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豆灰斑病

大豆灰斑病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感病品种减产30%左右,品质下降。一般在大豆复叶期开始发病,豆荚从嫩芽期开始发病,鼓荚期为发病盛期。脱水可进行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严禁使用阿托品及巴比妥类药物,以免增加毒性加重病情。在治疗时要使用保护肝、肾的药物。

1.分布与为害 我国东北、黄淮流域和南方各大豆产区普遍发生,以黑龙江三江平原的高湿地区发病较重。本病由大豆尾孢菌(Cercospora sojinaHara)真菌侵染所引起。感病品种减产30%左右,品质下降。仅为害大豆。

2.症状 叶上病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色,边缘红褐色,叶背面病斑上有灰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病斑密布,叶片干枯脱落。茎上病斑纺锤形,黑褐色,密布微细黑点。荚和豆粒上病斑圆形或椭圆形,中央灰褐色,边缘红褐色。

3.发生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种子或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带菌种子播种出苗后,在子叶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重复侵染。一般在大豆复叶期开始发病,豆荚从嫩芽期开始发病,鼓荚期为发病盛期。一般高温多雨年份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4.防治药剂

作用特点:多菌灵是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能防治多种作物的多种病害,尤其对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剂型:25%、50%可湿性粉剂。

使用方法: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注意事项:不能与强碱性药物及含铜制剂混用;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多菌灵,也不要用硫菌灵、甲基硫菌灵、苯菌灵等与多菌灵存在交互抗性的杀菌剂作为替换药剂;病原菌已产生抗性的地区,应改用其他杀菌剂。

中毒急救:参照一般毒物中毒原则处理,对症治疗。经口中毒者应立即进行催吐、洗胃。用2%碳酸氢钠洗胃。皮肤污染用肥皂水、清水彻底冲洗。脱水可进行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严禁使用阿托品及巴比妥类药物,以免增加毒性加重病情。在治疗时要使用保护肝、肾的药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