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亚洲象栖息地选择研究

亚洲象栖息地选择研究

时间:2022-02-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结果表明,普洱地区亚洲象栖息地中的野生食物可能不足,人类活动对亚洲象的生存干扰较为严重,亚洲象的行为表现出对栖息地内食物条件和人类干扰的适应。建议尽快遏止日益严重的栖息地片断化趋势,恢复自然植被并为亚洲象提供充足的野生食物是保护该物种的关键。研究还发现,尚勇保护区及周边区域亚洲象栖息地的丧失和日益增加的非法盗猎活动,已经严重威胁到该地区野生亚洲象种群的生存。
亚洲象栖息地选择研究_中国人象冲突研究

2.4 亚洲象栖息地选择研究

许再富(2000)把分布在滇南的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内的亚洲象频繁出走、毁坏农作物、伤害人畜的原因与自然保护区片断化以及它们与其重要采食植物黄竹、野芭蕉等分布的隔离联系起来探讨,由此提出了对亚洲象保护的一些措施。由于亚洲象在西双版纳几乎没有天敌,而且也得到较好的保护,其群居自1976 年以来,由101头发展至约250头,自然保护区片断化和食物匮缺成为亚洲象走出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原因。相反,在没有亚洲象控制的地区,黄竹和野芭蕉等以其高效的繁殖能力以及耐火烧的特性而在一些刀耕火种的弃荒地和退化生态系统迅速发展,成为以它们各自为优势的群落(丛),大幅度地降低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张立等(2003)以思茅市境内栖居的一个由5头雌象(3头成年体,1头亚成体,1头幼体)组成的象群为研究对象,利用痕迹追踪、样线调查和村庄调查等方法对野生亚洲象的栖息地选择和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栖息地中,共记录到野生高等植物457种,组成5种植被类型。旱季象群的活动区域面积是35.67 km2,该活动区域中有3个核心活动区,面积分别是3.65km2、 2.79km2和3.29km2,象群对此3个活动核心区域循环利用;在旱季亚洲象经常取食19种野生植物,其中主要取食的有8种,还取食7种农作物,对农作物有一定依赖性,这种依赖的程度随着农田周围森林中野生食物丰富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季雨林中亚洲象主要取食的植物种类最丰富。雨季象群的活动区域面积是18.42km2 ,该区域中只有1个核心活动区,面积9.08km2。雨季亚洲象只取食5种野生植物,另取食5种农作物,农作物为其雨季主要食物。研究结果表明,普洱地区亚洲象栖息地中的野生食物可能不足,人类活动对亚洲象的生存干扰较为严重,亚洲象的行为表现出对栖息地内食物条件和人类干扰的适应。建议尽快遏止日益严重的栖息地片断化趋势,恢复自然植被并为亚洲象提供充足的野生食物是保护该物种的关键。

冯利民等(2005)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勇子保护区内的亚洲象种群为研究对象,利用村寨调查、样线调查和3S技术对该地区野生亚洲象的栖息地状况和亚洲象对栖息地选择利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亚洲象喜欢海拔1,000 m以下、坡度小于10°的区域,坡位为平坦的沟谷和山坡的下部,坡向为南、北两个方向。偏好的植被类型有竹阔混交林、灌丛和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研究还发现,尚勇保护区及周边区域亚洲象栖息地的丧失和日益增加的非法盗猎活动,已经严重威胁到该地区野生亚洲象种群的生存。

冯利民等(2010)又以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亚洲象种群为研究对象,利用村寨调查、样线调查和3S(GIS、GPS、RS)技术对该地区野生亚洲象的栖息地状况和亚洲象在旱季对栖息地的选择利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亚洲象偏好海拔1,000m以下的低海拔,坡度小于20°,坡位为平坦的沟谷和山坡的下部,坡向为东南、南、北方向的区域,偏好的植被类型是竹阔混交林和灌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