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化的特征

社会化的特征

时间:2022-03-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传统社会中,反向社会化相对少见。这样,个体才能逐渐适应社会所提出的要求,并与社会的发展达到一致。
社会化的特征_社会学教程新编

二、社会化的特征

1.客观强制性

社会化是任何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一种社会过程,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从社会角度看,人类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行为规范等对新生人口实施着教化,强迫他们接受社会所规定的行为模式,以推动社会的运行。从个体角度看,个体从一出生便把自身置于纷繁的社会环境中,开始接受外界各种各样的影响和制约,不断作用于个体的身心发展。与此同时,个体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表现出的是一种无意识地、被动地、潜移默化地被塑造的过程。随着个体的成长和生活经验的增多,社会化的被动性逐渐减弱,但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时期,仍然不自觉地接受着社会的影响。

2.个体能动性

在社会化进程中,个体并非完全被动地接受社会的影响。事实上,在成长过程中,个体早已逐渐开始积极主动地认识社会,影响并作用于周围环境。这种能动性在个体的婴儿时期就已经有所表现。为了自己生理或心理需求的满足,婴儿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达到和周围环境的互动,从而提出自己的某些要求。随着身心的发展,个体的社会化越来越多地表现出能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自身的知识、经验、价值观人格特质等因素影响和引导下,个体更多自觉有目的地认识社会价值文化,积极选择性地掌握社会价值文化,并将内化了的社会价值文化创造性地外化;二是在社会化的不同个体相互作用过程中,某个体既是社会化的客体,也是社会化的主体,在自身社会化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其他个体的社会化,并积极作用于社会环境。

3.相互性

在社会化过程中,社会化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这种相互作用和影响有正向、反向和侧向三种表现形式[8]。通常人们更多关注正向和反向这两种社会化,长辈对晚辈的教化和影响都属于正向社会化,而晚辈对长辈的反教化和影响则属于反向社会化。在正向社会化中,社会化的主体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去教化和影响客体,因此,正向社会化表现得比较明显;而在反向社会化中,社会化客体则往往是无明确目的地或者无意识地传给社会化主体某些文化因素,对其产生影响,因此,反向社会化则不易被察觉。在传统社会中,反向社会化相对少见。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反向社会化也表现得比较明显,年轻的晚辈可能经常反过来将时尚知识、流行文化甚至一些新的社会规范教给长辈。

4.终身持续性

个体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终身不间断进行的过程。从社会化的内容来看,由于社会总是处在不断变迁和发展中,个体就要在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的社会性,健全完善自己的人格。从社会化的过程来看,随着时境变迁,个体和社会交互作用促使人也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大体上要经历从出生到成年的基本社会化和成年后继续社会化两大阶段。这样,个体才能逐渐适应社会所提出的要求,并与社会的发展达到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