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苏邮与中国

苏邮与中国

时间:2022-02-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一部解放区邮票获得世界邮展大金奖的著名集邮家沈曾华,曾在上海麦伦书院举办过一次前苏联邮票展览,促进了中国苏邮的收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际书店第一批进口销售的外国邮票就是苏邮。1957年前苏联举行国际邮展,中国选送11部邮集参展,其中肖立昂的列宁专题获少年奖,此后亦有中国集邮家集苏邮获奖的。苏联解体后,苏邮发行终止,由俄罗斯邮票取而代之。前苏联邮政部门大量抛售库存苏邮,造成了市场供大于求。
苏邮与中国_火红年代:红色藏品的收藏与投资

苏邮与中国

仿佛宿命,前苏联的前身是俄罗斯,而新俄罗斯的前身又是前苏联,似乎从起点来到终点,又从终点回到起点。而苏邮却不是简单的轮回,现在我们称发行苏邮的时代为前苏联,它为我们提供了收藏苏邮的千载难逢的大机遇。

中国和苏邮有着不解之缘,然而,这个不解之缘很大程度上是伴随着屈辱的。俄罗斯早在1857年就发行邮票,1860年,俄罗斯帝国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后,便有俄商在中国开办信行,1870年,帝俄邮政部接收所有私商邮政机构,在北京、天津等地擅自设立客邮邮局发行邮票,后来还在俄邮上加盖俄文“中国”在中国发行使用。早期集俄邮是伴随着殖民统治在中国出现的。

十月革命后,大量中国留学生和志士仁人,奔向前苏联学习马克思主义,寻求救国真理,留下了许多苏邮实寄封。早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俄侨组建的中华俄国邮票会就带动了一批早期的苏邮爱好者。北京的马永春、常天戈、周毅等,都是客邮(旧时在中国领土上设立的外国邮局及发行的邮票称为“客邮”。鸦片战争以后,英□法□美□日□德□俄等国先后在中国沿海口岸及一些大中城市私设邮局,侵犯中国主权,后经斗争,自1917年陆续撤销)和前苏联早期邮票的拓荒者。以一部解放区邮票获得世界邮展大金奖的著名集邮家沈曾华,曾在上海麦伦书院举办过一次前苏联邮票展览,促进了中国苏邮的收藏。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际书店第一批进口销售的外国邮票就是苏邮。1952年,中国国际书店一次进口苏邮80多种,开始公开在中国出售。当时形成了中国集苏邮的第一个热潮。

20世纪50年代由于前苏联的“老大哥”形象,苏邮在国际上的地位很高,中国《集邮》等报刊大量介绍宣传,还出版了一些有关苏邮的书。1957年前苏联举行国际邮展,中国选送11部邮集参展,其中肖立昂的列宁专题获少年奖,此后亦有中国集邮家集苏邮获奖的。很多省市都举办过苏邮展览。

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进入冰河期,“文革”期间,收藏前苏联邮票在有些地方甚至被当作是里通外国的行为。于是苏邮收藏在中国中断,或者说转入地下。

改革开放后,随着集邮再度在中国兴起,苏邮收藏出现过一个小高潮。这个收藏热潮几经起伏,刚刚启动时价格平稳,后来随着集苏邮的人数增多,市价持续走高。苏联解体后,苏邮发行终止,由俄罗斯邮票取而代之。前苏联邮政部门大量抛售库存苏邮,造成了市场供大于求。同时由于经济陷入困境,卢布大幅贬值,本土集邮者为了面包,廉价抛售苏邮,给苏邮市场带来极大冲击。

这既使得中国苏邮爱好者欣喜,他们可以用低廉的价格收集一年年苏邮全册,同时也给过去的铁杆苏邮收藏者带来浓厚的心理阴影,因为他们曾经高价买来的视若珍宝的苏邮大幅贬值。

苏邮的贬值给苏邮爱好者带来了又喜又忧的心境。如今,一套1967~1991年的苏邮大全套仅仅1万多元,以仅相当于中国20世纪80年代前一年年册的价位,居然可以购到24年苏邮全套。从邮票的艺术性、题材内容、印刷的精美程度等各方面来看,苏邮都不逊于中国邮票。

尽管苏邮市场价格节节下挫,直到现在才止跌回稳,然而,收藏投资的机遇就蕴藏在大跌势中。应该看到,苏邮的某些品种并没有下跌,如图6-16所示的邮资纪念封。早期的苏联邮票很多不跌反涨,如1922年4月发行的加盖改值邮票(图6-17)、1921年11月发行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周年纪念邮票(图6-18)等,都十分坚挺。

大跌的邮票,从收藏心理来看,价位容易为人接受;从技术上分析,则具有了反弹的要求。

img148

img149

图6-17 加盖改值邮票,1922年4月发行

图6-16 前苏联邮资纪念封

img150

图6-18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周年纪念》,1921年11月发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