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染色体数量异常

染色体数量异常

时间:2022-02-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发生高超二倍体的分子遗传学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染色体众数为25~29条,最常见的众数为26条。具有低亚二倍体核型的ALL患者属于高危组,预后极差[8,9]。可以为整条染色体丢失,也可由非平衡易位形成双着丝粒染色体,从而造成染色体数量的减少。
染色体数量异常_恶性血液病细胞遗

不同倍体亚群是以白血病主要克隆众数的多少来定义,表现为多个染色体非随机的增加或丢失,包括高超二倍体(众数51~65)、近单倍体(众数25~29)、低亚二倍体(众数31~39)、近三倍体(众数66~79)、近四倍体(众数84~100)。低超二倍体(众数47~49)和亚二倍体(众数45)多伴有特殊染色体结构异常,一般不作为单独的倍性异常亚群。

(一)高超二倍体(51~65)(图6-1)

高超二倍体是前B细胞ALL最常见的细胞遗传学亚型,儿童患者发生率约为35%,成人发生率<10%[1,2]。染色体众数为51~65条,最多见的众数为55条。染色体的增加是非随机性的,最常见的为以下8条:+4(78%)、+6 (85%)、+10(63%)、+14(84%)、+17(68%)、+18(76%)、+21(99%)以及+X(89%)。这些染色体的增加大多表现为正常形态三体,但约有70%的患者可表现21四体,而14与18四体见于不到5%的病例。约有50%的病例可以同时合并有非特异性结构异常,其中以1q部分复制最为常见,约占15%,del(6q)为7%,i(17)(q10)为2%。发生高超二倍体的分子遗传学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伴有高超二倍体的儿童ALL患者一般对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反应好,5年无病生存率超过80%[3]。相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10-16岁),1-9岁年龄段的患儿预后更好;而更多众数(56~61)的患儿预后要好于众数51~55组[4]。尽管具有高超二倍体ALL患者的治疗反应好,但由于发生率高,特别是在儿童患者中,因此对于该遗传学亚群的预后需要进一步分层。同时出现+4、+10、+17被认为是更好的预后指标,具有非常低的复发率[5]。约1/3的患者可以合并其他染色体结构异常,常见异常有dup(1q)、del(6q)、i(17q)等;以前认为如果同时存在结构异常预示复发风险高,但现在一般认为在高超二倍体ALL患者中结构异常的存在并不影响预后[3,4]

(二)近单倍体(25~29)

近单倍体核型为少见的特殊患者群体,约占儿童ALL患者的1%。染色体众数为25~29条,最常见的众数为26条。大多数染色体为单体,最常见的双体染色体为21号,其次为性染色体(X/Y)、14号和18号,两条染色体同时缺失或合并存在结构异常的情况很少见。近单倍体核型常见发生克隆演变,往往表现为整个近单倍体主克隆的复制而出现两倍于原染色体众数的亚克隆[6],例如近单倍体克隆27,XX,+10,+14,+21复制后产生了亚克隆54,XX,+X,+X,+10,+10,+14,+14,+21,+21。如染色体核型分析仅发现亚克隆,可能导致将其误判为高超二倍体,由于这两种核型的预后意义截然不同,因此,对其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对于怀疑存在隐匿近单倍体克隆的病例可通过着丝粒探针FISH以及DNA指数测定的方法进行鉴别。

近单倍体核型见于儿童患者,中位年龄为7岁(2-15岁),婴儿以及成年患者均罕见。免疫分型为普通或前B细胞表型,绝大多数患者白细胞计数低(<50×109/L)。具有近单倍体核型的患者预后非常差,在现代ALL诊疗指南中属于高危组[2,7]

(三)低亚二倍体(31~39)

低亚二倍体核型表现为多条染色体非随机性丢失,特征性改变为3号、7号、15号、16号、17号染色体单体以及1号、6号、11号、18号染色体二体。类似于近单倍体核型,低亚二倍体主克隆也容易发生克隆演变,因核内复制而形成众数为60~78的近三倍体亚克隆,这种情况可造成了与真正的高超二倍体鉴别诊断的困难。可以通过染色体增加的不同模式来区分这两种亚群,典型的高超二倍体表现为X、4号、6号、10号、17号、18号染色体三体以及14号、21号染色体四体;而低亚二倍体克隆复制后形成的近三倍体亚克隆典型表现为3号、7号、15号、16号、17号染色体二体以及1号、6号、11号、18号染色体四体[8]

低亚二倍体核型在儿童患者中极为罕见,但可见于3%~5%的青春期以及成人ALL患者,好发年龄为9-20岁,免疫分型为普通或前B细胞表型。具有低亚二倍体核型的ALL患者属于高危组,预后极差[8,9]

(四)高亚二倍体(42~45)

高亚二倍体核型在各个年龄段的发生率类似,既可见于儿童患者,亦见于成年患者,好发年龄为1-52岁。更多表现为复杂核型,常常累及7号、9号、12号染色体。可以为整条染色体丢失,也可由非平衡易位形成双着丝粒染色体,从而造成染色体数量的减少。最常见发生整条染色体丢失的为X、Y、7号、9号和13号染色体;最常见发生染色体短臂缺失的为7号、9号、12号染色体;最常见的双着丝粒染色体为dic(9;20)(p13;q11)。不同于近单倍体和低亚二倍体,高亚二倍体一般不会发生克隆复制。

其免疫表型常为前B/普通型,部分病例可为T细胞表型。相对于其他亚二倍体,具有高亚二倍体核型的ALL患者总生存相对较好,一般归入标危组。但在某些情况下,例如ALL常见的结构异常如t(12;21)或t(9;22),常因同时伴有染色体丢失而形成众数为44~45的高亚二倍体,这些染色体异常的预后意义明确,应归入相应的预后组[10]

(五)近三倍体(66~79)和近四倍体(80~100)(图6-4)

在成年人ALL患者中,低亚二倍体和近三倍体被认为是同一个亚群的不同表现,后者是前者复制后形成的亚克隆,而相当一部分病例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时仅能发现近三倍体的存在。临床特征表现为白细胞计数低、T细胞表型少见、预后差、缓解持续时间短,中位复发时间仅为9个月左右且均在复发后死亡[2]。在儿童ALL中,近三倍体和近四倍体的发生率分别约为0.3%和0.7%。具有近四倍体核型的儿童患者发病年龄相对较大而且与FAB分型中的L2型相关,免疫表型可以为B细胞性也可为T细胞性,T细胞表型相对更多(T细胞表型 vs B细胞表型为47% vs 14%),部分病例可伴有CD13、CD15、CD33等髓系抗原表达[11]。近四倍体核型在T-ALL中的预后意义尚存在争议,既往研究认为预后不良,尽管接受强力化疗,9例患者中有5例复发或死亡[11],但最近在较大病例数的报道中认为预后良好[12]。在B-ALL中,具有近四倍体核型的患者发生ETV6-RUNX1融合的比例高,预后良好[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