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美两国信用卡现状风险可控性比较

中美两国信用卡现状风险可控性比较

时间:2022-02-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拥有超过10万亿元的银行储蓄,国民的生活习惯和消费理念更趋保守,中国信用卡的透支规模与美国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在中国,信用卡消费赋予人们一定的透支空间,并让人们在数十天后归还。
中美两国信用卡现状风险可控性比较_映象·整合——北京上海新锐观与思

三、中美两国信用卡现状风险可控性比较

美国信用卡危机是零首付惹的祸,而中国信用卡操作过程中暴露的弊端和坏账会不会引发同样的危机?我国拥有超过10万亿元的银行储蓄,国民的生活习惯和消费理念更趋保守,中国信用卡的透支规模与美国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可以断言,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只要及时有效防范,信用卡危机不会在国内上演。

(一)合理消费理念占据天时,短期冲击不会来

中国老太临死前凑齐购房款,美国老太临死前还清购房款,这就是中美两国国民消费观念的真实写照。考虑到正常情况下,几十年内房价上涨金额和利息支出应该大致相等。从金融安全角度分析,中国老太购房银货两讫无任何风险;而美国老太在还款过程中遇上失业、家庭财务危机,还款会成为难题,坏账由此产生。当累积到一定量,危机就会爆发。

在中国,信用卡消费赋予人们一定的透支空间,并让人们在数十天后归还。但很多持卡人还是愿意在卡里存钱,他们更关心的是万一错过免息期所要承受的高额罚息。可见,中国居民的信用消费意识还不强,他们习惯存钱。尽管办卡门槛越来越低、授信额度越来越高,但这些消费习惯给金融机构吞下一颗定心丸,短期内不会给相关金融机构带来太大冲击。

(二)制度保证占地利,信用卡坏账基本可控

在美国平均每人拥有数张信用卡,而在中国平均每10人拥有1张信用卡,中国坏账率3.5%也远低于美国5.5%的水准。如果这些数据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对比中美两国信用卡发行制度和结余转户制度,中国的相对封闭式管理占有地利。

1.信用卡发行制度差异

在美国,商业银行(花旗为代表)与专业化信用卡公司(运通为代表)均是信用卡发卡主体。信用卡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采取专业化、高负债的发卡机构经营模式,而监管机构未能建立有效风险监管体系。在“高收益”的诱惑下,这些机构向银行、机构投资者、个人大量发行公司债券,资产负债率均超过50%。这样的公司很难经得起市场的冲击,眼下美国运通公司只能等着政府发放救助款。

在我国,信用卡发放业务只能由商业银行开展,其抗风险的能力相对于一般机构要强。他们能自我吸收信用卡业务的经营风险,阻止其在金融体系内的大范围传递。此外,在评估体制方面,国有商业银行采取的“大数法则”能分散风险。

2.结余转户制度[2]

在美国,信用卡产品具备结余转户功能。持卡人申请信用卡后,发卡机构即可向其提供优惠利率贷款,用以清偿现有信用卡的透支金额。一旦经济形势恶化,或信用卡债务普遍超过偿还能力,信用卡业务就将爆发系统性风险。

在我国,信用卡产品均不具备结余转户功能。预借现金比例也普遍限定在30%,持卡人很难通过申领新信用卡套取资金偿还现有信用卡的到期债务。

(三)10万亿壮胆靠人和,储蓄成中国信用卡防火墙

超过10万亿元的银行存款,10%的银行准备金率,为防范信用卡风险打造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火墙,人和因素是美国信用卡机构无论如何不具备的。更何况,国内信用卡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即使透支率高于5%的红线,庞大的储蓄后盾能完全应付这些潜在的危机。

不过,国内商业银行也应保持清醒头脑。中国市场越来越开放,消费观念越来越超前,信用卡额度和持卡人数量在积聚膨胀。虽然目前有足够能力应付危机,但难保5~8年后美式信用卡危机不会在中国克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