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工业旅游的相关理论

工业旅游的相关理论

时间:2022-0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工业旅游发展时间尚短,发展理论支撑不足,有必要对工业旅游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学理性的探讨。本节对与城市产业结构演进、工业遗产有机更新、地方性与空间再生等相关的理论进行梳理和阐述,以期为工业旅游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其中,旅游休闲服务是后工业社会服务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工业旅游的相关理论_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研究

随着城市及产业发展的转型,产业结构也不断演进升级,产业融合进程加快。同时,在城市迈向后工业社会带来的产业衰退、产业迁移、城市发展战略转变、城市功能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等趋势下,旧产业空间、城市工业遗产的有机更新为工业旅游发展提供了承载空间,尤其是工业旅游对地方工业文脉传承、城市文化精神重塑的意义重大,使其发展日益受到多方关注。但工业旅游发展时间尚短,发展理论支撑不足,有必要对工业旅游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学理性的探讨。本节对与城市产业结构演进、工业遗产有机更新、地方性与空间再生等相关的理论进行梳理和阐述,以期为工业旅游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3.2.1 城市产业结构演进

产业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发展而发展,可以从宏观的一、二、三产业,微观的各行业内部类别角度对产业进行分类。产业体系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及联系方式即为产业结构。具体而言,是指资源在各产业部门间的分配和产业间技术经济的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投入”和“产出”的数量比例关系[58]。产业结构随经济发展而不断演进,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动态变化,实现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宏观上看,产业结构演进表现为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向第二产业、再向三产业占优势比重进化的产业升级过程;从中观上看,产业结构演进主要表现为由劳动密集型占优势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占优势演进的产业内部行业间升级过程;从微观上看,产业结构升级则表现为企业在生产环节内投入要素转变而推进的企业升级。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一定规律性,对其规律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之后,随经济发展特征、发展进程、发展趋势的演变,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也不断进化成为层次丰富的理论体系(见表1-3)。

各种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和路径,判断出产业演变的总体趋势是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转向以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

在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以后,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等公共服务成为主要城市产业部门和消费领域。其中,旅游休闲服务是后工业社会服务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工业旅游的产生、兴起、发展是服务产业、旅游产业内部结构自然演进的结果,其进一步转型也与产业结构转型的方向相呼应。

表1-3 产业结构演进的代表性理论

续 表

① 转引自:方甲.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续 表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此外,许多学者基于微观视角,探讨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以及企业微观要素投入演变对于产业结构演进和产业升级的驱动作用。企业全球价值链理论从企业纵向联系维度研究全球经济组织,主要研究企业或企业生产网络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业。企业本身嵌入全球价值链,获得技术、服务支持和市场联系,提高竞争力,得以进入附加值更高的产业整体,从而进一步形成全球价值链上的产业升级。Humphrey和Schmitz(2002)总计了产业升级四种路径,即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跨链条升级四种类型[69]。Hausmann与Klinger(2006)认为企业产品的相似性或临近性(技术关联性)、空间密度等要素对产品升级及其比较优势具有显著影响,产品能够决定国家或区域产业升级和比较优势演化的路径;提出当前的专业化模式,对国家或区域该产业未来转型的方向有较大影响[70]

从产业结构演进和产业升级的上述微观视角来看,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要求,需要其内部企业和部门与工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充分融入区域产业价值链,工业旅游发展响应了这一要求;就工业旅游内部发展而言,特定工业旅游产品的产业相似性、地理临近性、空间密度等也对其本身的结构演化与升级,以及行业比较优势具有显著影响。如何在宏观治理和微观运营上,分析工业旅游当前发展的空间特征和模式,推动其空间组织,构成不同工业旅游业态,确定工业旅游部门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方向,提升其比较优势,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研究者进一步深入思考。

1.3.2.2 工业遗产有机更新

工业遗产的有机更新是工业遗产旅游发展的资源基础,通常发生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之中。城市更新,从广义上来说,是在城市发展达到某一特定阶段,某些与城市发展阶段不相适应的地区功能和形态演变的过程,不同的历史背景、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结构会形成不同的城市更新动力、理念和模式。产业革命前,这种更新基本上是自发、缓慢的。产业革命后,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城市问题日趋增多,有组织、有计划的城市更新实践开始出现并发展。二战后,由于城市中心区人口和工业的“郊区化”现象,城市中心区开始失去活力,西方一些国家的大城市纷纷开始大范围的城市更新计划,力图复苏城市旧工业区、实现空间产业和功能的置换、重塑城市形象,城市更新的理念和实践也获得空前的进展。1958年8月,在荷兰海牙市召开关于城市更新的第一次研究会议,会上首次对城市更新的概念进行了权威界定,认为城市更新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自己居住的环境或生活活动有不同期望和不满,希望尽早实施居所和环境的改善,以及城市土地利用形态的改善,以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丽的市容的城市建设活动[71]

城市更新作为振兴城市经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功能的实践活动,具有阶段性周期性,其概念发展也经历了动态变化的过程,从“城市重建(urbanreconstruction)”“城市振兴(urbanrevitalization)”“城市复兴(urban renewal)”到“城市再生(urbanregeneration)”,不同的表述方式反映了不同阶段城市更新的核心理念和改造方式,从推倒式重建的物质形体改造,到对早期更新方式的反思批判,再到尊重自然、以人为本,城市更新的内涵日渐丰富,更加注重对生态、文化、公共服务空间的更新与再造,以及对社区邻里的社会网络结构、心理认同、情感依恋等的维护、营造与更新。

随着城市更新概念的演变,城市更新的相关理论也在不断演进。从工业革命开始到19世纪末的田园城市理论,从19世纪末到二战末期的卫星城理论、有机疏散理论和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再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渐进式多样化改造理论、公共空间营造与公众参与理论,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于人本主义的城市文化、城市意象、场所精神等规划与旧城改造理论,总体上城市更新理论呈现出,从大规模拆建向小规模更新、从形体规划思想到人本规划思想、从单一更新主体和单向度更新朝多主体利益协同与多重面向更新的演变路径(见表1-4)。

表1-4 城市更新主要理论

续 表

① 1933年,由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通过。

续 表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1]

从西方城市更新理论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城市更新是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城市衰落地区空间重塑和活力恢复的有效方式,尤其是“人本主义”对城市更新的影响日益显著,使得城市更新过程中更加重视人的生活、心理与情感需要,重视邻里空间的营造、社区环境的综合整治以及更新过程的公众参与;使之由单纯的物质实体改造转向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多维度的综合复兴,由大规模推倒重建转向小规模渐进式改善,强调城市更新规划的连续性和动态性。

城市更新导致的产业空间置换,功能空间转变,为工业旅游发展提供了资源和空间载体。工业旅游在资源利用、业态选择和治理政策制订时,应该充分考察所在城市更新空间的尺度及体现的人的精神,以及其在城市有机体内部与其他城市构成部分之间的历史联系,对工业旅游资源的人文内涵深度利用,在重建城市有机体连接的基础上进行工业旅游业态组织,拓宽治理视野,平衡多主体利益诉求,提高公众参与度,构建工业旅游社区邻里综合体和公共生活空间。

1.3.2.3 地方性与空间再生

工业旅游的发展,呈现了城市或区域的工业发展历史、工业文脉与集体记忆、地方精神,带有显著的地方性特征。“地方”是文化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一门人文地理分支学科,也是文化学的组成部分。它研究地表各种文化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及发展演化规律,以及有关文化景观、文化起源传播、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78]。自20世纪20年代文化地理学产生以来,逐渐形成传统文化地理学的五大研究主题:文化景观、文化源地、文化生态学、文化扩散和文化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文化地理学开始产生并迅速发展,引发传统文化地理学研究范式的转型。它重新定义“文化”这一核心概念,认为文化是社会群体自下而上地建构或生产的意义与价值,地方空间等地理要素是意义和价值建构的关键维度。

在文化地理学的众多研究议题中,“地方(Place)”是文化地理学研究地域文化的核心概念,文化地理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挖掘地方文化的独特性[79]。1947年,Wright通过“地理认识学”(Geosophy)概念,阐释了地方作为一种意义建构方式的观点,认为地方是承载主观性的区域[80,81]。1970年代之后,以段义孚(YiFu Tuan)等为代表的学者重新将“地方”引入到文化地理学研究当中,提出赋予空间文化意义的过程就是空间变为地方的过程,人归属于这一地方,则形成一种“地方感”[82]。另一方面,“地方”与个人或社会群体身份“认同”相关,个人或群体明确自我在空间意义系统中的位置,才能完整地认识和解释自我[83];一个地区长期积累的文化,以及人们对这些文化的认同,使得这一地区具有了地方性[84]。1980年代以后,新文化地理学出现,认为不同主体对地方意义的理解产生了地方独特性,“地方”成为新文化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和文化地理学连接在地理学主干上的连接点[85]。“地方”的形成机制是理解“地方”的基础,许多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持续深入地研究(见表1-5)。

表1-5 文化地理学中“地方”的主要理论

续 表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文化地理学对于“地方”/“地方性”诠释,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经济地理学、社会地理学等其他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交叉,进一步拓展了研究和应用领域,也对旅游业实践和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

工业旅游的产生和发展,也是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后工业化转向过程中对工业文化进行空间利用的产物,从而赋予和体现工业空间的文化意义,呈现工业旅游的地方性,触发旅游者及城市民众的地方体验和地方认同。工业旅游的持续发展,需要深入思考如何保护和展现工业旅游资源的原真性,为旅游者创造“真实旅游经历”,规避工业旅游业态经营过程中的“地方性消弭”,构建含有地方意义、城市精神的再生产空间,并进一步嵌入城市经济、社会、文化与制度,与其他蕴涵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地方空间有机整合,既保持差异又彼此交融,既传承文脉又动态开放,促进工业旅游与城市地方性的整合。此外,工业旅游市场营销推广应该选择其价值意义构成中的“地方标签(Place Branding)”[91],打造特色品牌形象和营销卖点;工业旅游治理过程中应积极推动公众参与,倾听“地方的声音”,将工业旅游治理政策与规划嵌入城市文化与公众习惯,维护具有文化重要性的工业旅游“地方”及其地方感。

参考文献

[1] Allison C.Marsh.Greetings from the Factory Floor:Industrial Tourism and the Picture

Postcard[J].Curator:The Museum Journal,2008,51(4):377-391.

[2] Food Factories:Exploring the Appeal of Techonological Tourism[J/OL].[2016 -3 -6].http://ww.chnm.gmu.edu/asa/viewabstract.php?id=1065&cf=3.

[3] Wooder S.Industrial Tourism.[J]Insightts,1992:63-66.

[4] Tourism-Industrial Tourism[J/OL].[2016 -3 -6].http://ww.centrovolt.it/laviadellenergia/inglese/turismo/.

[5] Yale P.From Tourism Attractions to Heritage Tourism[R].ELMPublications,1998.

[6] David Sauri-Pujor,Joan Carles LlurdesCoit.Embellishing Nature:the case of the Salt Mountain Project of Cardona Catalonia,Spain[J].Geoforum,1995(1):35-48.

[7] Stephen Wanhill.Mines-a touristat traction:Coal mininginin dustrial South Wales[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0,39(1):60-69.

[8] 李蕾蕾.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J].世界地理研究,2002,9(3):5765.

[9] 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10] 郭爱军,王贻志,王汉栋.2030年的城市发展——全球趋势与战略规划[M].北京:格致出版社,2012.

[11] 林章林,刘青.工业旅游发展的上海实践.[N]中国旅游报,20160629.

[12] 董锁成,郭鹏.国内外工业旅游研究进展[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38(2):137144.

[13] Frew E.Industrial tourism: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D].Victoria University,2000.

[14] Aron CS.Workingat Play:A History of Vac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45.

[15] Mc Boyle G.Green tourism and Scottish distilleries[J].Tourism Management,1996, 17(4):255-263.

[16] Hudson K.Industrial Archaeology:An Introduction[M].New York:Humanities Press,1963:11-15.

[17] Michael Rix.Industrial Archaeology.[J]Amateur Historians,1995.

[18] Kenneth Hudson.Indusrial Archeology:An Introduction[M].Ghester Springs:Dufour Ediotions,1963.

[19] R Angus Buchanan.Indusrial Archeology in Britan[M].London:Allen Lane,1974.

[20] Neil Cossons.The Bp Bookof Indusrial Archeology[M].Newton Abbot Eng;North Pomfret,Vt:David&Charles,1975.

[21] Marilyn Palmer,Peter Neaeerson.Indusrial Archeology:Principles and Practice[M]. London:Routledge.1998.

[22] Eleanor Collin Casell,James Symonds.Indusrial Archeology:Future Directions[M]. New York:Springer.2005.

[23] Symonds Rodger.Preservation and Perspectivein Indusrial Archeology[J]. History,1972.

[24] Theodore Anton Sande.Indusrial Archeology:ANew Look at the American Heritage [M].New York:S.Green Press,1978.

[25] Douglas C.Mc Varish.American Indusrial Archeology:AField Guide[M].California:Left Coast.2008.

[26] 黒岩俊郎,玉置正美.産業考古学入門[M].東洋経済新報社,1978.

[27] 山崎俊雄.技術史と産業考古学.山崎俊雄,前田清志.日本の産業遺産産業考古学研究[M].玉川大学出版社,1986

[28] 井上敏,野尻亘.産業考古学と産業遺産何のために情報を収集し誰に伝えるために保存するのか[J].桃山学院大学総合研究所紀要,2004,30(2)6190.

[29] 平井東幸,種田明,堤一郎.産業遺産を歩こう初心者のための産業考古学入門[M].東京:東洋経済新報社,2009.

[30] TICCIH.The Nizhny Tagil Charter for the Industrial Heritage(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M/OL].July2003.[2016 -3 -10].http://www.mnactec.com/ticcih/industrial.htm.

[31] 崔卫华,梅秀玲,谢佳慧,李岩.国内外工业遗产研究述评[J].中国文化遗产,2015(5):414.

[32] Dominique Perchet.La Miseen Valeur patrimoine economique et industriel[M].Bdete par Lettrcdu Cadre,1998.

[33] Louis Bergeron,Gracia Dorel—Ferre.Le patrimoine industriel,un nouveau territoirel [M].Paris:&litions Liris,1996.

[34] 张京祥,罗震东,何建颐.体制转型与中国城市空间重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35] Sassen S.Restructuring and the American city[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0, 16(4):465-490.

[36] 史蒂文·蒂耶斯德尔,蒂姆·希思,塔内尔·厄奇.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M].张玫英,董卫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7] Gotham K.Tourismgentrification:Thecaseof New OrleansVieux Carre(French Quarter)[J].Urban Studies,2005,42(7):1099-1121.

[38] 赵玉宗,顾朝林,李东和,等.旅游绅士化:概念、类型与机制[J].旅游学刊,2006, 21(11):70-74.

[39] Pat Yale.From Tourism Attractions to Heritage Tourism[M].Huntingdon:EIm Pub Iications,1991.

[40] Edwards J,Llurdes J.Mines and quarries: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996(23):341-363.

[41] GertJan H.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 and regional restructuring in the European Union[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2,10(3):398-404.

[42] 阎友兵,裴泽生.工业旅游开发漫议[J].社会科学家,1997,(5):57-60.

[43] 姚宏.发展中国工业旅游的思考[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9,15(2):117.

[44] 王宝恒.我国工业旅游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6):108114.

[45] 付磊.工业旅游—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张广瑞.中国旅游绿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2-7329,337-389.

[46] 黄芳.我国工业旅游发展探析[J].人文地理,2004,19(1):8691.

[47] 李炯华,张丽琍,丛丽.试论工业旅游及其研究进展[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1):124128.

[48] 梁坤,杜靖川.产业融合视角下现代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5, (3):152159.

[49] 刘会远.浅析德国工业旅游的人文内涵[J].现代城市研究,2008,23(1):7078.

[50] 王琳.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初探[J].中国集体经济,2010,(3):124125.

[51] 谢飞帆.新型城镇化下的工业遗产旅游[J].旅游学刊,2015,30(1):56.

[52] 谢红彬,高玲.国外工业遗产再利用对福州马尾区工业旅游开发的启示[J].人文地理, 2005,20(6):5255.

[53] 张世满.工业旅游开发简论—以山西为例[J].经济问题,2006,(12):7879.

[54]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与工业遗产保护[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34.

[55] 李淼淼.中国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56] 付业勤,郑向敏.国内工业旅游发展研究[J].旅游研究,2012,4(3):7278.

[57] 李小云,郑剑艺,钟新平,朱平平.基于“旅游综合体”的城郊工业旅游开发.工业建筑, 2015,7:6871.

[58] 芮明杰.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59] 威廉·配第.政治算术[M].陈冬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60] Colin G.Clark.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s Progress[M].London:Macmillan,1951.

[61] 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常勋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2] 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戴瑞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63] 钱纳里,赛尔昆.发展的型式:1950—1970[M].李新华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64] 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贺力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65] 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曹征海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66] 蒋昭侠.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67] 富客斯.服务经济学[M].许微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68] Daniel Bell.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Divide[M].New York:Basic Books,1984.

[69] Humphrey,J.,Schmitz,H.).How does insertion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ffect upgrading in industrial clusters?[J].Regional Studies,2002(9):1017-1027.

[70] Hausmann R,BKlinger.The evolution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the impact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 space[R].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 Harvard University,2006.

[71] 张其邦.城市更新的时间、空间、度理论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1.

[72] 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

[73] 艾列尔·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74] 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75] Christopher Alexander.ACity Is Not ATree[J].Architectural Forum,1965(1).

[76]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77]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78] 周尚意,孔翔,朱竑.文化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9] 周尚意,唐顺英,戴俊骋.“地方”概念对人文地理学各分支意义的辨识[J].人文地理, 2011,26(6):10-13.

[80] Wright J,Terrae I.The place of imagination in geography[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47(37):1-15.

[81] 自朱竑,钱俊希,陈晓亮.地方与认同:欧美人文地理学对地方的再认识[J],人文地理, 2010,25(6):1-6.

[82] Tuan YF.Topophilia:A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M].Englewood Cliffs:Prentice Hall,1974.

[83] Blunt A,Gruffud P,May J.Cultural Geography in Practice[M].London:Edward Arnold,2003.

[84] 周尚意.文化地理学研究方法及学科影响[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26(4):415-422. [85] 周尚意,戴俊骋.文化地理学概念、理论的逻辑关系之分析—以“学科树”分析近年中国大陆文化地理学进展[J].地理学报,2014(10):1521-1532.

[86] Relph E.Place and Placelessness[M].London:Pion,1976.

[87] Seamon D.A Geography of the Life world:Movement,Rest and Encounter[M].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79.

[88] Harvey D.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M].Oxford:Blackwell,1989.

[89] Lefebvre H.The Production of Space[M].Oxford:Blackwell,1991.

[90] Soja EW.Thirdspace: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s. Oxford:Blackwell,1996.

[91] Morgan N,Annette P,Roger P(ed.).Destination Branding:Creatingthe Unique Destination Proposition[M].Oxford:Butterworth Heinemann,2002.

[1] 如无特殊注明,表2-2编制主要参考并引用自:张京祥.西方城市史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陈劲松.城市更新之市场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