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共产党员的情怀

共产党员的情怀

时间:2022-02-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堪称罕见的最高荣誉,即对祖国的利益,不怕危险,不怕捐躯。他用党的革命实践,用自己早年投身革命的现身说法,证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955年,37岁的刘克东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事电讯工程学院副院长。他针对当时社会思潮,结合中国共产党革命实践,发出了一个老战士的心声,拨动了新战士的心弦,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刘克东作革命传统报告作出名了。
共产党员的情怀_发现与表现——新闻采写札记

有一种荣誉……堪称罕见的最高荣誉,即对祖国的利益,不怕危险,不怕捐躯。——培根《论荣誉》

1990年初春的一天,陕西省某高校的礼堂里座无虚席。讲台上,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神情激动、侃侃而谈。老人越谈越激动,他从“五卅”运动讲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北伐战争讲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讲到新中国成立……他用党的革命实践,用自己早年投身革命的现身说法,证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讲着讲着,他唱起了八路军军歌:“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克服的力量……”

在场的人们不约而同地跟着唱起来了,在场的人们手掌都拍红了、拍疼了,经久不息。

这位老人是谁呢?他就是我所要叙述的主人公,离休老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原西北军事电讯工程学院副院长,全国、全军老有所为精英奖获得者刘克东同志。离休二十多年来,他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脑神经萎缩、心脏病、风湿病、脑血栓、右眼视网膜脱落失明等严重疾病,在同病魔作斗争的同时,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到学校、工厂、部队、农村作报告,足迹踏遍了整个西安城和咸阳、茂陵,长安县、王曲等地。这些年来,他做过500多场革命传统报告,听众达20万人以上。同时他还以惊人的毅力撰写了《彭总指挥我们战斗》一书和28多万字的回忆文章。他关心下一代,兼任学校校外辅导员,为学校捐赠图书、绿化校园,他关心残疾人,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款2000多元。

这是何等的思想情操,这是何等的精神境界呵!

他常说:“是党培养了我,人民养育了我,活一天就应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我的一切都是党培养的,应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

刘克东出生在陕北延川县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34年革命的火种撒遍陕北,刘克东就像遇到了自己再生爹娘,年仅16岁的他毅然报名参加了陕北红军。翌年,中央红军来到陕北,他进入中央军委通讯学校学习。从此,他跟随党中央转战陕北,跟随彭德怀解放大西北。不管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他拼命地工作,党叫干啥就干啥,一切从党的利益出发,从没计较过个人得失。

革命战火的硝烟磨炼了他,锻炼了他,数十年的革命斗争实践,使他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一个光荣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国解放后,他更加奋发地为人民工作。1955年,37岁的刘克东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事电讯工程学院副院长。

有一次,他带领学生出早操,不幸把腰骨扭成压缩性骨折,医生要他打石膏卧床百余天。而他哪里躺得住,仅仅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便带着钢支架跑了出来。在他的辛勤努力下,学院的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可他却又黑又瘦。

有一天半夜,刘克东突然偏瘫发作昏迷过去,妻子、同事们围在他的身边焦虑万分。整整七天七夜,他才苏醒过来,人们这才长长地吁了口气。他呢,却不以为然地笑着对身旁的人说:“没事,我为党和人民工作还没有做完,咋能走呢?”

他以惊人的毅力走下病床,拄着双拐,坚持锻炼。也不知跌倒了多少次,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又跌倒,他咬紧牙关,忍着剧疼,一步一步地练呀、练呀……终于,他又战胜了病魔走出了医院,又回到了他一刻也离不开的工作岗位。妻子怕他再犯病,劝他多休息几天,刘克东却执意不肯。望着丈夫远去的身影,妻子的泪水禁不住流了出来。她也是1938年参加革命的老干部,她理解丈夫的心情。

就这样,刘克东因病跨进了干休所的大门……

六十年代末,整个中华大地遭受了一场大劫难。刘克东看到眼里,疼在心里,他在思考着做点事……

一天,干休所附近有一支部队来请刘克东给新战士讲传统,他欣然答应了。他针对当时社会思潮,结合中国共产党革命实践,发出了一个老战士的心声,拨动了新战士的心弦,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回到家里,刘克东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为自己找到了新的职业而高兴得跟小孩似的。心情好了,身体也觉得轻松了许多。于是,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项工作中去,而且一丝不苟、严肃认真。从此,他使用讲传统报告的形式,走向了社会、走进了学校、走进了工厂、走进了部队。他终于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场场报告、篇篇文章,都是他心灵里的插曲,催人泪下,激人奋进。上百名听众和读者写来了热情洋溢的感谢信,许多孩子寄来了根据他所讲的故事写成的作文、寄来了红领巾。看到这一封封感谢信,看到这一篇篇文章和一条条鲜红的红领巾,刘克东热泪盈眶。

他是陕北红军,又到“白区”做过地下工作,经历过西安事变。他就将这段历史回忆下来,用自己的切身实践,讲延安时期的延安精神,讲西安事变……他没有参加过长征,为了讲好《红军不怕远征难》,他在老伴郑唐的协助下,细心收集这个时期的资料,让老伴给他念报刊上发表的一些回忆文章,虚心地走访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重温那个时代的历史歌曲。由于眼疼,他用讲稿不方便,就一遍一遍地让老伴给他念,他一遍一遍地记,晚上睡在床上还要记。有时老伴看他睡着了,便轻手轻脚地放下手里的资料,可刚停下来,他却又睁开眼睛,让老伴继续念。他还背会了毛主席的许多诗词,在报告中穿插朗诵,回忆、唱会了北伐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的许多首历史歌曲,讲到适当的地方就唱上一首。他凭着顽强的意志,凭着惊人的毅力,锻炼出非凡的记忆力和讲演能力,场场报告,讲得生动活泼,不仅老同志爱听,而且青少年更爱听。的确,刘克东每作一场报告,总是要下一番功夫的。一次,某国防厂邀请他作新形势下如何发扬延安精神的报告。他事先把这个厂工会和青年团的领导及几名青年职工请到家里,召开座谈会,了解青工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典型问题,然后针对当前青年人的一些糊涂认识,选择自己报告的角度,再做报告。这样一来,讲得实实在在、入情入理,博得了听众的好评。该厂团组织和工会还把刘克东在报告后提出的期望“不要让时代的列车,在我们这一代人上晚点”作为全厂职工的口号提出来,并以此为题举办黑板报、墙报,广泛宣传,鼓舞全厂团员青年。好几年以后,这个口号仍在厂里流传。

刘克东作革命传统报告作出名了。慕名前来邀请刘克东作报告的单位络绎不绝,他从不推辞,他曾在陕西省人民广播电台作过题为《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扬艰苦朴素的延安精神》的报告。他对干休所历届所领导都不止一次地讲:“作传统报告是我终身的职业,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做下去。”但是,干休所领导担心他的身体,只许他每周讲一次。外单位来邀请的人很多,“挂号”排队很长,干休所以刘克东身体不好为由婉言挡驾了。有的单位借口看望刘克东,巧妙地避开干休所领导登门邀请他去讲,刘克东也就悄悄应许,常常一个星期连续外出讲多次。20世纪70年代中期,他的右眼因视网膜脱落而失明,左眼视力也只剩0.01,心脏病急剧恶化。可他没有惧怕,仍是有请必讲,不请也去。每次作报告回来,嗓子疼痛,浑身无力,咽不下饭,睡不好觉,需要打针甚至输氧气。有一次,他给陕西机械学院动力系讲党史,上午讲完后,学生不愿离开,要求他下午连续讲。刘克东不顾身体疲劳,下午又连续讲了三个多钟头。回到家里,病就犯了,血压急剧下降,瞳孔扩大,不省人事,晕了过去,经过抢救才保住了性命。可待身体刚刚好转,他又四处在讲。妻子为他担忧,同事们为他担忧,所领导为他担忧,可他全然不顾,一心扑在这崇高的事业上。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地,我国从一个封闭社会走向改革开放,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命运、我们的社会,面临着新的浪潮、新的挑战,刘克东为此而忧虑。他害怕一些人思想走向歧路,担心一些人盲目追求金钱,损人利己,于是他更加拼命了,拼命地奔走呼号,讲理想、讲奉献、讲延安精神,讲社会道德和党的光荣传统。他不光在社会讲,回到家里也讲。他常给自己的儿女和孙子们讲党的历史、党的光荣传统和做人的道理,并经常为孩子们制订学习计划,从小入手,严格教育,注意培养孩子们的道德情操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他的严格养育下,儿女们现在都是高级工程师,孙子们个个都是大学生。他现在担任西安市家庭教育讲师团团长、西安市关心下一代协会常务理事、老年人协会顾问、残废人福利基金会名誉理事。

1985年11月的一天,刘克东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的信,老伴打开一看,是彭德怀夫人浦安修同志寄来的。老伴郑唐念道:“接到你寄来的回忆录《在彭总指挥下战斗》一书后,阅后觉得真切朴实,你在眼睛不好的情况下,能完成,实非易事,作为亲身经历的回忆,是历史的见证人,对研究西北解放战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教材……”

刘克东听着这一句句肯定、赞扬和关怀的话语,双手捧着信不由地涌出了热泪。彭德怀同志被迫害致死以后,刘克东就陷入了极度的悲痛之中,他怀念彭总,他为彭总过早地离去而惋惜、哀叹。他在彭总身边工作过七年,他太了解彭总了,彭总留给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深深地扎在了他的记忆里。他觉得应把自己所知道的彭总写出来,他对老伴说:“咱们的彭总死得太冤枉了!我要把自己知道的彭总写出来,让后人知道他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就这样,他一边四处作革命的传统报告,一边利用间隙开始撰写《在彭总指挥下战斗》一书。为了写好此书,他走路想、睡觉想,有时散步时想起几句,连忙返回房子写起来。他的床头放满了资料和纸张,睡觉时想起哪个情节,赶忙拉开电灯,爬起就写。他写回忆录,常常是左手拿放大镜,右手主笔,两只眼睛几乎贴到稿纸上,而且两只手总在不断地颤抖,几个小时下来,才能划出几十个核桃大的字。但他咬紧牙关,忍着眼疼,一写就几十个小时,累得他额头挂满了汗珠,有时便趴在稿纸上昏睡过去。

亲人看着心疼,朋友同事看着心酸,常常劝他休息。然而他呢,却是越说越上劲,越说越能写,谁也劝不住。他常给人们说:“怕死怕病,就什么也干不成。如果怕眼睛会瞎,什么书也不看,那不就等于已经瞎了吗?如果怕死就什么事也不干,那不就等于已经死了吗?现在我活的年头已不多了,应抓紧时间为党工作,就是眼睛瞎了,也要把精神财富留给后人。”冬去春来,春来冬去,刘克东写啊、写啊,越写越多,越写越放不下笔。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本七万多字的《彭总指挥我们战斗》被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了。1982年,刘克东去北京,在通信总部礼堂门口看见了毛主席手书的“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这句话,一下子勾起了他对几十年前往事的回忆,他决定将党的通信历史记载下来。回到家后,他就马不停蹄地着手准备了。他找老同志交谈,收集核实材料,回忆思索自己所知道的情况。经过半年多的准备,他又开始动笔了,还是白天黑夜连轴转,还是饭顾不上吃、觉顾不上睡,写成了《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这篇回忆录,并受到党史征集部门的好评。

刘克东就是凭着这样的劲头,凭着坚韧不拔的信心,先后写下了九十多篇,28万多字的回忆录,其中大部分被《萦思录》,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兰州战役》《彭德怀元帅故事集》《留在延河边的足迹》以及《星火燎原》《党史资料选编》等书籍杂志刊录采用,受到兰州军区的嘉奖。不仅如此,近几年来,他还为学校捐赠现金和书籍等实物超过五六千元。1986年的一天,他在收音机里收听到西安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一条消息,得知全国有好几千万残疾人需要支援后,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打电话给广播电台,询问捐款办法。第二天,西安市残疾人基金会来人为他办理捐款手续,老两口一次便捐出现金2000元。民政局的工作人员手里拿着沉甸甸的现金,看着这两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心里又是激动又是感动,多么好的老人啊!不久,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给刘克东夫妇送了一块“高风亮节”的金匾。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这种事却招来了麻烦:自视清高的人骂他“沽名钓誉”“喜欢出风头”,视钱如命的人骂他是“神经病”,是“80年代的傻瓜”,他听了却哈哈一笑了之。然而事情并没有完,就连他在陕北农村的亲侄子得知此事后,也跑到西安问他:“你都把钱能给别人,那我是你的侄子,生活也很困难你咋不管?”

刘克东详细询问了侄儿家的情况,并不缺吃少穿,刘克东便耐心地开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没有给侄儿钱。还有一个远房亲戚每年都跑来要钱,刘克东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支援孤残老幼的福利事业是一种人道主义行为,支持懒汉不仅劳而无功而且劳而有罪。一个好胳膊好腿的青年人,决不能躺在别人身上过日子。”亲戚还是想不通,可刘克东就是一文不给。对此他有自己的态度,他认为一个只会替自己打算的人,即使物质上再丰富,精神上也是空虚的。只有做一个道德和行为都高尚的人,才感到精神世界是充实的,心灵是完美的,活得才有意义。他抱定一个宗旨,不管别人和亲戚朋友咋说、咋想,我仍然走自己的路。1988年六一儿童节,他又向西安市孤残儿童福利院捐赠了三张木床、一台洗衣机。真乃是晚霞映秋风,黄昏更火红。

1989年夏季的一天,天刚下过雨,街道上积满了雨水,在通向金花南路的人行道上,有一个中等身材的老人在两个十来岁男孩的搀扶下蹒跚而行。

他们来到一座小学校门口停下来了,老人双手抚摸着门前的那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树干,望着那一栋栋窗明几净的校舍和美丽的校园,脸上露出幸福满意的笑容。他就是该校的校外辅导员刘克东。刘克东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一刻也闲不住,他不希望出名,只希望为党和人民多做一些事情。那是十年前的事了,他在百忙之中,又接受了仁厚庄小学的聘请,当起了校外辅导员。当初,这里是全市环境、条件最差的一个小学校,坑坑洼洼的操场,墙壁斑驳的校舍,没有花,没有草,几棵孤零零的小树,没有一丝生机。在这种环境里,学生怎么安心学习,教师怎么安心工作呢?刘克东看到眼里、疼在心里,他决心改变这里的一切。十多年来,他把学校当成家,把孩子和老师当作亲人。他给师生们讲革命传统,讲延安精神,和教师员工一起参加政治学习,也和孩子们一起劳动,一起唱歌跳舞。在孩子们的心里,他既是敬爱的老师,又是能了解和信任他们的朋友,也是最能体贴和爱护他们的老爷爷。孩子们和他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从心底里喜欢这位校外辅导员。为了绿化校园,他把自己买的、自己种的花草以及各种树苗搬到了校园里。在刘克东和学校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这个昔日环境最差的学校竟破天荒地被评为西安市文教绿化先进单位,并且从1986年起,连续被评为文明单位。

刘克东的汗水没有白流,心血没有白费。当孩子们课间休息在树荫下乘凉的时候,他们说这是刘爷爷给他们栽的树;当孩子们在教室里闻到一阵阵扑鼻的花香时,他们又说这是刘爷爷为他们种的花;当老师在树下乘凉、在花坛前散步时,他们自然也想到了刘克东。

刘克东一年有三个重要节日,一个是植树节、一个是教师节、一个是儿童节。无论刮风下雨、病魔缠身,只要他还能走动,他就一定要亲自参加,为老师和孩子准备礼物,亲手写慰问贺信,亲自参加庆祝活动。几年工夫,他已给老师赠送图书200册、给孩子600册。而且,每个儿童节,他都要和老伴一起走书店,一本一本地为孩子们挑选书籍。时间长了,连书店的营业员都认识了他,并表示要向他学习。

仁厚庄的学生不会忘记刘克东,教师更是记忆犹新。一次,语文教师孙淑芳请刘克东为孩子们讲点革命战争故事。来到干休所,传达室的同志告诉他刘老的心脏病复发了,医生还在抢救。孙淑芳慌了,心想明天的报告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老刘讲了。她来到刘克东家门口,刘克东听出是孙老师的声音,躺在病床上大声说:“外面是不是孙老师呀,告诉你,明天传统报告继续讲,按时进行!”孙老师只感到有一股热流撞击着她的心,眼泪止不住地涌了出来,她想上前去劝刘老几句,可深知刘克东性格的老伴郑唐拦住了孙老师:“一切按原计划进行吧!”就这样,第二天,他又出现在了教师的讲台前,出现在学生的眼前,边讲边唱。他总把自己的病看得很轻,把孩子们看得很重。在他的精心培养下,该校学生的作文多次荣获全国小学生作文奖。

一个已经离休的老共产党员、老红军,讲传统、做好事,讲几次、做几件并不算难,难得是他在病魔缠身的情况下,竟能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下来。这位浑身是病的老红军、老共产党员、他图个啥?他为了啥?

载《英烈报》1990年7月25日第三版,《陕西日报》1990年9月29日第二版转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