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名圣溯源游

名圣溯源游

时间:2022-0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名圣溯源游:张良书院景区(谋圣)—颖川春秋大型创意旅游区(商圣)—吴道子故里景区(画圣)—逍遥观景区—周定王陵景区一、谋圣——张良书院景区图3-64 张良书院外景张良书院位于禹州市颍河北岸,滨水悬崖上原有三个土洞,传张良少时曾在此读书求学,后世有人在此修炼、占卜、设塾讲学,遂命名为张良洞、訾仙洞、黄石公洞。被列为禹州八景之首,名曰“东里春游”。张良因暗杀秦始皇失败,为躲避追查而改其他名字。
名圣溯源游_禹州旅游攻略

名圣溯源游:张良书院景区(谋圣)—颖川春秋大型创意旅游区(商圣)—吴道子故里景区(画圣)—逍遥观景区(天下第一道观)—周定王陵景区(朱橚撰写救灾首书《救荒本草》)

一、谋圣——张良书院景区

图3-64 张良书院外景

张良书院位于禹州市颍河北岸,滨水悬崖上原有三个土洞,传张良少时曾在此读书求学,后世有人在此修炼、占卜、设塾讲学,遂命名为张良洞、訾仙洞、黄石公洞。明清时期合并为“丹山书院”,有学田二千余亩。之后,曾改称“颍滨书院”“颍滨经舍”,现定名为“张良书院”。被列为禹州八景之首,名曰“东里春游”。

图3-66 张良画像

张良,春秋时韩国人(今禹州市),封为留侯,谥号文成侯,颍川城父人。张良因暗杀秦始皇失败,为躲避追查而改其他名字。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与萧何、韩信同为汉初三杰。

图3-65 张良雕塑

张良是秦末汉初谋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韩。秦灭韩后,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为其主要“智囊”。楚汉战争中,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坚实基础,刘邦称他“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这一名句,也随着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而流传百世。后功成身退,千古流芳。

图3-67 景区石刻

留侯祠位于原禹州城东关外,颍河东岸。清朝末年,经知州曹广权在此改建创办了颍滨经舍。背依訾岸,前环颍水,左有“亦畅轩”,右有“坐春亭”,杨柳依依,芳草萋萋,真是“物华自是称天宝,人杰何须问地灵”,实乃造就英才的一方宝地。

图3-68 张良为黄石公老人纳履

图3-69 吕不韦画像

二、商圣——吕不韦

史记》记载“: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秦昭襄王四十年(公元前267年),悼太子死在魏国,运回国葬在芷阳。到了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把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立为太子。而安国君有20多个儿子。安国君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立她正夫人,称之为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有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子楚,子楚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子楚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对子楚也不以礼相待。

图3-70 吕不韦介绍

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孙子,在赵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 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子楚后非常喜欢,说“:子楚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成语“奇货可居”的出典)。

图3-71 著《吕氏春秋》

于是吕不韦就前去拜访子楚,对他游说道:我能光大你的门庭。”子楚笑着说“: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门庭,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吕不韦说“:你不懂啊,我的门庭要等待你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子楚心知吕不韦所言之意,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谈。 吕不韦说“: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我私下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夫人一个。现在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间,不受秦王宠幸,长期被留在赵国当人质,即使是秦王死去,安国君继位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你长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边的其他兄弟们争太子之位啦。”子楚说“:是这样,但该怎么办呢?”吕不韦说“:你很贫窘,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么来献给亲长,结交宾客。我吕不韦虽然不富有,但愿意拿出千金来为你西去秦国游说,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让他们立你为太子。”子楚于是叩头拜谢道“: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享。”

图3-72 《吕氏春秋》

吕不韦编著的《吕氏春秋》既是他的治国纲领,又给即将亲政的秦始皇提供了执政的借鉴。可惜,由于吕不韦个人的过失,秦始皇对这部书弃而不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吕氏春秋》的价值逐渐为后人领悟,成为了解战国诸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二、画圣——吴道子故里景区

图3-73 吴道子风景区大门

画圣吴道子故里景区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城西南鸿畅镇山底吴村,景区面积30平方千米,由画圣大殿、三峰山、九龙山、兰河等4部分组成。

吴道子又名道玄,画史尊称吴生,盛唐大画家。他多才多艺,书法、绘画、雕塑无所不精,尤擅绘佛教人物,初创白描法,又创写意新风,开辟了中国绘画新途径,被尊为“百代画圣”。现有《送子天王图》《宝积宾伽罗佛像》《道子墨宝》等摹本流传于世。景区背靠九龙山,前有山门,两壁绘有吴道子的传世名作;门内有碑廊,竖有名人书画碑刻;东西厢房,陈列有吴道子珍迹遗物;画圣大殿,正对三峰山的道子墓、饮牛坑、祖师洞和谜语峰。殿后有角门,直通十八连环彩石洞,山下是兰河,乘游艇可观看吴道子垂钓台,是一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交汇、书画艺术底蕴丰厚的圣地。

图3-74 吴道子雕塑

四、天下第一道观——逍遥观景区

图3-75 逍遥观外景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古老宗教,它萌发于伏羲氏时代,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供奉的教主是太上老君即老子李耳。早在距今12 000年前,位于“华夏第一都”禹州城北26千米的崆峒山,此地处于“轩辕枢纽”,周围群山环抱,奇峰竞秀,古树参天,四季河水潺潺,可谓人间天堂,自然形成了道教的策源地和活动中心。

相传李耳西游函谷关,谒中岳嵩山风光至崆峒山谒拜道宇,逍遥观前那块老君石便是李耳的谒宗石。李耳在此道庵集道教先祖之大成,成为《道德经》初稿。“无极”“无为”皆承源于崆峒道教先祖之古宗羲,即广成子对黄帝曰“善哉问乎,来!吾语女至道,至道之精,窘窘冥冥,形及长生。天地有宫,阴阳有藏,慎守吾身,物将自壮”。后李耳《道德经》一书问世,时人赞叹不已,因其长寿褒称李耳为老子,成为中国道教的开山祖师。昔日,李耳在逍遥观前谒宗石犹存,道庵中草拟《道德经》初稿,今已为众多学者论证无疑,斯时,广成子陶修老子的集道庵,便是历史的论证。

图3-76 朝拜像

五、朱橚撰写救灾首书《救荒本草》——周定王陵景区

朱橚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就藩于开封,王府设在北宋故宫,因其封国为周,谥号为定,故称周定王。朱橚在世时河南连年遭灾,他把河南野草可食者,选其叶、茎、根分类绘图著文,编成一部文图并茂的《救荒本草》。《救荒本草》流传至今,是对古代科学的一个贡献。

图3-77 《救荒本草》内解图

《救荒本草》是我国明代早期(公元15世纪初叶)的一部植物图谱,它描述植物形态,展示了我国当时经济植物分类的概况。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以救荒为宗旨的农学植物学专著。书中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加工炮制等方面也作了全面的总结。对我国植物学、农学、医药学等科学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

图3-78 《救荒本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