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骨髓中,淋巴细胞占有核细胞的20%~25%,均为分化成熟的小淋巴细胞,在石蜡切片中小淋巴细胞因胞质极少、胞核深染而与晚幼红细胞无法区别。在塑料包埋半薄切片中两者可以区分:成熟小淋巴细胞圆形,直径7~10μm,胞质少、淡染、透明、无颗粒,核染色质小块状凝集或细沙状,核仁不明显。晚幼红细胞圆形,胞质嗜酸、丰富,核圆形,染色质固缩、深染,无染色质颗粒,无核仁。正常的小淋巴细胞在骨髓中的分布有两种形式:①稀疏散于其他造血细胞之间;②呈丛状、簇状或结节状聚集。呈结节状者称为淋巴小结(lymphoid nodule)、淋巴滤泡(lymphoid follicle)或淋巴细胞聚集(lymphocytic aggregate)。良性淋巴细胞小结(benign lymphocytic nodule of bone marrow)在骨髓活检和骨髓小粒切片中较常见,骨髓活检中的检出率为3%~47%,尸检的检出率为26%~62%。
生理情况下,骨髓中的淋巴小结在青少年中难以检到,成年后开始出现并随年龄增长而趋于增多(女性多于男性),>70岁者的良性淋巴小结检出率为36%,Krause报道骨髓检出淋巴小结者的平均年龄为60.2岁。
良性淋巴小结见于多种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AIDS、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患者的骨髓,与相应的疾病预后无关,也未见转化为恶性淋巴瘤的报道。淋巴小结的数量和大小变化较大,直径为0.1~2mm(平均0.4mm),Krause等观察的1124例非淋巴增生性疾病患者骨髓活检标本中淋巴小结的检出率为16.2%,其中80%为淋巴滤泡型,20%为淋巴浸润型。Bartle R等观察的7080例骨髓活检标本中,发现淋巴小结者占8%,一张骨髓活检切片中最多检见7个淋巴小结,平均为1.3个,大部分淋巴小结较小,小结边界清楚,甚至有生发中心形成。较大的小结,见于免疫异常相关性疾病,如AIDS和类风湿关节炎。
骨髓良性淋巴小结可分为两型:淋巴滤泡型(lymphoid follicle type)和淋巴浸润型(lymphoid infiltration type)。
淋巴滤泡型:滤泡中央无脂肪细胞,更无粒、红及巨核系造血细胞,边界较清楚(与造血组织形成明显对比)。骨髓增生低下者淋巴小结边缘可见脂肪细胞,增生极度活跃者则无脂肪细胞。淋巴小结以较成熟的小淋巴细胞为主,也可见转化性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浆细胞,有时可见毛细血管,无多核异物巨细胞和坏死。一般来说,小结内B细胞多于T细胞,T辅助细胞多于T抑制细胞。免疫组化证实B细胞和T细胞皆为多克隆性。有的淋巴小结有生发中心形成,称为次级滤泡(图2-70),无生发中心的淋巴小结称为初级滤泡(图2-71)。生发中心成于中心细胞(裂细胞)、中心母细胞(无裂细胞)、巨噬细胞和滤泡树突状细胞等。κ阳性的B细胞与λ阳性的B细胞之比为2~3∶1。偶尔可见无套细胞围绕的裸生发中心,须与淋巴瘤累及骨髓鉴别。
淋巴细胞浸润型:成熟的小淋巴细胞相对集中地浸润骨髓组织间质(图2-72),浸润灶中央含有脂肪细胞或粒、红或巨核等造血细胞。浸润的细胞成分与淋巴滤泡型基本相同。此型尤其须与淋巴瘤累及骨髓鉴别。
图2-70 骨髓次级滤泡(塑料切片,HGE染色)
注:小梁间成熟淋巴细胞结节,中央圆形浅染区为生发中心
图2-71 骨髓初级滤泡(塑料切片,HGE染色)
注:小梁间成熟淋巴细胞结节,无生发中心
良性淋巴小结应与淋巴瘤(尤其是分化良好的小细胞性淋巴瘤)累及骨髓相鉴别。一般来说,良性淋巴小结:①多分布于骨小梁之间,偶可靠近骨小梁,形成大致圆形的区域;②细胞成分多样,可含组织细胞、浆细胞、嗜酸粒细胞等;③细胞形态趋向成熟,无异型,除生发中心外无核分裂象,核仁不明显。淋巴瘤累及骨髓时,瘤细胞:①多靠近骨小梁边缘浸润,偶尔位于小梁间区,浸润区不规则;②细胞成分单一,除T细胞淋巴瘤外,不见组织细胞、嗜酸粒细胞等;③细胞形态幼稚,异型性明显,核染色质均一,可见核分裂象,核仁明显。免疫组化染色和TCR、IgH基因重排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鉴别诊断尤其困难的是多形性反应性淋巴增生性淋巴细胞浸润,这些淋巴细胞聚集通常是灶性的,边缘不清,随机分布,淋巴细胞一般分化良好,有的胞体形态可不规则,核形状不规则,浸润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浆细胞、免疫母细胞、嗜酸粒细胞、内皮细胞、吞噬性组织细胞和上皮样组织细胞,这种病灶见于任何年龄的骨髓,并常见于伴免疫功能异常的疾病,如胶原性疾病和AIDS等。有时与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浸润灶无法区别,须做免疫组化检查。一般来说浸润性的淋巴细胞只表达T细胞抗原或只表达B细胞抗原则支持单克隆性T细胞或B细胞增殖,是肿瘤性的,而表达T细胞与B细胞抗原淋巴细胞混合增生是反应性的。但富于T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多数表达T细胞抗原的细胞是反应性的,仅10%胞体较大的B细胞才是肿瘤细胞,此时做PCR、TCR基因和IgH基因重排检测极为重要,它可以明确是肿瘤性增生还是反应性增生。总之,髓外无明确淋巴瘤证据时,确定骨髓淋巴瘤累及应极为谨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