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学口语的特点

教学口语的特点

时间:2022-03-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口语是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精心选择和组织的课堂用语。但启发式教学口语一般是运用在学生对概念或意义难以理解时,切不可滥用。如一位教师,讲解“天花板”一词时,本来指着天花板直讲即可,然而他却滥用启发式,连问“头上是什么”,“帽子上面是什么”,直逼得学生答出“老鼠咬的窟窿”才罢,结果惹得哄堂大笑。显然,这种“启发式”是很不科学的。教学口语比日常口语更多地讲究内容美和表达形式美。
教学口语的特点_新编普通话口语表达技能教程

教学口语是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精心选择和组织的课堂用语。它具有讲授的科学性,阐述的生动性,方式的启发性,语言的规范性等特点。

1.讲授的科学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在科学知识领域内的思想沟通,其语言饱含知识信息,教师必须用准确、精练、严密的语言,才能传授教材的科学内容。

(1)准确 指用词造句正确无误,无歧义、通俗易懂。能揭示科学概念的本质特征。教师所讲授的各门学科,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必须用科学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课堂上,学生是通过对教师讲授语言的感知、理解、吸收和转化来开拓思路,进行思维,接受新知识的。因此教师的讲授语言就必须做到准确、明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语言媒介唤起客观事物的形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正确区分相似概念,相似规则,相似基本原理,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知识系统内在的有机联系。

(2)精练 指用最经济的语言,简洁明白地把丰富的内容表达出来。英国恰尔德指出:“要运用精练、有吸引力和新闻报道式的语言。学生每天都要接受大量的多种多样的新知识,如果每个问题的描述都是由编织的词句笼罩着他们,那么,他们会变得不知所措和心智衰竭。”

(3)严密 指语言的组织层次清楚,前后连贯,有逻辑性,能体现知识的系统性。语言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句句扣题,简洁明快,富有逻辑性,会产生一种吸引力,否则就会使学生信疑不定,兴趣索然,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二十年前,我去听一位教师的课,……我发现,孩子们听后很疲劳,下课时简直是精疲力竭了。我开始仔细听老师的语言,使我大为吃惊的是,教师的语言那么混乱,没有逻辑顺序,他讲的教材的意思,是那么模糊不清……”看来“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序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2.阐述的生动性

教师使用生动的、充满情趣和魅力的语言,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消除疲劳情绪,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感情。生动活泼的语言不仅能调动学生运用智力心理因素,也能调动非智力心理因素参与,能使学生在愉悦情绪的支配下接受新知识,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3.方式的启发性

课堂教学切忌满堂灌或填鸭式教学,它会严重阻碍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运用巧妙的话语,适时地或举例或提问,或点评或质疑,或暗示或诱导等手段,给学生以启迪、开导和点拨,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美化学生心灵,又可以使学生尽快地掌握新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但启发式教学口语一般是运用在学生对概念或意义难以理解时,切不可滥用。如一位教师,讲解“天花板”一词时,本来指着天花板直讲即可,然而他却滥用启发式,连问“头上是什么”,“帽子上面是什么”,直逼得学生答出“老鼠咬的窟窿”才罢,结果惹得哄堂大笑。显然,这种“启发式”是很不科学的。

4.语言的规范性

教学口语既不同于书面语,也不同于日常口语。它比书面活泼、典雅,比日常口语严整规范,是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语体。教学口语比日常口语更多地讲究内容美和表达形式美。教学口语与日常口语不同的是,日常口语随机性强,主题变化无常,而教学口语是有明确的内容和目的;日常口语常出现省略句、短语或不完整句式,教学口语多用规范的完整的句子;日常口语用词朴实、通俗,教学口语用词造句则比较准确、规范、文雅;日常口语多以对话形式出现,教学口语主要是一种独立语言;日常口语功能广泛,教学口语功能只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具体地说,教学口语的规范性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音、语法规范 教学口语必须正确使用普通话,力戒方言,避免土语土词,用词造句、修辞必须符合普通话语法规范,避免出现语法毛病,更要戒绝不文明,不文雅的词句。

(2)语流畅通 教师讲课是一种有准备的说话,必须避免随想随说、时断时续、结结巴巴或带口头禅等毛病。因此,课前要充分准备,或作必要的练习。做到讲话时语流如行云流水,让学生听得明白、舒服。

(3)语调恰当 语调是表情达意的重要声音手段。如果语调呆板、平淡,再好的内容也无法表达出来。我们常常听到学生形容某些教师上课讲话像“开机关枪”或“唱催眠曲”,就是指语调方面的问题。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综合地运用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技巧,正确、自然地表达内容,达到传授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4)响度适中 教学口语必须讲究声音的响度。教师要使自己的声音让学生听得清晰,既不刺耳,也不感到吃力,就应该避免声音过大或过小的毛病。需要低音时,低而不虚,沉而不浊;需要高亢时,要高而不尖,稳而不飘,从而达到清晰悦耳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