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莴笋灰霉病

莴笋灰霉病

时间:2022-11-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症  状 本病在各生育期都可发生,苗期发病,叶和幼茎呈水渍状腐烂,在病部产生灰色霉层。定植后发病多始于近地面的叶片和茎基部,受害部位初呈水渍状不规则形,扩大后呈褐色,病叶基部呈红褐色,形状各异,大小不等。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核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土壤内越冬。发病初期要加强田间管理,增加通风,尽量降低空气湿度。

莴笋灰霉病

症  状 本病在各生育期都可发生,苗期发病,叶和幼茎呈水渍状腐烂,在病部产生灰色霉层。定植后发病多始于近地面的叶片和茎基部,受害部位初呈水渍状不规则形,扩大后呈褐色,病叶基部呈红褐色,形状各异,大小不等。茎基部被害状与叶柄基本相似,病斑绕茎一周即腐烂,随后地上部茎叶凋萎。空气潮湿,叶和茎腐烂部均密生灰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害多由下向上发展,可引致整株腐烂。

病  原 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核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土壤内越冬。主要通过气流传播,也可通过未腐熟的沤肥或浇水扩散。上海及其他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生在3~7月和9~11月。植株叶面有水滴,植株有伤口、衰弱易染病,特别是春末夏初,受较高温度影响或早春受低温侵袭后,植株生长衰弱,相对湿度达94%以上,发病较普遍。连作地块,地势低洼雨后易积水地块,栽培密度过大,田间通透性差等发病都重。

img72

莴笋灰霉病叶片发病症状

img73

莴笋灰霉病茎部发病症状

防治方法 与非菊科蔬菜轮作2年以上;合理密植,采用小高垄、地膜覆盖和滴灌技术。发病初期要加强田间管理,增加通风,尽量降低空气湿度。一旦发现病株、病叶,及时清除,并带出田外销毁。

药剂防治。田间发现病情及时进行施药防治,发病初期,可采用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1 000~1 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 000~1 500倍液+70%代森联干悬浮剂600~8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水分散粒剂800~1 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50%腐霉利·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丙烷脒水剂1 000~1 500倍液+2.5%咯菌腈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或25%啶菌 img74 唑乳油1 000~2 0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30%福美双·嘧霉胺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视病情隔7~10天喷1次。

保护地栽培,可采用3%噻菌灵烟雾剂200~300克/亩,或10%腐霉利烟剂300~450克/亩,或20%腐霉利·百菌清烟剂200~300克/亩,或15%百菌清·异菌脲烟剂200~300克/亩;视病情隔7~10天熏1次。也可于傍晚用1.5%福美双·异菌脲粉尘剂每亩每次1~2千克,26.5%甲基硫菌灵·乙霉威粉尘剂1千克/亩,3.5%百菌清粉尘剂+10%腐霉利粉尘剂1~2千克/亩喷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