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有一块圆银一牌下有三艺术

上有一块圆银一牌下有三艺术

时间:2022-02-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畲族人民还把这一传说绘成连环画式的画像,称祖图,世代传承珍藏。畲族姑娘还善于织绣帕或彩带,那是用来送给心上人的最好的定情物。畲族人民有习武健身的传统。(二)畲族风俗习惯婚俗 畲族有同姓不婚的习俗。服饰 畲族妇女服装,各地略有差别,其共同特点是上衣多刺绣。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是“凤凰装”。
畲族风情_江西导游

二、畲族风情

(一)畲族文化艺术

畲族是江西境内唯一具有聚居性质的少数民族。畲族人民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山歌是畲族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多以畲语歌唱的形式表达。畲族流传下来的山歌约有1000多篇。在长篇叙事诗歌中最著名的就是《高皇歌》。《高皇歌》又称《盘古歌》、《龙皇歌》、《盘瓠王歌》,是一首长达三四百句的七言史诗。它以神话的形式,叙述了畲族始祖盘瓠立下奇功及其不畏艰难,繁衍出盘、蓝、雷、钟四姓子孙的传说,反映了畲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畲族人民还把这一传说绘成连环画式的画像,称祖图,世代传承珍藏。

畲族人民制作的手工艺品也非常有特色。畲族妇女喜欢编织图案花纹多样、配色美观大方的彩带,称合手巾带,即花腰带。她们还编织花纹细巧,工艺精致并配以水红绸带、白带及各色珠子的斗笠,这是畲族妇女最喜爱的一种装饰品。畲族姑娘还善于织绣帕或彩带,那是用来送给心上人的最好的定情物。

畲族人民酷爱体育活动,“打尺寸”、“盘柴槌”、节日登山、骑海马和竹林竞技等,都是畲族民间流传的十分有趣、别具一格的体育活动。畲族人民有习武健身的传统。畲族武术分棍术和拳术两大类,武术精湛的老拳师一般还精通医术。

(二)畲族风俗习惯

婚俗 畲族有同姓不婚的习俗。畲族婚礼别具情趣,在迎亲宴席上新郎要用歌声把酒席上吃用之物唱出来,要筷子则唱《筷歌》,要酒则唱《酒歌》,司厨也要以歌相和,其物则应声上席,席毕新郎还需把餐桌上的东西一件件唱回去。娶亲时,男方派出由新郎的叔伯、善歌的“赤郎”、作为伴郎的“接姑”、厨子和能说会道的“赤郎子”组成迎亲队伍,由媒人带领,于婚礼两天前赶到女家,鸣鞭炮叫开门,送上礼品,行“脱鞋礼”。双方歌手对歌欢宴,新娘在席间敬酒,并接受宾客与长辈赠送的红包,谓之“讨百家银”。当晚的歌宴要通宵达旦,男方的歌手若唱答不上女方歌手的问题,脸上要被抹锅底灰,引得哄堂大笑。第二天,在女家行“请祖公”礼,即向祖宗牌位报告婚事,请求保佑。尔后,新娘的母亲把嫁妆摆在床上,母女坐在床旁哭得难舍难分,叫做“哭嫁”。第三天是正式婚礼,新娘上轿启程,原则上是天亮前要赶到新郎家。途中新娘不得回头,以保证婚后白头到老。到新郎家大门外,新娘要张伞通过不断接替铺在前面的红布袋,象征着传宗接代。在通往中堂的路上,夫家的亲友要撒生花生,预祝多生贵子。在中堂拜祖宗时,新郎始与新娘见面。婚后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娘家行回门礼。

服饰 畲族妇女服装,各地略有差别,其共同特点是上衣多刺绣。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是“凤凰装”。红头绳扎的长辫高盘于头顶,象征着凤头;衣裳、围裙(合手巾)上用大红、桃红、杏黄及金银丝线镶绣出五彩缤纷的花边图案,象征着凤凰的颈项、腰身和羽毛;扎在腰后飘荡不定的金色腰带头,象征着凤尾;佩于全身的叮当作响的银饰,象征着凤鸣。已婚妇女一般头戴“凤冠”。凤冠上有一块圆银牌,下垂三个小银牌于前额,称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关于凤凰装有个传说:畲族的始祖盘瓠王因平番有功,高辛帝把自己的女儿三公主嫁给他。成婚时帝后给女儿戴上凤冠,穿上镶着珠宝的凤衣,祝福她像凤凰一样给生活带来祥瑞。三公主有了儿女后,也把女儿打扮得像凤凰一样。当女儿出嫁时,凤凰从广东的凤凰山衔来凤凰装送给她做嫁衣。从此,畲家女便穿凤凰装,以示吉祥如意。有些地方把新娘直接称为“凤凰”。因为新娘具有“三公主”的崇高地位,所以在新郎家拜祖宗牌位时是不下跪的。

(三)畲族神话传说和信仰

畲族广泛流传的盘瓠神话传说,以及与此相连带的盘瓠的图腾礼仪、图腾标志、图腾禁忌等,典型地反映了畲族图腾文化的特色。盘瓠传说大意是:上古时,高辛皇后耳痛三年,后从耳中取出一虫,育于盘中,后变成龙犬,高辛帝赐名龙期,号盘瓠。其时犬戎兴兵来犯,帝下诏求贤,提出能斩番王头者以三公主嫁他为妻。龙犬揭榜后即往敌国,乘番王酒醉,咬断其头,回国献给高辛帝。高辛帝因他是犬而想悔婚。盘瓠作人语说:“将我放在金钟内,七昼夜可变成人。”盘瓠入钟六天,公主怕他饿死,打开金钟。见他身已成人形,但头未变,于是盘瓠与公主结婚。婚后,公主随盘瓠入居深山,以狩猎和山耕为生,生三子一女。长子姓盘,名能;次子姓蓝,名光辉;三子姓雷,名巨佑;女儿嫁给钟智深。所以,盘、蓝、雷、钟是后世畲族四大姓。畲族人民的长篇叙事史诗《高皇歌》,以朴素而深沉的民族感情追述了畲族的起源历史,以及盘瓠不平凡的经历。它被尊为畲族的祖歌、史歌,用畲族语传唱至今。除了口耳相传外,畲族服饰的犬尾形状、生活中禁杀和吃狗肉、禁说或写狗字的习俗以及绘画雕塑及音乐文学等方面都有其图腾崇拜的影响。

(四)畲族节庆

乌饭节 每年农历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各家照例要蒸乌米饭,用来聚餐、赠友、祭祀祖先。乌米饭的做法是把野生植物乌树叶捣碎煮汁,然后捞出,在汁中放入糯米,这样做出的饭颜色乌黑,数日不馊,用猪油炒热,香软可口。

中秋歌节 畲族把八月十五这天视为走亲访友的好日子,而陪客唱歌又是畲族的独特习俗。中秋歌节不但要陪客唱歌,还要集中对歌。节日这天,人们白天结伴访亲探友,晚上开始对歌。对歌的时候,男女各站一边,女的还特别喜欢挤在一起,不参加唱歌的妇女,也要和歌者挤在一起,以壮声势。高明的歌手,可以随便转换曲调。除了对唱,他们最爱唱的一种双音,叫“双条落”,是一种属于重唱性质的歌唱形式,具有浓厚的畲族特色。

二月二“会亲节” 是畲族传统节日之一。由于族支繁衍,子孙散于各地,省亲路远,探亲无期,畲族人便约定在每年春耕前的农历二月二为“会亲节”,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节日中人们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访亲友、致问候。入夜,约为信号的信炮凌空而起,一队队提灯游村的人穿行于各个畲村,山谷里礼炮齐鸣、烟花怒放。

(五)畲族礼仪

畲族是一个文明礼貌的民族,勤劳朴实,热情好客,至今还保持很多古雅、淳朴、优良的传统礼俗。有客人登门,主人都要先敬茶,一般要喝两道,即所谓“一碗苦,两碗补,三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过主人的茶,就必须喝第二碗。如果客人口很渴,可以事先说明,直至喝满意为止。若来者是女客,主人还要摆上瓜子、花生、炒豆等零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