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嘲笑孩子的问题

嘲笑孩子的问题

时间:2022-08-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学认为,2~6岁是孩子的“询问期”。这无疑是让孩子的好奇心四处碰壁。最后,妈妈干脆拿了动画片的碟片给小茜放。但小茜并没有就此罢休,一边看动画片,一边问妈妈:“妈妈,为什么碟片放在影碟机里,就能有动画片呀?”总之,小茜等了一天,直到钻进被窝,妈妈都没有闲下来。案例中,妈妈应付小茜的做法是很不可取的。可以说,经常轻视、嘲笑孩子的问题,是对孩子的一种“精神惩罚”。

不要轻视、嘲笑孩子的问题

心理学认为,2~6岁是孩子的“询问期”。因为,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大脑发展极为迅速,对外界的新鲜事物也非常敏感,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想法多、问题也多。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问题可能的确算不上什么问题,甚至还会让家长觉得幼稚可笑,但如果你真的嘲笑他们,那么,你就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

要知道,孩子在3岁左右就会产生自我意识,也就有了自尊心。如果家长对孩子的问题置之不理,孩子就会觉得你不把他当回事;如果大人毫无忌惮地嘲笑孩子,更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这无疑是让孩子的好奇心四处碰壁。好奇心是创造力的火花,如果连好奇心都总是受到打压,那么创造力的发展又从何谈起呢?

【案例】

周末,妈妈在打扫房间,小茜前前后后地跟着妈妈,不停地和妈妈说话

妈妈忙着手里的活儿,有一句没一句地应付着小茜。

最后,妈妈干脆拿了动画片的碟片给小茜放。但小茜并没有就此罢休,一边看动画片,一边问妈妈:“妈妈,为什么碟片放在影碟机里,就能有动画片呀?”

妈妈硬生生地说:“你怎么那么多问题?没看我正干活吗?”

小茜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乖乖地说了一声“嗷”。她想:我等妈妈忙完了再问。

可妈妈收拾完屋子,又去洗衣服,洗了衣服又出去买东西……总之,小茜等了一天,直到钻进被窝,妈妈都没有闲下来。小茜失望极了。

又过了几天,妈妈又给小茜放动画片,小茜怯生生地跟妈妈说:“妈妈,你现在能告诉我答案了吗?”

“什么答案?”妈妈疑惑地看着小茜。

原来,妈妈早把小茜的问题忘得一干二净了。对于妈妈的忽视,小茜很郁闷,从此再也不问妈妈问题了。

案例中,妈妈应付小茜的做法是很不可取的。对于孩子来说,想问题、解决问题是他们很重要的“工作”,若“工作”不受重视,他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没了。当然,关于影碟机的问题,如果要求家长给孩子讲影碟机的工作原理,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家长可以说:影碟机和碟片是好朋友,他们到一起就很高兴,就可以给小朋友演动画片。短短的几句话,就给孩子营造了一个神奇的世界,也不会耽误家长干活,何乐而不为呢?

不管孩子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都证明孩子在进行思考,表示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此,不管孩子提出如何幼稚、荒谬的问题,家长都不要蔑视或者嘲笑。

孩子的想法,是很容易被大人的条条框框限制住的。作为家长,我们随时要提醒自己,不要因为自己的失误,折断了孩子想象的翅膀。

可以说,经常轻视、嘲笑孩子的问题,是对孩子的一种“精神惩罚”。一方面,可能会让孩子出现很多心理行为的障碍,比如自卑、自我否定、没有安全感等;另一方面,如果家长经常把嘲笑作为一种“游戏”来戏弄孩子,孩子也很可能会如法炮制,变得喜欢嘲笑其他人。

总之,轻视或嘲笑孩子的问题,会伤害孩子幼小的自尊心,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给父母的贴心提示:

在回答孩子提问时,家长的态度一定要真诚,因为这样会让孩子认为自己所提的问题引起了他人的重视,这是对孩子的一种肯定,孩子求知探索的兴趣会更高,自信心也会大大提高。家长应该用赏识的眼光对待孩子的问题,孩子也会因此而获得提问的快乐,从此变得更加有好奇心,更加善于发现问题,从而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同时,对待孩子的提问,家长应该学会放下架子,真诚地把自己摆到和他们一样平等的位置上,和孩子一起探讨、研究,尽可能给孩子满意的答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