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世界六大都市圈的提出

世界六大都市圈的提出

时间:2022-0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戈特曼的研究成果公开出版以后,在北美和欧洲引起了很大反响。日本并没有照搬都市密集区或大都市带的概念,而是用了都市圈概念,并将都市圈研究与国家的经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按照戈特曼的标准,学者公认的世界六大都市圈的具体情况如下:——纽约大都市圈。它与美国东北部都市密集区的纽约都市圈共同构成了北美的制造业带。
世界六大都市圈的提出_都市旅游研究前沿热点·专题与案例

2.2.1 世界六大都市圈的提出

工业革命后,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发达国家率先出现了都市密集区。20世纪5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ean Gottmann)系统研究了美国东北部地区。1957年,他发表论文《大都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指出美国东北海岸从新罕布什尔州的希尔斯布鲁(Hills—brough)到弗吉尼亚州的菲尔法克斯(Fairfax)之间有一巨大的都市带。为了表征这种空间地域形态特征,他借用“Megalopolis”(“Megalopolis”一词最早来自希腊,意为巨大城邦。公元前四世纪,希腊人在伯罗奔尼撒半岛规划了一个新的城邦,希望这一城邦以后发展成为希腊最大的城市,故将其命名为“Megalopolis”。但是,这一计划并没有实现,“Megalopolis”如今只是一个没有名气的小城)一词来定义。从此以后,“Megalopolis”一词风靡全球。20世纪60年代以后,他在专著中描述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长达300英里的都市密集地区。他高度评价了波士华(Bos Wash)都市密集区在美国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并将其形象地比喻为美国的“国街”(Main Street of the nation)。他认为,这一地区在过去三个世纪里对美国的发展起到了中枢性的关键作用,对世界上其他都市密集区具有示范意义。

戈特曼还规定了人口规模为2 500万人和人口密度为250人/平方公里的都市密集区下限标准。以此为标准,他还提出世界上有可能发展为都市密集区的地区有:欧洲西北部从巴黎经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到鲁尔、科隆地区和英格兰中部从曼彻斯特、利物浦到伦敦地区。后来又提出美国与加拿大的五大湖地区、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以及中国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正在形成都市密集区。

戈特曼的研究成果公开出版以后,在北美和欧洲引起了很大反响。希腊学者杜克西亚迪斯(C.A.Doxiadis)、帕佩约阿鲁(J.G.Papaioannou),加拿大地理学家纳什(P.H.Nash)以及美国学者墨菲(E.F.Murphy)等是戈特曼观点的热情支持者。他们认为,从人类社会聚居形式的演变过程来看,都市密集区以一种全新的结构体现了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最大限度的集约利用,代表着未来世界的发展方向。帕佩约阿鲁还根据自然、人类、社会、物质外形和网络五个因素特征,对人类社会居住的空间形式作了理论上的分类,共划分出从最小的个人(Anthropos)直到世界大都市带(Ecumenopolis)等十五种类型,认为世界大都市带是人类社会居住形式发展的最高阶段。

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学者芒福德(Lewis Mumford)则对都市密集区作了彻底的否定。他在分析美国大城市地区发生的人口爆炸、近郊区爆炸、快速干道爆炸和游憩爆炸之后,认为都市密集区并非一种新型的城市空间形态,而是一种“类城市混杂体”(Urbanoid Mishmash),并对其合理性程度提出质疑。在1961年出版的《城市发展史》一书中,他以“特大城市的神话”为题彻底批判了工业革命以后大城市的发展。认为这种发展是无视人类自身作为有机体的生命价值,在各种促使城市畸形发展的力量(如官僚制度的发展,技术主义的盛行等)作用下,以极其功利的思想所采取的对人类未来不负责任的发展方式。他甚至认为这种发展最终将给人类自身带来毁灭性灾难。

美国未来学家卡恩和维纳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21世纪初美国自东向西将形成三大都市密集区,即东海岸的波士顿—华盛顿都市密集区,五大湖地区从芝加哥到匹兹堡一直延伸到加拿大多伦多的都市密集区,以及太平洋沿岸从圣迭戈到圣芭芭拉最后延伸到旧金山的都市密集区。这一预言如今已成为现实。BosWash、Chipitts和San-San作为三大都市密集区的代名词被广泛应用至今。

日本并没有照搬都市密集区或大都市带的概念,而是用了都市圈概念,并将都市圈研究与国家的经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著名学者有翻译戈特曼著作的石水照雄、木内信藏,主持1960年东京规划的著名学者丹下健三以及撰写《东京大城市圈之研究》(1967)的山鹿诚次和编撰《大城市地域论》的服部圭二郎等。

日本是一个典型的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发达国家,虽然城市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28%,但城市却容纳了全国总人口的80%,因此,日本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对城市圈域经济进行研究,1960年提出的“大都市圈”概念,认为:“大都市圈”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与若干周边城市和地区所组成的地域经济结构。都市圈内的中心市人口规模须在10万以上,而大都市圈则要求中心市为中央指定城市(相当于中国的直辖市)或人口规模在100万以上,并且邻近有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外围地区到中心城市的通勤人口不低于本地人口的15%,大都市间的货物运输量不超过总运输量的25%,即大都市经济圈是由一个拥有100万以上人口的中心城市或者是由若干个50万人以上的相邻城市和相邻市镇所组成的区域。

加拿大地理学家麦吉(T.G.Mcgee)长期致力于亚洲发展中国家的都市密集区研究,并借用印尼语Desakota(desa即乡村,kota即城市)来表征这种空间地域形态。

从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看,大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是战后全球城市化进程的集中体现,是在现代交通、通讯条件下人口、资金、物资、技术、信息高度集聚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市化发展的大趋势。

按照戈特曼的标准,学者公认的世界六大都市圈的具体情况如下:

——纽约大都市圈。该都市圈在美国东北部从波士顿到华盛顿,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几个大城市在内的40多个城市。该都市圈长965公里,宽48公里—160公里,面积13.8万平方公里,占美国面积的1.5%。该区人口6 5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20%,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

——北美五大湖都市圈。该区分布于五大湖沿岸,从芝加哥向东到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并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它与美国东北部都市密集区的纽约都市圈共同构成了北美的制造业带。

——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东京大都市圈。一般指从千叶向西,经过东京、横滨、静冈、名古屋,到京都、大阪、神户的范围。这个区域面积3.5万平方公里,占日本全国的9%。人口将近7 0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1%。

——欧洲西北部巴黎大都市圈。主要城市有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安特卫普、布鲁塞尔、科隆等。这个区域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0座,总面积为1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4 600万人。

——英格兰中部伦敦大都市圈。该都市圈以伦敦—利物浦为轴线,包括大伦敦地区、伯明翰、谢菲尔德、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大城市,以及众多小城镇。该地区是产业革命后英国主要的生产基地。该都市圈面积为4.5万平方公里,人口3 650万。

——中国长江三角洲都市圈。这个都市圈由苏州、无锡、常州、扬州、南京、南通、镇江、杭州、嘉兴、宁波、绍兴、舟山、湖州等城市与上海一起组成。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7 240万。

纵览世界六大都市圈,她们都代表着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巅峰力量。这些都市圈不仅是国际经济、金融、商贸中心和控制中心,也是世界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和国际信息制造加工传播中心。她们在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枢纽作用,是连接国内国际的中枢和产生新技术、新思想的“孵化器”,具有强大的国际辐射能力和“场效应”。

几个世纪以来,都市圈一直发挥着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无法替代的能力。

首先,都市圈是经济活动的集聚地。纽约都市圈的对外贸易周转额占全美的1/5,制造业产值占全美的30%。全美最大的500家公司,有30%将总部设在此都市圈中。巴黎都市圈GNP占全法的27%,拥有全法38%的大公司总部,此外,圈中还包括全法50%的科研机构、70%的保险公司总部,以及96%的银行总部,拥有跨国公司2 300家。东京都市圈经济总量占全国的2/3,工业产值占全国的3/4,商品零售总额占30%。圈内有100多家银行,日本年销售额在10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有50%将总部设在圈内。伦敦、纽约还有世界性的商品交易所。伦敦、纽约、东京是三大国际金融中心,在世界金融体系中都具有决定意义的地位。

其次,都市圈是航空、海运交通的枢纽,国际性海港和航空港是其对外交通的主要方式。每个都市圈一般都有在本国居首位的港口,如纽约、伦敦、神户和横滨。每个都市圈还有该国或该地区主要的国际航空港,如芝加哥机场、伦敦的希思机场、东京的成田机场等。

第三,都市圈是科技文化和信息中心。纽约大都市圈中,有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高等院校,学生数在1.5万以上的大型高校就有18所,占全国的20%。美国最大的图书馆、绝大多数全国性杂志、文化领导机构(如福特基金会、美国广播公司等)都集中于此。在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三个城市拥有的大学生占全国的69%,三大城市拥有的研究开发机构占全日本的比重超过50%。东京拥有日本80%的出版社、86%的书籍出版量。

由此,我们可充分看出戈特曼对大都市圈的评价:都市密集区以一种全新的结构体现了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最大限度的集约利用,代表着未来世界的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