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宁夏生态科考队走访银川塞北之行

宁夏生态科考队走访银川塞北之行

时间:2022-0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随着银川市加大对湖泊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力度,其“塞上湖城”的美名渐行渐近。目前,银川有4处国家级湿地公园、1处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6处自治区级湿地公园、3处湿地保护小区、8处市级湿地公园,可谓湿地保护的典范城市。科考队的队员们首先与黄沙古渡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了解了黄沙古渡湿地的建设情况、保护
塞北之行_美丽湿地中国行·笃行博学篇


▲ 供稿:周续源、苏雅、秦奎伟 摄影:周续源、李巍

2014年夏,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组织了3支生态科考队分赴山东、宁夏、云南进行有关湿地的生态科考活动。宁夏生态科考队经过两个月的紧张准备,通过队员招募、实践培训、团队建设及课题讨论等一系列环节,最终组成了一支8人的队伍,队员是分别来自生命学院、人文学院、材料学院等多个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本次宁夏生态科考队将对宁夏的主要湿地进行考察,通过实地考察湿地与走访有关部门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宁夏湿地建设情况。

奔赴银川 了解湿地

生态科考队于8月14日抵达宁夏的第一站——银川,如图1-2所示。银川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地处西北地区宁夏平原中部,西倚贺兰山,东临黄河,得黄河灌溉之利,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誉。近年来,随着银川市加大对湖泊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力度,其“塞上湖城”的美名渐行渐近。目前,银川有4处国家级湿地公园、1处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6处自治区级湿地公园、3处湿地保护小区、8处市级湿地公园,可谓湿地保护的典范城市。

图1-2 队员们到达银川合影

刚到银川,队员们难掩心中的激动之情,兴致勃勃地在车站前的广场上合影,如图1-2所示。经过几番周折后才解决了住宿问题,大家从一晚上的疲惫旅途中得到了短暂的休整。当天下午,在领队李艳菊老师的带领下,科考队的队员们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厅,与银川市湿地办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如图1-3所示。湿地办的工作人员首先给科考队介绍了全宁夏湿地的概况,包括湿地的面积、区位、保护模式等信息以及宁夏的一些风土人情等文化层面的内容。大家还与工作人员就自己的科考课题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工作人员也不厌其烦地对每个队员的课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许多可行性建议,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数据资料。通过一下午与湿地办工作人员的座谈,大家不仅对宁夏的湿地以及宁夏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对自己的科考课题也有了操作性更强的方案。

图1-3 走访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厅

抵达银川的第一天晚上,生命学院的邓玉林院长就风尘仆仆地赶到银川,对科考队成员进行了慰问,还组织了例会。例会上,每位队员都对今天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且规划了明天的科考内容。邓院长也给大家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希望大家在科考过程中对我们来到的一些好地方,不仅要用心去感受它的生态特色,有最好的自然享受,更要有明确的科学目的,带着自己的任务去科考;邓院长还强调,在科考中,大家的思想不要受束缚,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在科考活动中不停地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最后,他还祝愿本次科考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如图1-4所示。

第一天的科考安排紧张而忙碌,科考队的各位成员不仅对银川市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明确了自己的科考课题,更体会到遇事要灵活调整、团队内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几天里,相信科考队能以最好的状态完成任务。

图1-4 生命学院邓玉林院长给队员召开工作讨论会

北上石嘴山 初探湿地

15日一早,邓玉林院长与生态科考队的队员一一道别,科考队即将北上石嘴山市,去那里进行第二天的科考活动,临别时邓院长再次嘱咐大家一定要遵守规定,按照要求圆满完成科考任务,还与大家相约,待科考完成后在北京重逢,如图1-5所示。

图1-5 科考队出发前往石嘴山市合影留念

告别了院长,科考队随即前往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开始了一天的科考活动。首先,他们来到了石嘴山市气象局,在这里,科考队成员与接见他们的各位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了解了石嘴山市的基本气候情况,并重点获取了石嘴山市星海湖湿地的气候情况,如图1-6所示。石嘴山市气象局表示,非常欢迎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各位同学,并提供了石嘴山市市区和星海湖周边的历年气候资料,为表谢意,科考队也向气象局赠送了带有队徽的纪念品。

图1-6 走访石嘴山市气象局

随后,科考队又拜访了石嘴山市园林局,园林局湿地办杨主任与大家进行了亲切的座谈,杨主任对于科考队迫切想了解的星海湖湿地公园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湿地的发展建设到今后的开发规划,大家从中都取得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各位队员还就自己的研究课题针对所感兴趣的地方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杨主任也都一一耐心地做了解答,消除了队员的困惑。随后,杨主任引导我们实地参观了星海湖湿地公园,让队员们对湿地公园的生态情况、开发现状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如图1-7所示。

图1-7 走访石嘴山市园林局并参观星海湖湿地公园

匆匆吃过午饭之后,生态科考队又前往沙湖湿地生态公园。科考队首先走访了沙湖湿地的气候监测站,了解了近十年沙湖湿地公园的气候情况。随后,在沙湖湿地公园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大家进入湿地,对湿地的水文、植被、物种以及湿地周围沙漠的生态情况进行了了解,负责水净化课题的队员还在湿地内进行了水样和土壤的采集,以便进行后续的研究工作。在湿地工作人员的陪同和协作之下,科考队顺利地完成了当天对沙湖湿地公园的科考任务,如图1-8所示。

晚上回到住所,紧张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对访谈资料的整理、湿地情况的汇总、照片的筛选、新闻稿的撰写,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从华灯初上到夜深人静,直到凌晨3点,才看不见队员们忙碌的身影。

图1-8 在沙湖湿地公园内进行生态科考活动

朝至黄河 暮临鸣翠

今天,科考队将按计划进入黄沙古渡湿地公园和鸣翠湖湿地公园进行生态科考,如图1-9所示。

图1-9 黄沙古渡国家湿地公园合影留念

一大早,科考队还没有从前一晚的忙碌中彻底清醒,就已经被疾驰的客车带到了银川市东郊的黄沙古渡国家湿地公园。黄沙古渡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黄河上游,毛乌素沙漠边缘,湿地内汇集了黄河、沙漠、湿地、湖泊多种生态环境。大漠与河湖共存,鸟虫共天云齐飞,黄沙古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湿地自然风光。湿地内,黄河由于地形的变化,流速在此处变缓,从而形成了滩涂湿地。湿地与沙地相连,西侧黄河静静流过,特色鲜明,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这里生长着茂盛的天然芦苇、蒲草,栖息着河鸥、沙燕、白鹤等40余种珍稀候鸟,沙丘生长着花棒、沙柳、沙枣等沙生植物,生物资源丰富,有极大的保护与开发价值。

科考队的队员们首先与黄沙古渡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了解了黄沙古渡湿地的建设情况、保护及开发情况以及湿地的植物、水质信息等。在乘船等待的间隙,队员们还发放了调查问卷,用于课题研究。随后在考察黄沙古渡湿地的过程中,大家感受了沙地与湿地相连,黄河滩涂湿地的特色景观,李老师还指导队员们在湿地的进水口、出水口、人为活动区及鸟岛旁边进行了水样和土样的采集,以便用于后续的实验研究,如图1-10所示。离船上岸来到湿地旁的沙地,可以看到许多生机勃勃的沙生植物,队员们纷纷感慨沙漠中的片片绿洲所呈现出的倔强的生命力。

图1-10 在黄沙古渡国家湿地公园内进行科考活动

由于科考行程安排紧凑,任务繁重,科考队员甚至没有时间吃午饭。为了保证顺利完成下午的科考任务,刚一离开黄沙古渡湿地公园,科考队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大家重新燃起工作的热情,不顾一上午的疲惫,迅速投入鸣翠湖湿地的科考活动中。如图1-11所示。

鸣翠湖湿地属城市湖泊湿地,是中国生态保护最佳的湿地,更是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公园之一。鸣翠湖湿地公园景色优美,有自然植物109种,鸟类97种,人在其中,感觉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科考队员与鸣翠湖湿地公园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了解了鸣翠湖湿地的基本保护建设情况。随后在鸣翠湖采集了水样,拍摄了其中特色植被的照片,以用于后续实验。

一天的舟车劳顿后,队员们在例会中对自己的任务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并细化了后续计划,对一些不合适的实验方案做出了适当的修改。科考队将在第二天奔赴青铜峡鸟岛自然保护区,在这里感受鸟类的精彩世界。

图1-11 考察鸣翠湖湿地公园

迂回吴忠 探访鸟岛

17日,科考队按照计划前往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和青铜峡市,分别在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和青铜峡鸟岛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科考活动。和以往的样本采集不同,本次科考活动的主要任务在于了解湿地的生态环境并观察了解鸟岛自然保护区鸟类的多样性。在湿地内,各位队员还将根据自己的既定课题对湿地的管理部门人员进行访谈,获取一些有关湿地现状的生态资料。

一清早,科考队的队员们便见到了“大领队”——生命学院刘存福书记,刘书记对科考队的各位成员进行了简单的慰问,还和队员们在街边共进早餐,在吃早餐期间,刘书记对科考队的整个日程安排和任务进度进行了了解。随后,科考队乘车前往宁夏吴忠市,在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展开科考活动。吴忠地理环境较为特殊,是中国仅有的黄河穿城而过的两座城市之一。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吴忠市西北、利通区与青铜峡市交界处,呈狭长带状,总面积28.76平方公里,是宁夏黄河干流沿岸、银川平原腹地、回民聚居区的重要湿地。属典型的黄河及泛洪平原湿地类型,河流湿地景观与湖泊、鱼塘、稻田等景观相结合,类型多样,旅游资源丰富,具有为吴忠市提供水源、缓解旱涝、维护生物多样性、减少风沙危害、防止土地荒漠化、净化环境、调节气候、防洪滞洪等多种生态功能,既是众多鸟类栖息、繁衍、迁徙停留之地,也是构成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保证条件之一。

队员们首先与湿地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了解了湿地公园的建设、保护及开发情况以及湿地的植物、水质信息等。工作人员针对大家提出的各种问题都一一做了详细的解答。如图1-12所示。

图1-12 走访吴忠市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办公室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科考队的队员们进入湿地公园,对湿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如图1-13所示。黄河在眼前静静地流淌,显得异常静谧与宽阔,黄河两侧青草绿茵,欣欣向荣,鸟类在河中的浅滩上捕食栖息,整个湿地公园一片生机。湿地的人工湖虽然其湖水来自黄河,但经过土壤层渗透后的湖水却异常的清澈,大家在感慨大自然神奇的力量的同时,更感慨黄河给沿岸居民带来的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图1-13 考察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下午,告别了吴忠市,紧张的行程让队员们只能在前往青铜峡的车上进行简短的午休,下午2点左右,大家进入鸟岛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始对湿地进行实地考察,如图1-14所示。鸟岛南北长10余公里,东西宽3公里,面积约3万亩,是宁夏最大的湿地保护区,也是唯一的鸟类自然保护区。鸟岛有5 000多亩的天然林,2万多亩的天鹅湖、中心湖、西湖,除了部分渔户在保护区内从事养殖活动,整个保护区几乎看不到人工开发的痕迹,绝大部分植物都得以完好地保存,是我们自生态科考活动开始以来接触到的最接近原生状态的湿地保护区。科考队队员们在湿地内发现了多种珍稀鸟类,如天鹅、白鹭、苍鹭等。细心的队员还发现,在湿地中的一片鱼类养殖区,岸边漂浮着不少死鱼,可见湿地的养殖开发区已经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为了评估湿地水质情况,科考队的队员对湿地内渔业养殖区的水体采集了样本,以便后续的研究分析工作。

图1-14 在青铜峡市鸟岛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科考活动

当晚,在结束了对上述两处湿地的考察后,队员们又奔赴中卫市进行休整,准备后期对腾格里湿地及沙漠的考察安排。晚饭期间,刘书记组织队员们纷纷对自己当天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任务加以规划,整个过程严肃而不失活泼。刘存福书记在肯定各位科考队员当日工作成果的同时,又对整个科考队提出了“提高认识,做好计划,尽力实施,多想快问,及时总结,不断完善”的24字方针,希望在今后的科考活动中继续努力,争取圆满完成科考任务。

荫荫中卫市 魅力腾格里

到达中卫市,科考队已经对宁夏湿地进行了四天的考察,行程已经过半。18日上午,队员们一起对近四天的科考内容进行了总结与思考,根据现有的调查资料对自己的科考课题进行了补充,并对后期的任务进行了细化调整。在这期间,队员们还抓紧时间在中卫市的繁华地段发放了调查问卷。

下午,科考队员在刘存福书记和李艳菊老师的带领下,首先考察了中卫市的城市人工湿地,包括“五馆一中心”(体育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及水上运动中心)的室外景观、应理湖人工湿地、香山公园以及“大河之舞”主题文化公园。如图1-15所示。这些湿地公园以黄河水资源为依托,通过生态修复,完善服务设施,目前已经成为改善市区环境质量、提高市民及游客休闲、健身、观光、娱乐生活的理想场所,俨然已成为中卫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中卫市人民改善自然环境、美化生存家园的决心和魄力更是深深震撼了每一位科考队员。经过湿地管理工作人员的讲解和实地考察,队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人工湿地的概念、建设及相关规划,对中卫市以环保促进旅游、以旅游带动经济、以经济回馈环保的发展思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体会。

图1-15 参观中卫市“五馆一中心”

随后,科考队来到了中卫市区西北部的腾格里沙漠湿地。腾格里沙漠湿地位于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的东南边缘,是中卫市最大的湖泊湿地。腾格里沙漠湿地依沙傍水,形成了沙漠、湿地、湖泊、鱼塘、戈壁等交织并存的奇特景观,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科考队员与湿地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了解了腾格里湿地的建设情况、生态现状、旅游规划等信息。随后,队员们环绕腾格里湖对沙漠植被恢复现场进行了考察,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分选三处监测点对湖水进行了现场测定,并采集了水样和土样。如图1-16所示。

图1-16 在腾格里湿地公园内进行生态科考活动

在今天行程的最后一站,科考队来到了腾格里湿地旁的金沙岛,如图1-17所示。依托中卫市成熟的治沙技术,金沙岛虽身处沙漠,却已经是由薰衣草马鞭草、非洲菊构成的花的海洋,这里水饶沙、沙抱绿,集北国的雄浑和江南的秀美于一身,可谓沙漠中的绿洲和奇观。金沙岛的基础设施完善,有欧式木屋、绿色生态餐厅,这里的沙泉游泳、沙漠疗养更是吸引大批游客来此观光,此地已成为腾格里湿地内的一个标志性区域。金沙岛身处沙漠腹地,沙土甚为贫瘠,但在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下,这里依旧绽放出南国水乡的美丽姿态,更加引发了科考队员们对生态保护与开发关系的深入思考。

晚饭之后,队员们举行例会,每个人都对今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谈了自己的思考和收获以及明天的工作安排,李艳菊老师针对科考队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指导,明确了后续任务,秦奎伟指导员也对队员们的工作安排提出了建议。刘书记最后对科考队的工作进行了点评,肯定了队员们吃苦耐劳、善于思考、工作主动、纪律严明的科考态度,针对科考后期容易滋生的惰性心理,刘书记要求,队员们在后续考察中要继续提高认识,提前谋划,积极主动,不断思考,提升自己,坚决做到24字方针所提出的要求。

一天的考察虽奔波辛苦,但大家仍以饱满的热情和认真的工作态度顺利地完成了各自的科考任务。队员们既看到了城市湿地,也看到了沙漠湿地,获益匪浅,期待在科考后期大家能更进一步,创造更好的成果。

图1-17 科考队员在腾格里湿地公园金沙岛景点合影留念

沙坡头——世界治沙的奇迹

科考队的行程已经进入倒数第二天。今天,科考队的队员们将考察世界沙漠生态治理的奇迹——沙坡头。沙坡头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面积1.3万余公顷,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是草原与荒漠、亚洲中部与华北黄土高原植物区交汇地带。该保护区是中国第一个具有沙漠生态特点并取得重大治沙成果的自然保护区,是干旱沙漠生物资源“储存库”,主要保护对象为包兰铁路、腾格里沙漠景观、自然沙尘植被及其野生动物,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19日一早,科考队首先来到了沙坡头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如图1-18所示。研究站的樊站长引领各位队员参观了研究站的治沙展馆,樊站长对整个沙坡头地区治沙的基本情况、历史进程、主要方法、前沿研究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老一代科学家和勤劳的中卫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把沙坡头地区由过去的一片荒漠变成了今天的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体,既有塞北风光之雄奇,又有江南景色之秀丽的生态景区,将“沙进人退”的残酷规律改写为“人进沙退”的光辉历史,也让队员们感到唏嘘不已。沙坡头的治沙科研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该治沙工程堪称世界奇迹。

图1-18 参观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

参观完治沙展馆,队员们来到研究站附近的沙生植物园地,园地中沙生植物种类繁多,数量可观,队员们一一拍照记录。在参观过程中,大家一边用心记忆,一边热烈讨论,积累了不少沙生植物的相关知识。参观完沙生植物园地,大家又分别游览了沙坡头的黄河和沙漠景观,队员们不仅领略了黄河的壮阔,也体验了沙漠的广袤,纷纷感慨大自然的神奇,如图1-19所示。

图1-19 腾格里沙漠实地考察

下午,科考队员在中卫铁路固沙林场郜站长的带领下来到包兰铁路沿线,对铁路两侧的防沙治沙工程进行实地考察,如图1-20所示。郜站长对治沙工程“五带一体”中的各个功能带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指出治沙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各个功能带协调配合、共同运作,才能保证治沙工程有效。

沙漠的治理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一个难题,人们甚至一度怀疑人类是否有能力治理沙漠,但沙坡头却给出了肯定的答案,算作世界第八大奇迹也绝不为过。队员们纷纷表示沙坡头治理沙漠的成果让人印象深刻,中卫人民治理沙漠、改造自然的决心和魄力也让他们深为震撼。

图1-20 参观包兰铁路沿线防沙治沙工程

晚上依旧是雷打不动的队内总结会,伙伴们纷纷总结了当天的收获,并简单叙述了第二天的工作计划,秦奎伟指导员也对第二天的日程做了安排,李艳菊老师对大家的工作进行了指导。刘书记希望在科考活动即将结束之际,各位队员充分吸收之前科考的工作成果,按照自己的规划完成既定任务,回京后做好后续工作。

再见,宁夏!

8月20日是宁夏生态科考队宁夏行程的最后一天。相对于前几天较为紧凑的日程,今天的工作任务较为单一——队员们将重返各个湿地公园进行科考队调查问卷的发放。

前6天的科考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宁夏各市政府部门的走访、湿地公园土壤与水样的采集,工作任务量大,社会调查问卷的发放并没有占据太多时间。在较为圆满地完成访谈和实地考察的任务之后,科考队特地安排了半天的时间用于调查问卷的发放。一早,队员们匆匆吃完早饭,依据之前的分组计划,各小组成员分赴腾格里湿地公园、“五馆一中心”、应理湖湿地公园、香山公园、“大河之舞”文化广场等地分发调查问卷。在所分发的调查问卷中,既有针对宁夏湿地整体情况的共性调查问卷,又有针对沙漠治理、湿地保护、旅游开发等核心问题的个性问卷,这些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将为队员们的部分社会科学类课题提供信息支持。除了发放问卷,部分队员还专程来到包兰铁路沿线,对固定流沙起着关键作用的沙结皮样本进行了采集,以便于后期的研究工作。

当队员们完成各自的工作回到住所时,时间已临近下午2点,简单地吃过午饭后,刘存福书记和李艳菊老师组织大家对七天的行程进行了总结。李老师对各位同学的总结做了点评指导,刘书记针对科考队结束科考的返京行程做了安排。科考活动虽然临近结束,但后期仍然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大家去完成,刘书记希望队员们在返京后切勿松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完成后续工作。

晚餐之后,科考队的队员们来到中卫市火车站等待回京。面对自己驻留科考的城市,队员们依依不舍地在火车站前的广场上拍照,一时间,小小的广场成为大家最后狂欢的露天舞台,尽管设备简陋、条件有限,大家还是纷纷在镜头前表达了自己对这座城市的留恋。如图1-21所示。

图1-21 离开宁夏前在中卫火车站合影留念

晚上9点,科考队踏上了回京的火车,机车长长的鸣笛宣告了这次科考活动的圆满结束。

再见,美丽的宁夏!再见,可爱的塞上江南!

后记:

科考结束了,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很多。这七天的行程里,我们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通宵达旦整理资料,一起采集样品弄湿衣帽,坐在回京的列车上,七天的记忆恍如昨日,不知不觉中,我们在科考队中渐渐地凝聚在一起,不再是当初见面时那般形同路人,而是变得惺惺相惜。当初的那份羞涩与胆怯也随着科考活动的一天天推进而荡然无存了。唐博安排工作的仓促,海波发放问卷的羞涩,跃森参与讨论的无动于衷,李巍筛选照片的不知所措,还有苏雅、郭颖的慵懒、吴思的掉以轻心,都一天天藏了起来,活动结束后,大家都比原来的自己强大了不少。有时我还会想,如果明天我们接着科考,我又会不会遇到更加优秀的你们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