鼓舞而投票的(民意测验表明,大多数美国人从未听说过《契约》或了解其内容)。他还说,整个《契约》既行不通,又不可取。尽管如此,《契约》作为共和党胜利的标志,在选举后成为新国会众议院共和党人行动纲领和立法议事日程的中心项目,则是不能否认的。

四、1996年大选:两党平分秋色保守主义继续得势

1996年大选,是在克林顿总统同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在许多问题上进行了两年激烈斗争于11月5日举行的。克林顿击败两位挑战者共和党的鲍勃·多尔和改革党的罗斯·佩罗,当选为美国第53届总统,成为自富兰克林·罗斯福以来第一位连任总统的民主党人。克林顿得选举人票379张(多尔159张),得选民票的49.2%(多尔40.7%,佩罗8.4%,其余1.7%为各小党候选人所得)。投票的选民9627万余人,投票率只有49%,是1960年以来最低的,大大低于1992年的55%。共和党在参议院增加两个议席,在众议院丧失8个席位。105届国会的阵势是:参议院,共和党55席,民主党45席;众议院,共和党227席,民主党207席,无党派1席。州的选举结果是:两党都保持了原有的州长人数,阵势是共和党32人,民主党17人,无党派1人;在州议会方面,民主党控制的州议院增加了几个。值得一提的是,民主党人骆家辉(Garry Locke)当选为华盛顿州州长,这是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华裔州长。

这次大选,克林顿再次当选总统,共和党则继续控制国会,依旧是分裂政府的局面。这意味着白宫同国会的斗争将继续下去,也表明目前还没有哪个大党能主宰全国的政治。

克林顿能击败多尔,赢得连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

1.美国经济情况良好。在克林顿的4年任期内,美国经济持续适度增长,1996年增长率达到2.3%~2.5%,4年内创造1100万个新工作机会,失业率下降到5.5%左右,接近充分就业水平。物价稳定,通货膨胀率近3年一直在3%以下。财政赤字连续4年大幅度下降,从2900亿美元下降到1996年的1070亿美元。股市也欣欣向荣。《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在其选举专号的社论中写道:“每件应该上升的事——就业、国内生产总值、贸易、股票市场——都上升了;每件应该下降的事——失业、利率、通货膨胀、赤字、甚至犯罪——都下降了”。53%的人说美国在朝正确的方向前进,4年前只有39%的人这么说。大约30%的人说,他们的经济状况有了改善。美国出现了无通货膨胀的繁荣时期。这种良好的经济状况抵消了下层人民的不满和收入差距扩大的不利因素,是克林顿连选连任的主要原因。

2.克林顿采取了中间道路的立场。他接受了谋士的建议,淡化自由主义立场,增添保守主义色彩,吸收了共和党人受欢迎的平衡预算、改革福利制度等主张,在电视广告中强调传统的价值。共和党人指责克林顿利用共和党的策略竞选,传媒称克林顿为艾森豪威尔式的共和党人。这中间道路的立场为克林顿赢得了选票。

3.国会共和党走极端,帮助了克林顿。以众议院议长金里奇为首领的共和党人在推进议事日程时过于走极端。例如,在平衡预算方面.要求大砍医疗照顾、医疗补助、学生贷款、儿童补助等的开支,同时要求有利于富人的大幅度减税。为了促使克林顿就范,国会拒绝按时向行政部门拨款,致使政府部门两度关门(一次关门6天,一次达到破纪录的21天);拒绝及时提高国债限额,使政府不能借款偿还国债本息。这些过激行为,很不得人心,对多尔产生了不利影响。

这次总统选举的竞选,最引人注目的是克林顿在政策上的重大变化。在1992年的竞选中,克林顿虽然自称他提出了既不同于民主党的自由主义又不同于共和党的保守主义的一整套政策体系,但是,他1993年上台后提出的振兴美国经济的计划及医疗保健改革,基本上都还是自由主义色彩很浓的计划。1994年,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败北,痛失国会。为了应付共和党来势凶猛的进攻,并且在1996年大选中保住总统宝座,克林顿更积极地走中间道路,向共和党的主张靠拢。他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同共和党妥协,向共和党让步。他接受了共和党国会提出的节支减税并举的7年平衡预算计划——一个典型的保守主义的计划。1996年1月,克林顿在《国情咨文》中公开声称“大政府时代结束了”,正式抛弃了民主党的传统的自由主义观念。这时,克林顿不同于共和党的,仅仅是反对放弃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责任。克林顿赢得了连任。然而,这是保守主义的胜利,自由主义的败退,保守主义继续得势。

五、保守主义思潮得势的原因

这是一个比回答某个候选人在选举中何以取胜或失败更难回答的问题。我以为可以从3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1.社会福利过度膨胀。从富兰克林·罗斯福起,历届民主党政府都不断扩大社会福利(个别共和党总统,例如尼克松,也扩大社会福利)。约翰逊政府推行“伟大社会”计划,完成了建立“社会安全网”的宏大工程。这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保持政治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社会福利过度膨胀,开支急剧增加,不仅难以为继,而且成为联邦财政出现庞大赤字的重要原因之一。1970财政年度,联邦社会福利支出为770亿美元,占该年度总支出的40%,1992年高达7490亿美元,占该年度总支出的57.1%。联邦财政连年出现赤字,成为影响美国经济发展的头等问题。此外,福利制度的一些规定不合理。例如,领取福利补助者的收入高于在职者的收入,结果许多人靠福利补助为生而不去工作,从而产生了福利养懒人的现象。社会福利制度管理不善,弊端丛生,引起众多人的不满。人们把社会福利过度膨胀,归咎于自由主义的“大政府”。于是主张小政府、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认为政府不应办社会福利的保守主义,便自然成为医治联邦财政赤字和社会福利制度弊病的良药。

2.个人自由发展过头。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反对政府和社会干涉个人自由和个人生活。自由主义主导政府政策达半个世纪之久,个人自由发展过头。结果是暴力犯罪猖狂,毒品泛滥,道德沦丧,家庭破裂,教育水平下降,以及反联邦政府的准军事民兵组织出现在40多个州。这一切,危害社会安定,引起广大人民的不满。强调传统价值和伦理道德,重视家庭和传统宗教,主张政府应干预个人生活的保守主义,又成为医治社会问题的良药。基督教原教旨主义在美国的兴起并同保守主义联合,更壮大了后者的声势和力量。

3.美国的主流文化受到挑战。美国的主流文化长期以来是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徒(WASP)文化。美国曾以民族“熔炉”著称,这是说它能把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种族、肤色、语言、宗教和文化背景的移民熔进这主流文化。但是,发展到当代,美国已成为一个多元社会,兴起多元文化。多元文化得到自由主义的宽容和支持,逐渐形成对主流文化的威胁。而且这种威胁有增大之势。这是因为欧洲移民减少,而非欧洲移民(主要是拉丁美洲移民)大量涌入,他们的人数和比重都在迅速增长。这些非欧洲裔顽强地保持他们的文化,拒绝受美国主流文化的熔化。一向维护主流文化的保守主义因此走红。

近一二十年,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是一个世界现象,这对于美国也可能有其影响。

六、三次选举的历史意义

在20世纪90年代的前6年中,美国经历了3次极不寻常的选举,其中1994年的中期选举尤为突出,受到特别重视。美国各界对这3次选举的历史意义作出了很有分量又颇有差异的评价。

1992年大选结束后,《华盛顿邮报》认为选举标志着“保守主义在白宫统治年代的结束”,美国历史“将出现一个新纪元”。《纽约时报》在选举前两天刊登的署名文章说:“一个时代正在结束”,1992年将是共和党时代的“黄昏”。对这次选举的结果,《时代》周刊选举专号称之为对民主党“进行改革的授权”。《新闻周刊》认为是“选民给予克林顿和国会进行改革的决定性授权”。这些评论是赞扬民主党贬抑共和党的,是言过其实的,“黄昏”论显然已被两年后的中期选举推翻。

至于1994年的中期选举,共和党自然是赋予它重大的历史意义。前面已经提到,金里奇宣称这次选举是“一次美国革命”,是对成为民主党标志的自由派政策的最后摒弃,是“60年代式的联邦主义的死亡”。有的学者认为中期选举宣告了共和党统治新时期的到来。布鲁金斯学会哈里曼高级研究员和政府研究计划主任托马斯·曼认为,“1994年中期选举是一个信号,预示着可能出现重大的政党选民的重新组合,把共和党人提升到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预示着政策走向要发生显著的变化。”有一些分析家做出结论,说一个新的政党选民的重新组合正在进行中。另一些分析家则更谨慎些,注意到共和党在1946年、1952年、1968年、1980年的重大突破未能使该党长期执政。还有分析家提出,1994年选举是选民走向不稳定——投票的公众将其忠诚从一个政党转向另一个政党——的新近趋势的继续。托马斯·帕特森教授认为:1994年选举是否标志着政党体系的重新组合还要过一些年才能看出。

犹如“地震”的中期选举,使美国的分析家们在展望1996年大选时赋予了它重大的历史意义。前面提到的托马斯·曼说,1996年大选可能有3方面的重大历史意义:为政党选民的重新组合提供潜在的机会;可能引发意义深远的政策变革;如果共和党人当选总统,扩大在国会两院的席位,则可能有一系列宪法修正案在国会获得通过。国会及总统研究中心和竞选管理研究所主任、哥伦比亚特区美国大学政治学教授詹姆斯·A.瑟伯认为,“1996年大选结果,却令人难以预料,美国选民是否认同共和党为多数党尚不清楚。”然而,“不管克林顿总统是否继续入主白宫,也不管共和党是否控制国会,1996年总统和国会选举的结果将对政府今后的表现以及美国国内和外交政策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大选举行后,《今日美国报》在社论中说,大选对克林顿是一个巨大的胜利,然而“授权是脆弱的”。《新闻周刊》也持相同的看法,认为克林顿“没有得到第二任期的授权”。《时代》周刊说,“选民给了克林顿历史性胜利,但是没有给他授权,而给他发出了同共和党合作的指示。”《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社论则说:“美国人选了克林顿,但是随即决定保持共和党在参、众两院的多数党地位以减少风险。

以上是美国一些人对20世纪90年代3次选举的历史意义的估价。综合起来看,这些估价提出了3个问题。其一,1994年的中期选举是否产生了政党选民的重新组合?其二,在今后较长的时间里,例如二三十年里,美国的政治谁主沉浮?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支配政府政策的是保守主义还是自由主义?其三,政府政策的走向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将在下面讨论这3个问题。

七、政党选民的重新组合和美国政坛谁主沉浮

在美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选举,常对政党政治和政府政策产生重大影响。选举对政党政治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是选举可能产生一个政党的选民重新组合;二是这种重新组合出现以后得到巩固,使该党在全国成为多数党,开创该党长期执政的时期,就像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民主党那样。美国两党今后谁主沉浮的问题,要看哪个政党能形成该党选民的重新组合,建立起该党的稳定的选民联盟,从而长期执政。在将来,由于情况变化,两大党之一衰落下去由新兴的政党取代,这种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但是,近期似无这种可能。

1980年,共和党人里根当选总统,民主党的选民联盟在大选中瓦解。但是共和党却一直未能建立起该党的选民联盟。1992年,克林顿击败布什,结束了共和党12年的统治。如前所述,此时便有人提出共和党已到“黄昏”的说法。然而两年后,共和党却在中期选举中大获全胜。这时,有的分析家提出,共和党的选民重新组合有“可能出现”或“正在进行中”。而另外一些学者则持不同意见。从实际情况看,一直到1996年大选结束,都没有出现任何一大党的选民重新组合。这可由以下事实证明:1996年大选,共和党虽然保持了在参众两院的多数党地位,却未能夺回总统宝座;克林顿赢得连任,却未能夺回对国会(至少是对众议院)的控制权。然则今后会如何呢?

有的学者提出,当今的美国出现了促退政党选民重新组合的因素。一是选民对政党的忠诚下降。几十年前,政党对选民的思想有强大的影响。选民对政党的认同,是影响他们投票的最重要单项因素。大约80%的成年人宣称同民主党或共和党认同。他们之中约一半人,承认他们对自己选择的政党有着强烈的感情。在20世纪60年代,选民对政党的忠诚开始下降,70年代大为削弱,自称无党派和投分裂票的选民增多。政党对选民投票的影响力大为下降。今日的选民易受竞选中的问题、事件和候选人的影响。二是今天美国人的教育程度提高了,更倾向于相信他们能够评判候选人,不必根据政党的看法投票。

此外,我认为还可以增加两个因素。第一,两大政党的区别越来越小。克林顿在1992年大选和执政的头两年中,是以自由派的姿态出现的。可是在执政后两年和1996年大选中,在保守主义卷土重来的巨大压力和猛烈冲击下,他转而走中间道路,吸收了共和党的部分纲领,以新民主党人的姿态出现。这样,两党的区别就变得更小、更模糊,政党对选民的影响力将更下降,政治更加个人化。第二,美国历史上的3次政党选民的重新组合(1860年、1896年和1932年),都出现在国家处于危机时期。这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选民们的看法出现尖锐的分歧和对立,政党的政策出现明显的不同,从而形成使执政党长期受益的新的政党选民联盟。但是,这种情况目前并不存在。

综上所述,可以说目前或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不会出现共和党或民主党的选民的重新组合,也因此不大可能出现一个政党成为全国的多数党,在全国长期执政的格局。保守主义目前虽然得势,但未能完全取得支配政府政策的地位。可能出现的格局是:选民有时转向民主党,有时转向共和党,于是有时是民主党执政,有时是共和党执政,有时出现统一的政府(一党同时控制白宫和国会),有时出现分裂的政府。美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很好,经济学家们估计今后4年可能不会出现经济衰退,这是有利于民主党的。随着时间的进展,情况会发生变化。1998年的中期选举和2000年的大选,或许可能对于美国政局的演化,谁主沉浮的问题给人们一些信息和启示。

八、中期选举保守主义得势对政府政策的影响

克林顿1993年执政以后提出的振兴美国经济计划以及医疗保健计划,基本上还是传统的自由主义政策,并未大改前朝的政策。但1994年中期选举以后,保守主义卷土重来,势不可当,自由主义节节败退,无力还击,联邦政府的政策于是继续从自由主义向保守主义转变,民主党的“大政府”向共和党的“小政府”转变,而且转变的深度和广度都超过里根年代。这也是关于政府作用的观念的变化。这种政策变化的方向,在一定时间里可能会继续下去,但其变化的速度和规模,则因执政党的不同而有差别。保守主义的得势,还将对美国对外政策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本土主义和孤立主义抬头、反华势力趋向嚣张,等等。本文仅限于探讨它对于国内政策的影响,目前最主要的是在经济政策和福利改革两方面,种族关系也值得注意。下面就来讨论这3个方面的状况。

1.经济政策。这方面的最重大变化,是民主党总统同共和党国会妥协,原则上接受了共和党国会提出的到2002年在7年内平衡预算的计划。这是保守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根本性胜利,因为实现了预算平衡,就从根本上制止了以财政赤字创造“有效需求”来促进经济发展的“大政府”经济政策。克林顿总统在1993年提出减少财政赤字,但未提平衡预算和为之规定时间表。1995年5月,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参、众两院分别通过了7年(到2002年)平衡预算计划。6月13日,克林顿被迫提出10年(到2005年)平衡预算计划。总统和国会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预算大战。6月29日,国会通过了7年平衡预算计划,双方斗争日益激烈。12月6日,克林顿否决了共和党的计划,次日提出他自己的7年平衡预算计划。至此,克林顿接受了共和党提出的在7年内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以及削减政府开支同时减税的主张,不过节约的开支和减税的规模比共和党的计划要小得多。(见下表)

两党的7年平衡预算计划(1996~2002年)

img8

资料来源:《纽约时报》,1995年12月8日,第B14版。

据《纽约时报》报道,共和党平衡预算计划要求联邦政府在7年内节省开支8120亿美元,同时减税2450亿美元;克林顿的计划要求7年内节省4650亿美元,减税980亿美元,双方距离很大。共和党要求如此大量削减联邦开支,意在平衡联邦预算的同时达到以下3个目的:①“缩小联邦政府的规模和削减它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为此目的,计划还要求把现在由联邦政府主办的医疗补助及其他一些补助项目连同资金一起下放到各州,并允许各州自行决定如何办理。②使政府能够进行对富人有利的减税。③取消对穷人的援助。这是一个十足的保守主义的平衡预算计划。克林顿于是否决了这个计划。随即提出了他自己的平衡预算计划。他的计划立即遭到共和党人的批评。7年平衡联邦预算,将通过制定7个财政年度预算来实现。1996财政年度(从1995年10月1日至1996年9月30日)预算,是到1996年4月才最后完成的。可见斗争之激烈,共和党作了一些让步。经过艰难的谈判,1997年5月2日,克林顿同共和党国会达成在2002年平衡联邦预算的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在今后5年内医疗照顾项目开支节省1150亿美元,实际减税850亿美元。6月5日,国会通过了这一协议。

1996年3月,国会通过了授予总统单项否决权(line item ve—to)的议案,允许总统否决支出议案的部分内容。克林顿总统在4月9日签署了这个议案。这一法律加强了总统的地位。

在预算战中,克林顿是退让的,共和党是进逼的,从制定政策的角度说,共和党是赢家。共和党人迫使克林顿接受了在7年内平衡预算,同意减税,同意社会福利许多重要项目削减开支。可以说,在平衡预算问题上,克林顿基本上放弃了民主党传统的自由主义立场。这是60年来联邦政府在经济政策上的重大变化。

2.福利制度改革。克林顿在1992年竞选中作出了改革福利制度的承诺,核心内容是以工作取代福利补助。他曾发誓要“结束我们所了解的那种福利制度”。但是,他上台执政后,却忙于推进医疗保健的改革,直到1994年才提出了比人们的预计要温和得多的福利制度改革计划。但是,国会未采取行动。共和党国会在1995年两次通过了改革福利制度的议案,均被克林顿否决。1996年7月,国会再一次通过了反映保守主义政策的全面改革福利制度的议案。克林顿出于竞选连任的考虑,在8月22日签署了这个议案,使之成为法律。

新法律大量削减60年来为城乡穷人提供生活保障的各种福利,预期在6年内节约550亿美元。新法律的主要规定如下:①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家庭补助(AFDC),由联邦给予各州的整笔补助取代,结束了联邦政府给有子女穷人津贴的保证。②在福利金的使用上,给予各州很大的酌处权。③领取福利的家庭的户主,必须在两年内找到工作,一个家庭领取联邦福利金一般不得超过5年,但各州可特许20%的领取福利的家庭不受5年的限制。④未来的合法移民,在未成为美国公民以前的头5年内,不得享受绝大部分的福利(如食品券和残疾补助等)。⑤食品券的开支在5年内削减240亿美元。⑥严格领取补充保障收入(SSD)的条件。⑦需要医疗的穷人,仍可得到医疗补助。

这项法律改变了已经实行61年之久的福利制度。它的积极面可能是使一部分依赖福利的人走上工作岗位。但是,它的许多规定不利于穷人、老年人、儿童和新移民。《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都认为,这法律有使美国社会贫富悬殊扩大的危险。这法律也使许多民主党人和他们的传统盟友感到失望。改革福利制度只是共和党保守派改变政府社会福利政策、摧毁“福利国家”的开始。共和党提出的7年平衡预算计划,要求大幅度削减医疗照顾和医疗补助的开支,还有人提出社会保障(现由联邦政府主办和管理)私有化的主张。看来,联邦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还可能发生变化。但是,在短期内,共和党保守派大概不会触动作为社会安全网基石的社会保障。选民们不接受极端的政策,1996年的大选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3.种族关系。近年来美国的种族关系趋向紧张。不仅白人同黑人的关系紧张,而且欧洲裔白人同拉美裔的关系也呈现紧张的势态。在一些地方,例如洛杉矶市,黑人同拉美裔的关系也是紧张的。当然,当前关系重大的还是白人同黑人的关系。

近年来,显示种族关系趋向紧张或可能促使种族关系恶化的事件层出不穷。现举数例如下:1992年4月,罗德尼·金案判决不公正,在洛杉矶市引起了大规模的种族暴力冲突;1994年11月,加利福尼亚州选民投票通过禁止非法移民享受福利及其子女受教育的第187号提案;1994年,狂言黑人智商低于白人,为歧视黑人制造理论根据的《钟形曲线——美国生活中的智商和阶级结构》一书出版(“钟形曲线”英文是bell curve,亦译“正态曲线”);1995年11月3日,前黑人橄榄球星辛普森被陪审团宣判无罪,在白人和黑人之间引起了尖锐对立情绪;1995年10月16日,几十万黑人男子在华盛顿举行“百万人游行”,强调黑人自救,不要依赖他人;1996年,各地30多座黑人教堂被焚毁;1996年大选,加州选民投票通过209号提案,禁止在州内实施“肯定行动计划”;反对联邦政府、满怀种族仇恨的白人至上主义者的准军事组织出现在40多个州。于是便有专栏作家和评论员卡尔·罗恩的《美国种族战争在即》一书问世。现在说“种族战争在即”,可能有些夸大,但不失为及时的警告。

拉美裔美国人(Hispanics)的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每年移民多和生育率高,拉美裔是美国人数增长最快的少数民族。他们的人数在1990年达到2235万人,10年增加53%,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4114万人,超过黑人,成为美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他们基本上是来自墨西哥和加勒比海的岛屿(主要是波多黎各和古巴)的移民,一半以上是墨西哥裔。他们集中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亚利桑那、新墨西哥、佛罗里达、纽约和新泽西7个州。洛杉矶市的一半人口是拉美裔。他们的共同点是说西班牙语,但政治倾向差异甚大,有倾向共和党的保守派,有倾向民主党的自由派,也有无党派。他们多集中居住在一地,形成自己的社区,坚持保留自己的文化和语言,不肯融入美国主流文化,因此引起欧洲裔白人的不满和担心。拉美裔也受到歧视和排挤。加利福尼亚州选民先后通过的187号和209号两提案,国会1996年通过、1997年4月1日生效的新移民法要求非法移民在半年内离开美国,共和党1996年竞选纲领要求修改美国宪法,使非法移民在美国国土出生的孩子不得享有美国公民身份——所有这一切主要是针对拉美裔的,自然引起他们的不满。

美国的种族关系,一向被认为是美国社会的一个具有爆炸性的问题。保守主义卷土重来,无疑会使种族关系恶化。种族关系今后将怎样发展,政府的种族政策将发生何种变化,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九、结束语

1994年中期选举,是美国20世纪后期的最重要的一次选举。它标志着保守主义思潮在美国政坛的重新得势和自由主义的失势。这对美国的政治生活和政府政策有着深刻影响,其深度和广度将超过里根年代。联邦政府的政策将继续从自由主义向保守主义转变,但会受到民主党的抵制。

共和党在1996年大选后继续控制国会,但并未建立起其选民的重新组合;克林顿连任总统,民主党也未建立起该党的选民重新组合。克林顿走中间道路,接受了共和党的一些主张,使两党的区别更小、更模糊,加上选民对政党的忠诚下降,政党就更加难于形成自己的新的选民大联合。新的政党选民重新组合,可能要过些年才出现。这样,短期内便难以出现一个政党长期主宰全国政治的格局。

近期的格局可能是两党交叉执政,或产生统一的政府,或产生分裂的政府。由于目前美国的经济形势好,而且大多数经济学家预测4年内不会出现经济衰退,这形势对民主党有利。美国的政局怎样发展,1998年的中期选举和2000年的大选,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重要的信息和启示。

(原载《美国研究》2001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