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趣讲“恒星”,妙反“星命”

趣讲“恒星”,妙反“星命”

时间:2022-0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高中地理的开篇讲“天体系统”,讲“恒星”,知识本身比较单纯,也比较简单。推而广之,星空中所有恒星的位置都是这样固定的,这就是恒星之“恒”的含义。这就是行星之“行”的含义。此处称其“不靠谱”,有当头棒喝的效果。现代天文学的研究发现: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恒星之“恒”也正是这个道理。前面已对“星座算命”釜底抽薪,加上这些“玩笑”足可令学生们笑出泪来。
趣讲“恒星”,妙反“星命”_学“地”明理树人

上海市彭浦中学 陈 杰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的功能与任务主要被理解为传授知识;如今,大家意识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立德树人”其实是课堂教学中一项更为根本性的任务。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本人对此很有感触。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人类社会及人类生存的环境方方面面的内容。这便使得地理课堂在“立德树人”方面具有巨大的发挥空间。

地理学科有时被认为是显性的德育学科,但就许多具体内容来说,其德育效应又比较隐性。正是这样的特点使得其育人的效果别具一格——一旦发挥出来就具有一种无法替代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例如,高中地理的开篇讲“天体系统”,讲“恒星”,知识本身比较单纯,也比较简单。但课堂中只要略作引申,就可提炼出一个意义重大、影响深刻并具有很强针对性的主题:提倡科学、反对迷信。以下是本人的尝试性授课实录,其中正文为授课内容,括号内为简要说明。

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看见闪烁的恒星。大家观察过星空吗?你看到的星光是闪烁的吗?(强调观察,勾起学生的回忆,亦可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闪烁是因为大气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在没有大气的月球上看星星,星光就不会有闪烁的现象。(略作解释,有人提问则简单解释一下散射原理)

夜空里闪烁的点点繁星差不多都是恒星,“差不多”到底差多少呢?告诉大家,太阳系中的金、木、水、火、土这五大行星也能用肉眼观察到。(这几句说明是必要的。曾有学生做选择题: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差不多都是……该学生选行星,问其为什么?答:恒星就太阳这一个,而行星有八颗)

而它们之所以叫恒星,是因为从地球上看起来恒星之间的相对位置似乎是固定不变的。大家知道吗?组成星座的星星全部是恒星。现在请大家在“黄道附近的星座”图上找一找自己所属的星座。(引入星座,引起学生对恒星更进一步的兴趣,并引起观察星座图的兴趣)

再请大家确定一下,这段时间过生日的同学应该属于什么星座?对,应该属于室女座。(将观察、思考、研究的对象从星座集中到室女座)请注意,组成这个星座的就是那么几颗固定的恒星,它们都有相应的名字或编号;而且,它们的相对位置也是固定不变的。在黄道附近与室女座相邻的分别是狮子座和天秤座,这也是固定的。推而广之,星空中所有恒星的位置都是这样固定的,这就是恒星之“恒”的含义。(恒星之“恒”)

当然,我们有时会看到室女座出现在东面的天空,有时又会看到它出现在西面的天空,但它自身的形状以及和左邻右舍的相对位置关系却总是固定的,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自己思考。(问题引申,略留余味。如有学生追问,则提醒他,太阳是不是有时在东,有时又在西?什么时候在东?早晨在东!黄昏时就在西边了。这是因为地球的自转)

而行星则不同,比如金星,它有时会出现在室女座,有时会出现在狮子座,有时又出现在巨蟹座,等等。这就是行星之“行”的含义。(以上几段属于传统天文学中的常识性内容,相关概念人们经常谈到,但真正能够理解的人其实不多。我认为很有必要把这个内容向学生讲讲透彻)

顺便说一说,许多人很起劲地用星座算命,其实这些都是迷信。星座算命其实是不靠谱的。(当前,星座文化似乎成了时尚元素,对青少年影响很大。此处称其“不靠谱”,有当头棒喝的效果。但为什么说它不靠谱呢?且看下文解说)

大家想一想,组成你的星座的恒星与你相距数十、数百甚至数千数万光年,你现在看到的这些恒星的光也是它们在数十、数百甚至数千数万年前发出的,那时你根本就没出生,它们跟你和你的命运会有什么关系呢?而且组成星座的这些恒星之间也是相距遥远,它们彼此之间多数也几乎是毫无关系,又怎么可能决定你的命运呢?(在各种反对迷信和反对伪科学的宣传与演讲中,如此反“星座算命”,我自感实在别致而且有力,而且这样的引申还非常自然合理,授课到此处时反一反“星座算命”,真的应该是高中地理课义不容辞的责任

现代天文学的研究发现: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其主要的组成物质是氢和氦。(转回课本内容,强调现代天文学、天体物理学的成果)太阳就是一颗普通的恒星。恒星之所以持续地发光发热,是因为它们的内部在持续地发生热核聚变反应,即所谓的氢弹爆炸反应:4个原子在高温高压下聚变成一个氦原子。

恒星其实也是运动的,现代天文观测已经能够测算出恒星的运动速度与方向。如太阳绕银河系中心运动的速度达到每秒250千米,相当于一秒多时间就能从上海到达南京。(如此高速,具有惊人效果——不听不知道!信手拈来的实例及与生活经验的比较大大增加授课的吸引力并揭示出宇宙中运动的绝对性)之所以我们看到的恒星的位置是固定的,完全是因为它们与我们的距离十分遥远。它们在很快地运动,但我们却感觉它们是“恒”的。(恒星之“恒”)

大家都看到过飞机在高空中飞行,我们都知道飞机飞行的速度是很快的,但看上去似乎很慢;而一只从我们眼前飞过的麻雀似乎比飞机的速度要快得多——这都是距离造成的视觉假象。

恒星之“恒”也正是这个道理。虽然如此,如果观测的时间足够长,恒星的位置变动还是会表现出来,似乎固定不变的星座形状甚至会变得面目全非,如课本上的北斗七星在10万年前的形状、今天的形状与10万年后的形状都显著不同。(解说恒星不“恒”,还可追问学生,课本怎么能画出北斗七星在10万年前与10万年后的形状呢?难道有谁看到过这些形状吗)

回到刚才说的“星座算命不靠谱”。试想,如果你的星座是白羊座,按照某种说法,你的性格当然就应该类似温顺的白羊。但若干年后,白羊座的形状是要改变的,要是它变成了狮子的形状或者鳄鱼的形状或者别的什么形状呢?难道人的性格也要跟着改变?温顺如白羊的人会变得凶恶如鳄鱼?(学生们哄堂大笑!前面已对“星座算命”釜底抽薪,加上这些“玩笑”足可令学生们笑出泪来。有此一课,还会有人对“星座算命”津津乐道吗)

课后本人有以下几点反思:

首先,在讲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本段授课的内涵实际侧重于对学生开展德育,即倡导科学、反对迷信。德育的内容既是显性的,又似乎是隐性的,它天然地寄寓在学科内容之中。相关的德育内容的表达并不回避有痕,但因为是属于学科知识的自然延伸,所以实际的效果就是既旗帜鲜明又化于无形。

其次,本节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当今社会有关星座命理的信息比比皆是,高中学生中热衷于此的也不在少数,甚至部分青年教师都是如此。那么,星座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恒星、行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只有当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理念和观点被学生信服地领会和接受,那些似是而非的说法,那些迷信的、伪科学的东西才会被他们自觉地、决绝地抛弃。在这里,本人感到实现了自己所理解的真正的具有育人意义的地理教育,学生也由此获得了真正具有现实人生意义的、体现着力量的知识。如此,“立德树人”——课堂教学中的根本任务似乎的确得到了一种奇妙的表现。

最后,课本上的内容就在那里,生活中的问题也在那里,怎么才能有这样的教学设计呢?其他的教学设计是否也联系实际发挥了学科“立德树人”的作用?所有这些,本人感觉既是教师的责任心问题,也是教师的素养问题。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