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其变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其变型

时间:2022-06-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有研究发现MDS-F病例组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MDS不伴骨髓纤维化组。骨髓活检显示增生活跃、巨核细胞明显增多和发育异常,有原始细胞增多,增多的原始细胞不呈大片聚集。CML常伴有骨髓纤维化,出现小巨核细胞,因此难与MDS-F区分,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检查呈现BCR/ABL1阳性时支持为CML。RARS-T具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亚型的临床及形态学特点,又呈血小板显著增多。

(一)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低增生性MDS是指<60岁骨髓增生面积<30%,或>60岁、增生面积<20%的MDS患者。低增生性MDS约占所有MDS的15%。多见于女性,血细胞发育异常的表现较轻,危险度较低。因骨髓增生程度低(图3-45),难以准确识别发育异常的血细胞和原始细胞,致使低增生性MDS较难诊断并难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和低增生性急性髓系白血病鉴别。

低增生性MDS与CAA的鉴别见前述。低增生性MDS因常表现为血细胞减少显著而易与CAA混淆,必须行骨髓活检进行鉴别,MDS骨髓网状纤维染色阳性,幼稚细胞比例高、可见凋亡细胞和单圆核巨核细胞,这些均与CAA不同。骨髓活检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AA的CD34+细胞平均比例为(0.04±0.1)%,低增性MDS的CD34+细胞中位数为(0.94±1.1)%;有研究认为低增性MDS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率明显高于CAA;低增生性MDSTP53过表达高于CAA;低增生性MDS含有血红蛋白F的红系前体细胞增多。低增生性MDS的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如+8、+6、5号和(或)7号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不等,借以可排除CAA。

图3-45 低增生性MDS(石蜡切片,HE染色)

注:A.可见单圆核及双核巨核细胞,幼稚粒细胞增多;B.免疫组化CD42b染色示单圆巨核细胞阳性

低增生性MDS与低增生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鉴别见前述:主要依靠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是否>20%来区分(为准确估计原始细胞比例,组织切片必须制备优良),CD34和CD117的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准确估计原始细胞比例。

低增生性MDS的生物学行为不很清楚,有报道认为转归与正增生性或高增生性MDS稍有不同,也有认为两者预后无明显差别。

(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骨髓纤维化

超过50%的MDS患者的骨髓呈现轻度网状纤维增生,15%~20%的患者有显著网状纤维增生,极少见明显的胶原纤维增生。MDS伴骨髓纤维化(MDS-F)患者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无或轻度器官增大,骨髓呈现三系发育异常,巨核细胞显著发育异常。

MDS-F可见于MDS的各亚型,提示预后不良。可能发育异常的巨核细胞与MDS-F有关。因发育异常的巨核细胞(包括血小板)可释放纤维母细胞生长刺激因子引发网状纤维及胶原纤维增生。有研究发现MDS-F病例组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MDS不伴骨髓纤维化组。骨髓纤维化会导致骨髓穿刺失败,因此需要进行骨髓活检。骨髓活检显示增生活跃、巨核细胞明显增多和发育异常,有原始细胞增多,增多的原始细胞不呈大片聚集。由于骨髓纤维化(图3-46、图3-47),导致不能准确计数原始细胞的比例和区分幼稚细胞系列,需以CD34和CD117免疫组化染色辅助评估原始细胞比例和鉴定幼稚细胞的系列。CD41、CD61免疫组化染色可标记不成熟巨核细胞数量。需要与MDS-F进行鉴别的疾病包括一些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亚型,如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L-M7)、急性全髓增殖伴骨髓纤维化(APMMF)和一些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CMPN)等,这些亚型也与骨髓纤维化有关,有时难与MDS-F区分。APMMF表现为突然起病和发热、骨痛,骨髓呈现网状纤维显著增生,大量小巨核细胞、原始细胞增多和三系严重发育异常。CMPN伴骨髓纤维化,骨髓中更易出现大的、不典型的巨核细胞簇,外周血幼稚粒系和红系细胞增多,或明显的血小板增多,多见器官增大;MDS很少见器官增大。CML常伴有骨髓纤维化,出现小巨核细胞,因此难与MDS-F区分,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检查呈现BCR/ABL1阳性时支持为CML。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常有脾大,骨髓和外周血细胞无发育不良,骨髓组织细胞成分复杂,粒、红、巨三系增生,中幼阶段以上幼稚细胞比例不高,巨核细胞多为成熟多核叶性或裸核性巨核细胞,网状纤维染色在(+++)以上。尚未发现MDS-F有特异性细胞遗传学异常,有报道多见5号和7号染色体异常和复杂异常,但这类异常也见于其他不伴纤维化的各亚型MDS(表3-6)。

图3-46 MDS伴骨髓纤维化(HGE染色)

图3-47 MDS伴网状纤维(+++)(Gomori染色)

(三)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显著增多

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显著增多(refractory anaemia with ring sideroblasts associated with marked thrombocytosis,RARST)属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增殖性肿瘤(MPN)范畴。对RARS-T的本质尚未明确,2008年WHO分类中将其作为暂定的疾病。

表3-6 MDS伴骨髓纤维化的鉴别诊断

注:CP.慢性期;AP.加速期;BP.急性变

【概述】

RARS-T具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RARS)亚型的临床及形态学特点,又呈血小板显著增多(≥450×109/L)。支持本病MPN的是大多数RARS-T患者有JAK2V617F突变或少数情况下的MPLW515K/L突变。另一方面,体外内源性集落形成试验表明少数病例具有生长的特性,支持为MDS。

【临床特点】

多见于中老年人,有贫血及铁负荷过高的症状。

血象:通常为中度贫血。无原始细胞。血小板增多(≥450×109/L)。

骨髓涂片:红系前体细胞增生,常见巨幼样改变及核分叶异常,环形铁粒幼细胞占红系前体细胞的比例≥15%,粒系无明显发育异常。原粒细胞<5%。

遗传学:60%的患者具有JAK2V617F突变,少数为MPLW515K/L突变。

【骨髓病变特点】

骨髓增生较活跃或极度活跃,粒、红系细胞比值减小,红系可见各阶段细胞显著增生,多以中晚阶段为主。不见原始阶段粒、红系细胞明显增多。巨核细胞多见,以分叶核巨核细胞为主,可见胞体大、染色质疏松、核分叶多的巨核细胞或胞体小、核分叶少、核深染的巨核细胞。

【鉴别诊断】

1.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RARS) RARS和RARS-T的临床表现及形态学有较多相同之处。RARS可血小板增多,但一般为轻度,与RARST不同,RARS的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通常正常,无JAK2V617F突变。

2.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 ET的血小板增多和巨核细胞形态与RARS-T相似,但无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和红系发育异常。

3.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 与RARS-T的骨髓以红系增生为主、伴有发育异常和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不同,PMF的骨髓通常以粒系和巨核系细胞增生为主,红系增生不显著,无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和明显的红系发育异常。

【预后】

有关资料较少,国外报道的存活期由几个月至十多年不等。

(孙 琦 陈辉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