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服用雌激素后心理变化

服用雌激素后心理变化

时间:2023-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社会因素作为一种刺激传入大脑,就会产生一定的情绪反应和生理变化,情绪变化可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和大脑皮质,而这些中枢又可控制自主神经和内脏活动。心身反应的进一步发展,引起心理—自主神经症状,产生心身紊乱。由于心理社会紧张刺激造成的情绪反应,能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和这些激素的分泌,故也能影响免疫功能。
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_社区医学心理学

心理社会紧张刺激因素引起的个体行为,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症状表现、病程转归和预后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些心理刺激仅仅作为一种信号,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心理应激,是怎样转变为躯体生理变化最终导致疾病的呢?一般认为,在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这些心理刺激信号,是通过心理因素→生理反应→机体的脆弱组织器官→心身疾病。目前,研究成果认为,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在由心理社会因素造成的紧张的心理活动转变为病理变化而导致疾病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一)神经生理机制

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是神经系统对机体功能最高的调节机构。当环境的变化影响体内各种功能,甚至造成新的矛盾时,对体内各种功能不断做出迅速而又完善的调整。

心理社会因素作为一种刺激传入大脑,就会产生一定的情绪反应和生理变化,情绪变化可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和大脑皮质,而这些中枢又可控制自主神经和内脏活动。超负荷的心理活动,特别是强度大而持久的不良情绪状态,可使交感神经活动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失去平衡,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而引起疾病。

在强烈、持久的心理因素的作用下,从生理反应到心身疾病的发展,是经历了心身反应→心身紊乱→心身疾病的变化过程。心理刺激或情绪活动引起的生理反应,如突然出现的恐惧可引起血压、心率和呼吸的变化,愤怒时引起胃酸分泌和胃黏膜出血等。如是轻度一过性反应,对人无重要影响,但对一些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强烈的心身反应可导致致命后果。心身反应的进一步发展,引起心理—自主神经症状,产生心身紊乱。这种引起心理紊乱的因素持续存在,就可能发生心身疾病。

除了大脑对心理社会因素产生反应外,还受皮质下中枢的影响,通过它来调节自主神经系统、躯体内脏和某些行为的功能。皮质下中枢是通过两个对立又相互作用的神经系统的动态平衡,来实现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和躯体内脏功能,并产生一定的情绪和行为的。这两个系统交互作用维持动态平衡,使机体各器官组织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例如,心理社会紧张刺激持续重复出现时,交感神经系统处于过度兴奋,个体就长期处于高度的觉醒状态,心率和血压升高,心血管系统受损,最后导致冠心病或高血压的发生。若副交感神经系统长期处于过度兴奋,会使胃肠运动和分泌功能增强,最终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二)神经内分泌机制

内分泌系统在维持正常新陈代谢,维护内环境理化特性的相对稳定,保证生长、发育、繁殖过程的正常进行以及使机体适应环境的变化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都会使整个机体的代谢作用和行为发生变化。在神经体液调节中,下丘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人研究人在紧张刺激下的内分泌反应,发现内分泌系统在机体适应环境中具有防御功能,因而在维护机体内部环境稳定以及机体在适应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都会使整个身体的代谢作用和行为发生变化。

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植物神经中枢,又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中枢。心理社会紧张刺激因素,通过下丘脑-垂体-内分泌中介机制而实现的。体内的某些激素,如生长激素、生乳素、抗利尿激素、缩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性激素、胰岛素等都与心理社会刺激、下丘脑垂体内分泌机制调节有关。Mason研究指出:个体的情绪、心理活动、发育和当时的心理社会情境,决定了对刺激的激素反应,其时体内各种激素对情绪刺激产生特殊的反应,从而影响各种代谢。Taggast研究高度紧张状态然而较少躯体运动的运动员发现,这种紧张可使他们也像躯体应激一样使机体内一些激素增加。Hensy研究表明,悲痛、绝望、失败等有害情绪可通过皮质下丘脑垂体影响皮质素的分泌,易导致变态反应性疾病。而愤怒、烦躁等情绪可通过脑垂体影响儿茶酚胺类分泌水平,结果血脂增加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

种种实验和研究表明,大脑皮质-下丘脑-垂体-靶腺这一复杂的分泌调节和反馈系统对心身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确有重要作用。

(三)免疫机制

心理社会刺激引起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所以能导致疾病,还与免疫系统的功能障碍有关。许多事实证明,紧张刺激可影响免疫功能。

近代免疫学研究证明,紧张刺激或情绪可通过下丘脑及由它控制的激素分泌影响免疫功能。如紧张刺激引起皮质类固醇的升高,降低巨噬细胞的活动能力,使其吞噬能力下降,病原体扩散。同时皮质类固醇还干扰了淋巴组织的功能,胸腺失调,从而影响T细胞成熟,抑制γ-球蛋白的形成,免疫力下降。

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下丘脑与免疫功能也有着密切关系。破坏下丘脑会抑制基本的抗体反应。下丘脑的损伤也可引起胸腺功能失调,阻止淋巴T细胞的成熟。这种损伤还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激素变化。研究中证实,淋巴组织及其有关组织是由植物神经支配的,在免疫系统的不同组织细胞上,存在着各种激素受体。由于心理社会紧张刺激造成的情绪反应,能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和这些激素的分泌,故也能影响免疫功能。这些关系说明,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相互关系和影响,以及它们在心理社会因素刺激下导致疾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