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鱼苗鱼种的食性有哪些变化

鱼苗鱼种的食性有哪些变化

时间:2022-11-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刚孵出的鱼苗以卵黄囊中的卵黄为营养,称内营养期。随着鱼苗逐渐长大,卵黄囊由大变小,此时鱼苗一面吸收卵黄,一面摄食外界食物,称混合营养期。卵黄囊消失后,鱼苗就完全靠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而生长,称外营养期。鲢、鳙、草、鲤等鱼苗的“口径”大小相似,为0.22~0.29毫米,适口食物大小为165~210微米×700微米。综上所述,青、草、鲢、鳙、鲤这五种主要养殖鱼类,由鱼苗发育至鱼种,其摄食方式和食物组成发生的规律性变化。

71.鱼苗鱼种的食性有哪些变化?

刚孵出的鱼苗以卵黄囊中的卵黄为营养,称内营养期。随着鱼苗逐渐长大,卵黄囊由大变小,此时鱼苗一面吸收卵黄,一面摄食外界食物,称混合营养期。卵黄囊消失后,鱼苗就完全靠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而生长,称外营养期。几种主要养殖鱼类由鱼苗成长为鱼种的过程中,摄食方式以及摄取的食物组成将发生如下的变化:

(1)仔鱼早期 这个时期,鱼苗刚刚下塘1~5天,全长7~10毫米。鲢、鳙、草、鲤等鱼苗的“口径”(特指鱼口的长径)大小相似,为0.22~0.29毫米,适口食物大小为165~210微米×700微米。鱼苗摄食是靠视觉发现食物并主动吞食的,食物主要是轮虫、无节幼体和小型枝角类,过大的食物吞不下,过小的食物(浮游植物)吃不到。

(2)仔鱼中期 鱼苗下塘后的5~10天,主要养殖鱼类的全长为12~15毫米,几种鱼苗口径虽然基本相似,大小为0.62~0.87毫米,但摄食方式已开始出现区别,鲢和鳙摄食方式由吞食向滤食转化,适口的食物是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也有少量无节幼体和较大型的浮游植物。草、青、鲤鱼摄食方式仍然是吞食,适口食物是轮虫、枝角类、桡足类,还能吞食摇蚊幼虫等底栖动物。

(3)仔鱼晚期 鱼苗下塘后培育10~15天,此期鱼苗的全长16~20毫米,即乌仔阶段。此时鲢、鳙由吞食完全转为滤食,但鲢的食物以浮游植物为主,鳙的食物以浮游动物为主。草、青、鲤鱼口径增大,摄食能力增强,主动吞食大型枝角类、摇蚊幼虫和其他底栖动物,并且草鱼开始吃幼嫩水生植物。

(4)夏花期 鱼苗的全长达21~30毫米,这时,几种鱼的食性分化更加明显,很快进入鱼种期。

(5)鱼种期 此时期鱼体全长31~100毫米,摄食器官和滤食器官的形态和机能都基本同成鱼,鲢、鳙的滤食器官逐渐发育完善,全长50毫米左右时与成鱼相同。草、青、鲤鱼的上下颌活动能力增强,可以挖掘底泥,有效地摄取底栖动物。

综上所述,青、草、鲢、鳙、鲤这五种主要养殖鱼类,由鱼苗发育至鱼种,其摄食方式和食物组成发生的规律性变化。鲢和鳙由吞食转为滤食,鲢由吃浮游动物转为主要吃浮游植物,鳙由吃小型浮游动物转为吃各种类型的浮游动物。草、青、鲤鱼始终都是主动吞食,草鱼由吃浮游动物转为吃草,青鱼由吃浮游动物转为吃底栖动物螺、蚬,鲤鱼由吃浮游动物转为主要吃底栖动物摇蚊幼虫和水蚯蚓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