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耳朵的结构

耳朵的结构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图2-1 耳的解剖图。镫骨又推动了它连接的卵圆窗上的膜发生振动。到了公元初,罗马人对外耳、中耳和内耳的形态有了初步认识,一些人开始相信声音是一种波。至此,人们对到中耳为止的解剖结构算是有了基本的认识。他还发现了当吞咽时联结中耳和咽喉的咽鼓管是打开的,因此中耳中的空气和普通的空气并没有什么不同。

图2-1 耳的解剖图。锤骨附着在鼓膜上,并和砧骨相连。当鼓膜为声音振动时,砧骨推动镫骨前后移动。镫骨又推动了它连接的卵圆窗上的膜发生振动。

古希腊人早就知道空气和其他媒质在传播声音中的重要作用,也知道声音和空气振动有关,还知道鼓膜后面的中耳内充满了空气,不过当时人们认为这种空气和我们呼吸的空气是不一样的,认为它对听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到了公元初,罗马人对外耳、中耳和内耳的形态有了初步认识,一些人开始相信声音是一种波。但是这一切都进展得很慢,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维萨里才画出了中耳中的锤骨和砧骨(并在1543年对它们定名),以及它们和鼓膜之间的联系。1546年,西西里的解剖学家因格拉西亚(Giovanni Filippo Ingrassia)正确地将镫骨描绘出来,他指出镫骨终止于卵圆窗,并描述了圆窗。至此,人们对到中耳为止的解剖结构算是有了基本的认识。

科伊特(Volcher Coiter)首先认识到外耳和中耳的功能,他指出声音被外耳的耳廓收集起来,然后在外耳道中得到增强,再传到鼓膜,随之带动中耳中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的运动,最后推动耳蜗上卵圆窗的运动。他还发现了当吞咽时联结中耳和咽喉的咽鼓管是打开的,因此中耳中的空气和普通的空气并没有什么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