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吴地婚俗,你知道多少?

吴地婚俗,你知道多少?

时间:2022-02-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吴地传统服饰是稻作文化的产物,分为长衫与短衫两种。2. 食吴地人民主食稻米,最常见的是饭和粥,其次是糕团和粽子等米制食品。吴地自古“民食鱼稻”。吴地从前民众造屋多为坐北朝南。2. 生育礼俗在吴地,孕妇临产前一个月,娘家常备红枣、鸡蛋、红糖、糕点等送至女儿家,俗称“催生”。
吴地民俗_江苏地域文化导论

一、 吴地民俗

(一) 生活习俗

1. 衣

吴地植桑养蚕,为我国的丝绸之乡,苏州刺绣名扬天下;吴地盛产棉、麻,纺织业发达;加之人们心灵手巧,又富有创新意识,自古以来吴地服饰就以做工精美而著称。

吴地传统服饰是稻作文化的产物,分为长衫与短衫两种。农民不同于读书人、官绅与商贾,他们穿短装,下着裤或裙。男装为对襟短衫,女装为大襟(也叫“斜襟”)衫,布扣。姑娘们的衣裳色彩艳丽,已婚妇女的衣裳颜色素雅,一般为月白、浅蓝或深蓝。女性穿的裙子叫“作裙”。有的裙子前后绣上两块长方形的、有吉祥如意寓意的图案,俗称“马面”。从前妇女大热天下田劳作,都爱戴“兜肚”。女性爱梳“盘盘头”,将头发挽成椭圆形发髻,便于下田劳作。为防止头发弄乱,就扎包头巾,头巾用不同颜色的布料镶拼而成,有的还绣花。“拼接衫”是吴地服饰的一种创新,选用不同颜色和花纹的布料拼接肩头、衣袖,不但能防破损,而且更美观,其特点是:斜襟、衣长、腰宽、袖口小、紧身。

2. 食

吴地人民主食稻米,最常见的是饭和粥,其次是糕团和粽子等米制食品。人们也吃面食,但只是换换口味,苏浙沪流行“吃煞馒头勿当饭”的俗语。吴地的饭,分为米饭、菜饭、糍饭、蛋炒饭和乌米饭等。乌米饭,也叫“乌饭”或“青粳饭”,由糯米加乌饭树的叶汁煮成。吴地农历四月八盛行吃乌米饭,以纪念“浴佛节”。这一天百姓蒸乌米糕供佛,俗称“阿弥饭”。吴地的粥,也叫“薄粥”或“白粥”,分为米烧粥、饭泡粥、菜粥和花色粥等。花色粥,是一种除放米以外,再放入其他食品的粥。如腊八节喝的“腊八粥”,用莲子桂圆、红枣、银杏等八种东西煮成的“八宝粥”。此外,还有用雪水和白米加梅花煮成的“梅粥”,用荼糜花、杏子与米煮成的“荼糜粥”等。吴地自古“民食鱼稻”。晋代吴郡籍文人张翰因爱吃家乡的莼菜、鲈鱼,竟借口辞去洛阳官职的故事,生动说明吴地的鱼馔之美。

3. 住

吴地河网密布,从前农家住宅大都是依水而建,或造在离河边不远处。城镇民居,也大都建在濒河街巷一侧,临街面河。还有跨水而建的民居,河沿两边的民宅以红木栏杆或石栏与小桥相连。吴地民居的特点,可用唐代诗人杜荀鹤的诗句 “人家尽枕河”来概括。

吴地富庶,入仕为官或经商发家的人家很多。他们的住宅也近水边,多为青砖黛瓦粉墙的深宅大院。这些庭院,主轴线一以贯底,上面建造着门厅、轿厅、大厅、堂楼。左右轴线上客厅、书房、次要住房、杂房对称,辟有花园、天井,堆有假山,种植名贵花木,或饰以盆景,极为典雅,是吴地建筑的经典。

吴地从前民众造屋多为坐北朝南。苏南地区有“祖上传下朝北屋,世世代代朝俚哭”的谚语,是说造屋忌讳朝北。大门上要安放照妖镜、八卦、剪刀、柏枝等避邪的吉祥物作为点缀。在过年时,在门上贴门神和春联等。门的高低、颜色、饰物是家庭社会地位的象征,但凡官绅之家,都是朱门大户,门上镶有铜环门钉,门前安放石狮。

吴地民宅对屋脊、山墙等装饰相当重视,瓦房的屋脊两头用“哺鸡”、“纹头”等作为饰物,还在正脊的当中留一个空间,填放泥土,种龙头葱、“千年芸”,以祈“年年发”和“千年好运来”。有些人家还爱在山墙上绘上各种图画作装饰。

(二) 礼仪习俗

1. 婚嫁礼俗

吴地的传统婚俗讲究“无媒不成亲”、“明媒正娶”。男方聘请媒人持帖子到女方家中提亲,讨女子的生辰八字,俗称“讨年庚”、“讨八字”或“讨口契”。如果女家同意,就会开出年庚八字,用梅红单帖写好,装入红封套内,并在红封套内放些茶叶、红米、枣子、花生、桂圆、莲子等,用红绿丝线系上“太平”、“兴福”铜钱各一枚,取“太平幸福”的吉意。套面上书“天作之合”或“一对和合,富贵吉祥”之类吉语,交媒人带给男方。男方请算命先生来“合字”,如八字相合,男方就正式向女方求婚,俗称“小定”。男方择定吉日,备了“求”字帖,将银钱、首饰、茶叶瓶、粉罐、绢花、喜果等用抬盒送到女方家,俗称“前茶”(即“下聘”定亲)。女家如正式允诺,就收帖受礼,俗称“吃茶”、“受茶”,然后备上“允”字帖和姑娘的年庚帖,与红蛋、鞋帽等一并回敬男家。翌日,男家将红蛋,女家将花生、糖果各分赠亲友以示报喜。迎娶前,男家请卜吉者择定完婚的吉日良辰,选定婚期,请媒人送给女家征求意见,俗称“送日子”、“送日帖”,也叫“请期”。男家馈赠女方礼金、首饰、衣物、糕点等,称“后茶”或“二茶”。婚礼前数日,男家要行“催妆”礼,苏州一带称为“担上头盘”。女方在婚前一日,要将瓷器、漆器、铜锡器、衣箱等嫁妆送到男家,俗称“铺行嫁”。其中,马桶是必不可少的,为取吉利,在桶内要放些红蛋、花生、桂圆、红枣等,称为“子孙马桶”。婚礼前后,男女两家都要张灯结彩,大宴亲朋。过门前,母亲要给女儿吃几个水潽鸡蛋,意谓“腹中有子”。迎娶时,富裕人家多用大红花轿或“堂船”,轿前或舱前挂起红灯笼,鼓乐前导。新娘上轿,由舅舅抱入轿中。离家时,新娘要放声大哭,俗称“哭嫁”。金坛、溧阳等地至今还流行“新娘十哭嫁”歌。普通人家则用小轿、小车或小船迎娶,礼仪相对简单。迎娶时有“拦门”的习俗,女方故意不让迎亲队伍进门,得先递上“开门钱”。花轿抬到男家,新娘进门,公婆要先有意避开,象征以后婆媳遇事不争。新郎、新娘执“红绿牵巾”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然后夫妻交拜。夫妻双双入洞房要并坐床上,喝“交杯酒”,再由福寿双全的长辈站在床前高处“撒帐”,即把果盘里的红枣、桂圆、莲子、松子、栗子等随手抛撒,让客人们争抢。“撒帐”后,新娘新郎行“下床礼”,双双出房拜见父母、长辈及来宾,宣告成人。然后,大宴宾客,俗称“坐卯筵”。喜宴后,宾客要进入洞房“闹新房”,讨红蛋、糖果,俗语说“闹发、闹发,越闹越发”。闹房以后,新婚夫妇就寝。婚后第三天,新妇三朝“回门”,夫陪妻回娘家,又叫“归宁”。婚后数日,男方邀女方亲戚吃饭,俗称“会亲”。

婚后一年,逢夏冬两季,女家要为新妇添置时令衣饰及其各种的刺绣品(如烟荷包、扇袋、眼镜袋等等),分送男家亲友,叫做“送夏”。

现代社会中,婚俗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一些基本程序还保留着。

2. 生育礼俗

在吴地,孕妇临产前一个月,娘家常备红枣、鸡蛋、红糖、糕点等送至女儿家,俗称“催生”。常州市郊兴将母亲或嫂子置办的“催生包”(内有红蛋一对、竹筷一双、草纸、益母草、婴儿用品等)暗放在孕妇床下。苏州浒墅关一带还兴在媳妇临产前送“邋遢团子”的风俗,又称为“催生团”。金坛、溧阳的“送催”中,必备无纽扣的婴儿“和尚衣”,表示婴儿是修道而来的,可免祸患。婴儿出生第二天,婿家用红蛋、糕点、鸡和一些菜肴送到丈母家报喜,送红蛋、红枣、糯米粥给亲友邻居报喜。产后第三天,要“过三朝”,即娘家携带婴儿衣帽、饰物、日用品以及鱼、肉等来看望女儿,吃“三朝酒”,并用艾叶为婴儿洗身,称为“洗三”。婴儿吃第一口奶,称为“开口奶”。开奶前,给婴儿饮由犀黄、黄连、大黄熬成的“三黄汤”,寓意是“先苦后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三朝”时,尊长为初生婴儿起乳名,或按属相,或按出生年月,或按八字中五行所缺字,或寄托祈福避邪愿望,或以俗名贱名喻易养育。亲友闻喜讯后,携鲫鱼、猪肺等来探望产妇,俗称“送汤”。有的还向婴儿送银锁、银镯、衣帽等,称为“送庚”。产妇在产后一个月内的休息和调养日子叫做“坐月子”,不能到别人家去,别人也不能进产房。婴儿生下30天叫“满月”,要办“满月酒”以示庆贺。婴儿要剃“满月头”,连同眉毛剃掉,将剃下的胎发、眉毛揉成团,用红丝线与桂圆、莲子等串在一起挂在高处。娘家送来的礼品,叫“满月担”,有食品、鞭炮、小孩衣服、首饰、玩具等等。“满月”后,产妇回娘家小住,叫做“做头廗”或“走满月”。在婴儿满一百天时,要举行“百日礼”。婴儿满周岁,要“过周”,宴请亲朋好友。“过周”的仪式一是“寄名”,一是“抓周”。寄名,就是给婴儿找生肖相合和多子多福的人做“寄娘寄爹”,或寄名给神灵。“抓周”则是让婴儿身着新衣,足蹬虎头鞋,家人在屋子中央放一张八仙台,桌上备有一只盘,男婴盘里放弓、矢、笔、墨、纸、砚等,女婴盘里放秤、尺、刀、剪、金银饰物、彩缎花朵等,让婴儿任意抓取,根据婴儿先抓的物件来判断其前途、喜好、智愚。如今生育礼俗已有了很大改变,但“催生”、“坐月子”、“做满月”、“做周岁”等习俗仍沿用。

(三) 寿庆礼俗

吴地人们将50岁或60岁以下的,逢诞生之日的,叫“做生日”。60岁以上的,逢寿诞之日的,叫“做寿”,“寿”一般逢十举行。做寿沿袭“做九不做十”的规矩,即如果是做60岁寿诞,其寿庆放在59岁生日时举行。做寿以做60岁最为隆重。旧时,富家祝寿非常讲究。在大厅当中设寿堂,上供王母、老寿星画轴,下设烛台,红烛高照,四壁悬挂亲友赠送的寿幛、寿面(面上放置吉祥图案的剪纸,称为“面花”)。正寿之日,寿星身着吉服坐在寿椅上,在鞭炮声中接受拜寿。先是长子夫妇奉觞上寿。寿星离座走到堂前,向外敬天,向内敬地,然后回座。家人按儿、媳、女、婿、孙儿、孙女等次序奉觞上寿,口诵“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颂辞。寿星则将装有“子孙钱”的红包分送给拜寿者,叫做“百岁包”。平民之家,寿庆则比较简单,仅用吃长寿面表示庆贺。吃面前,盛满一碗,再添几根长面条,寓意“添寿”。

(四) 岁时习俗

吴地主要的岁时习俗有:①春节;②立春;③元宵节;④清明节;⑤立夏;⑥端午节;⑦六月六;⑧七夕;⑨七月三十;⑩中秋节;重阳节;冬至;送灶;除夕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吴地春节隆重祥和,家家户户贴桃符、门神和春联,以及大红“福”字,在室内墙上挂年画。有的人家还悬挂钟馗像,以避一年灾邪。门神多为秦叔宝、尉迟敬德,多用桃花坞木刻门神。晨起,放“开门爆仗”,先放一串小爆仗,取“驱邪迎新”的吉兆,再放三个大爆仗,寓“节节高升”。年初一早餐,吴地人家吃木耳莲子汤、炒米茶加水潽蛋、团子、糖糕等,寓有合家团聚、生活甜蜜、节节高升之意。一天不烧新饭,一般吃除夕做的“年菜剩饭”,取“年年有余”的兆头。城乡盛行掉(舞)狮子、掉(舞)龙灯、跳财神等民间文娱活动。年初一,禁扫地、乞火、汲水及用针剪,防带走“财气”。正月初五,相传是财神(路头神)生日,人们都以酒肉祭祀。商店争先迎财神,子夜刚过就放爆竹迎接,俗称“抢路头”。至于财神是谁,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说是赵公明,有的说是关羽,也有的说是比干、范蠡

吴地元宵节,清晨爆竹四起,锣鼓喧天,龙灯队伍便出现在街头巷尾。早餐各家吃用糯米粉做的圆子。江南农家还吃“稻馃团”,团子很大,寓意今年家中稻苗会发棵,收成会好。“灯”是元宵的主要内容,分为“文灯”和“武灯”。文灯是悬挂的,武灯是表演的,如龙灯、狮子灯、马灯、采茶灯等。文灯一般是正月十三上灯,十八落灯。除上灯之外,还有“掉狮子”、“荡湖船”、“打莲湘”等民间歌舞。各地还时兴猜灯谜。

清明节,吴地习俗是家家门上插杨柳或桃花,以祛除邪祟,女性结小小杨柳球戴于鬓边,说是可以红颜不老。清晨,以春节前蒸制的团子油煎后供祖宗。苏州人用青团子和红藕作祭品。旧时还有去祭祠堂、吃祠堂酒的风习。各家都要在清明前去祖坟祭扫,名曰“扫墓”。常州人还把祭菜中的鱼带回家,取富贵有余之兆。踏青,也是清明时节人们的一项重要活动。

农历七月初七为“七夕”,又称为乞巧节。它源起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是他俩一年一度在鹊桥的相会之期。是日,姑娘们汲取井水与河水各半混合放置于天井曝晒,然后将绣花针轻轻放在水缸的水面上,倘在阳光下其投影成宝塔或笔状,表示已“乞”到了“巧”。入夜,姑娘们多用瓜果、彩色丝线、绣花针、脂粉等供祀牛郎织女,并在月下穿针引线以乞巧,叫做“乞巧会”。有的还将蜘蛛放在化妆盒内,第二天如有蛛网,亦认为乞得了巧。傍晚,看西天变幻的彩云,谓之“看巧云”。让孩子吃“巧果”,变得心灵手巧。

农历七月三十日,相传为地藏菩萨(即地藏王)的生日,俗称“地藏节”。在苏州地区,是日人们都聚集于开元寺的殿前,烧香酬愿。常州武进地区,人们则聚集在东郊三官堂烧香诵经。是夜,吴地城乡家家在门口或天井中烧“地藏香”,即在门旁与阶前点上香烛,插上棒香。“地藏香”在吴地民间还有另一种说法,叫做烧“狗屎香”,说是为了祭祀元末在苏州自称吴王的张士诚。张士诚施行惠政,较得民心。

登高,为重阳主要习俗。苏州人大都登虎丘、灵岩、吴山等。无锡人登惠山。常州近城无山,人们便相邀到东郊文笔塔登高。重阳节早晨吃重阳糕,寓有“步步登高”之意。吴地还有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的习俗。

“冬至大如年”这一俗谚说明冬至在吴地人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冬至前夜,吴地各家例供祖宗,谓“过冬至”或“做冬至”。豆腐是冬至的主菜,谚语说:“若要富,冬至隔夜吃胡葱炖豆腐。”因“豆腐”与“头富”(首富)谐音,寓致富之意。苏州还有食冬酿酒的习俗。“冬至馄饨夏至面”,吃馄饨是冬至的必备食物,据说馄饨形状颇似天地浑沌之象。

除夕,是农历年末,俗称“大年夜”。从腊月二十日开始,家家户户忙碌起来准备过年,祭祀祖先、宅神、路头神,称为“过年”。农家在门前场地上用石灰画圈,圈中大书吉语,又画米囤、元宝,以祈年谷,总称“画米囤”。一家人聚齐吃“年夜饭”,饮守岁酒,各种菜肴都有象征意义。如肉圆象征“团团圆圆”,蛋饺色黄象征“金元宝”,百页意味着“百年长寿”,吃鱼意味着“年年有余”,豆芽菜称“如意菜”,青菜叫“长庚菜”,水芹菜意为“路路通”,茄子叫“安乐菜”等。大人讲老鼠嫁女儿的故事哄孩子入睡。不睡觉的人则围炉而坐,谈笑欢歌,通宵不眠,谓之“守岁”。城市里有烧火盆的风俗,取旺盛之意。农村人在田埂上烧麻秸、薪草、竹枝,叫做“照田财”或“照田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